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古老剪纸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人美版(2014秋),(1)

发布时间:2021-10-31 17:22:38 | 浏览次数: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 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剪纸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来源于田间地头、窗前灶下,来源于一代代乡间妇女的巧手之中。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从中领略民族艺术初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教材中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给学生欣赏,使他们了解剪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复习剪纸的有关知识,学习欣赏民间剪纸艺术,通过作品欣赏及教师自己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剪制创作。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应会: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间剪纸作品,从而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教师准备:板书纸、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

  学情分析: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剪纸的技法及相关知识,因此本课要从最基本的剪纸知识讲起,对学生技法加强指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师生交流情感。

  二、由“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引出课题   1、简介“剪花娘子”   师:同学们,今天,由《剪花娘子库淑兰》这本书,开启我们的美术课堂。大家可能纳闷:“剪花”什么?观察细心的同学可能知道了。在北方,人们习惯把“剪纸”称为“剪花”。

  (1)库淑兰,1920 年出生在陕西省。她虽是农村小脚农妇,却有着“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称号和近乎传奇的生命历程。

  (2)一次头部受伤晕迷,梦见自己成为“剪花娘子”,醒来后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

  (3)她的剪纸作品特点:与传统的单色镂空剪纸工艺不同,她采用多色、套色剪纸,分层粘贴而且边剪纸边即兴歌唱,常常是纸剪好了歌谣也编出来了。

  2、提示课题   师:让我们带着对“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老人的怀念,进入本课课题《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设计意图:以剪花娘子的传奇生命历程来引入本课,使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兴趣,同时,也对剪纸艺术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三、了解剪纸艺术   1、剪纸的起源   师:谈到“古老”,我们先了解剪纸的起源吧。

  师:剪纸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形式。请大家拿出美术课前搜集表,哪组同学针对剪纸的起源进行课前的资料搜集。请汇报。

  它起源于西汉,是古人祭祀神仙、祖先的活动。当时,用金、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2、剪纸分类   (1)按色彩分类:单色、套色、染色。

   师:欣赏剪纸作品,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剪纸按色彩分类:单色、套色、染色。

  (2)从技法上可分为:阳刻剪纸、阴刻剪纸。

  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师:继续欣赏剪纸作品,从技法上剪纸可以分为阳刻剪纸、阴刻剪纸。大家来说说,阳刻剪纸有什么特点?阴刻剪纸又有什么特征?发挥咱们美术课前搜集表的作用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种类,掌握技法。)   3、剪纸的特征   “千剪不连,万剪不断”。

  师:欣赏了这么多剪纸作品,谁来归纳剪纸的特征?   4、剪纸表现题材   生活题材、神话故事、吉祥图案……   欣赏:《蝴蝶妈妈》   南方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它的题材上,有许多与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苗族人对蝴蝶花纹的喜爱,缘于古代的图腾崇拜。苗族的先民古代本来居住在江淮一带,彩蝶的飞舞。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就是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苗族的先民认为蝴蝶生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所以,蝴蝶也是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传说,蝴蝶妈妈生了12个颜色各异的蛋,并把它们交给宇鸟来孵化。第一个蛋孵化出来的,就是人类的始祖姜央。至今,苗族人民对蝴蝶仍有深深的崇敬之意。

  欣赏:《姜央射日》   师:从这一系列剪纸中,我们发现剪纸表现题材有哪些?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知晓来自苗族的神话故事,使学生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及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5、剪纸的流派   (1)南方派:秀气重装饰、细腻、秀丽的风格。

  (2)北方派:雄浑大气、粗犷、质朴的特性。

  欣赏:《抓髻娃娃》   师:这幅作品秀气重装饰而且细腻。而这张北方的《抓髻娃娃》则有粗犷、质朴的特性。这就是不同剪纸流派给人的不同感觉。

  四、交流、研究抓髻娃娃   1、了解《抓髻娃娃》的基本特征   “抓髻”就是把头发梳起来的意思。抓髻娃娃既是生命和繁衍的像征,又是代表着避邪和祈福,又称平安娃娃。这就是北方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抓髻娃娃有性别之分,一般多为女性,也有的不象征性别的。

