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新生儿死亡92例评审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13 08:33:43 | 浏览次数:

摘 要 目的:分析本地区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市级各县区2009年4季度~2011年3季度92例死亡新生儿情况,组织产科、儿科、保健科室专家采用十二表格方法进行评审。结果:在评审的92例死亡新生儿中,男性高于女性(男70例,女22例),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新生儿肺炎,1~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占533%,未正规产检及产检情况不详的孕产妇63%,且母亲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或不详859%)。结论:重点对低文化层次的孕妇加大孕期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1~7天新生儿监护,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实行高危孕妇宫内转诊,提高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及新生儿窒息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 评审 结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is region neonatal causes of death and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neonatal mortality.Method:Municipal counties of the third quarter,fourth quarter of 2009 to 2011,92 cases of neonatal death situation,the organization of obstetric,pediatric,health department experts with twelve forms for review.Result:Reviewed 92 cases of death of newborn,the higher in men than women(70 cases of male and 22 females),mainly dead because of birth asphyxia,premature children,and very low birth weight,neonatal pneumonia,1—within 7 days of death of newbornaccounted for 53.3%,not regular check—ups and available for check—pregnant women accounted for 63%,and the mother""s education is generally low(accounted for 85.9%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below,or unknown).Conclusion:Increase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erinatal care management focuses on the low cultural level of the pregnant women to strengthen the 1—7 days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and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high—risk maternal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rauterine referral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to improve the primary pediatric hospitalthe doctor""s skill level and neonatal asphyxia,thus maximizing the reduction of neonatal mortality.

Key Words neonatal death;review

全世界每年有400万婴儿在新生儿期死亡,其中1/2在24小时内死亡,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0%~60%。因此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1。而新生儿死亡评审是通过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新生儿死亡病例的诊断、治疗、转诊、喂养及护理等环节进行系统回顾与分析,发现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2。为了解本市及各县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市及下辖的12个县区2009年4季度~2011年3季度92例死亡新生儿的死亡病历组织市级专家进行了分析研究。

资料与方法

九江市及辖区内的12个县区2009年4季度~2011年3季度92例死亡新生儿的死亡报告卡及死亡病历。

评审方法:参照WHO要求的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十二表格评审方法进行评审。

结 果

新生儿死亡情况:本次评审的新生儿死亡92例,死亡日期为2009年4季度~2011年3季度,其中男70例,女22例。

围产儿死因顺位:前3位死因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和极低体重儿、新生儿肺炎。

死亡新生儿日龄分布:<1天的32例(34.8%),<7天的49例(53.3%),7~28天的11例(11.9%)。

母亲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3例,初中46例,高中4例,大专及以上1例,不详6例。

孕产妇产检情况:≤2次25例,>2次34例,未产检11例,不详22例。

死亡新生儿母亲分娩方式:顺产46例,剖宫产45例,不详1例。

死亡新生儿出生孕周情况:<37周44例,≥37周48例。

死亡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 46例,≥2500g 44例,未测2例。

死亡新生儿评审结果:创造条件可以避免49例,可以避免12例,不可以避免31例。

讨 论

针对死亡的新生儿中母亲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859%),母亲产检次数较少(产检≤2次或产检不详63%),说明重点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孕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采用简单易懂、生动活泼的宣教方式,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国家应加大投入,促使基层保健机构采取主动入户、跟踪随访等方式将上述人群纳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当中,确保其按期产检,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从而降低新生儿出生风险。

针对1~7天内的新生儿死亡人数占一半以上,提示基层医院应制定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的制度,加强对病区的巡视,严密观察及护理新生儿,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围产期宣教应关注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如告知新生儿父母应及时开奶、侧卧位,新生儿避免棉被遮盖口鼻等,以便家长尽早发现新生儿病情及变化。

加强基层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人员素质3。在评审的死亡新生儿中,出生窒息占死因第1位,提示基层医院应提高产科、儿科医生的新生儿诊疗知识和技术,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新生儿用药禁忌证。基层产科医生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术指针及手术时机,发现高危孕妇应及时实行宫内转诊。

实行高危孕产妇分级诊疗制度,对高危孕产妇应明确接诊医院,发现问题应及时转诊至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或终止妊娠,提

