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东海县小麦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30 10:15:38 | 浏览次数:

摘 要 杂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会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争空间,造成小麦个体发育不良,群体结构性差,田间整齐度降低,进而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简要论述东海县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提高杂草防除效果,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麦田;杂草;防除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S45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03

小麦作为东海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6年种植面积为7.8万hm2,其中稻茬麦田4.93万hm2,旱茬麦田2.87万hm2。东海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丘陵地区主要以小麦、玉米、花生等旱粮作物轮作的旱茬麦田为主,中东部地区则以小麦与水稻轮作的稻茬麦田为主。针对全县麦田杂草发生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除对策,为今后开展麦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 麦田杂草发生特点

1.1 发生面积大、密度高

2015年12月下旬,对冬前杂草发生面积的调查发现,杂草发生面积为1.93万hm2,占播种面积24.8%;2016年3月初早春杂草调查,发生面积3.53万hm2,占播种面积45.3%。2016年3月7日杂草调查,全县加权平均草量40.68株/m2,其中稻茬麦田平均混合草量18.9株/m2,旱茬麦田平均混合草量78.12株/m2。

1.2 麦田草相复杂

由于土壤质地、耕作方式及轮作制度的不同,区域间麦田杂草优势种类差异较大。西部旱茬麦田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早熟禾、棒头草、硬草、婆婆纳、野老鹳草和苕子等。中东部稻茬麦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杂草种类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野燕麦、猪殃殃、繁缕、麦家公、荠菜和野老鹳草等。中部部分田块阔叶草与禾本科杂草同为优势种。

1.3 杂草发生规律

西部旱茬麦田采用耕翻后条播,播种早且气温较高,若秋季雨水充沛,冬前杂草出草量较大,开春后出草相对较少;反之,则冬前出草量少,开春后出草量较大。稻茬耕翻播种麦田中的杂草,冬前出草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开春后出土。稻茬免耕撒播麦田中的杂草,冬前出草量大、出草早,且草龄较大,开春后杂草仍然有一个出草高峰。

2 杂草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冬前化除面积减少

直播稻在东海县的大面积种植,使大部分稻田让茬晚,小麦播期推迟,杂草萌发期也相应推迟,从而导致冬前化除适期缩短,冬前化除面积相对减少。2016年冬前化除面积0.53万hm2(均为土壤封闭),较2015年化除面积减少0.47万hm2。

2.2 耕作制度

近年来,由于免耕栽培面积占比较大,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较为粗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面积小麦田出苗整齐度差、杂草萌发期长,不利于除草剂及施药期的选择,从而使田块杂草发生较重。

2.3 人为因素

多数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对杂草的危害不够重视,且形成了见草打药的习惯,将麦田杂草的防除集中到春季进行,缺少冬前主动化除的意识,失去了二次用药补防的机会,使化除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控制田间草害。

2.4 除草剂应用不合理

农户出于习惯,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类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使杂草慢慢产生抗性。杂草产生抗性后,农户为提高防除效果,就会加大除草剂的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除草的难度逐渐增大。

3 麦田草害的防除对策

麦田杂草的防控,应坚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依据田块草相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化学防除为关键,以冬前化除为主,春季化除为辅,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除的策略。

3.1 农业措施

3.1.1 精选麦种

许多杂草种子通过混杂在麦种内传播蔓延和危害,应在小麦播种前,对麦种子进行严格精选,清除混杂的草籽和杂粒,减少杂草种子来源。

3.1.2 提高耕作管理水平

中东部稻茬麦田,可通过深耕灭茬将地表的杂草和草籽深埋土壤,能显著减少当年麦田杂草的萌发数量。对于腾茬早的西部旱茬麦田,可在播前诱发除草,结合机械或药剂灭茬。适期早播,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促进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与杂草的生长竞争力,达到以苗压草的目的,减轻草害;适期早播还可为冬前化除争取更多的化除时间。有条件的可选择小麦条播,便于中后期的人工除草。积极防除田埂、沟渠杂草,避免田外杂草向田内扩散蔓延。

3.1.3 人工除草

对一些较难防除的恶性杂草,如早熟禾、罔草等。如果错过防治适期或防除效果不理想,田间草量较多,草龄偏大,应及时人工除草,以减少来年田间杂草的种源量。

3.2 化学防除

3.2.1 冬前化除

坚持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封杀相结合的防除措施。由于冬前杂草苗小耐药性低,且田间郁闭度小,杂草裸露面积大,施药防除效果好,使冬前化除用药量少,成本低廉。因此,冬前应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用药时间,立足冬前时期内早用药,有利于小麦形成壮苗。

