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7篇

发布时间:2023-04-30 12:20:07 | 浏览次数:

篇一: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XXX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改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研究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研究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研究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研究。

  (二)要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基础有差异,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成才培育到成人教育,由灌入式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研究。

  (三)认真研究研究过程。

  重点明确研究的三个环节,预、展示与反馈。做到预到位,展示充分,反馈及时。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学生预有效,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研究。

  (四)改变传统的教研究惯。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授课、复、提问、批改作业、1课后辅导、教室用语、授课方式等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作业、听课方式等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造就新的教研究惯。

  二、教室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教室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造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倡导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新型的研究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教室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绪和态度,突出思惟开发和能力造就;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三、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主要表现有教师独霸教室,以“灌输”为主。教师对学生一百个不放心,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一百个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探究研究与合作研究。教师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研究,教师思考最多

  的是我讲甚么?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长此以往,学生惯于被动研究,主体性逐渐丧失,学生能力、思惟能力及分析题目和办理题目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

  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体现三维性,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

  2上,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探究,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对学生的研究积极性、研究兴趣、研究惯和学生的研究过程考虑很少,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内容,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和学生的差异,只关注书而不关注人,普遍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三)只注重题训练,忽视能力造就。

  教师吃不透课标和教材,更把握禁绝命题的趋势和方向。教师的备课重点就是选题,教案就是“题集”,教学重点没有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没有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惟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惟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四)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

  既使教研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教研组,所研究的也仍然是浅层次的教甚么。而没有深入到深层次的怎么教和为何要这样教的题目。更有甚者,某些老师甚至把素质教育特别是教室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要搞素质教育,要搞教室教学改革,就必然要下降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只能是教师满堂灌——教得苦,学生被动的学——学得苦。而不可能是教师教得巧,学生学的乐。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一)探索实验“三阶段八步骤”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新模式具有三个阶段:“自主研究---交流讨论---巩固训练”。这种新模式具有八个教学环节:

  3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研究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学生自主研究;5.检测自学效果;6.教师精讲点拨;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在实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切勿生搬硬套。

  (二)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

  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要为用而用。

  (三)教学过程:预、展示、反馈

  1.预环节:预的主要任务:①确立研究目标②明确重难点③初步达成研究目标。

  预的主要形式:①小组内学生自学,互学,讨论,②教师指导点拨。

  预的主要方法:A、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文本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了解,预设研究目标和重难点;B、向学生提示预内容,提供导学案;C、由研究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教材、相关研究资料,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入手下手讨论交流;D、教师深入学生中央发挥指导、引领感化,和学生共同达成研究目标和重难点;E、发挥小组、对子感化,共同完成研究内容;F、学生分头准备,完成预笔记。预笔记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主要内容。G、老师检查、了解学生预笔记,掌握预情况;H、师生共同确定各小组展示内容,作好展示

  4准备。

  2.展示环节:展示的主要任务:①展示交流预初步成果,②巩固深化研究目标,③共享研究成果。

  展示的主要形式:①教师引导、点拨,②学生板演、讲解

  展示的主要方法:①设定情境,激发兴趣,时间是1-3分钟。②各小组开始进行展示,分组进行板演、讲解。③展示中教师予以引导、点拨;④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

  3.反应的主要任务:①对教学内容举行反思和总结,②对预设的研究目标举行回归性检测,③对学困生举行查缺补漏,④对优秀生举行知识拓展。

  反应的主要形式:①教室练,②试卷测试,③辅导答疑,④互学互教

  4.反馈的主要方法:①巩固练。可采取提问、测试等方法组织实施;②查缺补漏。对学困生可以进行互学互教、生生互动、分层训练等手段进行组织;③知识拓展。对学优生进行知识拓展、深化。

  五、改革教室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15)

  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不但注意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还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绪、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既重视预定目标的落实,更要重视生成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15)

  准确把握教材,突出教学重点,并能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和拓展,注意知识的联系,体现学科思想与方法。

  教学方法(30)

  教学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方法有创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意识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创造性。善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动机,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索研究,合作研究。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师生交往(20)

  学生有较多自主研究与活动时间,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动研究,善于沟通,有题目意识,敢于质疑。

  教学效果(20)

  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得到落实,加强方法指导,造就学生良好惯,促进研究能力提高和思惟能力发展。学生具有高涨的研究热情和浓厚研究兴趣。

  教学简评

  总分等级注:等级评定分优、良、中、差四档。

  六、教室教学改革的详细措施

  教室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改变观念,二靠自觉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进,五靠机制保障。

  (一)改变观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为了帮助我校教师尽快

  6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先后组织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使广大教师明确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改变、整合学生的研究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外出参观研究,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更新观念。邀请县课堂教学改革专家来我校做专题报告、上示范课。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自觉实践

  教室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所以在改变教育观念的前提条件下,自觉实践是推进教室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学校号召广大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践。以学科组为单位,对照名校的教室教学改革经验,认真反思本学科的教室教

  学存在那些主要题目,应怎样举行改进,制订出详细的改进措施,实施攻坚作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突破。

  (三)示范引领

  在自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我校将外聘名师来校作课,传经送宝,将组织各个学科学术委员和骨干教师,在全校范围内上示范课、研讨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四)活动推动

  7活动推进是教室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为此,我校将面对全体教师,分层次展开教室教学展示系列活动,我校的高级教师、中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要举行展示课活动;举行教研组系列研讨活动;广泛展开导师带徒活动。每次教室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学校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加入听课评课活动,聘请有关专家举行教室点评,以此推进我校的教室教学改革。

  (五)保障机制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每个课堂并取得实效,实行以下保障措施:

  1.扎实展开校本教研。

  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时间是2小时/学科,学校课头组长负责。主要形式有“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集体反思”等。集体备课核心是研究《新课标》和材;集体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备教法,更要备学法;集体备课要做到“五个根本统一”,即教学进度统1、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统1、课型与方法统1、教室教学提纲统1、例题和题统一,克制学校教学无政府状态。每月举行一次大教研,学校教研组长负责。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室教学大赛。校本教研实行签到考核制度。对教研组长的考核以组织能力为主,过程看“活动记录卡”,结果看教研效果。对主备教师的考核以撰写“备课提纲”为主,一看数量,二看质量。对教研组的考核以督导检查为主,每月搞一次抽查督导,每学期搞一次检查评比。对优秀集体备课成果,8学校将向有关报刊推荐刊用,对展开活动认真的备课组,学校给予表扬。

  2.探究新型教学模式。

  在学校“三阶段八步骤”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各教研组要分析本学科特征,分清教学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阅读课、作文课、试卷评讲课、练课、实验课……)研究一定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程序、时间分配、师生活动等),既留给学生研

  究空间,又提高学生研究质量。研讨活动既要有研讨课,又要在评课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和相对成熟的模式,然后全组统一实行。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受到了批评的,要扣除津贴;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组,学校在期末将给予集体和组长个人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篇二: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3篇

  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决定在全县高一、二年级全面推行“四步教学法”。

  一、“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四步教学法”是我县在“反思高中课堂教学现状,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探究新型的课堂教学体系,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试验而总结完善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㈠教学模式

  “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让每节课都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启发诱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学——学生自学(5~10分钟)。展示目标,自读教材。

  2.讲——教师精讲(5~15分钟)。讲解点拨,释疑解惑。

  3.练——达标训练(10~15分钟)。限时训练,同步达标。

  4.评——教师评讲(5~10分钟)。点评总结,扩延升华。

  ㈡方法要求

  1.实施“四步教学法”,关键在教师。要充分认识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必要性,明确“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时间分配,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的变革。

  2.在“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空,提高每一分钟的使用效率,做到“五要”,一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活动和实践时间;二要灵活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努力营造民主化的课堂氛围;三要“导”得精当,“拨”得恰当;四要注重学生当堂的信息反馈;五要注意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全面提高。

  3.在“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4.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在

  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变通。

  二、“四步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㈠制定计划

  通过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制定学校、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人实施“四步教学法”的计划及细则。

  ㈡进行实验

  1.全员开展“达标课”。全体任课教师在本年度内均须达到“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标准。

  2.坚持开展“研讨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期进行研讨课活动,研究本学科上好“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的标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3.集中开展“公开课”。以学校年级(或全校)为单位,组织全校年级(或全校)教师参与,由一名或数名教师上公开课,为全年级(或全校)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4月)4.适时开展“优质课”。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校性、全县性的“四步教学法”优质课比赛。(县级优质课比赛—10月)