2007~2010年邹城市疟疾发病及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FL(3!@(0,0,0,40)K2]

孔德怡 王维忠 闫业凤

273500山东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304

为了解邹城市疟疾发病情况,有效制定防控对策,在加强疟疾常规监测的同时,对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疟疾监测、病例发病情况、疫情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全市所有就诊的”三热”患者、往返疟区的流动人口及出国务工人员等。

方法:①采血部位和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垂、指头;常规消毒、采血,制作厚、薄两种血膜;染色、镜检。②显微镜检查:采用厚薄血涂片镜检,血涂片检查。

疟疾监测病例定义和诊断标准:①监测病例定义:根据疟疾疫区住宿史,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周期性发作、贫血及脾肿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三热”患者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发热原因者。②具体诊断标准《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9—1995”》。

结 果

基本情况:邹城市地处鲁南,以京沪铁路为界,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山区丘陵,西部为低洼易涝平原,其间有白马河、泗河,靠近微山湖畔,成为疟疾流行的病灶区域,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疟疾为间日疟。

监测结果:2007~2010年全市“三热”患者血检累计34063人,年平均血检率为0686%,年平均复核率为1019%;流动人口1609人。共检出“可疑疟疾”病例14例,其中临床诊断疟疾1例,实验室诊断4例。

疫情调查与处理:接到疫情后,对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现场流调和疫情处理,采取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①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对患者隔离进行抗疟对症治疗。②利用宣传单、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疟防知识的宣传,指导群众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③大力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清理洼地积水、疏通沟渠等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地和人蚊接触机会。④开展对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三热”患者的监测。

部分病例发病就诊情况

例1:患者,男,19岁,2007年1月出国,同年4月24日返回。4月24日出现畏寒、头疼、持续发热、出汗、四肢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日到某传染病医院就诊,初诊为上感,收入内科住院治疗。经过消炎、对症和支持治疗7天,病情无明显好转出院。入院检查,体温405℃,脉搏10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脾肋下6cm,急性热面容,神智清醒;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胸部X光片无异常。经过10天治疗未见好转。为明确诊断,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氯喹、伯喹疗法),当天体温下降至37℃,临床症状随之消失,服药3天后出院,回家继续进行抗疟治疗。该病例为输入性病例。

例2:患者,女,52岁,2008年7月26日出现畏寒、头疼、持续发热、出汗、四肢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就诊,收入住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98℃,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急性热面容,神智清醒,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胸部X光片无异常。经过消炎、对症和支持治疗5天,病情无明显好转,7月30日转入某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检查治疗。经骨髓穿刺涂片镜检,查出间日疟原虫,确诊为疟疾现症患者,按疟疾进行正规治疗,服药后当天体温下降至37℃,病情明显好转,回家继续进行抗疟治疗。该病例为当地感染病例。

讨 论

疟疾在邹城市流行已久,建国后曾发生两次疟疾暴发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949%(1960年)和1078%(1971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劳务输出和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全球气候变暖,南水北调工程等为疟疾媒介创造了自然条件。由于邹城市多年无疟疾病例发生,部分医疗单位对疟疾病例的诊治往往缺乏考虑,所以在医院对症治疗均无明显好转。为此,对部分疑似疟疾病例,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上述一疟疾病例个案,从患者入院到确诊时间达10天以上,由于患者未能早期诊断,延误及时治疗时机,增大了疟疾传播、扩散的危险1,2。因此输人性疟疾病例的早期诊断是疟防工作的薄弱环节。

在做好“三热”患者监测的同时,重点要加强援外回国人员的管理,对他们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出国前的预防性服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回国后主动到疾病控制部门咨询、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他们及时追踪观察、采血镜检,早期发现治疗疟疾感染者,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赵仁义.青山地区10年输入性疟疾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128.

2 刘亦仁.对我国中部地区疟疾流行与控制的几点认识[J].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2005,18(4):241.

3 张昌庆.济南市疟疾防治与监测[J].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2005,18(5):381.

推荐访问: 新生儿 评审 死亡 分析
本文标题:新生儿死亡92例评审结果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13/3112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生儿死亡92例评审结果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