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析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2-04-11 08:54:06 | 浏览次数:

摘 要 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9世纪20、30年代发生的“土壤肥力危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此现实问题的驱动下,第二次农业革命爆发。一些学者如安德森、李比希、马尔萨斯等各从自身的研究领域作出了回应,这些观点对于马克思后来展开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提出生态农业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安德森 李比希 马尔萨斯

作者简介:刘素盼,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234-03

一、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19世纪普遍化的土壤危机

处处弥漫着土地肥力衰竭的恐惧感、忧虑感等构成了19世纪马克思生活时代图景的主色彩。无论是农场主,还是社会理论学界都对此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行为作为此问题的反应。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人卡尔·弗拉斯(KarlFraas)在其著作《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中就指出,人类在同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若不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自身的行为,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的荒芜。

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壤肥力危机是何等的严重:为了减缓土壤肥力枯竭造成的土地受益的降低,无论是整个欧洲,抑或是北美的农场主们,都在极力挖空心思地寻找并攫取补充土地自然力的肥源。比如欧洲的农场主,他们竟到拿破伦的滑铁卢和奥斯特立茨战场遗址挖掘地下墓穴,以获取人类骨骼,对其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上,将之作为肥料撒到田间;而英国的农场主不单是从国外进口骨骼,还大量进口鸟粪充当农业肥料,据统计,“进口到英国的骨骼的价值从1823年的14400英镑急速上升到1837年的254600英镑,第一艘装载着秘鲁鸟粪(积累的海鸟粪)的船只在1835年抵达利物浦;到1841年共进口了1700吨,而到1847年则进口了220000吨”,然而,这一切天然肥料的夺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枯竭的趋势,甚至后来化学肥料的研发、应用也未能减轻并挽救这场土壤肥力危机。

面对与资本主义农业相伴而生的土壤肥力衰竭的危机,寄希望于相关土壤改良的理论研究及生产方式的批判革新自然成为了当时时代思考的关键。

(二)第二次农业革命的爆发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危机问题,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在1837年委托李比希就农业和化学之间的相关性出版一本专著。1840年,李比希完成了《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对土壤的营养物质成分进行了科学地分析说明,并对土壤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说明。随后,英格兰富裕的土地所有者和农学家J.B.劳斯(J.B.Lawes)研制出了第一种农业化肥“过磷酸盐”,有关李比希的有机化学以及劳斯的合成化肥在英国及其他国家得以广泛传播。由此,在1830年到1880年之间,以化肥工业的出现和土壤化学的发展为特征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为视角的,由土壤退化的现实问题推动的第二次农业革命爆发了。

第二次农业革命同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紧密相关,它们为马克思完成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提供了农业方面的现实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进而使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更为彻底。在19世纪4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农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土壤危机还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土壤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农业的进步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超过工业,到了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农业革命的深化,马克思也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农业的不可持续性,进而展开了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思想的转变以及他在这个领域对生态学思想的贡献是与他所处时代发生的第二次农业革命密不可分的。

二、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安德森的级差地租理论

作为苏格兰农业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的詹姆斯.安德森在其《对谷物法本质的探究》一书中及其后续的著作中提出并逐渐发展了古典地租理论的所有关键性理论命题。在他看来,地租是作为使用更为肥沃的土地所交纳的费用而言的,由于耕种最贫瘠土地的收入仅与生产成本相抵,而耕种比较肥沃的土地“会因为耕种土地的专营权”而获得一定额外收入,因此,通过收取地租,使得耕种肥沃程度完全不同的土地所需的费用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因此说,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相对生产能力的变化造成的,而不是绝对肥力的状况引起的。

在安德森看来,土地之所以退化,肥力之所以下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土地农场主未能采取理性的、可持续性的农业耕作方式。这是由于土地为土地所有者所拥有,但却为资本家租地农场主所耕种,为了能够收回合同期间的全部收益,便避免一切改善土壤的举措,从而为理性农业的发展设置了主要障碍;另一方面,在于城乡分离导致了土地自然力的衰退。安德森在《关于导致不列颠目前粮荒的情况的冷静考察》中,就曾指出,合理地使用动物和人类的排泄物,保持土壤的永久肥力而无需其他外来肥料是有可能的,但是,它们每天却被倾倒到泰晤士河中,不仅浪费了天然的肥源,还给居住在城市低洼处的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感官污染。

早在1851年,马克思就研究了安德森的著作,并在其笔记本中,摘录了安德森两部著作中的有关内容。尤其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所写的《剩余价值论》中,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作了三段很长的注释,认为安德森的核心贡献在于他赋予土壤肥力以历史意义,“安德森决不认为不同的肥沃程度仅仅是自然的产物”,相反,“地主得到的级差地租,一部分是租地农场主人工地赋予土地肥力的结果”。

此外,马克思后来对资本主义农业生态批判的重要依据也是在研习、吸收安德森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即造成现时代土壤肥力枯竭,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城乡之间的分裂对立。如马克思曾指出,纽约州尤其是它的西部地区的土地,原是无比肥沃的,特别适合种植小麦。但由于掠夺性的耕作方式,这块肥沃的土地已变得贫瘠不再适合种植了。

