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征文 >

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2-10-23 19:30: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市消防支队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灾害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损失,而我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地震烈度 8.0度以上。为确保我市地震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支队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加强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坚持“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不备或备而不足”工作原则,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完善地震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加强地震救援专业力量,优化装备配备,构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应急通信网络,强化战时政治工作和宣传报道工作,不断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确保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支队成立地震灾害救援领导小组。

  在总队地震灾害救援指挥部和市政府防震抗震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全市消防部队参加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职责是对地震灾害救援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接受总队和地方政府指挥调度,依照职责任务确定总体救援方案,对抢险救援工作实施统一指挥,充分发挥消防部队的车辆装备优势,调动各种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并根据上级要求发布现场信息。下设 7 个组:

 (一)救援指挥组

  组

 长:滕光军

 成

 员:姜卫波、王

 剑、黄前兵、王

 飞、徐培昆 任

 务:对部队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震情和部队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为指挥部确定抢险救援及灭火总体方案当好参谋,协调与抢险救援有关的事宜,组织部队迅速赶赴灾区进行地震灾害现场救人、灭火、防毒、排险等工作。

 (二)战勤保障组

 任

 务:制定地震灾害抢险救援战勤保障方案及医疗救护方案,认真做好食品、运输、油料、灭火剂、医疗药品等保障工作。

 1 1 、装备保障。

 按照轻、重型搜救队装备配备标准配齐配强装备,对携行、前送装备分类进行储存,并采取模块化的储存方式,及时运抵地震救援现场。支队装备技师对现场救援车辆、装备

  进行维护保养,根据应急筹措机制协调装备生产厂家向救援现场调运应急装备组织技术保障。

 2 2 、物资保障。

 (1)各大队要自行完成 36 小时内一线官兵的防寒、饮食、住宿等生活保障。

 (2)支队增援力量 72 小时内的物资实施自我保障,灾害发生地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各增援力量的保障工作。

 (3)支队增援力量 72 小时后的物资保障,由支队指挥部向当地政府报告,协调灾害发生地统一保障,保障时间不低于 12 天。调运帐篷、睡袋、被装、装备抢修车、饮食保障车等装备物资。

 3 3 、医疗保障。

 协调灾区医疗部门,及时对现场受伤群众和参战官兵进行救治,对人员及环境进行消毒防疫,并做好参战官兵的心理援助和干预工作。

 ( 三 )

 通信保障 组

 任

 务:制定地震灾害抢险救援通信方案,负责与市防震抗震救援指挥部、总队、市公安局及救援现场的有线、无线联络,保障通信畅通,保证指挥信息的及时传递。通信保障工作组由指挥中心和救援队通信人员组成。负责调配通信资源,搭建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设备,形成语音、视频和信息指挥通信网络,并协调电信公

  司、通信厂家参与保障,保证与总队指挥部和各救援队之间的应急通信畅通。

 1 1 、支队指挥部通信组织。

 途中通信:

 前方指挥部在出动途中,利用移动电话、卫星电话或者动中通卫星系统等通信设备,保持与支队、总队指挥部的语音或视频通信。

 现 场通信:

 (1)与大队指挥部通信。近距离通信时,利用 350 兆无线电台通信。中远距离通信时,通过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通信。

 (2)与总队前方指挥部通信。近距离通信时,利用 350兆无线电台通信。中远距离通信时,通过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通信。

 (3)与重点救援区域通信。重点救援区域,建立与救援现场的视频指挥通信。在公网正常的情况下,可利用 3G设备上传救援现场画面,公网不正常情况下,移动运营商进入现场组网配合。

 2 2 、救援队通信组织。

 途中通信:

 跨区域增援救援队在出动途中,利用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等通信设备,保持与支队指挥部的语音通信联络。

  现场通信:

 (1)内部通信。救援现场,救援队利用 350 兆无线电台,自行组建内部通信网。

 (2)与支队指挥部通信。近距离通信时,利用 350 兆无线电台通信。中远距离通信时,通过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通信。

 (四)

 宣传报道 组

 组

 长:郑明累 成

 员:于海亮、李建明、各大、中队宣传报道员 任

 务:启动应急宣传报道机制,成立宣传报道工作组,工作组由支队宣传科及支、大队宣传人员组成,负责了解灾害动态和救援情况,确定宣传口径,指导部队做好新闻宣传,协调新闻报道及发布工作,第一时间抢占宣传阵地。

