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3篇)

发布时间:2023-05-05 14:45:06 | 浏览次数:

篇一: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碚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碚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9.13?

  【字

  号】北碚府发〔2021〕49号

  【施行日期】2021.09.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碚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园城管委会,各在碚市属部门:

  现将《北碚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3日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

  第二节

  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化落实

  第三节

  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

  第四节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第五节

  构建现代化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

  第六节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七节

  提高教育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水平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北碚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为我区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教育“十四五”规划,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和推进北碚“一城四地”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根据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安排,结合北碚区“十三五”教育发展基础,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截至2020年底,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以上,在园幼儿普惠率达80.5%,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1.3%。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成果全面巩固,2019年整体通过国家复查验收,正向优质均衡迈进,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教育走上特色、多元、内涵发展道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8%。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和教师培训经验在全市领先并在全国产生影响,培训模式收入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实施指南。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校地合作持续深化。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更加规范。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立。

  二、教育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全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不断完善。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投用中小学13所,新增学位34200个,改造薄弱学校运动场面积10000余平方米,新增功能室及实验用房6000余平方米,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区级各部门、街镇、园城管委会等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形成了协调联动、多点突破、系统推进的教育发展态势。

  三、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凸显

  全区师德师风建设、师资配置与培养培训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先后成立四届43个“名师工作室”、两届18个“乡村教育特色岗位工作室”、三届“高端人才流动站”和“农村教师发展学校”,2016年迁建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成为重庆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最大、环境最好、文化最浓的区级教师研训机构,建成“国家、市、区、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和“三端教师培训机制”(即高端教育人才流动站、中端名师工作室、初端农村教师发展学校)。先后培养全国优秀及模范教师8人、正高级(研究员级)教师28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学科)名师37人、市特级教师21人、市优秀教师71人、市级骨干教师358人、市区级骨干校长35人、北碚名师159人、区级骨干教师748人,成为推动和引领北碚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四、综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北碚教育质量不断取得新突破,综合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达100%,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5.63%,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升学率达97.91%,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7%,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年。区内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市政府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江北中学“普通高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复兴小学“西部农村儿童线描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分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学校内涵发展特色鲜明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坚持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地域文化衍生、优势学科发展、特色项目深化”的方式普及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创建活动,现有区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59所、艺术特色项目学校57所、区级科技特色项目学校15所;国家级、市级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等示范校、特色校47所;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基地1所;市级研学旅行先进学校2所;获评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全国国家教学成果推广示范区、重庆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先进区、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全区中小学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亮丽风景。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对教育提出新挑战。“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北碚正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共同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的发展形势迫切要求教育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把北碚建设成为教育强区,增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办人民满意教育对教育提出新需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市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口结构持续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群众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对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渴望日益迫切,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需求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加快建立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必将成为新时代北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一城四地”战略赋予教育发展新使命。“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经济产业不断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一城四地”成为区委区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当前,北碚经济社会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急需教育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高质量人才保障,教育服务“一城四地”目标的任务日趋艰巨。

  ——助力西部教育高地建设成为教育发展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重庆市委、市政府先后对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和战略安排,擘画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着力推进西部教育高地建设。区委区政府印发《北碚教育现代化2035》,为全区未来十五年教育现代化发展制定了远景目标,建设教育强区,助力西部教育高地建设成为新时期北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约北碚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建设亟待提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之“三孩”政策出台后新增新生儿童相继进入学龄期,导致城市地区学龄人口逐年陡增,学校招生工作面临巨大压力。而当前全区面临着新增教育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建设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不同步、不匹配、不协调,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发展新区新校建设急需加快步伐。

  二、学前教育普惠优质水平有待提升

  “十三五”时期,全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成效明显,但随着幼儿总量的不断增加,“十四五”期间要巩固已有学前教育普惠成果,保持在园幼儿普惠率80%以上、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还面临艰巨任务。全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仍显不足,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蔡家、水复等城市发展新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显得尤为稀缺;幼儿园办园体制、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幼儿园办园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办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期盼。

  三、义务教育面临优质均衡发展压力

  “十三五”时期,全区积极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成果,顺利通过了市级和国家复查验收,但与我区“十四五”期间力争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学校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学校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面积和数量不达标,多数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少部分学校存在大校额、非标准班额,部分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制约着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四、区域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有待增强

  虽然我区坚持内涵特色发展,借助完备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质教育品牌和推动北碚教育发展的骨干教师与名师队伍,但教育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还需提升,在成渝地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高端教育人才还不够多,特别是国家级名教师、名校长缺乏,与教育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还不适应,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名师骨干特别是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领军人物的培养。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守牢学校、课堂等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维护教育良好生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着力构建优质

  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服务北碚“一城四地”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坚持强化保障,优先发展。健全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将教育发展同北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紧密结合,坚持人才第一的理念,把教育投入作为重点投入,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调配等要素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在北碚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优先安排教育。

  ——坚持服务全局,协调发展。立足北碚,扎根重庆,放眼西部,融通中外,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建设,推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与增强教育自身发展能力相结合,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快构建与新格局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重要抓手,发挥好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导向作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教育发展内

  生动力,推进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服务人民,共享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增强老百姓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让人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奋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引导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推进特殊教育和社区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完善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缩小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公办和民办教育间的发展差距,全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