  ㈢总结深化

  在学校、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人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升华,使“四步教学法”从形似到神似,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规教学模式,并向高层次深入发展。

  ㈣强化管理

  1.把“四步教学法”的实施情况纳入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评价之中。

  2.每学期或学年对学校、教师的“四步教学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评,并列为教育局年度表彰的教学单项奖。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为全面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根据《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某某]2号)和《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

  院和英语系的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通过改革方案的实施,能够使英语系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便更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针对学院当前优质教育资源较少、共享与使用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将如何把各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成果引入课程与教材,改变高等学校一些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的状况,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作为英语系本年度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列入“质量工程”,根据学院网络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我系发展实际规划如下。

  1.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1)建设目的在“十二五”期间,我系计划建设1—2省级精品课程。我们将有计划地遴选推荐10门左右课程进入校级级精品课,在此带动下形成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引导学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我院在此期间拟推荐1-2门省级精品课,以实现零的突破。

  (2)建设内容

  省级精品课程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等6个方面;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以及教学文件与参考资料、教学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

  2.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使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享受最需要的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平台的建设,实现考试的安全、便捷和高效率。

  (2)建设内容

  按学院要求各教学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校级和省级精品课逐步全程上网,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推进高校课程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省级及学校精品课在本校内实现共享,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每年必选一门网络教学的课程,计入总学分,我院应在此方面作好软硬件条件的准备工作。

  (二)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我院和我系在此项目上在全省则处于较低水平,应切实抓住这一机遇,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教学团队建设

  (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建设内容

  英语系准备在今年组建一个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撰出

  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三)教师科研队伍建设

  按照学院科研科的工作要求,英语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生团体,国内外访学和学术活动的参与。本年度,学院将推荐两名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领导,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系部相应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小组,明确教学督导机制及其工作人员和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划分职责,充分调动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保障课程改革活动顺利实施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特成立如下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谷柏玲

  副组长:陈艳玲

  成员:任波、姚敏、李建荣、2.工作小组

  组长:陈艳玲(兼)

  副组长:贯丽丽

  成员:孙策、戈秀兰、郑颖、常丽坤、杨伟达、唐一萌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调研、学生座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注重社会评价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三)建立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并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对系内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中申报的科研课题,积极向学院申请给予经费支持,对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市省级以上奖励的,系内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3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使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再次跨越。经研究决定,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主体发展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实验,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步骤

  《高效课堂让教育回归生命本质》讲座录像。

  ②课堂教学改革操作性培训。一是观看《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副主任许世国关于《小组建设》的培训录像;二是观看杜金山《高效课堂模式与导学案》讲座录像;三是观看蒙山课改教学录像。

  ③组织教师学习我校“主体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具体操作策略,要求教导处组织好师生的课改培训工作。

  ④组织各年级教师进行群众备课,高质量地完成导学案编写工作。

  6.完善硬件设施

  给师生每人购买一个文件夹,供收集导学案用。

  7.组织外出学习(2022年9月)

  分批组织教师到广西蒙山参观、感受、考察、学习。

  1.典型示范。

  一是推广典型老师的做法,发挥带头作用,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

  二是推广典型班级做法,使每个班级都大有进步。

  三是推广典型小组做法,激活所有学习小组快乐高效的学习。

  2.全员汇报

  每一位教师要在本校上两节以上汇报课,要求大部分老师都能按照新课改的模式来上,提高课堂效率,让全体学生学得愉快,得到发展,教师教得简单,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2.合作探究:围绕目标和重点难点,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合作交流、立体学习,再次达成学习目标。对于不能达成的目标,有价值的问题,予经搜集整理透过展示课达成。

  ①教师指导学习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预习成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构成小组学习目标,小组长记录整理有价值的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交流过程中,既要学会倾听,更要学会表达,要把自己的困难、疑惑、认识、感悟大胆地说出来,让组内同学既分分享你的成功也分解你的困难,实现共赢。同时,对其他小组的问题也要敢于回答和质疑。

  3.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分配任务,小组合作、立体学习、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是生生、师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阐述观点和见解。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鼓励、激励,在追问中澄清。展示不是预习的翻版,是提升。展示是资料是学生普遍困惑的、易错的,能够发生规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透过展示实现生一互动,在质疑对抗中,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是在相互借鉴中得以提升。

  展示前:

  ①教师根据确定的目标,给小组分配任务,任务务必明确,要求务必具体,然后巡视。任务来源于学生的困惑和疑难,来源于教师的提前预设。巡视的任务是督促和发现,不应对学生构成无谓干扰,能够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提示、激活学生的学,指导学生确定适宜的展示方式,学生都会的不展示,不会的、出错率高的、多解的、培养思维的重点展示。

  ②学生理解任务后,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对本小组内展示的资料,进行预展,进行人员分工,确定展示方式,透过预展,力争做到脱稿展示,声音响亮,富有激情。

  展示中:

  ①教师根据分配的任务组织展示,允许学生充分发言,保护学生的用心性,并把握好优、中、差学生的展示机会,尊重、鼓励每一个发言的学生。

  ②学生展示要用心踊跃,力争简洁明了;要勇于提问、质疑、讨论;要学会

  倾听、学会做笔记。

  ③展示过程中,教师要透过点评激励学生;透过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透过点拨促成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透过举一反三总结规律、方法;透过评价手段促成学生的用心参与、大胆质疑、合作分享、借鉴提升。

  4.达标检测:达标测评:依据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状况,再次达成目标。

  ①教师每节课都要对学习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及时反馈矫正,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达标状况。

  ②达标测评能够采用组内问答、对子互查、小测、板演等多种开式完成。

  三、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高效课堂工程”是东莞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贯彻落实《沙田镇教育质量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课改工作,组织召开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动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体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改革不改不行,小改不行,慢改也不行,要彻底改,要求师生全员参与,真抓实干,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立足课堂,演绎精彩

  ①精心设计导学案。以导学案为抓手,落实“先学后教”的原则。导学案要当堂发放给学生进行检测并批改,课后要收集、检查学生的导学案,便于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和期末复习用。

  ②要充分相信学生,善于激励学生。课堂上要透过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乐而不疲。各班要制定具体的激励机制。

  ③课堂上,做到“三必讲”,“四不讲”。即“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师必讲,多数学生不会必讲,出现原则性错误的必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能小组合作学会的不讲,能借助工具书、资料等渠道学会的不讲,有一个学生会就让这个学生讲,老师不讲。

  ④课后管理要跟紧。对于课堂上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师要利用当天可利用的时间,耐心的对学生加以辅导,确保学生学习任务“堂堂清”“课课清”。

  ⑤课堂“五看”评效果。我们实施“五看”评价标准:a)看课堂中学生是否真正合作;b)看学生在课堂中有没有得到展示;c)看学生占用的时间多少;d)看老师点评的是否精准;e)看效果,看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3.开展教研,营造氛围

  本着“边实践、边探索、边研讨、边改善、边提升”的原则,用心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

  一是强化校本教研。要求各科组、备课组用心开展听课、评课、群众备课活动。每周组织一次课改反思会,反思一周内在课改中发生的问题,群众探讨,及时纠正,达成共识。教导处每月组织一次课改研讨会,总结、收集、反馈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构建网络教研。各教师用心发表博文及评论,要经常登录博客学习,并把自己在课改中的心得体会、经验做法以及课改中的小故事、课改动态等博文定期上传到学校网站上的博客,定期发布课改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全体教师要及时跟帖学习,发表评论,营造浓厚的课改研究氛围。

  三是做好课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教导处每学期要拍摄一至两节课改录像课刻录成光盘存档,并收集精彩博文、示范导学案等课改资料编印成册。

  4.深入调研,及时整改

  学校行政、科组长要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同时,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镇教办辅导员到学校听课指导。

  5.树立典型,总结推广

  ①学校每学期将组织教师优质课比赛,鼓励全体教师大胆改革和创新。

  ②学校每学期将组织骨干教师在校乃至全镇范围上示范课、探讨课,树立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炼并推广课改成果。

篇三: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付店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及实施措施

  一、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改革,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二、改革方案