(二)李比希的农业化学思想

李比希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围绕土地肥力的论述展开的,在他看来,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能够使植物的特定部分异常地生长发育,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生产特定作物的特定部分,乃至器官。为此目的,须及时补充土壤因收获而失去的营养物质,若不能够及时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东西,地力将得不到维持,也就不可能指望再收到那么高的产量,唯有在增加土壤中所需的灰分成分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增产的期望。

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他发现造成土地营养循环中断的行为比比皆是。他以英国为例进行了说明,尽管像在伦敦、曼彻斯特等一些大城市的近郊,农业经营已逐渐趋向于集约化,矿质肥料如骨粉等应用已比较多了,而对于人粪尿、厩肥和垃圾等本应加以利用的有机肥料却多被当做废物而丢弃了。在《农业化学》这本书的著名序言中他曾启示性地警告:“如果农业主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还没有养成这种正确的观念,并给他必要的手段以提高它的生产效能,那么从某个时候起,战争、饥荒、流亡、穷困和流行病等自然会建立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从根本上暗地破坏国家的繁荣幸福,归根到底要引起农业破产。”同时,他还认为将污水中存在的养分返还给土地的有机循环是理性城市农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马克思继承了李比希的物质变换概念,并把他纳入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体系中,同时也把人类的劳动作为此概念的关键点,以此正确地分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农业对人类自然力和土地自然力的破坏,揭露了资本主义农业的性质,成为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和基奠。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与合理的农业是不兼容的,因此废除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联合者的社会来和合理的调节人与土地间的物质变换成为必然。所以说,在批判地继承李比希的物质变换概念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人与土地间的物质变换裂缝思想,使之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科学、彻底。

(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在18世纪英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机器开始普遍采用,进而导致诸多小生产者破产和工人的失业,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生活愈发贫困,社会矛盾更加严重。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便作为资产阶级“心爱的理论”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马尔萨斯看来,社会下层阶级之所以陷于贫困,生活境况之所以得不到明显改善,乃在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引起的人口过剩,而他们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便是尽可能地减少生育,此外便无他法。实际上,马尔萨斯的过剩人口理论是建立在他的以下两个公理之上的,即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而且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然而,土地肥力几乎完全是不依赖于人的生产能力的,人类耕种或家畜养殖的快速而持续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只是大自然慷慨赠与的,“但大自然在给予养育生产种子所必须的空间和营养方面,却一直较为吝啬”。因此,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总是超过以算术级增长的动植物等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那么,人口过剩便是“永恒存在”的结果了。

在马克思看来,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非如马尔萨斯所认为的是一种消极的静态的被动式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能动式的关系。土地若没有人的耕种,就会成为不毛的荒芜之地,而人失去土地将无法生存,人与土地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着变化。因此,马尔萨斯的错误就在于撇开了人口运动的一定的历史规律,这些规律因是人类本性的历史,所以是自然的规律,但仅仅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的自然规律。人口增长的控制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与当时一定的社会自然条件相适应的,马尔萨斯的几何级数的繁殖法,只是存在于他的头脑里而已了。

此外,马克思认为,食物按照算数级增长是缺乏理论的、现实的依据的,它们的增长并不存在内在限制,只是受到外在的阻碍了。而且,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人类对土地的耕种及对家畜的养殖会得到快速而持续的发展的,尤其是农业科学地进步,会使农产品以及所有其他生产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生产食物的能力因此会得到极大提高,这些食物供应足以养活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口的生存。即使社会中发生了农业危机,也非马尔萨斯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人口日益增加、土地供应有限以及因开垦贫瘠土地造成的土壤肥力退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掠夺了土地的自然生产力,造成土壤营养循环的中断,摧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且,人口过剩并不是相对于食物的短缺而言的,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人口规律造就的相对过剩人口。所以说,人类有能力改良土地,有能力控制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人口与土地间处于一种动态的协调性发展的过程中。

三、结语

面对19世纪因土壤肥力衰竭而引发的农业生态危机,李比希基于其农业化学思想提出了物质变换的概念,安德森在其级差地租理论中论述了土壤因人工改良或人类不当的耕作方式而导致了土壤肥力的历史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农业的所有制性质引发了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性,马尔萨斯在其人口理论中提出由于土壤肥力是天然的,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是不可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因而人口是“永远过剩”的等观点,马克思在借鉴、吸收这些学者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生态农业思想。他将“人与土地间的物质变换裂缝”思想作为其生态农业思想构建的理论根基,围绕着弥补这一断层的要求,提出了通过采取合理、科学的改良方式,依靠符合农业生产环境特点的农业科技,建立“自由者联合体的社会”等善待人类世世代代共同拥有的土地财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构建了自己的生态农业思想。

注释: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刘仁胜,肖峰译.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0-162页.

Liebig.Agricultural Chemist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862.第62页.

Liebig.Organic Chemicalin Its Applicationto Chemistryand Physiology.The Chemical News.1983.第44-55页.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北京:商务印书版.1992年版.第88页.

参考文献:

[1]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张芷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及意义.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0.

推荐访问: 马克思 生态农业 浅析 思想
本文标题:浅析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sixianghuibao/2022/0411/4246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析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形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