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篇)

发布时间:2023-05-03 19:55:06 | 浏览次数:

篇一: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党史学以心得体会5篇党史学以心得体会篇1进入中学时代,一门新鲜的课程——历史,在我心里逐渐扎下了美好而快乐的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幸福。开学后的第一节历史课,一位身材不高的中年老师走到我们眼前,他的那双有些凹陷的大眼睛像是两盏探照灯,又仿佛是两个深潭,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他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像是能把我们心中的干柴点着的火炬,他问我们说:“为什么不把元谋人称为元谋猿呢?北京人为什么不单独生活呢?”老师请我们自己阅读、思考,分组交流,得出结论,并推选小组代表发言。最后,老师又问:“同学们,你们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吗?”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北京人的食物为什么要平均分配?对贡献大的人公平吗?”老师请大家进行了讨论,并提示我们用反证法,假设北京人不平均分配食物,结果会怎么样?大家开始思索、讨论,最终,发现了北京人平均分配食物的奥秘——如果不平均分配食物,每天都可能有人挨饿,时间长了,北京人的人数就会逐渐下降,甚至会灭绝。历史课真有意思,我的大脑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历史课也使我不断产生新的疑问,我的好奇心逐日俱增。我越来越爱问“为什么”。比如:“郑州为什么被称为商都?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吗?秦始皇姓什么?为什么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岳飞是民族英雄吗?有没有穆桂英这位女英雄?”曾经听他人说,历史课就是“贝多芬(背得分)”,我反对这种观点,我觉得,历史是需要动脑筋思索的。我产生的各种疑问,有的请教老师,更多是自己寻找或者合作探究出答案。我常常用百度搜索引擎找资料;也去查找专业书籍。找到了材料,我进行阅读与筛选,之后,经过思索,我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接着,我利用课堂讨论的机会,与同伴交换观点,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灵感。如果大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师就组织大家进行课堂辩论,比如:我班先后进行了“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秦始皇与汉武帝,谁的功劳更大?唐太宗是暴君吗?”等辩论会,同学们唇枪舌剑、短兵相接、高潮迭起。我们通过辩论,完善了自己的观点,明白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初步掌握了“史论结合”的论证方法。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怎么能放过这些宝贵的学习资源呢?当我想知道战国编钟的知识时,我就去了河南省博物院,亲眼看一看战国编钟的结构,听到一听编钟的演奏。当我亲耳听到用编钟演奏出的美妙音乐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我们的先人,高冠长袖,在舒缓地起舞。我们还组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考察了郑州商城。我们沿着商城遗址走一遭,亲手抚摸一下商城遗址宽厚的土墙,想象着我们的祖先,在3600年前,用简陋的工具,比如箩筐、小推车、青铜铲、石夯等,建成了这座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城墙的土层,不仅留下了祖先夯土的印记,也记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历史课最终的目的是引领我们去发现的。这个学期,我参加了河南省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活动。老师先为我们讲了一些相关常识,引导我们阅读了一些范例,指导我们分析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接着,我就开始了第一个步——选题。我生活在郑州,每逢汛期,郑州的街头就变成河流,大小车辆泡在水里,我想知道,中国古代是怎么解决城市内涝的,我通过互联网,知道了江西赣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内涝的城市,原因是宋代建设的“福寿沟”。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选择了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的题目,我开始查找资料,走访专业人士,我计划利用假期,亲自去赣州进行实地考察,我还有到法国巴黎考察学习的心愿,我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师,让“郑州、郑州,天天挖沟”的历史永远成为“历史”。好奇、思索与发现,就是我学习历史的方法。党史学以心得体会篇2疫情当前,为防止开学形成学生聚集,学校延期开学,但学习不能落下。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成为当前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们学校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观看省实验的老师录制的直播网课。我们本校老师要认真观看并做好听课记录及课后的作业读记等反馈的工作。我们九年级历史课主要是复习课。由省实验优秀的历史老师录制,九年级师生共同学习。我每次认真学习记录历史复习课的时候,都感觉到自己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赵胜男老师),对比优秀老师结合我校实际学情我觉得有许多地方是我要努力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首先在导入复习单元课之后,赵老师他们运用年代尺和知识框架清晰明确本单元的事件,知识框架的建立能清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外历史情况,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复习的主题板块和线索,这个环节用时不多,但非常行之有效。之后基础知识的精讲,赵老师简洁的语言或列表呈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在能力提升环节,赵老师他们运用大量的材料,引导出事件的原因影响,既补充了课外材料又加深了对时间的理解,并通过部分点击中考真题来加以理解运用,提升学生的做题方法。综合探究(整合联系)也是省实验历史老师常用的复习手段。大量的材料、图片、图表能更好理解本单元的事件的原因、比较、影响及前后时间之间的联系。最后用简图直观表达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这有利于学生在写短文时候思路清晰。这方面也是我在日后复习教学中要多学习多借鉴来提升自己的重要方面。另外在本次听课学习中复习的是中国史知识,除了像年代尺这样进行纵向比较,省实验老师通常会把中国史和同时期世界史重要事件加以对比。这种横向的对比也是我需要强化的一个方向。总之,在这次听课学习中,我感受到了省实验历史老师系统、渊博、扎实的历史知识,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加深了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是学到了优秀复习课的一些教学方法,真的受益匪浅,感谢!党史学以心得体会篇3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历史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一是要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二是要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知识大餐。