3.2.1.1 土壤封闭处理

对于中东部播种较晚的稻茬麦田,小麦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墒情较好的前提下,提倡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既可避开小麦出苗后受低温寒流的影响,又能保证防治效果。板田麦、耕翻麦要在播后覆土盖籽后,套播麦田在水稻收割炼苗4~5 d后,及时抢墒情施药。对于水稻秸秆还田的麦田,稻草尽量截短、挑匀,窄垄开深沟覆土并及时趁墒施药。以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可667 m2用50%苯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30~150 g,对水50 kg均匀喷雾。以罔草、硬草、棒头草为主的麦田,可667 m2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30~150 g,对水50 kg均匀喷雾。用药适期应掌握在小麦播后15 d内,施药时间要抢早,在气温高、草龄小、墒情好的情况下施药,可提高除草效果。错过用药适期的麦田,可用土壤封闭剂(全量)加茎叶处理剂(全量)复配应用,用药时间应在12月前。

3.2.1.2 冬前茎叶处理

用药适期一般在小麦播种后40 d左右,杂草基本出齐且草龄较小,此时施药除草,防除效果最好。为确保防除效果,应选择日均气温8~10 ℃以上的晴好天气,且土壤墒情较好时施药。可结合实际情况,在灌溉后或雨后晴好天气进行化除,施药后12 h内无降雨过程。

以看麦娘、菵草、硬草等禾本科为主的田块,可选用5%唑啉草酯(爱秀)乳油50~60 mL/667 m2或15%炔草酯(麦极)可湿性粉剂20~30 g/667 m2或5%唑啉草酯·炔草酯(大能)80~100 mL/667 m2或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100~120 mL/667m2,对水40 kg均匀喷雾。

以播娘蒿、猪殃殃、荠菜等阔叶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35%苄嘧·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 g/667 m2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50 mL/667 m2或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7 g/667 m2,对水40 kg均匀喷雾。

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40 mL/667 m2与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667 m2混配;或50%异丙隆125 g/667 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40 mL/667 m2与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667 m2混配,对水40 kg均匀喷雾。

3.2.2 春季化除

对冬前未化除或冬前化除效果较差的田块进行春季化除,是防除麦田杂草的最后一关。春季施药应在返青至拔节期之间,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过早用药易造成麦苗叶片畸形,过晚用药会影响幼穗小花正常发育,同时应避开低温和阴天施药。

以看麦娘、罔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100~120 mL

/667 m2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0 g/667m2或5%唑啉草酯·炔草酯100 mL/667 m2,对水40 kg均匀喷雾。

以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等阔叶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5 mL/667 m2加20%二甲四氯150 mL/667 m2混配、或48%苯达松水剂100 mL/667 m2加20%二甲四氯

150 mL/667 m2混配,于麦苗4叶期对水40 kg均匀喷雾。也可选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667 m2、或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50 mL/667 m2、或20%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6.5 g/667 m2,于麦苗4叶期至拔节期(杂草齐苗),对水40 kg进行茎叶喷雾。

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于小麦4叶至拔节期,选用3.6%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磺隆水分散粒剂(阔世玛)30 g/667 m2、或7.5%啶磺草胺水分散剂

12.5 g/667 m2,对水40 kg均匀喷雾。

“四边”(田边、沟边、路边、渠边)杂草种类多、发生重,这些杂草不仅成为灰飞虱等害虫的滋生地,同时又为来年田间杂草的发生提供大量种源。对“四边”杂草可使用草甘膦、飞达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

4 化除注意事项

4.1 施药方法

除草剂用量一定要按照规定剂量施用,不可盲目加大剂量以免产生药害;要用足水量,冬前化除用水量不低于30 kg,春季化除不低于40 kg;配药时,必须采用2次稀释法,严禁将药剂直接倒入喷雾器中使用,避免药液不匀而产生药害或防除效果不佳;施药时要做到喷透、喷匀,不漏喷、不重喷;施药前后应彻底清洗器械。

4.2 天气情况

喷施除草剂应选择在日均气温8~10 ℃以上,晴好无风的天气,日均气温低于5 ℃时不宜用药。施药时确保未来一周无寒流天气,禁止低温、寒流前后用药,避免药害的发生。

4.3 轮换交替用药

为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类型除草剂,使杂草产生抗药性和杂草种群变化,从而降低防除效果。应对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合理进行轮换交替使用,延缓杂草抗药性产生和杂草优势种群交替的速度。

4.4 除草剂使用禁忌

异丙隆及其复配剂易产生冻伤害,应避免在冷空气来临前后用药;为防止对当茬和后茬作物有不良影响,甲磺隆、绿磺隆及其复配剂禁止在小麦田使用;小麦拔节后应禁止使用除草剂。

(责任编辑:刘昀)

推荐访问: 东海县 杂草 小麦 对策 发生
本文标题:东海县小麦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30/3836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东海县小麦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