  到2025年,全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现代化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主城都市区前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助力西部教育高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确保全区实现二〇三五年教育发展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到2035年,全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西部先进水平,建成教育强区,推动北碚成为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区和人才强区,为北碚建成现代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二、“十四五”具体发展目标

  ——学前教育

  在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础上,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到2025年,实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7.5%以上,在园幼儿普惠率保持在80%以上,公办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0%以上,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3%,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义务教育

  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着眼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统筹城乡一体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成果,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步伐,努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83%,城乡义务教育实现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

  深化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统筹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内涵、特色、优质发展更加明显,多样化办学格局更加突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到2025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9.8%以上。

  ——职业教育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适

  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到2025年,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年招生规模达6700人以上;创建“双高”中职学校1所;建成市级以上实习实训基地20个以上;建成重点专业30个以上,其中市级重点特色专业12个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形成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共同办好特殊教育的体制机制,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增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机制。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

  ——民办教育

  积极营造民办教育良好发展环境,社会资金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更高,办学的综合实力更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监管机制更加健全,推动建立民办学校评估机制,保障其办学质量,引导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

  ——社区教育

  多途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和本土特色课程,丰富学习资源供给,打造多元、开放、互动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推进终身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便捷,积极调动全民学习积极性,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多渠道终身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型社会建设水平。成立重庆开放大学北碚学院,创建国家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区。

  专栏1教育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在园幼儿普惠率

  公办在园幼儿占比

  2025年

  >97.5%>80%>50%指标属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义务教育巩固率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职业学校办学规模

  职业技能培训人数

  国家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区

  人均受教育年限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通过评估认定

  100%>98%创建

  99.8%99%96%2万人

  4万人次以上

  创建

  13.2年

  13.8年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加快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一、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坚持公、民办并举思路,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规范办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公、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普惠增量,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抓好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努力发挥公办幼儿园在提供学前教育普惠性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全面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成果,将无偿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贯彻落实《重庆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严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和申请流程,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动态管理,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规范学前教育办园行为,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和安全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资格准入和等级管理制度,建立幼儿园信息公示制度,公开发布幼儿园基本信息和年检结果。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法律法规,实施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区级相关部门(街镇)、区教师进修学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街镇教育管理中心和幼儿园“四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五大“幼教联盟”、城区优质幼儿园、街镇中心园的辐射引领和帮扶带动作用,定期开展保教质量监测评估,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力争2023年我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评估认定。

  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结合区域居住人口分布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学位需求,适时修改完善《北碚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优化调整招生规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化配齐配足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持续缩小城乡和校际办学差距。深入推进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制度,集成、扩大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集团牵头学校领办城市发展新区新校,加快推进蔡家地区、水复地区、歇马高新区新校建设,不断扩大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民群

  众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施“学科全息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控制课时总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开展中小学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和特殊群体入学政策,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

  积极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切实找准发展短板,分年度制定整改目标、落实整改任务和整改举措,对标化解部分学校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大校额、非标准班额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力争2023年申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三、深化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化发展

  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和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我区高中教育高质量特色多元化发展。

  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不断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一批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精品选修课程、校本教研基地和学生示范社团,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综合评价,加强高中与初中、高校的衔接,探索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学科全息育人”,推动形成一批具备自身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普通高中。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严格执行“两依据、一参考”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确保“3+1+2”新高考顺利实施。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探索课

  程互选、资源互通,建立横向衔接、共建共享的教育协同机制。合理安排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的统筹协调力度。

  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技能职业教育,广泛开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影响力。加快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生力军。完善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充分对接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乡村振兴。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城联结,促进供需对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公共服务等需求。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不断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五、引导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

  鼓励和支持优质民办学校规模发展,为老百姓提供多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面实现现有民办学校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完善民办教育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健全支持和规范政策。依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义务学校整顿治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继续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奖补机制,引导民办幼儿园规范、优质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认定和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健全完善民办教育监管机制,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推动建立民办学校评估机制,保障其办学质量。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坚持从严审批,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六、健全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建立完善政府统筹主导、社会多元参与、教育衔接互通、资源共建共享、方式灵活开放的终身学习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机制。整合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现有优质资源,开发、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资源,打造覆盖更广、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平台。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市民开放,为广大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按照市级要求建立完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终身学习教育水平。

  七、提升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落实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工作。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机制,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落实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监测和督导制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大残疾儿童筛查力度,统筹安排残疾儿童入读特教学校或进入普通教育学校随班就读。推进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建设,积极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确保每个残疾人都能接受公平教育,获得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多部门协同,共同落实好专门教育,注重发挥其教育矫治功能。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全覆盖。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推进精准资助,重点落实建档立卡、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困难残疾学生等四类学生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对所有在籍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施“兜底”资助政策,免去在校所有费用,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上学无负担。推进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应用,强化资助育人和资助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专业化队伍建设。

  专栏2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清单

  1.学前教育资助:对区教委批准设立的公办、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卡贫困户子

  女、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免收保教费和生活费。2.免费义务教育:对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作业本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提供初中阶段配套教辅资料;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3.保障困难群体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费:对自愿选择参加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特困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家庭儿童和残疾学生减免课后延时服务费用,相关费用由区财政据实保障。4.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全覆盖,对义务教育贫困学生给予营养膳食补助。5.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学生、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6.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生活补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学生、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家庭经济困难的非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7.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建卡学生膳食费补助: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非寄宿学生在校上学期间免费提供一顿午餐。8.普通高中助学金:对普通高中在籍在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助学金。9.普通高中免学费:对普通高中在籍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10.高中阶段免费教科书:对高中阶段在籍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11.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按标准免学费。