  三是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注重教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乐学、爱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教学,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方法,体现学课灵魂,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通过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党史学以心得体会篇410月28-29日,在丹阳五中举行了镇江市无锡市高三历史联合研讨会,本人有幸作为扬中地区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有三大议程:一、两市代表介绍高三一轮复习经验;二、由丹阳五中、两市代表各一名上三节研讨课;三、专家或教师代表点评研讨课并提出高三历史教学的思路与策略。现就学习观摩内容谈几点心得体会:一、教育的灵魂在于“育心”,高三历史教学讲究信心和耐心。所谓信心,主要是教师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有效针对的考点讲解,让学生对本学科充满信心。所谓耐心,一是指教师潜心研究考纲考题,引领好学生复习的方向;二是强调一轮复习要讲全讲透,不炒“夹生饭”。二、成绩的取得在于“谋智”,高三历史复习讲究方式和方法。首先,明确三轮复习攻略:一轮侧重专题,二轮侧重通史,三轮侧重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一轮要全面,二轮要整合,三轮要精细。其次,恰当运用史料教学,教学中渗透多元史观。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而且,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做题能力。关于史观这个问题,束鹏芳教授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史观是宏观概念,对于高中历史,“所谓史观,无非是从某种角度阐释历史”。综合之下,本人认为在仔细分析高考真题的基础上,课堂上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史观;但同时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科意识与学习习惯。再次,重视讲练评结合,评的过程一定要做好解题方法的指导。当前有句流行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高三复习,学法指导应体现在每一次的习题评讲中。另外,注重联系时政热

  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最后,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三、视野的拓展在于交流,高三历史教师讲究“走出去”和“听进来”。江阴长泾中学的刘俊老师在其发言中讲到四条路,让人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那就是:“盯紧专家的路”、“看好别人的路”、“走好自己的路”、“让学生自己走路”。闭门造车绝对是异想天开,因此要多与外界交流,“打探消息”,将别家优秀教学经验结合本校教情学情进行融合整合,打造出一条高效的高考复习路。最后借用江苏省天一中学陈立军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次心得撰写: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你我挚捧师爱,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虽短,但你我驰骋古今中外,意韵旷美;拥有,历史人承担着责任;奉献,历史人体验着喜悦;创造,历史人感悟着成长;与历史相伴,我们享受着幸福!党史学以心得体会篇5初中历史课,在象马营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向来是被认为副科的。学生轻视,家长忽略,学校漠视(中考算分数后情况稍好)。甚至连承担历史教学的老师也有着几许无奈何可怕的淡然。可以说,历史教学环境在今天没有什么真正的改观,这严重影响了历史的教学成果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把历史课当作赶写语数英作业的平台,是进行调整休息的乐土。即使是部分在听课的学生,他们的骨子里也并没有把历史与语数外等科目并驾齐驱,甚至连物理和化学都比历史重要。我在此并非讨论科目的孰重孰轻,只是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层面说,学生对历史的“不买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教学的缺失,“不能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课堂,这是教学的失败。”近几年,初中历史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新课改,可以说,课改后的历史教学更难教了。然而,据我所知,目前的大部分农村中学,包括我校在内对于初一初二的历史课根本不重视,直到初三,要中考了,才把历史课当作主课来对待,所以历史专业的老师年年把手毕业班,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又严重打击了任课老师的积极性,只要老师能把课上完就行,好像是综合科和体育课,实际上,这些都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上述教学情况的出现让我很怀疑历史教学的成果会有多大?历史教学的明天在哪里?历史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教学的层次感非常严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专业的学识理解和教学钻研能力。我们提倡教学中应用构建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

