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从《科普研究》载文看科普研究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03-16 08:52:04 | 浏览次数:

《科普研究》是国内以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的学术期刊,作者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全面获取了2006~2010年刊载的536篇文献,从作者机构、分类主题、下载引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为了解中国科普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量化依据。

文献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的记录,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统一性,通过文献可以了解历史,认识世界。文献统计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揭示事物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实现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期刊载文统计、社会热点分析、经济问题研究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科普研究》是以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为中国科普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全面检索获得了2006~2010年《科普研究》刊载的全部文献,建立了《科普研究载文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和挖掘研究,为了解科普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量化依据与参考。

一、中国科普研究力量分析研究

人是最具活力的要素,科普研究人员是推动科普快速发展的动力。为了全面了解《科普研究》的作者情况,对2006~2010年《科普研究》刊载的536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表论文最多的是《大众科技报社》的尹传红和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徐善衍,分别是17篇和11篇;其次是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任福君7篇,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李红林、翟立原、郑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李大光和莫扬、《科学时报》社的杨虚杰等人各6篇;中国科协的张开逊和江苏海门市海南小学的徐杰各5篇;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申振钰和张超、清华大学的曾国屏和北京大学的刘华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佟贺丰各4篇,以上16人是科普研究的主要核心作者。另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文章的有20人、2篇的有34人、1篇的有219人,共计289名个人作者。有47篇没有作者署名,有41篇是本刊编辑部撰写的。

从《科普研究》刊载的536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机构看,发表文章最多的是高等院校,共136篇,占25.37%;其中来自“211”工程大学的论文92篇、外国大学的13篇;二者共105篇、占19.59%。其次是各类科研院所,共发文131篇,占24.44%;其中中国科普研究所57篇、中国科学院51篇、其他科研院所23篇。第三是各类报刊编辑部,共86篇,占16.04%。三项合计353篇、占署名作者机构论文的75.59%,这是中国科普研究的主要力量。其余作者机构也基本上都是学术机构,如各级科技馆和博物馆34篇,国家科协与北京科协31篇,科普作家协会等学会27篇,省级气象中心、图书馆、科普中心等单位22篇(见表1)。

按照每个作者单位发表论文数量多少排列,发表5篇及以上论文的有中国科普研究所(57篇)、中国科学院(51篇)、清华大学(27篇)、中国科协(21篇)、《大众科技报》编辑部(11篇)、北京大学(10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10篇)、中国科学技术馆(9篇)、北京师范大学(8篇)、《科学时报》社(7篇),海门市海南小学教科室、全国政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重庆大学各5篇,这些单位共发文282篇,占52.62%;这是科普研究的核心机构。另外,发表4篇文章的单位7个,3篇的11个、2篇的16个、1篇的97个,共148个单位。

二、中国科普研究基金统计分析

从《科普研究》刊载的基金论文情况看,有8种科研基金资助过科普研究,发表33篇论文。其中中国科协科普专项基金18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篇、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4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篇,具体基金论文情况见表2。

科研基金资助是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与其他专业或学科相比,科普研究基金的投入明显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规定“发展科普事业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中国科协设立了研究生科普研究资助项目,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今后应不断加大各类科研基金对科普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基金的投入,产生更多的科普研究成果,促进科普工作的快速发展。

三、中国科普研究论文分类研究

为了准确了解中国科普研究论文的分类情况,笔者发挥从事30余年《中图法》分类工作的优势,对536篇文献进行重新分类,结果表明《科普研究》载文涉及到《中图法》22个大类中的19个大类,只有A、E和U三个大类没有文献。

(一)载文最多的是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共250篇,占46.64%,这是科普在《中图法》中的主要类目。其中:G206传播理论文献最多,61篇,是现代科普的主要手段。其次是G26博物馆事业(含科技馆),共60篇,这是科普活动的主要场所。第三是G316科学工作者,有46篇文献,因为科普工作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部分。G123文化事业组织与活动26篇、G32科学研究事业21篇、G4-G7各类教育20篇、G23出版事业13篇、G124文化产业3篇。

(二)其次是N自然科学总论和C社会科学总论二个类目,分别是98篇和68篇。因为N类自然科学总论中设有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C社会科学总论中设有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这是《中图法》类分科普文献的2个专用类目。

(三)其余文献依次为:J艺术类25篇文献,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类,这是向科普受众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T工业技术13篇文章,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是现代信息社会科普的重要手段。P天文学、地球科学13篇文章,主要集中在气象科学,是科普的主要内容。其余68篇文章广泛分布在其他13个大类,说明科普具有广泛性或多样性。

四、中国科普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按照关键词在文献题名中出现频率高低排列,把出现10次以上的关键词及文献数量排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

(一)在536篇文献中,有207篇文献题名中含有“科普”一词,有72篇文章题名中包含“传播”。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使用最多的“科普”的同义词或代名词,已经远远超过科技馆(42篇)、教育(34篇)、博物馆(25篇)、出版(22篇)、科协(19篇)、电影电视(14篇)等传统科普方法与手段,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科普的主要手段,科普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72篇文献包含科技、48篇包含素质或素养、25包含文化、22篇包含人文;这是科普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目标。

(三)有38篇文献包含公众、15篇包含“三农”、14篇包含青少年、11篇包含大学。表明社会大众、农村农民、青少年一直是科普的主要对象。由于知识更新加快和我国公民接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正在从原来的科普工作实施者,在某些方面逐渐变成科普工作的受众。

(四)有37篇文献包含对策思考、16篇包含创新、14篇包含网络。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思考现代信息社会科普的对策,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创新是科普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科普,搭建科普信息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普人员的关注。

(五)刊载以下主题内容的文章也比较多:

一是39文章题名中含有“以…为例”的副标题,如“关于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广西科技馆为例”,表明科普研究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性强。

二是题名中提到科普名人的有37篇,表明老一辈科普专家或科学家为我国科普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科普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去挖掘引进国外先进科普理念、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促进了我国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有14篇文章包含科普资源、12篇包含研究方法、11篇包含科普作品。表明不断开发和有效利用科普资源、改进科普研究方法、多出优秀科普成果是科普研究始终不变的主题

(六)还有一些主题,文章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与视角十分新颖。例如:科普境界、科普营销论、科普产业、科普概念拓展、科普创新体系、科普平台、科普装备、科普基金等,这些主题是今后我国科普工作与改革发展的方向,需要高度重视,十分值得各类研究基金选择立项,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普研究的主要力量,今后要不断加大科普研究基金投入力度,全面加强科普研究,产生更多科普研究成果;不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科普信息平台,促进我国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农村科学普及对策研究”,编号为2010RKGB2146。

作者简介:

束春德,男,1957年8月出生,汉族,1982年莱阳农学院大学本科毕业生,现任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分析与科普研究。

刘福恒,青岛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应用。

束敏,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统计。

中图分类号:N4文献标识码:A

推荐访问: 科普 载文 研究 发展趋势
本文标题:从《科普研究》载文看科普研究的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16/32550.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科普研究》载文看科普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