  1、变教案为学案,变教学为导学。

  备课时,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编写导学案,通过预习检测,问题的合作探讨,实现达标。有了导学案,课前预习才更有针对性,课堂上才有啥可讨论,才能确保一节课始终围绕目标有序进行,才能避免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并无成效的现象出现,才能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再回头。

  2、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为了把导学案编写好,我们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同一年级的同一学科推选出一位学科带头人,带领大家群策群力积集体智慧来备课,每周二、四下午各抽出一节课集体研讨、说课,然后划分任务,每人主备一节课,备好后再征求大家意见,待修订完善后,用复印纸一式复印四份,每个任课教师人手一份,共同使用。这样既增进了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又节省了时间。

  3、抓好课前预习,为课堂合作探究、展示拓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还课堂给学生创造可能。

  1/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自主解决问题,就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让学生了解教材,把握教材。相反,若学生对教材一片陌生,一无所知,他就不自信,他就无话可说,无观点可阐述,只有听老师讲的份了,合作探究从何谈起。因此,要抓好课前预习,提前布置好预习题,课前要有预习检测这一环节。

  4、固定课堂结构和环节,既保证课堂改革落到实处,又保证不走偏、不变味。

  为了引导和推动高效课堂的落实,教务处把课堂结构规定为以下几个环节:展示目标——预习检测——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教师小结(板书)——课堂检测——布置下一节的预习题。从而规范了教学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改革落到实处。且不跑题,少走弯路。

  5、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避免满堂灌回头。

  6、班内建立学习小组,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

  班内划分学习小组,每6人为一组。每一组都有一块自己的文化园地,都有自己的目标、誓词、作品、学习心得展示。班内还设有小组竞争“龙虎榜”、和“个人积分榜”,随时记录小组和个人的成绩,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7、创建班栏,为高效课堂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每班教室外面都有设计精美的班级园地,通常有两个大的板块——“学海拾贝”、“集雅阁”。其中包含6个小专栏:“墨砚生香”、“丝2/丝画语”“美文共赏”“小故事,大智慧”“智力体操”“典型题例”。每一期六个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供稿,择优录用,谁的作品被选中,就给谁加个人分1分,同时给该生所在小组也加一分。每半月更新一次,每一个月总结一次,积分最高的个人和小组给与奖励。让学生在班栏里学到知识、展示才华、规范行为,打造快乐、团结、向上的合作学习、生活氛围,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8、推行46分钟课堂,要求教师提前一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待上课,规范上课行为,树立守时、守信的良好形象。

  9、抓住机遇外出听课学习、与兄弟学校互访,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

  10、坚持每个教研组一周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加强校内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学习。

  11、不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积极倡导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1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跃学校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延伸课堂教学。办好文学社团,按时出版社刊《山花》。

  三、实施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认真组织,高度重视。

  2、教务处加强常规教学的检查和督导,做到每天的正课、辅导课都有检查,作业教案每月一检查。

  3/3、加强课改实验班的建设,积极尝试,大胆改革,稳步普及。

  4、加强学习小组的考核和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方位捆绑式考核(包括学习、卫生、纪律),如学生打架,打架的学生本人要扣分,其所在的小组也要扣分,打架的扣多少分,其所在小组就扣多少分。当然,一个同学加多少分,其所在的小组也加多少分。这就是捆绑式管理。

  2)学习成绩的考核

  期中和期末考试排两个榜,一个为学生个人,另一个为小组集体的榜,将小组成员的总分取平均值然后在学年组内进行的各小组之间进行排名。每个小组赋予100分基准分,每进步一个名次加一分,退步一个名次扣一分。加分或扣分后的总分即为该小组当月的学习总分。

  3)日常考核

  以100分为基准分,将本月各小组在班级的排名相对上次排名进步和退步情况进行加减分,进步一名加一分,退步一名减一分。加分或扣分后的总分即为该小组当月的日常考核总分。

  学习成绩的考核与日常考核再加上班级文化成绩的总和即为该小组当月总得分。

  5、使用好小组考核、评价结果

  4/1)串座以小组为单位,每月串一次座位,考核名次最好的小组优先选择小组的座位。

  2)每学期,各班级小组进行综合排名,排名前3名的小组即为本学期的优秀小组,组员发奖状、奖品,并在班栏内展示,择优在学校板报栏展示。优秀小组组长即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干部在班级前三名的小组长中产生(每个学期奖励学生一次)

  3)每学期根据各小组单科成绩的进步情况,评选出优秀课代表,每学期每班学科进步最大的前3名小组长即为优秀课代表。

  4)每学期评出学习、纪律金牌小组,将金牌小组组长姓名、成员姓名、小组名称、组员签名、照片整理到一起,在班级外班栏展示。

  四、实施计划

  2月份: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落实集体备课、规范学案编写,出台中招奖惩制度,召开初三教师座谈会。

  3月份:作业教案检查,优秀教案展评,听公开课,与洛阳五十五中教学交流研讨,安排理、化、数学竞赛、体育训练测试。

  4月份:初三七科联考,七、八年级期中考试,作业教案检查,中招备考会,中招体育、实验加试,《山花》38、39期编辑出版。

  5月份:优质课选拔赛,高效课堂开展情况总结,中招报名,作业教案检查,中招模拟考试(1)、(2)。

  5/6月份:中招模拟考试(3)、(4)。教学论文征集,中招考试,七、八年级期末复习。

  7月份:期末考试,期末总结。

  付店镇初级中学

  2011年2月21日

  6/付店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及实施措施

  付店镇初级中学

  2011年2月20日

  7/7

篇四: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1.教学常规制度

  一、目

  标

  1、根据教育方针的要求和办学的具体任务,制订各级各科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科要制订出合格率、达标率的具体指标,严格控制流动率,提高巩固率。

  3、各学科、各年级要制订出各科竞赛活动的得奖指标,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备

  课

  1、深入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每个单元、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要求),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和思想状况,备课要切合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既传授知识又加强思想教育。

  3、认真写好教案。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按教学规律从教法和学法两方面去设计科学的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和板书条理。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内外作业。要作好教具和实验准备。实验课要写好教案。

  4、写教案要着力思考和安排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做到教得法、学得活、效果好。要着力考虑以启发式方法编写教案。防止抄袭别人或参考书的教案。各科组要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体备课每位任课老师要事先写好教案经科组长或备课组长检查,备课后再修改。每次集体备课都必须有中心发言,以便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没有写好教案的教师一律不能讲课。

  5、教案用纸由学校统一规定,以便存放和检查,也可作展览示范之用。电

  脑备课要随时整理,有章节、有课时,以便检查。

  三、讲

  课

  1、讲课要按教案进行,并根据当节情况,合理调整和灵活使用教案,防止开“无轨电车”。

  2、讲课要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精神。力求做到如下要求:

  ①目的明确,要求适度。讲课要紧扣教学目的,做到依“纲”靠“本”,切合学生实际,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②内容正确,重点突出。讲课首先要正确传授教学内容,准确讲解知识,其次是重点突出,做到讲有重点,练有目的,精讲多练,巧做安排,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力求达到每节课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重点、难点,此外还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练习,防止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③运用启发式教法,启迪思维。要根据教材、课型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要注意讲清概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要善于归纳,指出规律。让学生掌握规律,学以致用。还要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还要面对全体,因材施教,兼顾各类学生,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增强信心。

  ④讲课过程要做到语言清晰、教态自然。具体要求:语言鲜明、清晰、简炼、生动;声音响亮有节奏感,抑扬顿挫;说话通俗、有趣,富于感情色彩;衣着整齐端庄,仪态大方,教态亲切,举止庄重;板书工整,标题醒目,布局合理,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此外还要正确使用教具,运用电化手段,加强实验教学。

  3、组织严密,结构科学。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组织每个教学环节和步骤。

  注意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联系。严明堂上纪律,恰当处理堂上偶发性事件(堂上出现事故由任课老师处理,不得推卸给班主任),不得任意中断教学和责令学生退出课堂。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要拖延下课时间,以免影响学生课间休息。

  4、使用普通话教学。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重视作业的质量,要从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几个方面去精选和设计作业。作业内容要依纲靠本,有针对性、有启迪性。