  12.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助学金。13.残疾人教育:逐步实现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14.社区教育: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开放公共教育资源。

  第二节

  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化落实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认清新时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处理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加快发展具有地域特点、北碚特色、西部领先的现代教育。

  二、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保护和激发学习兴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学习,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健全学校心理教育、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养成、人格塑造、职业生涯发展等相互融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家校共育。

  三、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幼儿园)

  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水平。

  四、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育人作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确保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把握学生的接受特点,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在“讲什么”上有态度,在“怎么讲”上有新意,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积极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实践教育等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

  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坚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暨绩效考核重要指标,把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深入实施中小学生体质监测计划和《北碚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工程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场馆、器材配备。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增加学生课外锻

  炼的公共体育场馆,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深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校园体育发展格局。持续加强学校体育联盟建设,健全校园足球发展体制机制和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支持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支持优秀体育特长生参加体育业余训练。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掌握必备健康知识和

  1-2项专项运动技能,切实解决“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

  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持续开展好艺术月活动、新年音乐会等区级艺术展演活动,各中小学每年开展一次综合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举办不少于3种以上的艺术竞赛活动。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打造一批艺术特色学校,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和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工作,深入挖掘“重庆农耕乡土与非遗文化、生态与生命文化、红色与统战文化”,持续打造“复兴农村儿童线描画”“泥塑”“三圣根书”等美育特色课程,推出一批美育实验成果,建设利用好北碚学校美育博物馆,提升全区中小学生审美水平。做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和美育评估工作,学生艺术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美育评估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暨绩效考核。

  六、大力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体会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值日成长劳动、家务孝亲劳动、公益志愿劳动、基地实践劳动”四大主题劳动教育,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

  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校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深入挖掘本地非遗特色项目,传承非遗传统技艺。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专栏3特色学校建设工程

  指标名称

  全国文明校园

  市级文明校园(单位)

  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市级以上体育、美育特色学校

  第三节

  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

  坚持城乡学校建设标准统一,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统筹推进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建设

  强化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布局规划配置,积极推进缙云人文科技城、蔡家智慧新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歇马高新区等地区学校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优质教育集团牵头学校引领作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2025年

  2所

  10所

  2所

  6所

  10所

  指标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给力度,及时做好学位扩容工作,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满足城市发展新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到2025年,新建或续建独立占地公办幼儿园4所、小学15所、中学3所(其中缙云人文科技城7所,蔡家智慧新城11所,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3所,歇马高新区1所),满足城市发展新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

  二、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

  进一步落实《北碚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重点向农村学校、老城区学校倾斜;完善功能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及运动场等基本建设。加快推进重庆第一二二中学校、中山路小学、朝阳小学南校、三圣中心校、王朴中学、实验小学、金刀峡小学等学校改扩建工程,启动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迁建工作,着力缩小各级各类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

  第四节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

  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寄语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价值引领。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重庆好教师演讲”“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准确理解、把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思政课教师“一师一优课”比赛,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

  了解党情、国情、市情、区情和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强化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党支部工作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师德承诺、师德调查、师德负面清单“三项制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将师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奖励的重要依据。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常态化治理,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管理,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零容忍。完善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健全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强化学校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强大正能量。

  二、大力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健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坚持“学校是学生和教师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地方”的理念,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教师培训基地的软硬件水平,支持区教师进修学院建设高水平的研训队伍、研训品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全面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管理干部在五年培训周期内,累计修满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课程。加强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题培养,打造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市、区、校级骨干教师队伍,人数逐步达到教师总量

  的35%。优化教师在职进修、校本研修制度,深化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推动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推进职业教育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相互交流和互派互聘。鼓励支持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校长、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提高教师智慧教育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抓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工作,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训练。大力开展教师职前职后衔接的智慧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智能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情境创设和分析评价等能力。加强教育理论与技术、技术与智慧的结合,强化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和人机间的互动交流。增强教师自身知识内化成教学智慧的能力,实现理论、技术与智慧的无缝对接。

  三、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管理

  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配备和聘用管理,盘活用好教育系统事业编制,调整优化编制结构,编制向城市发展新区新建学校及农村结构性缺编小规模学校倾斜,逐步配齐配强音体美等紧缺学科专任教师。抓好市级教师“区管校聘”改革方案的对接落地,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完善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持续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推进城区学校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任职任教,优质学校校长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任教,促进城乡师资更加均衡,年均交流教师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比例15%以上。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方式,重点考察教师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逐步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起点,探索在笔试中增加学科知识测试,在面试中完善试讲、说课等专业技能测试,科学设置规范化专业测试在招聘考试总分值中的比值。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教师招聘中的重要作用,遴选出爱教、适教和乐教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优化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师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外聘教师管理,对公办学校外聘教师给予适