  理论,这些理论对教学成果的帮助很大,应该提倡和推广。可是,这就需要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手段,需要在课下付出大量的时间来整合教材,课堂上有的放矢。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静下心来钻研教学,不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知识的短缺,存在浮躁,无奈,“得教且教”的心态,那是很难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在教学成果上有所成就的。非常遗憾的是,这种现象在广大历史老师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反思一:教师教学设计的落后于教学理念的困顿本人在历史教学中有很深切的感受,学生能否接纳老师,能否走入老师的教学模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很重要。在很长时间里,历史等同于故事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我认为,历史不能没有故事,可以以故事为一节课的教学切点,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一味的故事里来故事里去,也不能在课堂上没有精彩的故事,一味地照科宣读。这两点都是误区。前者淡化了历史的学科系统性,无法把握教学环节上的诸多要求,学生在笑声中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后者忽略了教学对象,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的拒绝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据我所知,很少有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原因可能是不屑一顾,可能是根本不会,或者是学校没有多媒体的教学平台。这在教学设计上就大打折扣了,笔者认为,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上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一则学生可以以视觉的冲击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得理解和把握,二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对教学内容给予补充和升华,遗憾的是,农村初中的历史课进行多媒体教学者寥寥无几。教学设计依然是黑板,板书,粉笔。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没有教学设计的新意和创造。教学理念上,很多老师墨守成规,开放教学与互听上课几乎不存在。老师无法引导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复制式向构建式转变,一味的继承和静听。反思二:开卷开始对历史教学的更高要求与对策学生淡出的认为开卷考试非常简单,所以书不用看,课不用听,历史可以不用重视,中考进考场后,拿书抄就行,几乎是每一届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开卷后,在短暂的一个半小时里,既要做历史,又要顾政治,平时书不熟,到时候再去找答案,谈何容易?开卷开始后,更加注重历史能力的考察淡化历史知识的要求,学生以为开卷带书就可以考好成绩,拿到

  分数的认识需要老师及时更正。20xx年20xx年和20xx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就很明确的给出了考试趋势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越加重要。我认为,历史不是用来背的,当我看见很多学生迫不得已的去背他们已经失去兴趣,感觉枯燥的历史书本时,我觉得这是历史的悲哀。历史是项链,历史知识是珍珠,而感悟历史就是串成珍珠项链的线。如何感悟呢?我对学生说:我不要你们背书,但是你们一定要常看历史课本,谈谈你们对历史中的任何你感兴趣的事或人的看法或想法或困惑,可以使书本中的,也可以是书外的,教学相长。如果哪个学生问的问题有水准,老师会充分肯定和鼓励的。这样,学生即使不背书,也要花一定的时间在历史这门课上了。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没两周写一次学习心得和得失所在,这样我可以根据学生所写的内容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反思。在上课过程中,我还利用音频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历史真正感兴趣。我的教学宗旨是在不耽误学生更多的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对历史重视和喜欢起来。

篇二: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教研教学中小学党史教育应强化六种意识●袁帅宋美亚*摘

  要:中小学抓好党史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从重要性、融合性、适切性、主体性、多样性、协同性六方面强化意识,形成社会合力,让党史教育鲜活生动起来,提升党史教育的育人效果。关键词:中小学党史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2021年1月,教育部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明确提出:“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同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要求,深刻反映了中小学加强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并为中小学开展党史教育提供了指南。当前,中小学开展党史教育多以主题教*袁帅,课程教材研究所;宋美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总第301期31育和实践活动为主,内容和资源多由学校和教师自行把握。很多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重要节日等开展丰富多样、颇具特色的专题活动和实践活动。但同时,大多数中小学校对于如何把握党史教育的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等,还处于初步探索的过程中,亟需加强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针对目前中小学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强化六种意识。一、强化重要性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史教育“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防止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出现‘人在心不在’等现象,防止照本宣科,防止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2]。为避免党史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层面要进一步提升对中小学生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加强组织统筹,积极开展调研,在教育系统内汲取好经验、好做法,从制度和组织保障方面为推进党史教育落到实处、落进学生心里提供支撑。中小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对党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通过培训,提高认识。通过加强党和国家对党史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的宣传和解读,强化全校教师对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党史教育的责任意识。学校可以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加强中小学党史教育的专题宣讲,点燃教师322021.7(上)通过党史育人的使命感。二是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提升党史教育实效。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集体梳理教材中的党史教育内容,设计主题单元。如整合语文统编教材中与“长征”有关的篇目(《七律·长征》《丰碑》《金色的鱼钩》等),重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不同学科教师开展“同上党史课”的党史教育周活动。以“雷锋精神”为例,学校统筹组织“雷锋在我们身边”主题周活动,语文学科可以结合二年级教材中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进行党史教育,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三年级和九年级都有雷锋相关内容,美术课可以设计学习雷锋献爱心的宣传海报,等等。三是鼓励创新创优。学校要激励教师发挥主动性,积极拓展党史教育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包括提供相关课题研究经费支持,为教师创设一些评选活动等。如开展“讲好一堂党史课”评选,让全校教师和学生集体投票,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并将精彩的党史示范课在一定范围内宣传推广。二、强化融合性意识加强中小学党史教育,应强化融合性。坚持系统思维、协同考量,整体推进小、初、高一体化建设,加强不同学段的融会贯通和有机衔接,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使党史教育贯穿始终。比如,小学阶段可重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激发学生对党的光辉历史的学习意愿和对党员模范的崇敬之情;初中阶段可重在引