  2、作业份量和难度要适度。每天课外作业的总量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的控制量。各科作业份量大抵持平,难度要以中等水平为准轴,适当兼顾优、中、差学生。要重视培养学生按统一规格要求,认真,独立,依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认真批改作业,做到不漏改不错改。要求批改符号要统一,字体要工整,字迹要清晰。要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以便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批改作业可用全批全改,重点批改,分批批改,当面批改或学生互改等方式进行。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须进行作业讲评。以利于指导学生改正带普遍性谬误。

  4、有目的有计划地摘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认真分析其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及规律。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五、课外辅导

  1、每学段、每单元结束,任课老师要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课外辅导的规划。对缺课的学生要予以补课;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信心;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加强自学指导,扩大其知识视野,有计划地指导其超前学习。实施“抓两头促中间”

  方法,使全班各类学生均学有所得,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课外辅导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因人制宜,讲求实效,做到知识补缺与学习方法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辅导要合理安排时间,不加重学生负担,更不以课外辅导活动代替课堂教学。

  3、结合课堂教学,同班级、团队相配合。开展本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发展智能。

  4、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了解社会的旅游参观活动。

  六、考查与考试

  1、考查、考试是指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既要坚持又要控制,次数要适当,每学期举行学期考试一次,每学段举行单元测验。教师要认真做好平时、期中、期末和学年成绩的登记和评定工作。测验或考试卷不能让学生批改。

  2、提高试题质量。命题时既要扣紧大纲、教材,又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试题难易要适度,既考查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坡度”。根据学生程度参差的特点,命题覆盖面要广,题型要多种多样,要从知识、能力、智力、速度等方面去考查学生。

  学期考试的试题由学科组长命题或由备课组长命题

  同科同级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评卷(两人任教者进行流水作业),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考试前要指导学生复习(或编写复习提纲),要严肃考场纪律,反对弄虚作假,要公正评定学生的成绩。并从学生成绩中掌握教与学的真实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考试后要认真做好试卷的分析和成绩统计上报工作。

  5、重视学习教学测量的科学理论和标准化命题的有关知识,探索改革考查考试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考核的水平和质量。

  学科教研组考核办法

  教研组是学校具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层组织。教研组建设的水平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科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也决定着学校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研组长应该发挥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引领作用,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学科特色;既有整体提升,又有个体成长;既讲教学质量,又讲教研水平的“学习型组织”和“研究型组织”。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组建设,体现教研组长的领军作用,对照《教研组长职责》,并根据学校实际,特制订《学科教研组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一)教研常规(60分)

  ①能够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听课,安排好组内公开课,每学期至少有1∕3次;

  ②能够按时上交本组学期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以及学期工作总结,并能按时上交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本;

  ③协助教务处、教科室完成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的检查;

  ④组织好期中学业测试命题及试卷分析工作,要求分析有记录;

  ⑤能够参加区、校组织的教研组长会议,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⑥安排好“师徒结对”工作,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⑦能够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公开课活动、教学评比及业务进修

  等;

  ⑧教研组活动档案齐全,没有的0分,并取消评优资格

  (二)教研绩效(40分)

  ①论文获奖与发表(20分)

  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论文评比获一等奖(一篇)分别得7分、5分、3分、2分、1分;二等奖的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1分;三等奖的分别得4分3分、2分,1分、0分。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一篇得5分。此项分不超过20分。

  ②教学评比、指导学生获奖、教学成绩(20分)

  在各类优质课评比中一人次获一等奖分别得4分,3分,2分;二等奖分别得3分,2分,1分。获省级、市级、区级教坛新秀的分别得4分,3分,2分,在学科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得5分,一般的得3分,令人不满意的得1分;没有学科竞赛组得平均分。在毕业生学业评价中,合格率100﹪得2分,优秀率第一得2分,第二得1分,平均分第一得2分,第二得1分。此项分不超过20分。

  二、考核办法

  每学年对教研组考核一次,依据考核内容中的“教研常规”及“教研绩效”的两部分,考核满分为105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确定3个教研组为学校先进教研,进行奖励和表扬;并推荐参加上一级先进教研组的评比。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其解释权归教务处和教科室。

  备课管理制度

  为改革备课方法,促进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把教师从繁忙的备课中解放出来,让每一位教师更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制定本制度。我校电子备课采用“集体研讨,独立分担,个人加减,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模式。

  1、集体研讨

  每单元教学之始,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内,设计本单元教学,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包括教学手段运用)等,并针对本单元教案进行研讨,撰写者谈撰写意图,其他教师谈对教案可行性的看法。

  2、独立分担

  备课组长将本学期备课任务按单元分配到各教师,各教师按其所担任务,独立查找资源,撰写电子教案。

  3、个人加减

  在集体研讨基础上,每位教师针对个人及本班学生实际,对电子教案文本进行修改,尤其要谈自己对教案的看法。

  4、资源共享

  每位教师在独立分教案撰写过程中,找到本单元的各种备课资源,如其它好的备课、说课、案例分析、课件、活动素材等,以电子形式上传到各自备课组共享,供其他教师使用。

  5、课后反思

  建立课后反思制度,培养反思习惯,是提高教师个人教学研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坚持教学反思,每学期不少于15篇,每篇不少于150字。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

  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最近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相继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关于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文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十项规定。

  一、加强教材和教辅用书管理。学生用书必须严格从省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年级段及学科要按照学生自愿原则每科最多选用一种《目录》规定的教辅用书。任何教师都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订购教材以外的各种教辅材料、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学生用品等。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上新课、补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应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落实,但不得收取费用。

  三、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严禁利用午休时间安排所谓“午自习”集体组织学生学习等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行为;严禁拖延上课时间,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

  四、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量。七八年级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九三年级课外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家庭书面作业要精心设计,不准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练习题。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法惩罚学生。

  五、加强对考试与评价的管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学科只进行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社会、思品课程开卷考试,除期末外,各段各科一律不得组

  织统一考试。其他学科只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考查。期末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报告单制度。

  六、加强对各类竞赛活动的管理。不举办以竞赛为目的的实验班、辅导班、提高班。教职工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补习班、兴趣班或其他培训班,教职工不得在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上课。

  七、实行领导责任制。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由主管教学副校长负总责,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教研组、备课组层层建立责任制,并将其作为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工作实绩评估的重要内容。

  学校对“减负”工作要常抓不懈,把平时集中检查和春秋开学突击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同时建立“减负”通报制度和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3296889。对群众举报后核实的加重学生过重负担的违纪事件,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

  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会学习”,学校将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调整、健全和严密学校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系统,即由校长统一领导,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和年级组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交互把关,备课组和班主任具体落实,课任教师直接操作实施。

  二、召开全体科任教师动员大会,公布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来。

  三、制定相关规定,加强检查指导: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十项规定》

  2、《学科教研组考核办法》

  3、《学生对教师教学问卷调查表》

  四、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量。七八年级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九年级课外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家庭书面作业要精心设计,不准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练习题。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法惩罚学生。各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指导教师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与竞赛相结合,评选优秀学科组。活动之初,选两个组进行集体备课等示范,其他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观摩;请两名学科带头人上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教师们观摩研讨。活动进行中,校长、教务主任和学科组长要经常深入备课组和课堂,了解情况,检查督促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学期期间学校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汇报和示范课,每个学科组派出新老教师各一名参加。最后学校综合平时检查情况和各种得分评出优秀学科组。

  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作为活动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开展丰富多彩学科节活动。

  七、各教研组要立足校本,搭建平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素质,积极开展课堂主题化教研活动,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推动课改目标全面落实。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测评、控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包括教学常规检查、学生成绩检查、学生成绩考核、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监控。

  二、教学常规检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要建立经常性的教学检查体系和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并认真实施。学校每年组织做好学年(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性检查,通过检查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实施中加以检验。教学检查可以与教学评估、教师考评等工作相结合。

  三、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包括对教学秩序的维护与检查、教室常规的管理与检查、校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师听课等制度。日常教学检查的关键在于经常化。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段长听课是了解当前教学情况、检查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重要途径,可随机听课。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每学期一般不少于15课时;校长、段长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听课应有记录、有分析,对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意见及时转达给有关部门和教师本人。

  四、学年(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检查应在教务主任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逐级进行,在上一学期末检查下一学年(学期)的准备工作;对于需在假期准备的工作,应在该学年(学期)开始时作进一步检查。学年(学期)准备工作检查的重点是:对下一学年(学期)所设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任课教师及教学任务书、授课计划、课程表等的编制与准备;教材、实验器材的准备;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备课情况等。