  度补贴,加大一般性教学辅助和工勤岗位购买服务力度。

  四、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培养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依托西南大学等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借助校地合作平台,积极支持区教师进修学院挂牌设立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博士实践基地,实施教师访学项目,探索职前职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建好用好教育高端人才流动站、教育名师工作室和乡村教育特色岗位工作室,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制定实施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提高人才竞争力,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来碚从教。深入实施“自砺”“育苗”“群英”“领雁”四大工程,切实抓好“国培”“市培”等项目,引进、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教师和校长。持续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造就一批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和名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十百千”工程,力争到2025年,培育出10名在市内外有影响的教育名师,100名市、区学科带头人,1200名市、区骨干教师,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5.5%以上,形成与我区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

  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持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教。建立健全教师长期从教的激励制度,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营造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依法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与公务员工资同步增长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全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优化调整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完善补助实施方案。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岗位绩效,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增核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探索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

  奖励计划。完善职业学校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

  专栏4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指标名称

  按国家规定配齐配足教师

  教师学历合格率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

  市、区、校级骨干教师比例

  市名师、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和正高级教师

  市区级骨干校长

  市区级骨干教师

  年均交流教师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比例

  第五节

  构建现代化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

  统筹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设备,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提升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素养,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以智慧教育助推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打造区域智慧教育基础环境

  加快推进北碚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教育管理大数据的汇聚、共享、分析和融2025年

  100%100%93%83%5.5%35%35名

  50名

  1200名

  15%指标属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通。升级完善教育城域网功能,推进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改造,实现提速增智,推进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普及应用。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配备要求,升级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更新完善各中小学实验室、功能室设备,推进实验操作应用与培训,实现各中学实验室满足实验评价考核要求。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开展信息化特色学校创建,积极申报创建智慧校园,争创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区。

  二、健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

  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深入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信息素养。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实现“三个课堂”(区域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组织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活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人工智能竞赛活动等,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制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实现全区中小学网络空间人人通应用全覆盖。

  三、探索创新智慧教育学习模式

  探索加强对智能时代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基于大数据分析成果,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和现实技术,建设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等,探索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等新型学习模式,提升网络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四、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治理体系

  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顶层设计,依托“渝教云”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整合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数据标准,打破数据壁垒,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与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优化教育管理服务流程,推动线上服务全业务覆盖、全过程服务、全流程监管,建设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智慧教育治

  理体系。构建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区级教育数据开放体系。建立智慧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将全区中小学智慧教育管理、应用纳入全区教育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推进信息化应用开展。

  专栏5教育信息化工程

  指标名称

  教育城域网带宽

  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

  北碚区智慧教育云平台

  依托北碚区大数据中心建设北碚教育大数据平台

  北碚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

  (一期:态势感知与安全监建成

  测)

  学校覆盖率北碚教育智慧物联网基础平台

  30%“三个课堂”建设与视频资源管理系统

  北碚区中小学信息化特色学校

  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区

  第六节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完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和教育评价体建成

  50所

  30所

  创建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2025年

  10G100%建成

  建成

  指标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系,增强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推进依法治教。推行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教育行政审批改革,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时效。健全教育综合执法机制,不断提升规范行政执法、文明执法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教育行政决策机制,落实教育决策的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评估、跟踪反馈、监督问责等制度,提高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强化教育信息公开工作。

  推进依法治校。将依法治校贯穿于学校发展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和各个阶段,形成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育人环境。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处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学校获得健康稳定发展的法治环境。大力加强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八五”普法宣传,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育人功能,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

  二、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深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评分离改革。明晰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大事中和事后监管,持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充分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权,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鼓励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门评估,形成多元主体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共建共享新型关系。

  严格校长资格制度,坚持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健全完善校长聘任制、任期制、责任制、交流制、引咎辞职制、绩效考核制等制度体系。实施“校(园)长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知识层次、专业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建设一支有情怀、有思想、懂教育、善管理、会创新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积极营造教育家办学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专家型校长,培养一批引领区域教

  育教学改革的教育名家。强化乡村学校校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抓好重庆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对接工作,积极探索我区实践经验。

  三、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实行阳光入学、均衡编班,严格规范学籍管理,控制义务教育学校校生额和班生额。落实重庆市中考招生改革制度,全面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把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构建“等级呈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中考招生模式。探索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招生方式,探索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坚持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对接落实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坚持破立并举,注重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重点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通过改革实现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逐步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北碚特色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

  五、完善现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是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要以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育督

  导质量和水平,推动区级各有关部门、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切实履行教育职责,逐步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深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新时代教育督导机构,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深化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对区级相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加强对学校的督导,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和教育督导方式,坚持监督与指导并举、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评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综合性督导,认真开展常规管理的经常性督导,积极开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科学运用督导结果,不断提高督导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完善报告、通报、反馈、整改、复查制度,落实激励、约谈和问责制度。严格教育督导队伍管理监督,深化督学聘用和管理改革,创新督学聘用方式,配齐配强专兼职督学,不断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深化教育督导保障机制建设,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教育督导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节

  提高教育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水平

  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以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北碚现代化进程。

  一、服务“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

  深挖北碚教育潜力,充分发挥北碚教育优势,对标重庆市“一区两群”和北碚区“一城四地”战略布局,扩大与主城和周边区县的教育合作交流,持续加强与重庆市中心城区名校开展“携手共建”活动,取长补短、宣传带动,探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路子,在推动“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深化校地合作,助力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支持在碚高校“双一流”建设。