  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高中阶段可重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夯实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同时,要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融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教材的学习中。如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以“朱德的扁担”“井冈山的油灯”“红军给老百姓留的便条”为例,讲述了井冈山时期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故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查阅更多的革命故事,给学生创建分享学习感受的机会。语文统编教材中既选入了大量的反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精神品质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赞颂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的选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学习等方式深刻体会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艺术学科教材中有大量与党史相关的艺术作品,如油画《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开国大典》等,歌曲《东方红》《黄河大合唱》等,舞蹈《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艺术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鉴赏、表演等学习活动,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党史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研教学三、强化适切性意识中小学党史教育在内容安排上应具有适切性,基于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学习兴趣等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学习要求和呈现方式。目前,中小学党史教育大部分都是在围绕历史知识、传承革命精神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开展,教材之外的文字资源多是历史著作、理论著作,难以吸引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容易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就党史讲党史、缺少方法论指导、与新时代脱节等问题。尤其对于低年龄段学生而言,党史的背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差距大,不容易产生共鸣。让中小学生爱学党史,首先要讲好党史故事。要避免干巴巴的文字灌输,应当站在学生的视角,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事迹描述为他们建立起生动的历史情境,触动学生内心,激发他们联系自我,展望未来。在教学资源方面,党史教育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把关,任何歪曲历史、片面反映事实的文字和戏说党史的影视剧素材都要避免进入课堂。教师可以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官方渠道,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党史故事素材,例如“党史1000问”,《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微纪录片等。其次,要学好党史,光讲故事还不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3]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一定要把总第301期33党史教育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结合在一起,把深刻道理讲得生动鲜活,给党史学习增添一些亲切感,让学生听起来兴味盎然,学有所用且深有所悟。最后,好内容更需要好的“打开”方式。可以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电视节目中借鉴经验,设计“经典诵读”“微话剧”等表演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体会红军将士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艰辛苦难,见证毛主席在天安门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豪迈情怀,使学生与历史人物近距离“对话”,体会新时代中国的巨变,让党史教育“活”起来。四、强化主体性意识目前中小学课堂中的党史教育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单项灌输多,碎片式的知识性内容多,入脑入心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他们对党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果课堂中还是由教师来简单复述历史,难以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中小学加强党史教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立足通过党史教育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建议教师做好三个层面的引导:一是任务难易要适度。教师要针对学生能力,围绕党史教育主体内容和教育目标,设计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抛出一些有挑战性342021.7(上)的任务,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二是交流互动有温度。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共同讨论如何回应问题,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情感的触动点,教师予以总结升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鼓励个性化态度表达。在党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想体会,引导学生树立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方面旗帜鲜明的态度,培养学生朝有理想、有担当、有创新性思维的方向发展,引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红船精神”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为例。“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以“红船精神”为议题设计活动,可组织学生搜集与“红船”有关的各种素材,认识“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主议题:为什么在当下仍要弘扬“红船精神”?分议题一:“红船精神”的产生背景、精神内涵是什么?分议题二: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探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和践行“初心”的。分议题三:新时代青少年如何传承“红

