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初探

发布时间:2022-03-09 08:25:12 | 浏览次数:

摘要:针对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及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精神的现象,本文阐述了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医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12-02

一、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寄生虫病机制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而如何预防寄生虫病流行与人类健康及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此,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和责任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使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最后内化为医务人员的品格、素养、人生态度及人生价值观,表现为人的语言、行为及精神面貌。

从目前的医学教育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科学技术至上,过分强调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人文科学教育,从而淡化了医学工作者的人文品格和悲天悯人情怀的培养。导致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还有偏差和不足;对与医学相关的行业中贯彻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不深刻;对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认识不足,[1]针对这一现象,医学院校除了开设相应的人文课程,创设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外,强调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人文知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有助于医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思想得到直接熏陶和升华,能更好地把人文精神与医学知识和技能直接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因此在人体寄生虫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是必要的。

二、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途径的初探

1.人体寄生虫学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其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成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首先,作为人体寄生虫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如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资源;与人文课程教师的相互听课,交流授课技巧和相应的知识;在集体备课时也可将此作为讨论内容,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医学院校可开设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人文讲座;邀请有经验的老医生为教师讲授医疗纠纷的实例及误诊误治的案例,丰富医学院校教师的实验经验,提高医学院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3]把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作为考核项目之一,督促专业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

2.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医学院校的教师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为目标,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狠抓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素质,同时抓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将人文素质渗透到医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当中去。①在理论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在人体寄生虫学的理论课讲授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介绍各种寄生人体的寄生虫的发现、发展历史及相关科学研究者作出的无私贡献来引导学生。如在讲授利氏曼原虫时,介绍我国热带医学奠基人之一钟惠澜教授,为了证实犬是中国黑热病的重要保虫宿主,犬的黑热病病原体对人的致病力时的无私精神。钟惠澜需要通过人体实验,但自身感染过黑热病,已具有免疫力,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达不到实验效果,于是钟惠澜妻子李懿征担任了这个“实验小动物”的任务。接种三周后,钟惠澜从李懿征的骨髓里查到了黑热病病原体——杜氏利氏曼原虫,从而钟惠澜在世界上第一次证实了犬的黑热病病原体对人是有致病力的。该研究成果为我国消灭黑热病,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著名科研工作者的事迹启发教育学生,不着痕迹地向学生渗透价值观及道德观,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②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医学生通过观察标本及技术操作,强化理论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主要有两大块,一是标本的观察,二是技术操作。标本的观察有利于强化理论课上学习到的相关的形态特点,技术操作为今后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标本的观察。教师应教育学生对实验动物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遵循动物试用的伦理道德规范。如讲解到橱窗里的血吸虫生活史时,标本一般有分离得到的血吸虫成虫,中间宿主钉螺以及血吸虫寄生的肠系膜静脉。科学研究者要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致病等,一般都用到小白鼠、家兔等实验动物,培养阳性钉螺逸出具有感染性的尾蚴,再用尾蚴经皮肤感染家兔后,间隔相应的时间段,对家兔进行解剖,观察血吸虫寄生的部位,虫卵的排出方式以及沉积部位等。通过对血吸虫标本的获得及生活史过程的讲授,让更多学生了解寄生在人体组织器官内的寄生虫的标本很多是来自实验感染的动物,在这过程中渗透教师的思想观点以及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爱护尊重动物,珍惜生命,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技术操作。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除了观察标本外,实验操作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动物实验了解感染方式、寄生的部位及致病原因,同时我们医学生还需要掌握的是如何诊断患者是否感染寄生虫?感染何种寄生虫?目前,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主要是病原学检查,取材通常是粪便、痰液或者血液等。对于刚进学校的医学生来说,对这些实验材料难免产生恶心反感的情绪,而且在显微镜下查到虫卵需要细心也需要耐心,此时带课教师要抓好不怕脏不怕臭不嫌苦不喊累的敬业精神,教师更是要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制作样本片观察虫卵,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举一些因病原诊断出现疏漏引起的误诊案例,贻误治疗让患者继续遭受疾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以及经济损失,如一名感染疟原虫的患者去医院就诊,进行血涂片检查,出现假阴性,经会诊再次血涂片检查检出环状体、配子体。而后复查该显示阴性的血涂片,同样检出环状体,后证实检验师不认识疟原虫[4]。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渗透以人为本,心系患者的职业素养,引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人体寄生虫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医学模式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今天,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把人文教育融入到医学生成长的每个细节每个阶段,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情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雅梅,姚莉娜,洪津.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43-44.

[2]贺兰英.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认知调查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2,26(1):30-33.

[3]江婕婷.浅谈医学院校教师人文素养及教育水平的加强[J].华章,2011,(18):122.

[4]胡清平.疟疾一例误诊分析[J].实用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197.

推荐访问: 寄生虫 初探 融入 人文 人体
本文标题: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初探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9/2924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初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