  抓髻娃娃作为受惊驱鬼、辟邪招魂用的叫“招魂娃娃”、“送鬼娃娃”、“送病娃娃”、“辟邪娃娃”、“五道娃娃”或“纸人”。头立双鸟或戴花冠、花蔓或戴胜。双手外撇或上举,或双手抓鸟(双鸡),或一手抓鸟(鸡)一手抓兔,或一手抓鸟(鸡)一手抓鱼,或双手抓鱼;
或双手举莲;
还有双襟双鸟(鸡)、双膝双鸟(鸡),双足双鸟(鸡)、双脚蹬兔等等;
男性抓髻娃娃为圆头,或一长辫,或戴圆形尖顶帽。)   师:“抓髻”是意思呢?请观察屏幕及黑板上的《抓髻娃娃》,小组讨论:“抓髻娃娃”有哪些基本特征?娃娃的五官如何表现?娃娃身上的纹样有哪些?“抓髻娃娃”基本特征: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说是保护娃娃的平安。一般手抓鸡、鱼、莲花等吉祥图案。

  (设计意图:民间剪纸中的抓髻娃娃是作为受惊驱鬼、辟邪招魂用的,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保护和繁衍之神。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全面地认识抓髻娃娃,从而对这一剪纸艺术中的传统形像产生兴趣和崇敬。)   五、教师演示剪纸《抓髻娃娃》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抓髻娃娃是怎么剪出来的?老师剪给大家看。

  师:这抓髻娃娃基本上是对称的,我采用对折的方法进行画稿。(展示)这一环节要注意构图。请齐声背构图口诀。(构图口诀:上画下画要计划,偏左偏右都不可,根据画纸定位置,不能大纸画小画;
不能小纸画大画)首先我,观察抓髻娃娃头部与身体其它部位的比例关系。

  师:画五官(展示),然后设计内部纹样。

  师:镂刻中间。由左到右先刻中间镂空部分,注意纹样的镂空及手和辫子的相互连接。

  师:剪外形,完成(展示)。

  师:剪纸的特点就是“千剪不连,万剪不断”。一气呵成。你们想不想试试?   剪纸步骤:
  (1)画稿。抓髻娃娃对折构图,先画轮廓,再画出镂刻的五官、内部镂刻的纹样。

  (2)镂刻中间。由左到右先刻中间镂空部分,注意纹样的镂空及手和辫子的相互连接。

  (3)剪外形,完成。

  六、实践活动   1、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临摹或创作一个抓髻娃娃。(娃娃身上的纹样设计要丰富,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花、动物和娃娃结合。)   2、作业要求:
  (1)安全使用工具,用后摆放整齐。

  (2)剪好后,将作品粘贴到合适的卡纸上。

  (设计意图:作业可临摹可创作,有易有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及操作速度,有选择性地进行作业。)   3、教师巡视、指导。

  七、评价交流   1、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品评。

  2、欣赏优秀剪纸作品《手拉手娃娃》。

  八、总结拓展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以文字为主,而以口头传授继承下来的文化。人们用剪纸表现传递美好祝福。最后欣赏一些传递美好祝福的艺术作品。你们看,这是年画中的“年年有余”;
这是刺绣中的“五福捧寿”;
这是木雕的“龙凤呈祥”;
这是石刻的“双龙戏珠”。同学们,拥有了一份美好的心愿,对生活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向往。让我们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别人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播放幻灯,欣赏绘画、刺绣、木雕、石刻上的吉祥图案。)   (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作业布置: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临摹或创作一个抓髻娃娃。(娃娃身上的纹样设计要丰富,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花、动物和娃娃结合。)   板书: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教学反思: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而创造并在劳动阶层中应用和流传的。它根植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本课意在通过对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抓髻娃娃——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在课上学生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风俗的了解以及直观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剪纸的观察、分析与对比,同时也感受到剪纸中蕴藏的民间文化。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通过临摹、创作等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和观察记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脑与手的协调有机的结合的能力。剪纸抓髻娃娃这一课,由于选材好,学生兴趣高,老师引导得当学生课堂出的作品也比较生动可爱,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学生剪纸基础薄弱,作品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另外,一堂课包含内容略多,时间有点赶。

推荐访问: 剪纸 下册 教案 古老 人美
本文标题:古老剪纸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人美版(2014秋),(1)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1/1031/1701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古老剪纸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人美版(2014秋),(1)》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