  船精神”?关于“红船精神”议题的问题设定是关键,此处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一个主议题和多个分议题,形成梯度化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有挑战性的问题。议题确定以后,还应围绕议题设计适应学生能力的合作探究任务,使学生对于合作探究的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和清晰的行动方向。例如:任务一:学校党史教育长廊需以“红船精神”为主题进行布展,设计布展方案。任务二:探究分析为什么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任务三:结合“入队誓词”“入团誓词”“入党誓词”,和同学们分享“红船精神”给自己的启示。教师可安排各小组围绕主议题和分议题的相关素材进行合作探究,深入讨论如何阐述议题问题。通过各个小组的素材展示,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红船精神”。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互动对话,做好关键引导,环环相扣地对议题的问题链进行回应。五、强化多样性意识对于大多数中小学而言,融入课堂教学是党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而无论课堂教研教学内外,都应当广泛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让党史学习声色并茂、有滋有味。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为中小学开展党史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阅读活动、班会活动、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观影活动等系列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学校应当和教师一起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重要节日、社团组织等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中小学党史教育的育人效果。课堂内,可以通过表演微话剧、情景剧,进行诗词朗诵、主题演讲,开辟小讲坛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搜集并组织素材,活用教材和互联网媒体中的红色资源;还可以开展党史竞猜、学唱革命歌曲,创作表达爱党爱国情怀的绘画作品等活动,让学生投入党史知识学习,调动他们学习党史的主动性。课堂外,要善用学校资源,把各类载体充分利用起来。例如,通过校园展板、校园广播、影视宣传片等多种渠道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有的学校设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为学生播放一则党史故事、一个英雄事迹、一首红色歌曲等。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学校可以适时开展各种庆祝活动,通过党和祖国伟大成就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还可以将党史教育与少先队、共青团的组织活动结合起来,总第301期35例如,在入队和入团前为学生设置一些知识卡、任务卡,让学生在经过学习和完成任务后获得入队、入团资格,引导学生热爱党、拥护党,严于律己,遵守章程,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六、强化协同性意识深化中小学生学习党史的教育意义,需要家庭、学校、相关组织机构发挥协同作用,形成社会合力,共同营造党史育人的浓厚氛围。家庭要发挥好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基础性作用,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学习党史的正向价值观,陪伴孩子阅读党史书籍,一起观看革命题材影视剧,假期游览红色景区等,共同感受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领悟党史教育的魅力。在学校组织有关党史教育的参观活动、实践活动或布置研学任务时,家长要积极配合,支持孩子参与学校活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也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共享资源、协同合作,组织有特色、有学习实效、有安全保障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组织机构应调动自身资源力量,开发适合中小学生党史学习的有关资源,向社会开放,积极为青少年学习党史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源、机会和平台。如在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党史教育基地,博物馆举办党史教育专题展览,让学生到现场听取讲解,目睹珍贵文物、史料,一起见362021.7(上)证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和艰苦岁月,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成就。总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铸魂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中小学党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参考文献:[1][2][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3/31/c_1127274518.htm,2021-03-31/2021-04-11.(责任编辑樊璐)

篇三: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学?段党史,加深?层认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可知古今;懂史,能明?义;?史,?续荣光。95年风?历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命和社会主义?命,进?了改?开放的伟??命,如今正朝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昂扬迈进。95年来,中国共产党谱写下了世界执政党历史长河中的壮丽篇章,这对党员?部??,既是?本厚重的教科书,也是?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把党史作为必修课,终?修习,并且修好。学?段党史,加深?层认知;知?段党史,增强?份感恩。缅怀党史,??党员?部要始终铭记党的奋?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经验教训和伟?成就;?向未来,要坚持把学好党史作为终?必修课,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总结和运?党的历史经验,牢记使命、砥砺前?、开创未来,交出实现民族复兴的完满答卷。

篇四: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结合党史谈谈你对党的认识(2)结合党史谈谈你对党的认识三

  我一直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渴望与向往,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盏导航灯,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党员奉献于党的革命建设事业,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

  现在,通过党校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认识还是太过于肤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党的本质。其实党并不简简单单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人民不可推脱的责任。当然,党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空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靠中国共产党。

  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动上都受到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与培养。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事业、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怀着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会在工作中,积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入党的决心,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结合党史谈谈你对党的认识四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院党委及老干二支部组织了学习党史的活动,意义深远,受益匪浅。学习党史让我们忘不了无数革命先輩在炮火硝烟中前赴后继,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

  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的新中国,这九十九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

  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这其中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

  一、党的先进性贯穿于不同时期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站在革命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期间,党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垂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实现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二、学习党史坚定四个自信

  1、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理论自信。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理论决定思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提高,都离不开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近百年来,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供给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

  3、制度自信。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制度决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体制,运用什么制度,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就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从三十多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持的制度基础。

  4、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

  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以史为鉴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结合党史谈谈你对党的认识五

  一、理论学习使我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这两个月里,我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史党建、行政法律、公共管理、经济理论、领导科学、WTO知识、计算机等课程;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深领会其科学的思想内涵;学习了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朝阳实际,深入研究朝阳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有关问题;学习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了解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律、军事、思潮和民族、宗教问题的发展动态等内容。

  通过对政治、经济、法律、领导科学等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修养有所增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思想洞察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人才观念;学习领导科学理论,使我进一步懂得了领导艺术就是统筹全局、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和沟通协调的艺术,懂得了领导工作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及做好中层干部重要性;学习公共管理和依法行政理论,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对依法行政必要性的认识;学习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提高了大家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自觉性;学习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知识,使自己能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了自身努力建设家乡的使命感,深刻领会“学赤峰、促振兴”的重大意义。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是新世纪干部必备的办公技能和工具。通过学习,使自己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打字、制表、绘图等基本技能;学会了上网、查询信息,下载、安装各种;了解了电子政务、网络会议、网络电话等知识,并能够创建简单的数据库,学会了幻灯片及课件制作等常规性技能。这些知识的获得一定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学习有更大的帮助,会能充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必将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使我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