  二、强化“绵碚”教育共建共享

  积极参与、融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统筹双方在教育教学、教育改革、师资培养培训、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北碚职业教育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加大人才培训,打造特色专业及优势专业,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和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共同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强同绵阳民办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支持两地高校合作,促进两地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绵碚”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三、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友好城市教育互访,增强办学国际化意识,扩大办学国际化视野,努力构建宽领域、多渠道的教育交流合作新格局。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重点支持孔子学院、中新校长培训项目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扩大我区高中国际班办学数量,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努力提升北碚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落实好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团结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完善组织管理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教育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功能,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的教育工作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特别是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卫生健康、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和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区级部门和园城管委会的支持作用。细化分解规划的目标任务,明

  确责任分工,加强规划落实情况的督查、监测,加大对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力度,建立“十四五”规划的中期和末期评估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推动教育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强化政府对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机制,切实增加财政性投入,优化教育经费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全区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强化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推进校园安防智能化,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和师生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安全。

  三、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落实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和卫生安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注重舆论宣传

  坚持积极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宣传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北碚教育发展成果宣传,凝聚教育发展共识,使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北碚教育改革发展,为努力打造西部教育高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汇聚蓬勃力量。

篇二: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作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是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条重要经验。加强党对教育?作的全?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党的???以来,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领导。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领导是做好教育?作最宝贵、最重要的经验,是我们最?的政治优势,关乎教育事业举什么旗、?什么路的?问题。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发展纳?议事?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教育、研究教育,把全?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教书育?、办学治校全过程,建?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作格局,把党的教育?针全?贯彻到学校?作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作和战??的基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须臾不可放松。“九层之台,起于累?。”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局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教书育?规律,遵循学?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进?作?式,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最贴?、最依赖的组织依靠,建设成教书育?、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坚强战?堡垒,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对教育?作的全?领导,必须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与教育教学?作同步推进,坚定不移全?从严治党。进?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切实加强党员?常教育管理。深?推进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化活动,积极营造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充满正?和阳光的教书育?环境。

篇三: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

  

  5篇党课讲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

  导要聚焦“四个维度”

  党课讲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四个

  维度”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XX市审计局按照“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务求实效”的要求,将“学党史、悟思

  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融入审计工作,坚持“四字方针"抓牢“四个维度”,强力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1.突出一个“谋”字,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速度”。召

  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

  性;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党组

  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有力

  有序开展;结合工作实际,专题研究并制定印发了《XX市审计

  局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学习要求、学

  习内容、时间节点,从严从实从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制

  定《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工作配档表》和《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

  习计划》,全体党员根据配档表和学习计划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学习;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

  一天一学习、一月一实践、一季一心得、一年一评估,及时总

  结学习成效,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突出一个“悟”字,深挖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在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向

  纵深发展。校级层面开展了党委委员讲党史、校园“快闪”、主

  题晚会、师生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网上重走长征路、“四史”知识竞赛、集体宣誓、歌咏比赛等活动。各教学院举办百名师生

  讲百年党史、红色故

  事讲解大赛、红色经典短剧展演、红色经典

  诵读等红色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整理蕴藏在党史中感染人、教育

  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校院两级打好红色教育组合拳,让师生

  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精神,增强爱国爱党情怀。

  三是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深化效果。为强化党史学习实效,凝聚事业发展力量,学校评选表彰一批师生中的先进典型,使广

  大师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目标、超有方向。在学生中组

  织开展了

  “校园百佳之星”评选活动,从全校X万多名学生中评

  选出“党员之星、学业之星、道德之星、励志之星、先进班集体

  之星”等XX名优秀学生和XX个优秀集体;在教师中组织评选了

  社会服务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最美科技工作者等XX名在相关

  岗位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

  4.凝心聚力实效倍增有亮度

  XX学院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

  结合起来,紧盯师生急难愁盼的痛点,聚焦学校事业发展的难点,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堵点,以发展成效凝聚师生,以解难题成

  果汇聚力量。着力四个聚焦,一是聚焦巡视整改。以省委巡视“回头看”整改为契机,制定XX项整改措施,以整改质效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走深走

  实。

  二是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为学生提供“免费汤、一元

  菜”,根据季节变化不断调整汤品种类,满足学生就餐体验;为

  暑期遭受汛情灾害的学生提供紧急救助,为2021级家庭困难生

  免费发放军训服等。

  三是聚焦教师关切。加强与市政府、教育局沟通协调,做好

  教职

  工适龄子女就读小学和初中工作,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

  四是聚焦地方发展。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加强

  校企合作科技攻关,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自活

  动开展以来,共征集校党委领导班子“办实事”事项xx项,校

  内各单位xx项,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以办

  实事成效激发学校高质量发展活力。5月19日,10月20日,省

  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来校督导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分

  别用“站位高、形式新,亮点多、效果好”和“站位高、抓得好、落点实,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充分肯定了

  xx学院党史学习教育

  开展的情况。近一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了

  xx省本科生学业导师

  制改革试点高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省社会扶贫先进

  集体、教育部2021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

  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立项、全国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和省级重点社

  会实践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xx项。

  下一步,学校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更

  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而

  努力奋斗!

