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胸闷未必都是冠心病,治疗无效注重概率论

发布时间:2022-03-04 08:35:08 | 浏览次数:

有些医生在查房时喜欢夸夸其谈,一个患者可以讲出少则三四种多至十余种的疾病,有些人觉得这是博学的表现,但笔者认为这首先缺乏效率,其次也反映出医生没有抓住本质,再次是缺乏一些基本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一定是知识全面的医生。下面这则病例虽算不上是疑难病,但我们也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并了解一下概率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貌似冠心病,最终诊断支气管哮喘

疗区收治了一例57岁女性患者床前,蔡医生给笔者介绍病史:“患者今年57岁,主诉‘反复胸闷2年’,这2年来她反复出现胸闷不适,到过多家医院就诊,查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目前诊断‘冠心病’,使用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曲美他嗪等药物治疗,但是症状似乎改善不明显。”

笔者想,一例57岁的女性,以胸闷为主要表现,就戴上“冠心病”的帽子,还是自己问一问病史吧,也许能问出不同的东西。

笔者问患者:“你的胸闷是怎样的?能描述一下吗?”

患者答道:“我就是感觉有东西压在胸口,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会慢慢好起来,发作时头部冒汗。”

笔者问:“这种情况有没有规律?比如说多久会出现一次?或者说一天会有几次这样的不舒服?”

患者回答:“这种情况我也讲不清楚,没什么规律。”

笔者问:“那你有气急的症状吗?”

患者答道:“没有。”

笔者问:“你走楼梯会气急吗?或者说从一楼走到三四楼要不要休息?”

患者回答:“那倒是要休息,有点累的感觉。”

笔者问:“你前面吃这些心脏病的药感觉症状有没有好呢?”

患者回答:“感觉没什么变化。”

接下来,笔者开始翻阅她的化验单,看到在2012年和2013年2次血常规检查单上的嗜酸性粒细胞分别是10.1%和8.3%,而胸部CT是正常的,因而笔者觉得诊断可能不是冠心病。再查看她入院后的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高达7.7%。然后,笔者用便携式肺功能仪给她做了肺功能检查,结果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48 L,占预计值57%,用力肺活量fFVC)为2.16 L,占预计值68%,FEVI/FVC为68%,符合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继续做支气管舒张试验,FEVt在用药后为1.68 L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所以,笔者建议她停用之前的心脏病药物,改用哮喘药进行治疗。

从胸闷谈概率论与疾病诊断

蔡医生问:“你是怎么考虑到这位患者可能是哮喘的呢?”

笔者问道:“你认为一个50多岁的女性,伴有胸闷不适的症状,有多大可能患有冠心病?”

蔡医生回答道:“这个还真不知道,好像我们的教科书也没有提到啊!有胸闷伴有心电图变化我们通常都会当作冠心病。”

笔者说道:“先不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今天想换个角度来探讨我们的诊断,谈谈概率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这个话题其实很重要,对我们的临床决策很有用处。的确,国内的教科书上很少提到这方面的问题,国外著名的心脏病学第七版里提到,根据年龄、性别和症状,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例如,在30~39岁之间,如果不是心绞痛样的胸痛,患冠心病的可能非常微小,男性约4%,女性只有2%,即使是典型的心绞痛,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也只有26%,而男性却高达76%。”

蔡医生关切地问道:“那在50~59岁的女性患冠心病的概率是多少?”

我回答说:“如果是有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女性可能有73%,如果是不典型心绞痛则下降到31%,而如果不是心绞痛样的胸痛的话就只有7%的可能性了。”

蔡医生说:“但我们基层医院有很多检查做不了,患者有状况不用药不行啊!”

笔者答道:“你说的情况我理解,但是,基层医生了解一点儿概率论还有统计学方面的知识也是必要的。比如说我们以前就有位患者大约50多岁,出现胸痛多日,但为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首诊医生没有认真体检,就给了个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患者症状没有缓解,后两个医生又按着首诊医生的思路继续用药,最后患者到其他医院看病才发现是带状疱疹。”

蔡医生说:“那是因为体检不认真,好像与概率论没有关系啊。”

笔者回答:“其实是有关的,因为根据概率论,发生非心绞痛的胸痛,这种年龄段的男性只20%的可能性患上冠心病,所以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医生要扩宽思路考虑其他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化验结果综合考虑,利用概率论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推荐访问: 都是 概率论 胸闷 冠心病 无效
本文标题:胸闷未必都是冠心病,治疗无效注重概率论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4/2821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胸闷未必都是冠心病,治疗无效注重概率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