  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党校学员的必修课,党校《关于在主体班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目的,以严格的组织纪

  律性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为目标,学习、贯彻、落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世界观和人生观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也是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指针。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变化了,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因此,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和锻炼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时代任务和使命的要求,是防止权力被腐蚀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

  通过三个阶段的党性党风教育和锻炼,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性修养、锻炼的途径和方法,写出了五千字的党性分析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和党风意识,增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

  对于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端正入党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当周围的同志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当接受考验的时间较长时,不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找出不足,迎头赶上;当自己要求入党的行动没有被正确理解,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曲解、误会时,也能正确对待;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其次,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革命和加入党组织,意味着担负艰巨、危险的工作,甚至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有个别投机分子混入党的队伍中来,残酷的环境也起着大浪淘沙的作用,一些不坚定分子很容易被淘汰。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执政地位能够使党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千千万万有志于改造社会、振兴民族、造福人民的有识之士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不断地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共同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另一方面,由于党处于执政地位,一些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人存有投机心理,认为入党不仅没有什么危险,而且还可以捞到个人好处;有的甚至把入党当作追名逐利的政治阶梯。

  因此,为了维护党的纯洁性,党组织必须严格考察要求入党同志的入党动机,通过必要的审查和考验,去发现哪些同志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哪些同志的入党动机是不够端正的。只有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又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才能被吸收入党。这就告诉我们,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想实现自己的入党愿望,只有老老实实地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并通过正确途径加入党组织,而不能怀着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混进党组织。

  院党委为了再次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对我们进行了多次讲座培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学了党章后,我觉得我的入党动机是正确的。我觉得这是与学习分不开的,第一,认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事实也证明,一个人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党有了明确、深刻的认识,他的入党动机才会端正。

  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入党积极份子培训过程中,我们被安排观看了《红色之源―海》。在片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

  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

  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

  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红色之源―上海》一片中还介绍了上海的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宋庆龄故居等。

  所以我们一行来到了一大会址纪念馆,十一月的早晨已颇有凉意,当我走在去一大会址的路上,沁凉的空气使我的心情变得格外严肃。虽然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每次来心中总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就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

  来到门前,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堆塑,乌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有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

  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中国

  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处。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的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

  摸到了一种深遂的力量。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些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道到身体力行,浴血战斗,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啊!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社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高深境界,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绩。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临去了,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手心,将那八十年前的一段记忆铭刻于心。

  在党校的最后一次学习中,王敏如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党需要你》。报告中所述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一辈知识分子,科学家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追求,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勇气激励着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事事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主动热情地为班级集体服务,为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这种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感染着我。新老党员的表率作用,使我感到挡的形象更具体化,更形象化了。我对党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也更坚定了入党的决心和信心。

  党校对我的系统教育使我的思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交流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进一步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条件,为我积极要求入党在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实行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这些年,中国内外建设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篇五: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青少年对党的认识调查研究

  【摘

  要】青少年是我党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党的认知状况,直接影响党的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情世情变化的影响,青少年对党的认识有着概念模糊等特点,出现了几个误区。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党性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青少年

  党性教育

  调查

  德育

  考核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20-0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党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对党的认知状况,直接影响党的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很容易受西方思想和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了解党、认识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现实任务,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们采取网上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等形式,对200名教师、400名家长、1400名学生,分初中、高中、大学、社会青年四类,设计了70多个问题,发放2000份问卷,对青少年对党的认识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青少年对党的认识的特点

  1.概念模糊

  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青少年对“党是什么”、“如何理解党这个概念”以及“怎样看待我们的党”这样的问题,显得很茫然,他们对党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明白“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是什么,或者只知其一二,回答不全。即便全部回答上来了,也只是照本宣科,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

  2.对党史不熟悉

  调查显示,72%的青少年对党的历史不熟悉,其中46%的“只知道毛泽东、邓小平之类的常识”。对于“你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吗?”这一问题,89%的大学生、48%的中学生选择了“知道大概”,43%的中学生选择“知道很少”,没有人选择“十分了解”。他们掌握的一些党史知识,除学校教育外,很多来源于影视剧中的故事情节,趣味性、故事性大于史实性,对于我们党的发展知之甚少。