  五、学期中教学检查是对前半学期教学计划的实施及教学质量情况为主要

  内容的阶段性检查。通过对理论及实践课程授课计划的实施进度、考试考查情况的检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结合日常教学检查情况,分析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期中教学检查在教学副校长领导下进行。

  六、学年(学期)末教学检查是对本学年(学期)以来教学计划的实施及教学质量情况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性教学检查。学年(学期)末检查在教务主任领导下,一般应在期末或新学期开学时进行。

  七、学业成绩考核是教学质量检查的重要手段,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对待,严密组织。教学计划规定开的课程都必须考核。考试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考查成绩可采用四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按合格、不合格评定。

  八、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试卷应覆盖课程全部主要内容,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更重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考核,注意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合理选择多种试题,以适合种类课程的教学要求,试卷难度和题量要适度。

  九、考场是考核学业成绩的重要场所,系要精心安排,严格管理,要有切实可行的考核规则和监考守则。考场的设置、秩序表、监考与巡考人员安排。要认真填写考场记录,对于发生的违纪行为按章严肃处理。

  十、阅卷工作应做到客观、准确、公正,一般应采取集中、流水阅卷。试卷样本、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应归档保存;评阅后的期末试卷由教务处保存。

  十一、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进行各种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的调整,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各种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在推行教学改

  革的重大举措时,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实施时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注意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建立必要的检测手段,实施后要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完善。

  十二、教学质量分析与监控是根据我校特点进行的教学管理工作。除对学业成绩进行分析外,主要对培养目标实现情况、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与衔接、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环节的安排等做出分析。通过教学质量分析,应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教务副校长及教科室应进行认真审阅,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专业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进行适时的调整。通过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监控。

  十三、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由教研室(组)、教师对照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小结进行。课程教学质量分析要紧紧围绕各学科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该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完成情况,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对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写出分析报告。教科室、教务处对课程的质量分析报告应认真审阅,并归入教学档案,采纳的意见、建议通过规定的程序予以实施。

篇五: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总结(共5篇)

  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总结

  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新课程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见”,运用行政力量予以实施。下面介绍我们的具体做法:

  1、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也就是说,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不合理部分还相当严重地支配他们的行为。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要使教师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2、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努力提高教学预设水平。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无疑是教学预设的结果。教学预设构成预期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展开则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现场。一般来说,教学预设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现场、教学各环节和教学细节。没有好的预设,很难有好的过程、现场、环节和细节。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

  的预期教学。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要求,教学预设应突出教学设计的环节,要强化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使教学预设落到实处。我们除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1次,讨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度,探讨教材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外,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教学设计和备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如何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二要对形成新的师生关系,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三是要对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自身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此外,强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形成相互听课制度,教师每周必须听课2节,新教师原则上要听1节评1节。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

  3、加强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

  性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在师生交往中,必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同时,教师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平等的原则下,具体做到:

  (1)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海,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满腔热忱地给予鼓

  励和肯定,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我安排学习时机的机会。使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宽容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4、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开展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师生间开展教学互动。而所谓教学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的过程。为了能有效地开展师生教学互动,我们对教师作了如下要求:

  (1)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新课程强调课前的预习。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探究。任科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布置预习提纲或预习练习,促使学生预习,并在课前或课堂上作适当的检查。

  (2)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确立每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可操作,既要有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可在预习提纲中呈示。

  (3)创设情境并设问:围绕学习目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小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实物、图示等)呈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设置有层次、能促使学生探究的问题,设问应具体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4)诱思探究:启发、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自主性学习活动。坚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问学生在10人次以上。

  教师讲授总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学生思考、探究时间不少于15分钟。

  (5)归纳检测:对所讨论、探究的问题,教师要作适当归纳小结,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每堂课至少预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即时检测,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

  每堂课必须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总结、反思、提问。主动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什么?怎样组织学生探究?这是开展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有效的问题是主动探究的起点。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一般不可能很自觉地进行学习。他们更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造就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第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去经历探究过程。这一探究过程包括以下连续且形成回路的七个环节:面对问题情境→产生探究欲望→出现探究行为→接受反馈信息→调整探究行为→获得探究成功→尝试拓展学习。在每一个探究环节中,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外,我们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辅导及教学反思和课改论文也作了具体规定:

  课后作业及辅导:下课后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内容及复习要求,课后作业要精选,量要适中,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必须

  全批全收,对部分学生要面批,对有典型性错误的题目要进行个别或集体讲评、辅导,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细致运算的习惯。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

  教学反思: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每位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有教学反思。

  课改论文:结合教改实践,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教改实

  验论文或经验总结。

  总的来讲,新的课堂怎样做到新颖、独特和工巧,我们也只是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这也实在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会持续努力。

  我样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总结:

  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在改善课堂教学、改革体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全体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和质量观,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有务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更新教法,我校课堂教学改革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三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学新理念,用新教法,切莫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的教学方法,去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狠抓集体备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通过集体备课,强化教师素质的提高。狠抓集体备课,每周一次,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不但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而且还要做到“三准”、“三细”、“二实”。三准是指:抓准所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叫准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地位及作用,根据知识纵横联系找准知识点。三细是指:教师对编者编写这部分教材的意图理解要细,教材训练项目在哪些教学环节中落实要细,教材的重点在哪些内容中突出,难点在哪些环节中突破安排要细。二实是指:所备内容具有实用性,要求教师将所研究的内容落实到教学中,保证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起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要通过抓集体备课使全体教师能在繁体中互相取长补短,脑力资源共享,使教师的业

  务素质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强化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我校结合教学管理规范和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教研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实验制度、考试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等,要求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7间学习并讨论各项制度和各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使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抓好“三引”“四关”“五促”工作

  在常规教学中,我校重点做好“三引”、“四关”、“五促”工作,分层督查各年级、教研组、班级、备课组和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落实。

  “三引”。一是规范教学引入。确保常规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规范化,杜绝随心所欲的随意化。二是培育典型引路。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培养和树立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促使其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确保常规教学活动方面的正确性。三是强化教改引课。强力推行教学改革,使常规教学工作不断深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四关”。一是备课关。每学期检查教案四次,每月都认真检查所有任课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检查结果与每月岗位工资挂钩。检查教案时,一查备齐数量是否超前一周,书写是否认真,二查教案内容是否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而写出来的,三查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实用。四查教学内容是否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坚决杜绝不顾学生实际而应付检查的教案存在,我们坚持每学期评选优秀教案,评为优秀的在岗位考核中加分并奖励。选出较好的打印,集体交流,以促进全体教师水平的提高。二是授课关。坚持课前2分钟的候课制度,老师分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理清思路,另外,通过“推门课”的形式检查教师受课8情况。三是作业关。严格遵循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因人

  制宜原则,课下作业作到:“少、精、活”,并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检查、评判、纠正。此外,体现了新改的作业形式,增加了活动性作业,加大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和学习领域,四是辅导关。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树立信心,解决疑难,补救不足。检查作业批改时,一查作业的量是否适当,难易是否适度,二查批改是否认真及时,是否有鼓励性评语,三查作业的内容是否是教师精选的,便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熟练的技能技巧,我们还规定不同的学生可以留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优等生能吃饱,中等生能吃好,差等生吃得了,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达到大面积提高及格率,大幅度提高优秀率。

  “五促”。一是以评促教。在教师的评价上,做到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备课组长评,任教学生评,校领导评相结合,评定结果与当年评先、评优、安排下一年工作挂钩,二是以考促教,重视各年级其中、期末考试,做好质量分析。三是以听促教。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7节,听课要与评课相结合,既要评出优点,更要评出不足,评出改进的方法。四是以查促教,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检查学生作业本,检查教师上课情况,五紧考促教,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课堂上的导入、板书、表达、演讲、简图、总结、训练、综合能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使用与考核相结合。

  四、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

  自新课改来,我校先后举行了“走近新课程研讨课”;“推门课”;“一人一节最佳课”和“最佳课汇报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取以下措施:

  1、“师徒结对子”的培养措施

  用“师带徒”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做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措施之一。