  党课讲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四个

  维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

  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突出强调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

  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耍性。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一项

  系统工程,应运用系统化思维,聚焦理念、功能、路径、制度四

  个维度,把握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这四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体

  现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

  导的科学

  内涵和实践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理念维度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科学的思想理念,凝结了我

  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准确领会其深

  刻内涵,是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理

  念的前提条件。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和方向,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实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理念维度来看,坚

  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包含工作范畴的周密性、工作范围的覆盖性、功能作用的全局性;从工作范畴来看,体现为提高教育

  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改革、解决教育矛盾等全方位、各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从工作范围来看,体现为

  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的全覆盖;从功能作用来

  看,体现为对教育工作全局的把控,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功能维度

  在推进教育事业中,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好领导

  核心作用,是实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

  党的领导作用发挥的方式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有利于改进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一方面,党组织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

  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握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安

  排重要人事,抓好思想政治工

  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党组织应从推进全局整体工作要求出发,统筹深化教育的各个方

  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促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应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

  节的权责,实现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增强

  可操作性。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路径维度。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增强党的领导能力,是实现坚持党对教

  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路径选择。针对一些基层学校存在的党组织

  作用弱化、地位虚化、功能空化等现象,迫切需要以提高党的建

  设质量为目标,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廉政

  领导,有效增强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能力本领。

  加强政治领导。政治领导的核心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

  大决策的领导,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

  责任,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

  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把握政治方向。按照“四个服务"要求,把正确的政治

  方向、价值导向贯穿于办学立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定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三是增强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

  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增强领导干部把

  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能力,做到政治过硬与本领高强

  相结合。

  加强思想领导。思想领导核心是理论观点、思想方法和精神

  状态的领导,体现在用党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引导群众方面。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教

  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

  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断增强

  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突出立德树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

  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体系。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管好学校课堂教学主阵地,各门课

  程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出。加强对学校各类宣传载体和学

  术交流平台管理,使之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有效阻断错

  误思想的传播途径。

  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的核心体现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

  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

  一是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提升组织

  力为重点,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学校基层党

  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

  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建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体系,选优

  配强领导班子,培育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高素质

  专业化干部队伍。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坚持政治标准,建好师生党员队伍。健

  全“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强

  化党员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廉政领导。廉政领导的核心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体现

  在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

  加强纪律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是深化关键环节治理。强化财务、基建、后勤管理等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三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纪

  必执、违纪必究。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制度维度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将制度

  建设贯穿于其中,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制度化,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

  导提供根本保障。

  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是核心。各级党委

  政府

  应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先手

  棋,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

  位。各级各类学校构建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

  局。理顺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

  缝对接,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完善治理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法治是原则。把制度作

  为管党治校的硬约束,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管党治校全过

  程,促进制度治党与依法治校高度契合、紧密衔接,推动实现学

  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

  校制定章程,建立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强化

  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规则意识和制度自觉,严格依法履职、按章办事,推进学校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

  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党的领导,落实责任是关键。强化责任

  意识,牵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书

  记树牢“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

  职”的意识。强化责任体系,落实好党委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

  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O强化考核问责,坚持“述

  评考用”相结合,实现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考

  核全覆盖,层层传导压力,真正落实责任。

  党课讲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四个

  维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大学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把握

  要求,创新形式载体,以全覆盖、沉浸式、多样化教育模式,精

  准把握“四个维度”,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讲求高度,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教育性和引领力

  .把理想信念铸魂作为关键环节。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育人使命紧密结合,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广大

  师生的教育引导。通过积极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

  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

  历程,深入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

  党的执政规律,夯实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基。

  .用党史资源育人育心。积极探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

  的有效途径,强调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育人

  效果。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深入课堂教学一线,通过现场听课交流、与教师同备一堂思政课等形式,与任课教师共同探讨如何让思政

  课由“不好讲”变为“讲得好”,由“让我上”变为“我爱上”,探讨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鲜活的课堂

  语言,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和

  育人成效。

  二、强化锐度,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1.强化分类实施,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示范引

  领,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强化专题学习;聚焦立德树人,在党员教

  师中注重涵养师德师风;坚定理想信念,在青年学生中厚植爱党

  报国情怀;回望奋进路聚力新征程,在离退休教师中着力激发政

  治优势。根据不同群体的学习重点有针对性地分类推进学习教育,同时结合学院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创新性开展工作,努力做到规

  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2,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突出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本着教育

  要接地气、入人心的原则,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党史学习教

  育效果。结合邮电特色开展的《邮票中的党史》讲述活动就是在

  丰富教育形式方面的有益探索。邀请有集邮爱好的师生校友作为

  主讲嘉宾,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

  人物为切入点,以邮票为载体,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的光

  辉历程,教育引导师生从邮票中学习党史,重温方寸红色经典,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神力量。原创校园舞台

  剧《寻找李白》,组织“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诵读比赛、“永

  不消逝的电波”密码大赛、“向党而声”视频配音大赛等丰富多

  彩的活动,在体现学科特色的同时,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

  和感染力,激励全体师生以史为鉴、接续奋斗。

  三、注重深度,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渗透性和推动力

  1.深入探寻学校建设发展历程中的红色血脉。坚持党史学习

  教育和校史校情学习相结合,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度续红色血

  脉”主题图片展,通过大量史料图片和文字记载全方位展示学校

  的红色校史资源、党领导下xx大学的发展壮大历程和北邮精神

  的代代传承,激励广大师生坚定信念、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明

  确方向、奋力前行。建校66周年之际,在学习强国平台开设校

  庆工作专题,全面回顾建校66年来,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信息科技领域沃土,培养一代代具