  3.对党的感情淡漠

  对于“您对党是否有感情”的问题,91%的实地调查的青少年回答“有”,但从“感情来自哪些方面”的回答中能够看出,感情并不强烈。大家的回答很敷衍,诸如“书本中”、“老师的教导”等,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85%的网上调查对象不作回答,或回答没有。

  4.对党的前途有信心但充满担忧

  94.3%的调查对象对党的总体评价是“还行,但有待发展完善”;对“你对未来党的执政有信心吗?”的回答中,78.9%的选择了“有”,但充满“担忧”。他们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就怕一些“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这说明青少年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愿望是美好的。

  5.对党做出的贡献充分肯定

  调查中发现,尽管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党不了解,感情也不强烈,但依然对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充分肯定,在对“你如何看待党的过去90年”的调查中,83%的选择了“功大于过”,表示“对党支持”。

  二、青少年对党的认识中的几个误区

  1.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地看待党发展道路中出现的问题

  调查发现,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因为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对待矛盾问题,感性大于理性,关联性、全面性差,容易走极端,一旦某事物出现了问题,很容易全盘否定它。调查显示,23.7%的调查对象在回答“你觉得现在的党比起以前是好还是坏?”时,选择了“比以前差,更加黑暗腐败”,16.7%的选择了“不清楚”。他们把贪污腐败这个个性的东西当作党内普遍行为看待了,从而失去了对党的信赖。

  2.没有把自身的成长与党的事业的发展统一起来

  在回答“你觉得你个人的成长与党的事业发展关系密切吗?”时,47%的选择了“应该密切,但感觉不出来”,23%的选择了“不密切”。面对“你和党的距离有多远”的问题时,67%的回答“很远”或“比较远”。对政治和祖国的未来,32%的人选择了不关心,57%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在多选题“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上,几乎所有的问卷都选择了“可以能更好地找工作或获得更多提升机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把自身的成长与党的事业发展割裂开来,缺少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缺少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培养不重视

  调查中发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重智轻德、重技能轻思想的现象还很普遍。对“你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调查对象中,37%的大学生表示没考虑过,71%的中学生表示“顾不上考虑”,35%的社会青年表示无信仰。学生主要考虑应试科目成绩,社会青年注重经济效益,信仰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没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仰缺失问题日渐突出。

  三、青少年对党的认识产生误区的原因

  1.体制机制问题

  一是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现在还处于应试教育状态,升学率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最直观的价值尺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工作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党的知识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强化。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学习过党章,但也只是照本宣科地读,并没有深入学习和理解。党报、党刊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一些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触动青少年的心灵。了解党、认识党,才能热爱党。没有真正学到党的知识,就不能真正了解党的历史,领会党的宗旨,难以培养对党的感情,无法正确、全面对待党的发展道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失误,不能承受挫折,出现信仰缺失。二是用人考核机制问题。由于党性修养不易直观、短时间考核,现在又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在人员考核中,往往只注重业务能力,政治思想的考核流于形式,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使得青少年及培养教育他们的学校、家庭、社会机构也重点向着业务技能努力,忽视党性修养。

  2.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的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学生)。党员代表着党的形象,尤其是身边党员的言行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党的认知,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对党内腐败现象不满才导致对党的认识出现偏差。媒体的导向,也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视听,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像一把“双刃剑”,为青少年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灰色文化”,甚至是有害信息进入他们的视野,误导、腐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造成对党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认识。

  3.世情、国情变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以权谋私等负面影响,会渗透并腐蚀青少年的头脑,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误导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对党的认识。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会通过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颠覆共产党的领导。

  4.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的影响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逆反、冲动、焦虑、不安等心理卫生问题,会使他们在看问题时出现片面、极端的倾向,影响他们的判断力,从而也影响他们对党的正确认识。

  四、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党的几点建议

  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党,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党性教育体系。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灌输党的知识,从娃娃抓起。

  孩子的心灵像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什么,就留下什么。灌输党的知识,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儿歌、动画片、讲故事等孩子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把党的理念、党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知道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就像从小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等常识一样。

  2.强化全民党性教育,形成正确的理论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引导青少年。

  青少年的党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只有家

  长、老师及周围的人思想正确,才能正确教育、引导青少年。强化全民党性教育,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媒体、共青团、宣传部等部门,以进行党性教育为己任,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解党、认识党、热爱党的浓厚氛围,促进全民党性教育有效开展。二要讲求实效,切忌流于形式。三要长抓不懈,把党性教育、党的信仰的培养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完善体制机制,突出党的知识考核。

