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县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之路

发布时间:2022-03-02 00:16:06 |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立德”成为回归教育之本义、破解当前教育现实问题的关键。莱州自200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孝诚爱仁”四德工程,是全国道德建设示范县,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道德建设典型予以宣传推广,被誉为“厚德莱州”,为我们推进区域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厚实的道德基础。

伴随着2016年《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与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出台,莱州的实践探索也愈发走向快车道,切实加强县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规划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的立体化德育实施体系,已经成为莱州目前深化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2017年11月,市教研室承担的“区域推进‘立德树人’的方略研究”这一烟台重点研究项目,因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正式批复为“独立自主型”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典型项目,得到中国教育学会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赞誉。这必将对区域教育决策形成可靠支撑,对深化区域教育改革产生深刻影响。

作为县级教育科研机构,莱州市教研室多年来始终立足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依托本地优势,结合区域实际,针对区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突出问题,积极实施科研引领,不断开拓创新“高点引领,整体推进;跟进指导,均衡推动;高效实施,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之路。

一、高点引领,整体推进

在整体引领上,我们的措施如下:

顶层设计,实施目标导航 风物长宜放眼量。时代呼唤德性回归的教育。德育应摆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教育的本质几乎等同于德育。市教研室集中教育行政与专业力量,统筹规划,整体布局,深入研究全课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的有效策略,努力建构各学科横向融通、各学段纵向衔接、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实践体系,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推进机制与运行模式,引领广大中小学校长明确教育部《指南》中提出的“育人总体目标”与分层次的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共四个阶段的“学段德育目标”,结合学校特点、特色确立学校具体的育人目标,并围绕目标确立实施内容,进行实效评价。同时,不断加大教研员、基层学校与骨干教师的梯次培训力度,对《纲要》与《指南》进行深化学习、解读整合,实施德育目标导航。通过深度交流研讨、视频讲座培训、“面对面”会议培训等多种方式与途径,确定各学段、各学科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促使基层实践朝向既定目标和理性方向发展。

立足课堂,强化任务驱动 市教研室立足课堂,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我们出台《学科“立德树人”研训基地建设行动纲要》,以市级教研员为主持人,以学科教学骨干为参与主体,以学科教研组为组织保障,以省市两级“教学示范校”为依托,建立学科“立德树人”研训基地,开展系列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梳理挖掘学科课程蕴含的核心德育元素;定期组织德育主题教学培训会议和示范性学科德育课堂展示,激励教师参与研讨,解决疑难问题,及时总结、适时推广优秀经验及先进典型;开发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建设共享应用平台。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校外活动,注重在实训中培养教师育德能力的多元化和多向性。

課题引领,注重科研拉动 近年来,市教研室以课题研究为突破点,发挥科研先导作用,积极探索学生德育工作规律,实施有效的路径指引,成立以市教研室为管理指导核心,以实验点校的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为骨干研究力量,以市校两级专业骨干力量为主体的全市专业性研究团队,围绕区域总课题分别设立县级德育研究子课题与校级小课题52个,确定实验点校23处。这些研究在内容上均指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过程中我们及时跟踪、评估研究效果,适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打造了一批成效显著、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形成了一批高质量优秀阶段性研究成果,切实为区域广大学校和学科教师实施《纲要》提供了科学指导,提高了育德成效。

二、跟进指导,均衡推动

在跟进指导上,我们的主要实施途径是:

全员参与,跟进学科德育教研的普及指导 教研室每学期通过常规性德育教研活动的形式,将全市所有学科教师组织起来,开展集中性、普及型专业指导。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作为全市的“德育教研月”,各学段分学科组织德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或评析报告会,通过示范教学、互动评课、教研员评析等形式,帮助教师理解德育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的一体化要求,提供富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德育教学实践范例和课堂教学样板。四年来累计开展全市规模的集中性课堂研讨活动200多场次,举行示范课近500节。以小学段“效率课堂”德育现场会、评析报告会、主题性论坛活动等为例,重点讨论解决在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中心主任共享式例会,形成了较清晰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如教研室小学组举行“立德树人”融入科学课堂教学备课研讨活动、“立德树人”融入小学书法教育优质课例展评活动。

