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内容构建

发布时间:2022-03-02 00:05:12 | 浏览次数:

摘要: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兼顾理论与实务、动手能力强的国际商务人才是当前国际商科教育领域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在总结当前国际商科实务课程主要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举措,提出基于4Cs 模式的模拟教学法,即综合采用案例教学、电脑辅助模拟、实务咨询指导、对抗演练等方法,营造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国际商务实务仿真动态模拟系统,让学生在实际动手参与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商务实务;4Cs模式;模拟教学法;创新实践

国际商务实务模拟(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actical Simulation)是一门以运用企业真实素材在课堂上构建国际商务交际情景,模拟真实商务活动与工作流程的商务类实训课。该课程旨在建立系统化的准现实商务环境,使学习者在模拟商务背景下的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以英语为目的语,针对相关业务进行具体操作,整合并巩固前导课程中各类相关商务知识,培养学习者的综合业务操作技能,为将来的实际商务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操作平台。

与传统的教学法比较,模拟实验教学法无疑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弥补学生校外实习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国际商务实务知识与技能。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模拟性,但由于高校体制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开展和效果评估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拟通过介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经济类院校师生的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于4Cs 模式的模拟教学法,以供参考。

一、当前商科实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基于我们对当前国内一流大学商务类课程教学方法与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认为,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商科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模拟公司”情景教学法。该方法主要以小组为单位(Team Workshop),与小组内同学合作或者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与竞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设置诸如商务活动的准备、业务建立、招商会、总结会等不同课程板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交流能力,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和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意识[1]。

2.PAP(Peer teaching ; Analog simulation ; Process evaluation)尝试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模块:模块一“同伴教学尝试”(Peer Teaching Attempt)是通过与自身平等和匹配的同伴之间积极合作和帮助来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同伴教学尝试包括同伴指导(Peer Tutoring)、同伴示范(Peer Modeling)、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同伴咨询(Peer Counseling)、同伴监督(Peer Monitoring)与同伴评价(Peer Assessment)。模块二为结合职位要求和实训特色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国际商务专业课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在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尝试”(Analog Simulation Attempt),并不断分析修正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实训效能。模块三是以“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考核的“过程评价尝试” (Process Evaluation Attempt),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进行完成国际商务各项实训工作任务的评价,起到对提高实训效能互相弥补互相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职业技能[2]。

3.ECRA(Experiencing; Cognizing; Reflecting; Appling)教学模式(史咫阳,2009)。该模式分为四个阶段.即“体验”(Experiencing)、“认知”(cognizing)、“反思”(Reflecting)、“应用”(Applying)。体验(Experiencing)是实践教学的初始阶段,倡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技能的价值。认知(Cognizing)即在感知活动的同时融入相关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由转变认知模式到转变工作态度,直至改善学习和工作行为。反思(Reflecting)是通过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发挥学生在任务操作中的主体作用。应用(Applying)阶段即通过前三个阶段之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学习”,体现合作与沟通的团队精神,全方位实施工学结合方案[3]。

以上几种模式均是针对不同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且多集中于课堂中的模拟实验,缺乏课堂外的真实参与度;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均受到实际条件和学生水平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约束,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略显不足。

二、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创新:4Cs模式体系设计

国际商务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模拟实验教学质量。国际商务实务模拟实验教学应有坚实的师资力量和明确的实验目标。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课程教学队伍具有合理的学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配备有国际商务模拟交易软件“TMT”、“ITS”等可供操作的实验平台,学生专业基础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强。国际商务实验课程的目标是:以突出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为根本着眼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造学生“学术性与职业性、理论性与实践应用性相结合”的人才品质,培养符合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商务领域要求的现代涉外经济贸易和经营管理人才。这均为本课程模拟教学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支撑。

基于以上优势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模式,我们提出适合财经类院校师生使用的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设计课程的模式——4Cs模式即Case study,Computer support,Counseling instructing,Cooperation & Competition。

1.Case study即为案例教学法,该方法以国际商务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例,把各种理论、概念和规律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通过学生实践性的探究来学习知识。教学团队可通过多方渠道收集不同方面的实际案例,以设立国际商务经典案例库。