  一要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教材编排和考试内容中加大党的知识、传统道德等知识量。在考核时,改变死背教条的方式,通过对一件事发表各自意见等方法,考查学生对党的认识程度。二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把教师的言行、思想意识、所授http://www.17net.net/班级学生的道德测评结果放在首位,拥有与教学成绩同样高的分值,以此作为导向,改变现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现状。三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把德育考核、党性修养放在考核之首,把真正德才兼备者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4.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能力。

  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才能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把党的富民政策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才能由衷地热爱党、关心党,对党充满信心,最终坚定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篇六: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结合党史谈谈对党的认识范文(通用多篇)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帝国主义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结合党史谈谈对党的认识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结合党史谈谈对党的认识篇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的革命斗争,于1949年赢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命运的历史性转变。

  历史造就了.....,选择了.....作为我们民族的主心骨。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党想的是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想的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成功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率领6000多万党员和十几亿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历史证明仅有.....才能堪当大任,在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我们的党经受

  /住了各种考验,完全具有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驾驭全局的本事。

  新世纪这初,以党的xx大为新的里程碑,迈向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的.....,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在.....的领导下我们必须会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本事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经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从学生年代开始,一串闪光的名字--江姐、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我发现她们以及身边许多深受我尊敬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员;我发此刻最危急的关头总能听到一句话--...员跟我上。这确立了我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的决心。我把能参加这样伟大的党作为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什么是入党动机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

  /不相同的。例如:有些同志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的;有的则认为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都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此刻政策好,自我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经过入党在政治上找个靠山;也有的认为入了党,容易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大学毕业后能够找个好工作;等等。还有极少数人,要求入党是妄图到党内来改造我们党。

  在上述种种入党动机中,仅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就告诉我们,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想实现自我的入党愿望,仅有老老实实地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并经过正确途径加入党组织,而不能怀着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混进党组织。

  一句话,就是经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结合党史谈谈对党的认识篇2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眸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光荣和伟大。回首这不一样寻常的60年,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0年来,我们也曾遭遇到困难挫折,有过风险考验,但在每一个历史关口,旗帜和道路没有变,改革开放的航向没变,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60年始终如一的坚持,有了这30年日积月累的提高,才有了60年的辉煌,60年的巨变。

  从20XX年到20XX年,我们国家遭遇了很多的考验。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受住了每一次重大考验,它的英明、果决坚定了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在恶劣条件下,我们党和政府的态度及行动,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富民、惠民、安民”的民生观,反应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本事。

  正如温所说:“多难兴邦!我们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的话让我不由泪盈于眶,多难更能锻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人互爱互助的精神,若人们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互爱的精神,必然兴邦!吃苦在前,也仅有当我们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熠熠生光。

  “人的生命仅有一次。”经过这次地震,我更深深地明白生命的可贵。更要珍爱生命,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伟大的事业当中去。今日,我带领学生参加了国庆背景翻花表演活动,这不仅仅是一种无上的荣誉,更是为祖国增光添彩的一种职责,我将代表我的国家,向世界人民展示国家的形象。有了这种荣誉感、职

  /责感和使命感,我们就能够坚持百倍的信心,战胜所面临的酷暑,在每一次训练当中都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进取主动的批改好学生的翻花日记,配合教练组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及时把各种训练信息汇总报告给指挥部,保证学生的训练有序进行。

  作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承诺:我要把自我的青春奉献于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我更庆幸我选择了(自我从事的职业),因为新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的带领下,我也要奋发图强,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的贡献。

  在价值多元多样化的时代,为克服带有功利色彩的入党动机的出现,我必须不倦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懂得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精神遗产,注意思想改造,坚持不懈地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树立起无产阶级地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具备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条件,同时还要经的起党组织严格的考察和考验,仅有在这个长期磨练的过程,才能把自我逐步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员,真正认识到“入党并不是喊口号,而是一种政治信仰”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党史谈谈对党的认识篇3我一直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渴望与向往,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盏导航灯,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党员奉献于党

  /的革命建设事业,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现在,通过党校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认识还是太过于肤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党的本质。其实党并不简简单单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人民不可推脱的责任。当然,党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空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

  /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靠中国共产党。

  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觉得加

  入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

  /动上都受到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与培养。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事业、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怀着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会在工作中,积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入党的决心,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8

篇七: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结合党史,谈对党的认?识

  我一直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渴望?与向往,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盏导航?灯,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党员奉献?于党的革命?建设事业,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

  现在,通过党校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认识?还是太过于?肤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党?的本质。其实党并不?简简单单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人民不可?推脱的责任?。当然,党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空?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靠中国?共产党。

  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觉得加

  入?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动上都受到?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与培?养。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事业、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怀着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会在工作?中,积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入党的决心?,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推荐访问: 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党史 认知 小孩子们
本文标题: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篇)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3/0503/7091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小孩子们对于党史认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