  2、“先承接再提高”的培养措施

  具体作法,先要求青年教师跟指导者听课,参与完成课程全部环节,然后青年教师提出适合自己的提高措施和提高计划,提高目标。

  3、“走进去,请进来”的培养措施

  “走进去”指多带青年教师到外校或域外学习、听课;“请进来”指请外校名师来校指导,这样能吸收他人经验和作法,以利提高。

  4、“经验分享”的培养措施

  指导组成员间有很多好的经验与作法值得推广,青年教师间也有很多进步快的好的作法和经验互学,学校期末组织一次“经验分享会”形成互学、互比、互提、互进的局面。

  5、“学历提高”培养措施

  有的青年教师学历不达标应再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学习,是培养青年教师重要措施。

  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

  我校目前的现状是教师老龄化,为此,加强中老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再提高工作尤为重要,具体作法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通过自学、互学、培训等多种形式,让老师以最快的速度,授受新课改内容,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

  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政史系课堂教学相关情况

  一、课堂教学基本现状

  1、教师队伍情况

  目前,全系共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助教4人;博士2人,硕士18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2人,教学新秀4人。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都较合理,师资质量较高,为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学期教师平均周工作量10.36节,最多的16节,最少的4节。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为100%。全系教师爱岗敬业,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课堂教学。

  2、专业设置和班级、学生数情况

  目前,政史系共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行政管理3个本科专

  业,其中历史学专业是我院首批六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共有14个教学班,其中70人以上的班级2个,70人以下的班级12个,在校学生共898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5个班共332人,历史学专业5个班共339人,行政管理专业4个班共227人。严格以单班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较好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本学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平均周课时18.8(其中专业必修课11.6,专业选修课7.2),历史学专业课平均周课时15(其中专业必修课12.5,专业选修课2.5),行政管理专业课平均周课时15.6(其中专业必修课12,专业选修课3.6)。

  3、就业、考研情况

  历届毕业生就业一直保持良好状况,并普遍受到社会的好评,不少学生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学生考研率逐年提高,由2006届的26.1%,2007届的27.4%,2008届的29.1%,2009届的44%上升到2010届的46%,居全院文科系之首。并在近年全国历史学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中,多人次获得所报考院校的第一名。

  4、教学内容改革情况

  讲授内容尽量做到少而精,对教学中一些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看懂的教学内容不讲,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教师要讲授最核心的知识点,对最具有迁移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要进行详尽阐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理解基本原理。另外,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教师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前沿内容(包括研究动态、新出

  版的重要文献),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学术性。个别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整合进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5、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情况

  在学校的倡导下,全系上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案例教学,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的互动式转变,绝大部分教师能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辅导式、参与式等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如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率先在全院推行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精简和压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课堂讨论,把课堂讨论(撰写发言提纲)、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气氛活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课程也在积极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尝试,教师做到少讲、精讲,注重学术前沿的介绍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专业长期坚持案例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积极尝试角色模拟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利用假期社会实践、调研,较好的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各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重点培训学生的教师技能,学生的从业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政史系共有院级研究性试点课程3门,系级研究性教学试点课程13门,案例教学课程10门。

  6、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执行情况

  严格遵守院系两级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为教学效果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严格教师、学生的课堂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政史系始终坚持系教风学风检查制度,系教学指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检查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值班员每天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规范教师的调课行为,检查督促教师的补课行为,到目前为止,本学期共有12人次进行了调课补课,无教学事故。二是坚持全员听评课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听评课,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适时监控。三是坚持信息员反馈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能动反馈作用,系教学指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

  信息员和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各门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建议和意见。四是坚持教师评教、学生评课制度。每个学期末,在系教学指导小组的组织下,教师分领导小组、同行两种情况对本系

  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对本学期本班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7、全程实践教学情况

  一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严密的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工作实施方案。我系结合实际,分专业、分年级制定了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方案。大一学生重点是熟悉中学教材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大二学生重点是教学各环节(备课、课堂模拟教学)的训练,大三学生重点是进行支教经验交流和反思教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进行演讲、朗诵、公文写作、社交礼仪等训练。活动以班分组进行,每组15人左右,并安排一名学生做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本组活动,活动结束后由组长写出书面总结。本学期我系安排了24名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要求教师每学期指导次数不得低于10次,每次活动2学时。严格检查考核制度,每次活动后要求每位指导教师到办公室进行签到,每个小组在活动中要做好记录,确保指导教师按时完成全程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另外,本学期我系专门安排09级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分组集体备全部中学政治和历史课,在经过反复备课、讲课的基础上我们力求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学政治和历史课精品教案,为以后学生支教和就业提供服务。

  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从上学期开始我系各班组织学生利用课前10分钟时间进行课前演讲和粉笔字训练。各班每天指定或按学号顺序安排1-2名学生利用课前10分钟进行演讲、朗诵或粉笔字书写。同时,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全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还组织全系学生进行辩论赛、演讲赛和教师技能大赛。通过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全系学生参与全程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结合扶贫支教工作,开展教师技能培训活动。首先让具有中小学教学经验,有最新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教法老师,利用微格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设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教师技能明显提高。其次把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验收工作与教师技能培训相结合,组织全系教师对下学期支教的学生进行严格验收,同时,还邀请我系教师王福应、裴云、李常生对支教学生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学教

  学管理等专题培训。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系学生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次数都达到10次以上。

  8、亮点和特色

  社会调查活动是政史系的亮点和特色,这几年系里一直非常重视,常抓不懈。充分发挥《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优势,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2009年,建立并开通大学生社会调查主题网站,2010年,成立了系社会调查领导小组,组建了社会调查团队,把社会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常抓不懈,先后组织了4次大型的社会调查报告展览,完成较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1400余篇,逐步形成了以“社会调查”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另外,利用每学期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开学后由系教师评选出优秀社会调查报告,并颁发奖金和证书。2011年寒假我系学生通过调查共撰写调查报告570多篇,评出优秀调查报告85篇。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先后有两项成果获得“兴晋挑战杯”一等奖,有十五项成果获得二、三等奖。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本科教育教学规律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欠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个别教师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满堂灌、独角戏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教材大多选用的是教育部的一些规划教材,但教师参编的教育部规范教材和特色显明的自编教材较少。

  4、行政管理专业教授、副教授所授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门数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还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60%的基本要求。

  5、教学评估、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有等完善,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

  6、教研室虽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发挥还有

  待加强,尤其是在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方面坚持得还不够好。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篇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高青县高城镇五里小学-----张善磊

  新课程的实施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一场变革,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要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即要“学会”,也要“会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人类文明成果,也才有可能通过学习,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一系列问题,我确立了“以单元目标达标教学为目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大胆改革、稳步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实践中求得进步,在改革中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

  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二、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1、紧紧围绕《五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开展课堂改革试验。

  2、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实践与研究。

  3、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真正做到实在、有效,有使用价值。

  4、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必须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要效益,求发展。

  三、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了突出模式的时代化、科学化、人文化、个性化,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实施新的数学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的形式可以这样归纳:创设情境、揭示问题---探究发现、建立模型---理解应用、强化体验---总结归纳、提升经

  验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创设情境指上课开始创设一种宽松的、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得、能够调动学生“情感参与”的课堂环境。揭示课题是创设情景的最终指向,要通过创设情境来生成一个学生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2、探究发现、建立模型:这一环节要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动,揭示出解决问题问题的基本策略,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

  3、理解应用、强化体验: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巩固练习,但在目标上又有所不同。传统练习过分强调“滚瓜烂熟”,新课程强调的是充分的“理解和体验”。

  4、总结归纳、提升经验:这一环节要对本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揭示规律,还要对探究发现的过程、方法、经验进行梳理。

  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课改学习、培训工作

  我以培养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以适应新世纪、新课程、新教法、新学法的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课改学习、培训工作。我参加了校本继续教育整体培训。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的有关的课程教育理论。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后,及时对培训内容依情况选择向全校教师传达或部分推广,同时做好建档工作。

  五、课堂教学改革结硕果

  按照《五里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我校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新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与模式。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7年起我所教的数学科目成绩,在镇各项抽测、智育考试中均名列前茅。2007年4月参加“全县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验收活动”成绩合格,验收达标。在2012年2月高青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义教段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2年六月论文《

  论小学低年级数学信息窗情景图的处理》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论文二等奖

  六、教改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注重落实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现象还存在。

  2、离新课程理念专业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整合起来,还难以做到。

  3、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粒度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修养,课堂上努力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周周清,月月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6、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

