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报告 >

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16 14:25:02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对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及设施农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肯定了工作成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甘南州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情况  调查  甘南州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及设施农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一、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一)气候条件差、农业基础环境脆弱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辖合作市和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玛曲、碌曲7个县,面积4.02万km2,为纯牧业或半农半牧业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400-800毫米,无霜期120-180天,全年零摄氏度以下的天气长达230多天,基本上是长冬无夏,气候阴湿多雨、復杂多变,常有冰雹、霜冻、泥石流和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发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农业发展缓慢,设施农业发展滞后。

(二)土地产出率低,现代化程度低

2018年,甘南州农业经营现代化程度为32.28%,而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设施农业面积,牧业从业人均设施牧业面积实现程度只有6.57%和3.81%,草场的有效利用率仅为10%左右。设施农业加工产值比重小,经测算,全州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5.38%,现代化实现程度为42.3%。由于种植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改变,以至于土地产出率低。全州土地产出率每亩仅为834元,与目标值7000元的标准差距还很大,农产品加工产值比重小,州内缺乏引领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制约全州农业现化发展的软肋。

(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

传统农业在资源利用上注重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偏重数量极为有限的耕地经营,而忽视了其它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土地产出和农业生产率低下,难以提供品种多、质量高的农产品,导致农产品需求供给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地方财力有限,农牧民自筹资金难度大

全州设施农业主要类型中早春蔬菜大棚占76%,中、小拱棚占15%,玻璃、PC板连栋温室占3%,其他占6%,主要为地膜中药材种植。农产品种类以种植蔬菜为主,占77%。普通日光温棚的造价每亩一般在3-4万元,冬暖式温棚每亩造价在8万元左右,玻璃温棚的造价更高。财政补贴平均在20%左右,地方财政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仍然不能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前景

(一)自然资源相对充足

甘南州草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光温配合好,气温年变化小,雨量丰富、水源充足、利用温室栽培、大棚栽培能充分利用光能,不受区域差异、季节、气候的影响。

(二)设施农业开发潜力大

甘南州目前的草场有效利用率仅为10%,除了保留牧区天然草场外,还可以引种栽培经济高产的饲用植物和牧草,更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加速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

(三)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丰富

甘南州植物野生和近缘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一些特色药用植物如红景天、独一味、藏雪莲、花锚等、山野菜如蕨菜、荠菜、枸杞芽菜、鹿角菜等、野生食用菌如狼肚菌、黑木耳、高原菇等和冬虫夏草等非常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很难在自然状态下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只有通过设施技术,进行引种、驯化、选育、保存、研究开发,为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奠定基础。

三、取得的成效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

藏中药材、高原夏菜、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2万亩、5万亩、15万亩、9.5万亩。不断优化种植业布局,推动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和2018年的粮、经、饲比重分别为50.0:36.7:13.3和47.4∶42.3∶10.3。2018年,甘南州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4.0%。

(二)设施农产品日益丰富

近年来,甘南州设施农业向生产蔬菜、菌类及中药材等方面发展,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时间由传统的一季种植向多季生产转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8年末,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10.26万亩,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2018年,全州发放设施农业贷款1.2亿元。政府相关部门重点解决菌种源头和终端销售问题,走“公司+技术单位+农户+金融”的合作经营道路,努力将设施农业做大做强。

(三)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甘南州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带动了蔬菜、药材、菌菇等产业的兴起,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青稞等种植向粮、油、菜、菌菇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

(四)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改变

设施农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到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跃,带动了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农牧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农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政策支持不足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由于甘南州气候条件差、农业基础环境普遍脆弱,生产科技含量低,土地生产率低、农产品加工值比重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软肋。

(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不高

据调查,农户对于设施农业的资金需求在5-10万元的占全部农户的36.67%,由于抵押不足,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少,资金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甘南州还未开设设施农业保险,设施农业的保障服务工作相对滞后。

(三)旧老温棚生产力低,急需旧棚改造

甘南州在2010年以前建成的普通温棚由于建设年限久,温室结构相对简单,质量差,拱架开裂、保湿性能差等影响,有的钢架焊接不牢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普遍较差,急需对棚体基本建设和水、电设施进行改造。

五、设施农业发展的目标、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将设施农业与绿色金融相结合,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加大金融的“引擎”作用,带动民间资本参与设施农业的融资。由于设施农业是一种风险性农业,包括产品的需求和销售产品的各种风险,应加大小额信贷支持、设施农业保险等形式放大金融支持作用。

(二)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协调配合,支持农业发展

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联动的方式和途径,发挥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的导入功能,增强农牧村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牧民散户小规模经营向大规模、高技术、产业化经营转变,促进农牧民产业发展;加快老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中药材和大棚蔬菜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业设施管理维护机制,力争提高农业设施利用率。

(三)优化设施农业贷款额度、期限

金融机构应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征,创建适合农业生产信贷产品,适当调整贷款期限结构,加大其贷款额度,研究制定風险补偿机制,让更多的农户贷到发展资金,为辖区设施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鼓励牧民群众借助美丽的大草原及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扶持政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品牌创建,促进电商农产品发展,拓宽投资渠道;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农牧民群众入股的形式投资于专业合作社。

(五)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农牧区

充分发挥“惠农金融服务站”和“甘南州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的作用,引导农牧民在林业用地较多的地区,采取林-药种间作、套作和经济林-蔬菜间作等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淡水养殖方面可大力推广暖棚养殖,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常民.甘南特色农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情况调查,《金融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甘肃人民出版社》,2018.

[2]陈雨露.《中国农村金融论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甘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推荐访问: 农业发展 设施 思考 情况 调查
本文标题: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diaochabaogao/2022/0516/5724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甘南州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