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03-12 08:19:40 |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教学效果,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中,我们对检验专业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并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结果证明,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内容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50-01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作为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相关实验操作技能,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相互转化[1],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能力,对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习主动性,打破传统的以讲解为中心,验证实验教学模式[3],增加先进仪器设备的培训,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更贴近于临床检验,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1 实验改革的思路与实施

1.1 对象与分组

将10级检验专业四个班随机分为2组70人为整合课程班(实验组),其余的为普通班(对照组)70人,实验组采集漯河医专第三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开设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及其鉴定系列综合实验;对照组仍按照传统教学计划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授课教师基本相同,观察整合课程的实践效果。

1.2 实验内容的重新组织,加强基础和临床的联系

系列综合实验把常规基础性实验(消毒与灭菌、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细菌生理生化实验、ELISA等)按照病原体检测流程进行整合,并加入生物鉴定自动化仪器,酶标仪等设备的培训。为适应课程的需要,组织学生到三附院检验科去观摩或实际操作,使课堂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1.3 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

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使教学内容标准化,统一制备了教学用CAI课件,并已经应用于实验教学之中。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实验课成绩,规定实验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30%。实验课成绩包括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课堂提问及最后的标本考试几个方面。

1.4 教材建设

2010年联合学校检验专业共同完成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已广泛使用。

2 效果评价

2.1 学生对实验课程改革的评价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听取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评价。调查人数70人次,问卷回收率为100%。学生问卷具体内容及结果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完整的病原体检测知识框架”、“临床内容利于我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验内容引起我的兴趣”、“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的认同率较高。(如表1)

2.2 学生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实验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实验效果测评,四个班共140人参加了测评考核。在考试内容设计上,实验班和普通班共同回答的一般性问题所占比例较大,约90%左右,考试结果显示,普通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74.5分,29%的学生需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时不知如何下手。而实验班的学生平均测试成绩为89.5分,92%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微生物试验的基本操作。(如表2)

另外从毕业实习情况中也看出了实验改革的效果,实习带教老师也反映实验班的学生在微生物实验方面动手能力较强,大多数同学对该类实验积极性高,主动认真,对实验分析和动手能力较强。

3 结语

总体上,学生和教师对实验课程改革的评价是积极的,实践证明,该方案适用于我校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海霞.浅谈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3(7).

[2] 张琼.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开放初探[J].科教导刊,2011(36).

[3] 方迎艳,关宿东.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8).

推荐访问: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探讨 实验 医学
本文标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12/3043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