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手卷思考叙事表意画的美学原则(下)

发布时间:2022-03-16 09:57:10 | 浏览次数:

二、手卷思考与《清明上河图》

“抒情表意绘画”,画面单一集中,暗示性强, “以有限暗示无限”,“以局部暗示整体”,重视“迁想妙得”,充满了画外之意。其形式多半以立轴、条幅、斗方、扇面为主,画面一眼即尽,然却令人反复思索回味。这种绢纸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约略在隋唐时期,开始成熟,以现存的画迹而论,最早的例子就是展子虔的《游春图》。

“叙事表意绘画”,多以壁画、屏风或长卷为主,重视“时间次序”与“空间次序”的配合推移,重视图像“起、承、转、合”的结构关系与时间因素。上述三种形式当中,以手卷较为晚出。然此一叙事特色,在手卷绘画中,最能展现,可说是已把“赋”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绘画史中,流传下来的晋唐五代宋元长卷绘画,或存或佚,不可胜数。然而以现有的文献可征者,大约以下列数卷较为有名: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唐李道昭的《明皇幸蜀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北宋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萧照的《光武渡河图》与《中兴瑞应图》,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元代王振鹏的《锦标图》以及多种佚名画家的《搜山图图》与《揭钵图》……。

六朝以后,手卷绘画形式飞跃发展,成为主要的绘画叙事形式,常为文学提供绘画性的图解。其中号称现存最古的一件,当是大英博物馆中传为顾恺之所作的《女史箴》长卷。这件作品是依张华的文章《女史箴》为基本数据,绘制而成的图说。一说一图,文字与图像,一格一格地区分,相互对照,并无“时间次序”与“空间次序”的转换与发展。这种一格一图的手卷模式,加上了时空背景的转换,到了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可说已发展到了极致。

除了一格一图的手卷的形式外,还有一种是属于连续动作式的:那就是空间连续发展,空间中的人物动物,也连续发展,而时间也配合在空间中展现。这种绘画,以现存的画迹而论,当以唐李道昭的《明皇幸蜀图》为发端,到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达到了高峰。《清明上河图》展现了非常复杂的时间次序与空间次序,其间活动的人物、动物,亦有复杂的对比与变化,与时、空的变化,相互配合,让人眼花缭乱,算得上是绘画中的《子虚上林赋》《两京赋》或《三都赋》,值得仔细探讨。该卷后有金人张著的跋文,大概介绍画者张择端的背景,跋云: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历来研究者,对文中的“游学于京师”,都当作泛泛的经历描写,无有深意。然据北京故宫博物院余辉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宋英宗(1032—1067)治平三年(1066)知谏院司马光上疏日: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非善为诗赋论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诗赋论策”。可见“游学京师”是专有名词,有一定的条件。张择端要“游学京师”,非具有“善为诗赋论策”本领不可。然而英宗之后,王安石于神宗(1048~1085)熙宁年间,施行“新法”(1068~1077),罢“诗赋”,改以“经义”取士。之后,哲宗(1076~1100)元祐年间(1086~1094),又废“新法”,改为兼考“经义、诗赋”。到了徽宗时期(1101~1125),再度恢复“禁考诗赋”的办法。张择端幼娴习“诗赋”,而遭逢此一政策之反复变化,竞在考场上一无所用,遂把“诗赋”才能,转而为画,这也是自然的事(见余辉《从张著跋文考<清明上河图>的几个问题》,《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香港:香港艺术馆,2007年)。

画家能以诗赋“起、承,转、合”之法,用之于画,其结构当然分外严谨。在此之前,荆浩、关仝、李成、范宽、董源、巨然、郭熙、苏轼、米芾等大家,早已引用诗法入画。在北宋末期,张择端引赋法入手卷绘画,是再自然也不过了。

以“起”而言,此卷画家从中景起笔,渐入前景,画清晨运送“柴炭”入城的驴队,以此“引事”;接下来,画家以前景描写巨舟泊岸,以“装货卸货”的水陆码头繁忙情况为“承”,有如“破题”。一方面,显示漕运入城的能量与价值,“驴队”是绝对无法相比的,一方面又暗示,城中需要的,不能只有贵重物品,一般日用品,也同等重要;然后画家又以中景、前景描写启航之舟,如何渡过“虹桥”,并以桥上桥下,以及两岸交会复杂十字路口间的多重活动情形为“转”,达到了“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的效果;最后,画家以中景前景,描写众人入城后,从四面八方,向“孙家正店”集中又散出的情形,以此为“台”,为“柴炭驴队”的“起”,终于找到了归宿,真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图的“时间次序”,当是从一日之间的清晨荒郊到正午的闹市中心。“柴炭驴队”,在入城后的第一大店“正店”,歇脚卸货,时间应该已近中饭时刻。正店前大街上的轿中妇人,在等人买饭或面来就食,便可证明,时间确实是已近正午(见古原宏伸《清明上河图研究》,辽宁省博物馆编《清明上河图研究文献汇编》,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从人物对照的观点来看,画卷“起”处,“柴炭驴队”在雾中人城,与一行“旅人驴队”,着重裘毡帽出城,相互对照,则可看出“另一种”时间次序。“柴炭”一组,固然表现出的时间是“一日之晨”,而清晨是苦寒的; “旅人”一组,则表现的是一年之春,春寒料峭,非重裘毡帽,不足以御寒。杜甫诗云:“漏泄春光是柳条”。从树木的生长观之,画中刚发芽的杨柳,可为早春的证明。这是以人物、动物、植物的流动与变化,来看时间次序的转换。

柳树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要植物,所占画面最大,功能亦是多重。在时间次序上,柳与春天,特别是春晨,关系密切。在空间寓意上,柳与离情有关,与女子有关,与爱情有关,也与免灾避祸有关。

城外植柳,取意留别,由来甚古。《诗经·小雅·采薇》已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代。寒食插柳之习,插柳游春之风,更还要早些。隋炀帝公元605年下旨开凿“济渠”,又称“通济渠”,也就是宋代的“汴河”,决定在大堤两岸广栽柳树,遂诏令庶民百姓,谓每栽活柳树一株,钦赐细绢一匹,并御封柳树姓杨。白居易《隋堤柳》诗云: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

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

可见汴河岸上的官柳气势,隋时已成,一派盛世太平气象。张择端以柳树

推荐访问: 表意 手卷 叙事 美学 原则
本文标题:手卷思考叙事表意画的美学原则(下)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16/3265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手卷思考叙事表意画的美学原则(下)》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