2.Computer support 即为电脑辅助教学,既包括平时的多媒体教学,也包括国际商务模拟实务平台的应用。我校建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实验室,学科实验主要包括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实务教学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专业模拟操作软件平台,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3. Consultative instructing即为咨询性指导。我校与多家企业之间签有合作协议并拥有众多企业实习基地,为配合国际商务实务模拟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了“校内任课教师+校外实务导师”的双导师指导方式,邀请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者来到课堂进行现场报告和咨询,也可以到校方合作企业进行参观调研或动手操作等,更加具体真实地理解国际商务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Cooperation & Competition即为合作与竞争。该方法旨在通过团体协作或者个体对抗式的互动,以模拟国际商务中所需面临的环节,通过辩论赛、商业计划书、小组陈述与多媒体演示、小组互评等方式,实现开放、动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Cs模式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四个方面是循序渐进、相互包含的有机统一体:既有理论在实践上的指导,也有实践对理论的验证,统一于模拟课程的教与学之中;既包括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机器间、学生与实业家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所有的内容均着重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操作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使合作与竞争贯穿整个课程之中。该模式的实施会使学生在国际商务课程的学习中收获颇丰。

三、4Cs模式的建设重点

由于4Cs模式十分强调学生的参与,故在课程的建设方面应重点加强对实务的感知和真实操作,通过各种途径使4Cs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对于本课程的构建,我们建议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是国际商务案例库的构建和教学运用。收集和编辑合理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且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4]。因此,案例选取应按照以体现课程基本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等原则,以启发性强、覆盖面广、内容经典等为标准,通过网络、报纸、文献等不同的方式选取案例。可以参考世界著名的商业咨询公司,诸如麦肯锡、波士顿、罗兰·贝格、埃森哲等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咨询案例,更加贴近实战的案例也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在以教师为主构造案例库的同时,也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体的形式自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相关案例,并进行课堂展示。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呈现、分析讨论、案例拓展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缩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是实务软件操作和多媒体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和重要途径。我校历来重视现代化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的运用,多媒体教室和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已建立多年,且实验操作软件不断增加和升级。针对国际商务实务课程,我校现已配备了TMT和ITS两套教学软件,可对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和现代电子商务的新特征进行模拟训练。同时应逐步实现将国际商务相配套的辅助软件,如外贸单证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等以及利用 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SQL server等软件进行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的实验纳入到学生实验操作中来[5]。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通过实验比赛和角色扮演加强沟通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是实训基地和企业家导师制的建设。通过让学生在校外实习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学与实际的工作需要相统一[6]。目前我校已与大批省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校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仅以国际商务实务课程来讲,可供实习的公司企业数量更为有限。为此,应大力加强与本课程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重视与校外资源的联系,协调管理基地的实习教学活动,开展科研与培训。

企业家导师制更能体现高校教育与实践的结合[7]。企业家导师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和交流,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包括思想品德、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定位及其就业推荐等,从而建立起合作、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企业家导师制的建立应着重考虑导师的选聘、考核和实际的责任等方面,使这种导师制真正能为学生的发展就业作出贡献。

以上三点针对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建设方面的建议,最终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和与竞争的形式展开,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能力提供了锻炼机会。具体的形式包括案例收集和分析、分角色模拟商务活动、商业诊断咨询、商务计划书设计等各式方法,尽可能地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实际、强调动手能力塑造的国际商务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四、4CS模式的效果

我们课程组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将该4Cs模式运用到实际课程教学中,先后给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和本科学生开设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评价好。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后意见反馈中明确表示:这种参与型的实务课程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单纯“教师课堂讲、学生记笔记”的枯燥模式,真实地融入实际商务环境中,在参与中增加了兴趣、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希望这种课程能够越办越好。

当然,该实务课程的创新与实践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种种问题,如:课程实验大纲仍需进一步完善;经典案例数量偏少,同质类案例较多;实践工作建立在对理论知识有效掌握的基础上,现总课时偏少,相应压缩了课堂讲授时间,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上机操作压力较大;该4Cs模式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提出的,其普遍适用意义暂时还不明确,综合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与加强。

参考文献:

[1] 林渊. 浅谈“模拟公司”情景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15):45-46.

[2] 彭茵. 国际商务实训中“PAP尝试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1(6):97-99.

[3] 史咫阳. 关于国际商务模拟教学模式的探索[J]. 科教文汇,2009(2):99-100.

[4] 赵东. 案例与情景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实践[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z1):240-243

[5] 张卿.国际商务模拟实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4):1389-1391.

[6] 杨洋,韦小英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01-304.

[7] 齐小萍.企业家导师制: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75-77.

[本文是教育部2008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商务”建设项目和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国际商务”的阶段性教学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同时受西南财经大学第二批实验课程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责任编辑:周杨]

推荐访问: 国际商务 实务 构建 模拟 课程
本文标题: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内容构建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2/2716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内容构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