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论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价值评判标准

发布时间:2022-03-15 10:14:40 | 浏览次数:

摘 要:当今西方艺术似乎缤纷多彩,形式和观念不断更替,艺术边界不断拓展。随着西方艺术频繁更新的冲击,西方世界以强势经济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一些中国油画创作者们处于新旧观念、新旧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中,在艺术实践上存在诸多困惑和迷茫。在形式上模仿多余个人感受,语言上锤炼重于情感体验,不知这样也是一种现存的文化现象,总之,在当今社会,中国油画面临着一个如何更加健康发展的时期,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当代油画艺术?标准是什么?

关键词:当代油画作品;价值;标准

在当今观念形式不断冲击的年代,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要有一种敏捷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西方油画的冲击下站稳自己的地域。尤其是在艺术家搞创作的时候,一定把握当前的思想文化和当前的艺术流派的意识动态,以题材的文化现象为中心,充分展现艺术工作者的思想情怀与艺术魅力,使油画在吸收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要体现当今精神,更体现出当代中国油画的魅力。

一、当代中国油画的衍生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经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创造出来的艺术产品。是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作品一旦诞生,它肯定会有它的价值。是被时代性与地域性制约,还有创新性。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传入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6世纪。几百年来,一代代艺术家们用写实的笔触记录了历史的迁徙和中国人生活的沧海桑田。从“五四”时期蔡元培创办的“杭州国立艺专”到徐白鸿在中国建立系统的油画教学体系,再到20世纪80年代,油画成为重要的一种创作手段,油画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基本上走完了一个从“陌生”到“高雅”再到“大众化”的过程。这个历程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追求与“中西文明”碰撞过程。艺术家的创作大多数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对生活的捕捉。从当时单一的写实风格到现在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无不渗透着时代、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二、当代中国油画的价值标准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面上凸显着一个朴实憨厚的、几乎是现实形象真实翻版的农民形象,他已经操劳了一辈子,他的手上和脸上镌刻着勤劳、坎坷和善良,但是他在如此的年纪还不能停止劳作,也许这就是他的“命”。这正是《父亲》在当时的独特性所在:它以人道主义的情感述说着对中国农民的关爱和对中国农民的关爱和对乡土的眷恋;它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使观众直接看到了自己身边的现实并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伤感或人道主义的情感。这种人道主义的情感对于当时刚刚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来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艺术上,它针对的是以往“假大空”而采取了照相写实的方法;在题材上,它以领袖像的规格表现的是一个中国社会中最普通的农民,这种反叛对当时的社会和艺术观念都形成强烈的冲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油画作品的产生无论从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例如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与达.芬奇的同名作品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一个是呈对角线倾斜的大趋势,气氛骚乱而激动;一个是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构架。丁托列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被称为风格主义的代表性画家。激烈交错的“动”感是這类绘画的突出特征。两画的完成相距100年,达芬奇等大师们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对平衡、和谐的审美追求此时已发生变化。

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所谓“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可能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不可能。美术家选择这样的形式而不是那样的形式,选择这样的手段和风格而不是那样的手段和风格,是美术家在特定条件下的模仿和学习的结果,然后他才具有了面对世界的语言表述能力,在这个基础上,他才有可能逐步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方式,从而获得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多纳太罗的《大卫》在当时有价值,但到了米开朗基罗对它进行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艺术创新又成为我们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另一方面。这样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就受到了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也就有了各种判断的角度。

三、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一些中国油画创作者们处于新旧观念、新旧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中,在艺术实践上存在诸多困惑和迷茫。在多元化的社会,应该把握本质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油画是从西方起源传到中国的,那如何将油画吸收继承和发展?那就是和中国本土的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当代油画创作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有继承才有创造,艺术的创造不是在一个虚无的真空中实现,而只有立足历史的语境,才会有创新和延伸。

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找创作源泉,在利用中国传统符号,汲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塑造地域性文化特征,给艺术领域带来清新的气息,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油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艺术创作是一种“再创造”,它植根于传统,同时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它为艺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符号表达与意义生成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延续、发展,当代油画创作借助现实文化语境,以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为立足点,多元化与个性化协调发展,拓展延伸了当代发展的新空间。

总之中国油画要在吸收世界优秀油画传统的同时更好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精神。当代中国油画应该展现中国人文化艺术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余丁.中国艺术,中国标准[J].美术观察,2007(09):20-21.

[2]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

[3]陆欢.唐代意境学说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审美启示[D].西南大学,2010.

[4]林海.论中国当代油画冲破泡沫经济以后的发展趋势[D].重庆大学,2011.

[5]贾金莉.当代艺术怎样“懂”[J].紫光阁,2013(02):68-69.

作者简介

薛嘉慧(1993-)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油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推荐访问: 评判 油画 中国当代 价值 标准
本文标题:论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价值评判标准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15/3223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论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价值评判标准》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