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浅谈“情境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3-02 00:12:22 | 浏览次数:

摘要:“学习即生活”、“生活即课堂”应该成为每一节思想品德课所遵循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最佳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在情境体验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只有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道德理论,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情境教育 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赵亚利(1968-),女,河南偃师人,大学本科,偃师城关一中教师,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政治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学习过程中奠定基础的,是在社会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即生活”、“生活即课堂”应该成为每一节思想品德课所遵循的理念。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最佳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在情境体验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情境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教学情境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图片、摄影、音乐、动作和语言的描述,再现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助、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等多边互动关系,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自主性学习,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情境模式的设置,既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新理念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它既有利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情境模式的创设,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既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地域教学资源,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初中生具有好动、好奇、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但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创设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活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内容目标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统一和谐,获得全面发展。

“情境教育”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因为:首先,情境教育具有移情作用。利用情境教育的移情作用,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次,情境教育具有暗示作用。情境教学正是针对传统的灌注式教学“直接传递”的弊端,通过具体的生活场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就是暗示作用。再次,情境教育能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和直观感受,具有化繁为简、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作用。

二、创设教育教学情境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教育教学情境。

(一)用语言与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语言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较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可以使师生的情感融通,产生很强的感染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陈述充满激情的事件时要情绪饱满、语言生动,以达到渲染气氛、煽动学生情感的效果;而在讲述充满真情的故事时则要语气轻缓,和风细雨般地把真情渗入学生心田,使他们为之动情,产生共鸣。

(二)运用教材中的活动素材,进行情境教育教学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就为运用情境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素材。例如,在讲授“感受理智”时,可以利用书中“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理”的故事,分析阿基米德经历的困惑、思考、豁然开朗等过程,以及从中体会到的疑问感、求知感、喜悦感、坚信感。然后,通过教材中的练习来体验这些情感。最后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经历的类似体验,并与同学分享。让学生们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理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育教学情境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大多喜欢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以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创设教育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在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且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借助形、色、声、奇配合,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和获取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拒绝不良诱惑”时,我利用多媒体分别播放了有关“黄”、“赌”、“毒”的纪实片段以及赌博、迷信使人家破人亡的真实案例,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吸毒、赌博、迷信的严重危害。并且根据情境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可以把知识重点、难点化繁为简、逐一突破。这种直观的情境教学,既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教学难度,因此,教师要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及教学设计技能,并要留心搜集和积累大量的教学素材,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才会得心应手。

(四)运用小品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教育教学情境

“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把我们生活中特别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设计成小品或让学生当作故事讲出来,学生会随着自己扮演的角色,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进入角色的知觉,会很快地理解自己在角色中的地位,设身处地体验角色的情感。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也会渲染整个学习环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会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从而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样的教育效果比直接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五)通过讨论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进行情境教学

思想品德课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则是简单抽象的。学生所学习的教材,只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要让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起来,必须从实际情境中去体会,否则学生只围着文学符号转,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玩中学”等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把所教内容拟成小课题,让学生借助网络或书报杂志收集组织材料,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演讲、辩论、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在各种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六)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情境教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个人的修养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环境中,通过具体情境才能得到体验,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质的内化。例如: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社会救助活动、宣传活动及进行社会调查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让他们真正品味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了解一下社会的善恶美丑。也许一次劳动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创造财富的艰辛和快乐,也许一次助残能够激起他们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也许一次环境状况的调查会生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责任。

总之,在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只有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设各种易于学生接受的、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

三、中学思想品德课创设情境教学的要求

在利用情境教育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近年来,内容灵活、取材广泛、知识跨度大,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品质就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其中变通性使学生具有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思维品质之一,它是指思维变化多端、不拘常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品质。但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和原理,并把所学的原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之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创设情境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除了一般课堂的要求外,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机智之光,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思想政治课课的情境而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及时的捕捉社会的热点,游刃有余的提供丰富的情境材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关注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看待问题才有深度,才能看得准、看得远,而这也正是所崇敬的地方。

2.在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不管采取那种手段创设情境,教室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应承认学生的认知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相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3.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当我们创设情境之后,往往引起学生的讨论甚至争论组织学生辩论则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能控制课堂节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防止偏离中心,甚至成为学生的谈话课。

4要散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动力,这就要求情境材料既具有时代性、新颖性,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说能否迎合学生心理,在课堂上激起一个“高潮”是创设情境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用于创设情境的教学材料要精,不能滥

这就要求我们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误区,事实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适合教学内容。要经常变换创设情境的方式,否则,学生认为这个“太滥了”,“没味道”,而情境的功能则荡然无存。运用情境的材料不能是学生已经了解的差不多的热点而应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或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和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是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创造出更多的情境教学的新经验。

参考文献:

[1] 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 刘莉.谈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7)

[3] 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 情境 浅谈 思想品德 课教学 中学
本文标题:浅谈“情境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2/2722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情境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