  党史学习教育中,为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采用“集中学+灵活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有所

  感、有所悟。构建“党组一支部一党员”学习教育体系,依托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

  党日和集中学习等组织学习XX次,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

  原理,推动党员干部学习深入化。充分运用新媒体灵活学,通

  过上级审计机关开展的集中整训I、专题读书班以及“学习强国”“灯塔一山东干部网络学院”等进行线上学习;开辟“审计夜

  话”,深化党史学习内容,每日将党史日历等内容分享至微信

  群,打造“指尖”共学平台,促使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学、深入

  思考学。购买《毛泽东选集》《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知识简明读本》等学习材料,结合个人制定

  的计划开展自学,针对性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

  成效。

  3.突出一个“活”字,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o在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既落实好“规定动作”,又研究具有审

  计特点的“自选动作”,创新方式方法,用活教育资源。依托

  每月党史集体学习,变“一人讲”为“大家说”,党员结合自

  身实际谈理解、谈体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营造“党

  史人人讲”的浓厚氛围。组织党员干部到陈少敏纪念馆,、牛头

  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党

  员讲心得、找差距、明方向,促使党员干部在实地实景中感悟

  有“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激励师生校友在党史、校史学习中进一

  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深入挖掘各类宣传资源的红色育人元素。对话为“东方红

  一号"卫星发射默默付出的XX院士、xx教授,为祖国通信卫星

  工程建设建言献策的xx教授,正在为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北邮

  空间机器人实验室团队,深入展示我国航天事业背后的北邮力量。

  对话永不消逝的电波接收者苏采青老人,用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珍

  贵画面,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瞬间,在师生心中树立起一座座

  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

  .深入营造办实事育新人浓厚氛围。一方面,广泛组织党员

  师生深入践行“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考虑师生的实

  际诉求,办好每一件小事,真正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办师生之所盼、解师生之所难,真正把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不

  断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宣传积极营造

  氛围。聚焦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通过积极宣

  传便民服务设施改建、关爱离退休教职工等工作,营造以“小切

  口”实现“深突破”的校园舆论氛围,把一项项暖心服务落实情

  况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重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四、拓宽广度,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的广泛性和持久力

  L广织工作网,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全面制定学校

  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印发《〈中共xx大学委员会关于在全校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明确重点举措,细

  化47项具体任务,落实时限、任务、责任人和工作标准,实行

  挂图作战。

  2.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xx大学

  党委在充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强调学习教育全覆

  盖,北

  邮人在哪里,学习教育延伸到哪里。党史学习教育覆盖到

  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的基础上,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冬奥冬残奥志

  愿服务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志愿者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

  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共青团组织发挥群团组织工作

  优势,在全校共青团系统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

  教育,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学生全覆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3.推动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抓好

  党员干部和教师日常学习作为抓手,推动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

  化。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教

  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以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会为依托,加

  强党史理论研究与阐释;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体系全面推进。

  初心使命;组织观看《沂蒙红嫂俺的娘》《岁月在这儿》《这

  一年》《建党伟业》等影片,从电影作品中汲取营养,感悟为

  民情怀;组织开展红色故事演讲大赛、“红心向党”合唱、红

  色诗文名篇朗诵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培植党员干部的爱党爱国

  情怀。

  4.突出一个“实”字,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做

  好结合文章,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凝聚思

  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提升为民服务的广度和温度。与审计

  主责主业相结合。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共排查

  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5项,加强对乡村振兴、科教文

  卫、社保等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审计,着力查找阻碍

  政策落实、制约改革深化的障碍和漏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

  本利益。与“双报到”相结合。组织“史敢当志

  愿服务队”到

  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

  姓宣讲等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组织党员志

  愿者到社区开展清洁环境美家园、节能降碳宣传、线缆线箱综

  合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xx次,以实际行动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升温;主动认领共驻共建项目,为社区捐赠靠背长椅xx把,提升为群众工作的精度。与服务企业发展相结合。为优化营商

  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xx名服务企业专员深入xx家企

  业了解情况,通过“一企业一表格,一问题一措施”,全力解

  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共为企

  业解决问题XX个,诸如争取资金扶持XX万元、协调解决用工X人、办理经营许可证等,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与专题

  调研相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

  入工作服务对象开展走访调研,围绕民生审计、优化营商环境、志愿服务、“双报到”等课题开展一次调研、解决一个问题、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增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

  成效。

  党课讲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四个

  维度”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

  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提高思想站位,结

  合工作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全年工作的始终,使党史学

  习有智慧的厚度、覆盖的广度、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确保

  在全党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

  1.党史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凸显智慧的厚度。党史是一本生

  动的教科书,我们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反复学、认真学、经常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

  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

  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在党史里,既有共产

  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也有共产党人感天动地的英勇壮举;既有共产党人追求正义、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也有共产党人忠

  诚干净、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可以说党史包含了许多的内涵和

  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精读、细读原著原文,不断挖掘其中的“精神富矿”,才能知其意、明其理,深刻领会