 1、支队派出宣传力量随警出动。并邀请市级和省级主流媒体记者随队采访,对救援情况进行实时报道,并将前方信息资料回传支队指挥中心。

 2、后方宣传组协调当地主流媒体在支队指挥中心设立临时记者站。及时编发新闻稿件;同时收集信息,及时上报总队和部局指挥中心宣传组以及其他主流媒体。

 ( 五 )

 政工保障 组

 组

 长:张树永 成

 员:张

 阳、戴隆堂、柴

 恒 任

 务:主要负责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时的政治工作。

  制定地震灾害抢险救援政治鼓动宣传方案,做好战斗动员及思想工作,保持部队士气高昂,斗志旺盛。做好抢险救援中的宣传工作,拍摄现场资料,搞好宣传报道,不间断地对部队进行现场宣传鼓动,及时表扬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群体和模范个人,并做好拥政优属工作。

 ( 六 )防火检查组

 组

 长:

 成

 员:

 任

 务:制定地震灾害防火检查方案,认真做好灾区石油、化工企业和易燃易爆场所、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通信、电力、交通等枢纽场所、灾民大量聚集场所及其它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火灾危险性,协助相关单位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并提供必要理论数据。

 ( 七 )

 信息保障 组

 组

 长:

 成

 员:

 任

 务:信息保障工作组由支队办公室和支、大队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抗震救灾行动的有关信息和资料,编写综合信息和工作报告。

 1、支队与灾区政府、地震、气象等部门及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收集获取相关信息。

 2、支队前方指挥部与各增援力量保持不间断联系,实

  时掌握救援动态,统计作战成果,定时向总队指挥部报告一线救援情况及相关信息。

 3、支队在确定时间节点内上报救援情况及数据,由前方指挥部统计、整理后报送给总队指挥部。

 4、支队指挥部确定前方、后方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授权统一对外发布支队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三、队伍建设 (一)加强重型地震搜救队建设。支队依托特勤中队、宿城大队将原有30人轻型地震救援队升级为45人重型地震救援队,并根据实战需要,采取“有分、有合”编成作战的模式,将重型搜救队分成 2 个探测组、2 个破拆营救组、1 个器材装备保障组、1 个医疗组,重型地震救援队配备 1 辆抢险救援车,1 辆器材保障车、1 辆通信指挥车,1 辆运兵车。细化职责任务,强化装备配置,使部队在参与大面积搜救时每个搜救组都能自成体系开展救援,有效扩大了搜救面,提高搜救效率。

 (二)加强轻型地震 搜救队 建设。根据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实际需要,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按标准组建轻型地震救援队,轻型地震救援队由 30 人组成,设队长 1 人,副队长 1 人,建筑结构专家 1 人,搜救队员 22 人,安全员 1 人,后勤保障员 3 人,通信宣传员 1 人(兼作战文书),配齐人员和器材装备,开展训练,形成战斗力。

 (三)加强地震搜救分队建设。湖滨新城、宿豫区综合

  应急救援大队成立轻型地震救援分队(15 人),形成辐射全市的综合应急救援队。

 四、应急响应 发生地震时,由灾害发生地调派本部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并在第一时间向支队报告灾情和救援情况,提出增援请求。

 1、支队立即启动《宿迁市公安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宿迁市公安消防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报请政府启动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2、支队立即就地全员全面投入救援行动,全力搜救被困群众;成立宿迁市公安消防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0.5小时内完成集结,投入救援。

 3、临近大、中队立即出动重、轻型地震搜救队、救援分队,调集车辆装备、落实通信和勤务保障,0.5小时内完成集结,接到支队命令立即增援作战。

 4、立即向省消防总队报告灾情,报请启动省级预案,指挥和增援宿迁抗震救灾。

 五、力量调集 (一)调集原则

 按照“全市联动,建制出动”的原则,快速调集地震救援搜救队和支队的特勤力量实施救援或跨区域救援。

 (二)调集力量

 灾害发生地大队 60%警力先期投入救援,支队指挥部调集各大队跨区域增援力量,由支队作战指挥部、重型、轻

  型地震搜救队、地震搜救分队、战勤保障大队组成。

 (三)力量集结

 当泗洪县发生地震灾害时,市区救援力量统一在支队灭火救援应急中心集结,1小时内集结完毕,统一前往灾害现场,各县大队自行集结,0.5小时内集结完毕,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抗震救灾。