  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张善磊

  高青县高城镇五里小学2013、1、30篇二:教学改革总结

  2007-2008医学基础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按照学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积极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教育必须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广泛吸收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为此我系根据学校总体部署,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组织了认真的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全体教师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并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充分地认识到实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倡议各位教师主动、积极探索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全面改革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落后、低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求以教研室为单位,人人参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二、积极实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改革过程之中,并不是把教学改革当作一种装饰、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通过改革,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新教育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

  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主要实践有:

  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导”的讨论式教学的尝试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精神,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促进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讲授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有机整合,它将提问、启发、灌输、辩论、讨论融为一体,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病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使得以上传统方法各自独立使用时的优点得到了扩展,不足得到了弥补,相得益彰,相互呼应。近年来,我系教师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讨讨论式教学法的更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实施,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例如,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病例讨论,对所要进行的课堂讨论问题进行提练和优选,使课堂讨论问题贴近临床;同时提前让学生熟悉问题、准备讨论内容,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的实践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各个知识点按照内在的规律组成的一个结构框架;而每个知识点,又分为若干个问题点。因此,按照知识和问题的内在结构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实践到理论,一个一个地剖析知识体系,并巧妙地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既顺乎事物的发展规律,又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从问题开始讲授知识,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规律。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小组总结5个阶段,是一种以提出问题为教学切入点,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引申出相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自始至终使学生注意于教学过程,不断的去思考,去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在课外、课前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如病理教研室老师在讲授肝硬化时,先给学生一个肝硬化的病例,要求学生弄清肝硬化

  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等问题。然后学生去看书,查资料,上课时让学生讨论,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自学与讨论中即牢固地掌握了病理知识,又灵活地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紧密联系,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了起来。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探究式”式教学方法使用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学生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

  4.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法”的展开

  直观教学法,是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它能够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我校绝大多数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都使用了这种方法,效果显著。5.“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

  医学基础课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课堂授课时数有限的现象。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较多的医学知识,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基本上是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互动性差。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较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开展教学互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地反馈,教师也就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程,这样的教学是盲目的。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克服盲目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系大部分教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认真制作教学课件,使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吸引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答疑

  2.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

  自2004年起,我系就有部分教师开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但由于当时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多媒体教学只是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中应用。自从2006年下半年学校新校区建成后,我系多媒体课件制作广泛开展,主要课程都制作完成了全套多媒体课件,并于2007年上半年全面开始使用。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比武,为学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比武选拔人才。

  总之,我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将最新的和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

  2护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工作总结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效果。《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基础工作的本领,来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课程的另一个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护理服务理念或意识和对病人充满爱心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护理程序的方法分析和研究病人的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和临床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我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组从医学模式转化、社会发展对高等护理复合型人才

  要求增高的现实出发,结合课程直观性教学与专业思想教育需求以及护理学科具有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学科特点,以

  “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和课程教学应反映学科特点和自身办学特点的改革思想为指导,根据相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启发式教学与现代教

  育技术应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包含科研、专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养提高。

  一、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护理操作技能课组织形式:包括三个环节(1)讲授示教:教师课堂讲授并示教操作,一般安排1-2学时内容;

  (2)操作训练:学生在护理实训教学区相应科室练习,根据内容安排学时,教师指导具体操作;

  (3)抽查考试:形式是分阶段抽查,期末集中考试。

  2、教师指导方法:

  (1)示教集中面对面指导;(2)个别学生单独指导;(3)教师或学生问答式指导;(根据同学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指导)篇三: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为了使每个教师适应课改的不断推进,将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高效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在县教育局的统一要求下,我校根据教育办制定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集体备课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现将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使教师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此,学校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加强对各个层面教师的培训。

  首先是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优质资源,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对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的培训一是采用校内自培,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举行专题讨论会、送教下乡、开展一学期一次的优质课大奖赛评比活动等,促使骨干教师自觉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第二是借用外部力量,如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取经,邀请县级课改标兵来我校进行现场指导等,促使我校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学校还明

  确规定,在校内考核、评优、奖励等方面向课改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有上进心的教师脱颖而出。其次是加强教师全员培训。主要是抓好“教师和备课组”两个层面的学习培训。教师层面,以自学为主开展学习,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订一份教育教学类杂志,要求教师经常翻阅学科类教学杂志,通过网络学习外地课改新经验,并撰写学习体会(每学期不少于4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比赛,撰写论文向各类刊物投稿,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年终履职考核。备课组层面,结合教研活动,围绕各学科新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专题学习,由备课组组长事先安排好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使教师们尽快适应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是加强跟班学习教师的培训。主要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为到我校跟班学习的教师,安排骨干教师带教,使他们能尽快从心理上、思想上、行动上走进新课改,通过师徒互相听课、教材教法分析等方式,使跟班教师尽快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掌握一些新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等。

  二、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于教学行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见效。因此,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都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是抓好“三类课”研究:

  一是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上学期组织所有教师开展达标课听、评活动,要求人人过常规达标课关。通过互听互评,各教师收获比较大,90%达常规达标课关。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讲普通话;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0分钟;教学任务当堂完成,不压堂、不拖堂;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师能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二是课改研讨课:本学期在上好达标课的基础上,40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其余教师鼓励参加,即学校的优质课),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改研讨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课堂上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为“15+25”;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学法指导突出,教学手段运用

  适宜;教师有针对性地体现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当堂内容堂堂清、消化、不留死角,课堂作业设计能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学生训练扎实;教后进行评课、反思,撰写教学后记。

  三是示范观摩课:在上学期和本学期后半段举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参与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即获学校优质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有创新,体现新思想、新理念,学生独立活动不少于30分钟;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和实效课堂,使学生学得轻松。活动后要求提供一篇有思考性的教学论文,并结合教学实际做一次教学讲座

  三、扎实搞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切实能从整体上了解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完善——教后反思。

  组内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熟悉当次备课活动的教材,并在主备教师说课后,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集体备课时,除主备教师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课后记录好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初步成效:

  一、教师的新课程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进和提高,在以下方面达到了共识。

  1、课堂教学要从过去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课堂教学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学习的铺垫。

  3、教学要求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转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4、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过程。

  5、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新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明显的体现新课堂的特征。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都能注重以下几点:

  1、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围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对

  知识的体验、感悟、建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4、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5、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以鼓励为主,将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评价途径和方法。

  我们对新课改下教师、学生的评价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评价,又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评价的内容既看学习的内容,又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们都能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地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地理教研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总结

  一、总体情况

  本学期,学校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倡导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地理教研组在于主任的带领下,于学期初组织全组成员学习了

  “导学案编写要求与细则”,深刻认识到了导学案的作用及其优越性,经过多次摸索探讨统一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模式。导学案的编写做到了有固定的格式,内容随时变化,在应用时可以因班而异,适当变化。

  导学案的编写,各年级组三个人利用年级组教研活动时间一起研讨,选取内容,一人负责编写,编完后三人把关增删。学科教研时,三个级部交流。

  导学案使用时,尽量邀请于主任及其他级部的老师来听课,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并研讨导学案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在电脑中修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地理组导学案的编写已成型,课堂使用效果较好。

  二、效果

  1、教师通过导学案的编写,能很好地整合教材、资料及其他教学材料,节省时间,使知识点更加条理;有效避免了上课的随意性;也规范了学生的听课及小组合作与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与听课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课堂的无效环节。

  2、通过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本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初步理解课节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教师上课的总体设计,通过预习,课前思考或完成部分导学案上的内容,使上课听讲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能很好地跟上教师上课思路。

  二、在的问题

  ①导学案格式、内容固定,对教师上课有所束缚。

  ②需要学生思考在课后做,学生经常做的不到位。

  ③有抄袭现象,还有部分推不动拉不动。

  莱阳四中地理组

  2009.12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丹林学校李琳

  在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是要减轻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学生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实践中,有收获也有困惑,下面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收获:

  1、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改变了“繁,难,偏、旧”,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学生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从而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更加尊重学生,民主、和谐、互动、友好的师生关系开始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学习情感和兴趣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由“接受”转向“发现”,开始由单

  一、机械的“听讲——练习——复习——巩固”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很多老师满怀信心地说:“课改这样搞下去,学生将来不得了。”

  2、教师观念的改变

  通过新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新的教育理念逐步树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开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式;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

  二、困惑: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

  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学校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

