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21-11-03 09:36:32 | 浏览次数: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图片 全貌图片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要结合图)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 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东岸三种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1、周边的海洋:a—日本海、b—太平洋、c—濑户内海 组成:
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 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4、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工业分布的原因: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②港口条件优 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 ④沿海多平原 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5、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首都是东京。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 组成: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D—太平洋、 E—印度洋 海陆位置: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十字路口”。

Hx—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

2、东南亚人口稠密,高温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是 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 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中南半岛的地形: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第三节 印度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
恒河平原。

3、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
图一 图二 风向 由何地吹来 性质 时期 图一 东北风 由陆地吹向海洋 干冷 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图二 西南风 由海洋吹向陆地 暖湿 雨季(每年6月—9月) 4、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5、印度的工业: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其中,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6、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第四节 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2、周围的海洋:北A2—北冰洋、东A3—太平洋、西A1—波罗的海(结合地图)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 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结合地图) 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 C3—勒拿河(结合地图) 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

3、俄罗斯主要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4、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5、俄罗斯的铁路: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6、城市和港口:莫斯科(首都);
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A C B 第一节 中东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处在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记忆五海的分布)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 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匮乏的水资源: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 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多汁牧草 草场广布 畜牧业发达 (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
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1、 欧洲西部旅游业,知道一些国家的特色旅游资源,例如: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挪威峡湾风光、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等。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为 C A B 主。90%以上是黑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热带沙漠气候 2、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 宝库,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 均居世界首位。

3、 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 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 粮食问题:粮食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 的速度。

③ 环境问题: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鸸 鹋等。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进化缓慢;
②无大型食肉动物;
③气候温和,生存条件没有大的改变;
④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很少。

澳大利亚地形: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中部广阔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和东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岭)。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之一。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堪培拉(首 ② ③ ① 都),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 美国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北温带), 还有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 洋,南临③—墨西哥湾,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

2、2010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4、 农业特点:机械化、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商品率高,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5、 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 (阿巴拉契亚山)。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6、 农业主要灌溉水源有: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东北部五大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7、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 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主要城市:首都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等。

D 第二节 巴西 1、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2、 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A—亚马孙平原;
最大的高原—B— 巴西高原;
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亚马孙河。

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众多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而石油、煤炭 能源缺乏。

4、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木材;
调节全球气候。

雨林受破坏的原因:农民不断垦荒寻求土地、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

带来的后果: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5、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名称 范围 中心 代表动物 特殊名称 南极地区 南纬66.5S(南极圈)以南的区域 陆地(南极洲) 企鹅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北极地区 北纬66.5N(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海洋(北冰洋) 北极熊 2、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2009在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南极拥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推荐访问: 提纲 下册 七年级 复习 地理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1/1103/2015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