重心下移,跟进城乡德育互动的多维指导 教研室在“面”上进行全员引领指导的同时,将指导的重心下移,把指导做在基层实践现场,以实现城乡之间、学段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在全市开展城乡结对、校际交流和城区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指导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与示范学校结成联谊校,定期开展校际间教研活动,促使资源互补,效益共享。开放“自主学习型课堂、有效课堂、智慧课堂、导学互助式”德育课堂模式,举行《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活动、“立德树人”学科德育公开教学活动、“立德树人”融入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系列活动等。

依据标准,跟进德育课程案例的诊断指导 教研室按照《纲要》的评价建议,对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情况组织诊断评价。如中小学德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力求突出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坚持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取更为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传统文化课程则根据不同评价对象、不同学习主题或学习方式,开展活动记录册或成长资料袋评价、观察法评价、作品展览及分析评价、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访谈及问卷评价等。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活动评委评等。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层面的评价指标上注意即时评价,内容包括方案的可行性、组织的规范严谨程度、学生的态度和参与程度、活动的实效性等方面,重点关注学生实践活动在德育主题落实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与完善意见。

三、高效实施,特色发展

优化品德培养过程,发挥德育课程立德树人的统领作用。中小学德育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与学校其他课程和学校德育活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增强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体化意识,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和培养良好品行上,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积极探索品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创造性地实施好德育课程。以高中段为例,我们对学生开展系列“道德规范教育”“法治教育”“统战知识进课堂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与活动的过程体验中获得真实感受,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科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 指导学科教师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挖掘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学科育人。同时,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求学科德育实施的有效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切实将德育落到实处。小学语文课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每节课落实经典诵读3分钟,培养传统美德;中学英语、历史学科,围绕主题确立情感目标,注重双向交流,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热爱祖国的情感;高中数学、生物教学,则借助文化渗透,确立育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则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2016年以来面向全市征集经验总结、学术论文、教师随笔、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及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育故事等优秀研究成果达300余份。

浓化以文化人氛围,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 传统文化课程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与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多方面融合我国现代文化、学习世界先进性文化,拓展视域,兼收并蓄,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内容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使学生从经典学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萃取思想精华,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生活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拓展板块上,涉及了中国古代礼仪、传统节日、书画、音乐戏剧等知识以及中外名人名句、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上,充分挖掘齐鲁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莱州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国学课、剪纸课、皮筋操等学校课程,博物馆、民俗馆、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社会性教育资源,开发《文明基因孝诚爱》中小学教育读本,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发挥其多途径、多元化的育人功能。

深化道德实践体验,提高中小学实践活动育人成效 结合莱州地域文化特点,建立了文峰山、登海种业基地、烈士陵园等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科技引领我成长”“同在蓝天下,保护大自然”“清除野广告,城市更美好”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开发低碳生活、环境保护、渔业养殖、地域文化、莱州风情等领域的300多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进农业、企业、社区,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近五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莱州区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生机勃发,呈现出五方面特征:一是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区域内广大教师共有的专业话语,立德树人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二是逐步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立德树人实践体系,通过立德树人研训基地建设,总结提炼了具有莱州特点的立德树人行动模式;三是新的德育课程教学常规得以重建,刷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时空,更新了学科教师的育人观念,形成了全面健康的教学质量意识,关注立德树人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师生课堂生活质量;四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队伍得以优化,教师的育德能力及专业素质获得整体提升;五是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反响。“全国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成果展示暨交流会”“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观摩研讨会”等相继在莱州召开,广大中小学校在国家、省、市级各级教育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省德育课例优质课70余节。

道德培育任重道遠。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引领和业务指导职能,更加深入持久地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实现区域教育的特色发展贡献力量。

【赵建军,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主任,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

推荐访问: 之路 德育 县域 推进 实践
本文标题:县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之路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2/27263.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县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之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