  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

  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3、数学活动与教学任务相矛盾

  新课程有的内容很难(如:人教版在一年级要认识钟表),这已经

  远远超过了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们时常感到教学任务紧,因此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比较多。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任务可能无法按期完成;而不让学生自主探究吧,又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如学生背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乘法运算也很自如,但是当你考一些生活中数的运算时,便不知如何是好。现在大多数学校每个学年要统考,大家为了应付考试与学校的检查,试卷集、练习册做了又做,许多东西我们都太在意结果,我们都很热切地希望学生能把知识记住,而实际上一些过程的探索我们又忽略了,也许,学生的创造性在这里又止步了;也许,我们又顾此失彼了。

  总之,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正确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收获与困惑。

篇六: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具体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转变观念,二靠自觉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动,五靠机制保障。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推荐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提供参考,。

  1、转变观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为了帮助我校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孝义市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使广大教师明确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改变、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

  2、自觉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所以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条件下,自觉实践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中心校号召广大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践。以学区为单位,对照名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认真反思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存在那些主要问题,应怎样进行改进,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实施攻坚作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突破。

  3、示范引领在自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我中心校将外聘我市名师来校作课,传经送宝,将组织各个学科学术委员和骨干教师,在全中心校范围内上示范课、研讨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4、活动推动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为此,我中心校将面对全体教师,分层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我中心校的高级教师、中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要举行展示课活动;举行教研组系列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每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中心校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进行课堂点评,以此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5、保障机制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每个课堂并取得实效,实行以下保障措施:

  (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时间是1小时/学科,学校课头组长负责。主要形式有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集体反思”等。集体备课核心是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集体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备教法,更要备学法;集体备课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课堂教学提纲统一、例题和习题统一,克服学校教学无政府状态。每月举行一次大教研,学校校长负责。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大赛。对优秀集体备课成果,中心校将向有关报刊推荐刊用,对开展活动认真的备课组,中心校给予表扬。

  (2)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在学校“三阶段八步骤”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各教研组要分析^p本学科特征,分清教学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阅读课、作文课、试卷评讲课、练习课、实验课……)研究一定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程序、时间分配、师生活动等),既留给学生学习空间,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研讨活动既要有研讨课,又要在评课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和相对成熟的模式,然后全组统一实行。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学校,校长受到了批评的,要扣除津贴;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组,学校在期末将给予集体和组长个人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

  构思合理,行文层次清楚!

  庄寨镇教委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措施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专家报告会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课改之中,但还有部分教师看不清目前全县教改形势而迟迟未动,经教委研究,就如何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如下推进教学改革实施措施:

  1、召开全体师生会议,全面推行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消除教师在实施教改中的一些疑虑,如实施教改是否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如何掌控课堂、如何实现课堂是学生学习、质疑答疑、理解、消化、应用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的个人展示、如何评价教师与学生,各教学环节中师生如何做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等等。消除疑虑,全面展开。

  2、学校要继续安排“合作、探究”示范课,让全体教师“改有所学”,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3、强化备课管理,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严格按照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教导处、备课组认真审查,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

  4.采取有力的行政手段和严格的管理。

  任何新的教学模式要想让老师们接受,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仅有思想教育、业务指导以外,还要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正面引导和强制管理相结合,教育全体教师进行课改责无旁贷。

  在课改这方面没有年龄区别、学科区别。通过督查课堂,没有进行改革的教师,要在思想上、业务上等全面帮扶。

  5、严禁在教改过程出现师生上课无激情,师生配合较差而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下滑现象的出现。

  6、继续搞好课堂评价改革,进一步细化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做到课堂评价、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相互督促、互相学习、彼此竞争的良好学习局面。

  7、制定教改奖励办法,对在推进教改中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

  8、凡在教改中出现不认真学习教改理论、方法,不下功夫培训学生的教师,一经发现学校要给于严厉批评,劝其限期改正。

篇七: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进实施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改进,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学校目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我校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目标:学会教学反思,并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生目标:做课堂的主人,探索、改进、改造自己的学习方式,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改进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课堂教学改进领导小组,加强对课堂改进工作的领导。

  (二)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教师认真参加各教研组组织的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进活动,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堂教学改进奠定理论基础。采取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教育资料

  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解决课堂改进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各教研组认真组织研讨课和展示课的备课、听课、评议等活动。

  (四)对在课堂教学改进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予以表扬和奖励。

  三、课堂教学改进具体内容

  (一)优化学生学习小组建设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优化小组建设:

  1.

  明确小组长职责

  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起到组织和监督的作用。

  2.

  组内科学建设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每个成员都给分配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方法一:将小组分为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方法二:依据学科将小组成员分为不同的学科代表,在上某学科时,班级课代表做好发言记录。该小组学科的课代表也要组织、记录等,组长监督并协调。小组学科课代表将记录结果上报班级课代表,班级课代表核实记录情况,并上报当天班级值日员,做好统计。方法还有很多,结合实践,灵活运用。我们鼓励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倾听-2-

  .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可采用计分的形式,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自主学习、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会组织。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学习小组间、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竞争活动,(如征文大赛等)实行不同等级的计分制。

  4.加强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实行施行平时打分,分阶段总结的管理办法。

  5.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

  (二)教案改进

  1.本学期中采用活页教案,设定统一的教学案编写模式,为教学改进规范化。

  2.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编写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教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自学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为学生设计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增强了备课的实用性。

  3.教师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学生的学是主旋律,教师的帮是画龙点睛,学生的“学”与老师“帮”协调互补,相得益彰,学习过程规范有序而有实效。

  教育资料

  4.学生是在老师的组织下,依据教案的设计编排,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地进行自主的学习。

  (三)逐步完善课堂教学改进的模式

  1.优化课堂教学改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就是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指明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学生通过集体学、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掌握所学内容。

  (2)“讲”,就是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讲思路、策略、方法、规律、技巧,讲思想、情感、态度、品质、体验等,促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

  (3)“练”,就是当堂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学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评”,就是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矫正错误,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2.课堂教学改进的五种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自习课”五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

  (1)新授课

  树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精讲点拨”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把促进学生积极紧张的思考作为主要任务,教-4-

  .师精心导入、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合作;安排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高效达成。

  (2)复习课

  教师要合理安排练习与讲评的时间,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最终促使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评课

  教师要分析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的解题思路、策略、技巧,特别要对学生答题错因进行分析、探究,还原其错误思路,找准问题症结所在。讲评时,对学生建立不起解题思路的题目,要把重点放在怎么想到这样做上,而不是一味地讲该怎么做。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循循诱导引领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在讲评中要特别注意留有充分的时间“空当”,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切忌急于破题,造成学生没有时间分析、思考,匆匆应付、盲目跟跑。要知道,学生的思考甚至比教师的讲教育资料

  题更重要。要通过讲评课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结方法,揭示规律,训练思路,提高能力。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讲评课中的运用,倡导优生给学困生讲题,分析出错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要根据原有问题,与学生一起设计衍生题,探讨知识考查点、试题类型、试题难度的变化与转换。

  (4)实验课

  摒弃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实验室条件,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中总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5)自习课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自由支配自习课的时间,或完成当天作业,或预习新课,或查漏补缺、促优补弱。教师必须善于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自习课,探索有效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扎实、细致的学风。自习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形式,是学生实现天天清的有效空间,不容许学科教师侵占自习课或者把自习课当成讲授课

  3.课堂教学改进的主要环节:

  (1)情境导入、明晰目标是教师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6-

  .(2)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教案,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

  (3)互助合作、释疑解难是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记录员作好记录,以备展示,并找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

  (4)展示交流、点拨提升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展示,学生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法,自由更正,各抒己见。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所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形成结论。

  (5)当堂训练、达标测评是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一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检测中查找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当堂训练要重在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

  (6)盘点收获、反思提高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并解决这些困惑与问题。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教育资料

  (四)认真落实、逐步完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进评估标准

  由学校组织验收评委,对教师的上课流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验收评估;对备课组教研成绩和统考成绩进行验收评估;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进行验收评估。

  课堂教学改进,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的探索,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集思广议、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发扬“吃苦耐劳、奉献乐业、认真扎实、爱生如子、顽强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一定能开创课堂教学改进的新天地。

  -8-

推荐访问: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 课堂 措施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改革措施7篇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3/0430/69810.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课堂教学改革措施7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