 六、力量投送 支队启动与本地警航、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开辟救援队投送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快速、安全投送力量至灾害集结地点。

 1、公路投送:当公路、桥梁等设施在地震灾害中完好无损时,第一选择为公路投送,投送主要依托高速公路网络,自行组织陆路运输。

 2、水路投送:当公路、桥梁等设施在地震灾害中受到严重破坏,救援车辆无法通行时,救援人员可携带必要的器材装备,利用船只运输,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3、其他投送:当公路、桥梁等设施在地震灾害中受到严重破坏,救援车辆无法通行,水路无法到达灾害现场时,救援人员可携带必要的器材装备,徒步前往,前往过程中可临时征用地方一切交通工具,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七、灾情处置

  假设×年×月×日×时××分,宿迁市×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大量房屋倒塌、人员被埋压,地震区位于×县城中心,城内中石油加油站等重要目标受损,城内交通道路、电力等部门受到到破坏,地震发生后,城区桥梁断裂,部分省道和大部分乡镇道路中断。震区有线、无线公网全部瘫痪,对×县造成特别重大经济损失,基础设施严重破坏。

 1、支队指挥中心立即通过移动电话或卫星电话与×县大队联系,了解灾情,根据极、难、险、重,×县大队对全县重点部位开展搜救;支队地震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传达震情动态,并要求全市消防部队做好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工作。

 2、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地震动态信息,并及时向省消防总队汇报情况,请求增援。

 3、赶赴现场。支队指挥部及时组织全市力量参与营救。市区地震搜救队统一在支队灭火救援应急中心集结、其他县大队在各自单位集结,各参战单位要预留一名指挥员、一个战斗班、做好本辖区火灾扑救,其他人员驰援×县。战勤保障大队做好救援现场运兵、供气、医疗、供水、饮食等保障工作。

 4、了解震情和部队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确定抢险救援及灭火总体方案,协调各组行动和增援力量,组织指挥部队进行现场救人、灭火等工作,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5、通信联络组要及时检查各级通信联络工作落实情况,负责与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公安局、省消防总队地震灾害应急总指挥部及救援现场有线、无线联络,保障通信畅通。

 6、宣传鼓动组要按照预案做好震后抢险救援中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收集、掌握震后有关情况,大力宣扬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拍摄好灾害现场、灭火、救人、抢险等资料,按领导指示做好抢险救援情况新闻发布工作。

 7、后勤保障组要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运输车辆运送抢险人员和物资,认真做好救援现场人员食宿、油料、抢险救援及灭火装备器材等保障,及时派出医疗救护人员随队保障,备足必需的药品,组织现场救护,72小时内完成自行保障,自行保障确有困难时,可根据需要,协调地方解决相关保障。

 8、防火检查组应及时积极地做好震后灾区的防火检查指导工作。

 八、特别警示 1、 车辆行驶:车辆出动时,选择救援道路要以主干道为主。通过桥梁时,要先查明其结构是否变形,不能贸然通过。要正确选择指挥部和消防车辆停放的位置,远离高大的建(构)筑物和树木。

 2 2 、安全防护:所有救援人员必须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佩戴防护装具,正确操作使用器材装备。行动以组为单位,不得单独盲目行动。现场安全员要注意观察现场建(构)筑

  物的变化,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救援人员,明确预警信号,预防和避免垮塌事故的发生。救援行动中,要注意防止建(构)筑物二次垮塌和火灾、水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3、 现场救援:在救援初期和被埋压人员仍有生还可能时,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清理现场。

 4、 卫生防疫: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防灾后疫情在部队的感染和传播。

 九、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灾害形势,从思想和工作上做好“救大灾、打恶仗”的准备,强化重型、轻型地震搜救队的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和装备器材,开展专业训练,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各项准备。

 (二)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

推荐访问: 市地 震灾 标签 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 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最新
本文标题: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zhengwen/2022/1023/5993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市地震灾害救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