  其中的要义。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淬炼灵魂,用

  党史知识武装思想和头脑,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拒腐防变

  的能力、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和动

  力。

  2.党史学习难在搞好结合,力求覆盖的广度。要将党史学习

  与平时工作同步开展,同步推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

  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党史学习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

  合,坚持党史学习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严防工作与学习“两张

  皮”现象,切忌“假”“大”“空”,杜绝“花拳绣腿”式的形

  式主义。我们要以党史学习为载体,直击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事

  情,直面多年未解决的“疑难杂症”,从最困难的群众着手,从

  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根本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烦心

  事、群众的揪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始

  终把系统学习同践行初心使命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我们思考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3.党史学习落在为民服务,力达政治的高度。历史证明,江

  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的百年大党始终与人民并肩作

  战、同甘

  共苦、心手相连,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顶,将人民的生

  命置顶。我们在深入学习党史时,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树立正

  确的党史观,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在学习领悟

  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不断践行初心使命。党史学

  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为人民群众办实

  事解难事上,我们要变“上访”为“下访”,做人民群众的贴心

  人和“娘家人”,经常深入基层,切实为人民群众干实事、排忧

  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好处和实惠,深切感受到人民公仆为人民

  的宗旨,从而将14亿中国人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

  礴力量。

  4.党史学习重在开出新局,直抵思想的深度。学习党史,要

  敢于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党从最初50多名党

  员发展到如今9100多万名党员,就是因为具有敢于自我斗争、勇于自我突破、善于自我革新的精神。我们要守正创新、与时俱

  进,随时更新知识结构,打破原有的固化思维,不断创新工作方

  式,以新理念、新动能、新技术引领时代发展。我们要从历史长

  河中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奋发向上。要树

  立大局观、全局观、发展观,增强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在

  变革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于危机中寻先机,于发展中开新局,主动谋发展、谱新篇,走好新时代的漫漫长征路。

  党课讲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四个

  维度”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

  中央、XX省委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聚焦目标任务,创新方法

  举措,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贯彻落实,从“四个维度”乘势而上,做到规定动作切实到位,自选动作亮点纷呈,高起点高效率推进

  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走心。

  .精心部署顶层策划有高度

  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XX学院党委闻令而动,迅速传达、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高起点谋划。召开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统

  筹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中共XX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

  教育的实施方案》,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

  组、学习培训组、宣传报道组、实践活动组、督查指导组等5个

  工作组,明确任务分工,细化方法举措,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坚

  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党中

  央和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推

  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高标准开局。在开展中坚持“四个结合”,即把党史学

  习教育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与关注和解

  决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相结合;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

  三是高规格推进。校党委委员和直属党组织书记下沉到各基层党组织,带头为学院师生上党史学习专题党课;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组建“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团,在全校开展宣讲

  活动;校领导

  以及全体班子成员分组带领师生赴唐河、方城、信

  阳、延安等红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创新机制规定动作有广度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学院通过聚焦主题开展自学、集中研讨交流互学、深入基层宣讲促学等各种形式加强学习,以

  感悟促提升;在教育培训中,发挥党校团校主阵地的作用,思政

  课程、课程思政同时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专栏专题宣传教育

  共推进,形成了党史学习教育全员覆盖的良好局面。

  一是丰富形式,互学促学同推进。采取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

  习中心组、党委会“第一议题”、举办读书班、专题组织生活会

  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有思想、有深度的研讨交流。同时,以全

  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各直属党组织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骨

  干教师为主体,成立校级宣讲团为师生开展理论宣讲。目前,处

  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开展XX余场理论宣讲活动。

  二是拓展渠道,党校团校双管齐下。把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党

  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课程;依托主题团日活动、“青马工程"、社团文化活动等载体,组织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

  习教育活动,实现全校团支部全覆盖。

  三是两个协同,线上线下同发力。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两协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组织师生开展“重走长

  征路”等实践教学活动;以校内建设的XX个“课程思政”项目

  和XX门示范课为重点,挖掘党史学习教育元素,实现党史学习

  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

  的深度融合。在抓好线下学习培训、两个协

  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强国、XX网络干部学院、“互联网+智慧党建”等线上平台,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

  .特色鲜明

  自选动作有深度

  把党史学习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印发

  《XX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按照校

  党委、基层党组织、教职工、学生四个层面,精心策划“个、十、百、千、万”量级参与规模的党史题材校园文化活动。

  一是运用红色资源,深化认识。利用南阳地方红色资源,校

  领导班子成员、xx个教学院部党委书记到红色教育基地为师生

  上专题党课、讲述红色故事,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观看《长津湖》

  等红色电影,先后到桐柏革命纪念馆、方城独树纪念地、邓州编

  外雷锋团纪念馆等学习教育基地现场学习、开展党日活动。加强

  专栏专题宣传教育,围绕“行走的思政课”“百名师生讲百年党

  史”“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等主题,推出系列短视频、音频;在学校官网、微信、微博、校报等设置“永远跟党走”“红

  色之旅”“两优一先”巡礼等专栏,推出《演绎红色经典

  献礼

  建党百年》等图文xx余篇,引导师生在党史学思践悟中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创新内容形式,深入推进。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色,

推荐访问: 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 教育事业 党对 领导
本文标题: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3篇)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3/0505/7129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至2(3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