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浅谈普通物理学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渗透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03-31 08:28:17 | 浏览次数:

【摘要】普通物理学作为高校理工科必修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不容动摇,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院系分配的学时在减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物理学在理工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物理学 理工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57-02

普通物理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必修公共基础课,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都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我校(许昌学院)也处在转型发展中,注重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因此,转型发展形式下的普通物理学在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渗透与应用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实现更好的渗透与应用,我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渗透

在现阶段的大学物理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生们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各专业相结合,真正发挥其基础课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物理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

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物理学史、科学家轶事、科技发展前沿,使每一堂课能让学生有几个“兴奋点”,让物理课堂生动起来。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课堂上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在讲刚体定轴转动时,可以结合教室的门进行开门、关门的演示,让学生思考转动效果与力的三个要素间的关系。再如,讲多普勒效应时可以结合蝙蝠的飞行、雷达测速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物理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其次,进行教学改革。既然普通物理学是理工科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要面向所以的理工科专业。各专业对物理知识需求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不适合一刀切,要做到因专业施教,因此我们将物理知识按模块化进行分配,针对不同的专业侧重点不用。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侧重电磁学模块和波动模块,机械专业和测绘侧重力学和热血模块,按模块化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最后,要加强与学生的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多沟通,有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出和课程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允许学生互相讨论,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的体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应用

我们的任务是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其他理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不应只要学生学会各知识点,掌握定理、定律及公式,更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将物理思维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物理思维的特点:

1.模型化。实际物理是很复杂的,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把复杂具体的事物用简单抽象模型代替,这就是物理模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易于研究。

2.逻辑性。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道理是它科学性质的表现,逻辑思维在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理工科人才逻辑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思维的转换。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思维的方式,改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

4.表述的多样性。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这种表述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首先对思维的方法要加以选择、优化。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中、工作中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等效思维。所谓等效,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属之,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将物理思维方式应用到其他专业的学习中,以至于以后的工作中,对于理工科人才逻辑的转换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形式下,普通物理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普通物理学的教学不容忽视,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模式、各专业教师间的沟通三方面着手,高质量的完成普通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实现物理学在应用型理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渗透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海珍,姬晓旭,卢成.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2),108-11.

[2]王敏华.物理思维方式的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1,53-57.

[3]张俊吉.对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科技创新导报,2016,3,152-154.

[4]张志颖.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20,71-72.

作者简介:

张春丽(1980-),女,吉林白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原子分子物理。

推荐访问: 普通物理学 在理 工科 人才培养 浅谈
本文标题:浅谈普通物理学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渗透与应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31/3848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普通物理学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渗透与应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