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基于“钱学森之问”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体制现状

发布时间:2022-03-31 08:46:09 | 浏览次数:

摘要:“钱学森之问”的本质就是对我国现存的教育制度的反思,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弊端阻碍着杰出人才的培养。钱学森的学术成长过程说明,杰出人才的培养是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精神的结果,而解决“钱学森之问”即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关键在于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并提倡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创新体制;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祁志生(1969-),男,山西介休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黄民(1965-),男,江苏徐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03-02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封信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社会各界对教育部的回应充满期待。11月15日,在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袁贵仁部长作了一个书面讲话,题目就是《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努力培养创新人才》,特意谈到创新人才问题,谈到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以及钱学森对创新人才的忧虑,“下一步我们会把创新人才的培养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同年11月20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就《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公开信作出回应并表示,对这封引起全国反响的公开信,教育部“一直关注”。关于“钱学森之问”,续梅称,这个问题“特别宏大”,“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教育部会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认真研究,合理吸收。同时,她也坦承:“教育的问题是多少年来形成的,马上要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需要一步一步来。”[1]

教育部的回答两年多了,有关“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众说纷纭,不难看出,“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笔者认为,关于“钱学森之问”,一是要厘清问题本身,二是正确回答,三是如何实践。

一、“钱学森之问”的本质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指面对中国教育现状,钱学森谈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此相仿,有人亦提出所谓“毛泽东之问”,是指在1925年,青年毛泽东面对民生凋敝、军阀混战的旧中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感慨之余,在《沁园春·长沙》一首词中问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

“毛泽东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是在不同时代提出的问题,但二者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而提,有异曲同工之妙。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新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人民当家做主,“毛泽东之问”初步得到了解决,但“钱学森之问”呢?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今天,这一沉重的话题再次提出,引起了总理的焦虑,引起了国人的忧叹,也引出了11位教授的“上书”。可以说,“钱学森之问”其实就是现代版的“李约瑟之谜”。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在校接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教育成果如何呢?我国有1000多所高校,跻身世界著名高校之列的乏善可陈。前几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3]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普通教育的教育结果,也让人们可以看出中国普通教育中最缺少的是“创新”。那中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呢?实事求是地讲,有过之而无不及。泱泱大国,多少年来却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少年来我们的社会一直在推行“希望工程”,却在一定程度上忘记了政府的义务教育职责?这就是对中国教育现状和体制最好的反诘。在这里,应当反思的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心态,这才是“钱学森之问”的本质。

二、“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关于“钱学森之问”,很多人争相作答:[4,5]

——有的说,要提高教师水平、贯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大做强高等教育。

——有的说,要“还高校以办学自主权,改变教育行政化倾向”。目前学者都很“愿意”当官,因为只有当官才有特权和资源,有自己的项目、经费、场地和人员。当然,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是指大师级人才。如果学者想成为大师级人才,起码应做到把心思放在学术上,不汲汲于争乌纱帽,不费尽心思斗别人。板凳要坐十年冷,潜心治学,用心科研,才能做出成就。

——有的说,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建立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有的说,大学民主化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大学实行民主选举有利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稳定性和渐进性,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学术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意识,这将对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大学应当成为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也有的说,教育应当去政治化,加强思想道德、人文修养,摒弃政治挂帅。如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要参加政治考试,很大程度上这是对学生有限学习时间的浪费。

——更有的说,要反思“文化之不足”:我们的文化是官场文化,讲究的是等级,扼杀的是平等和真理;权力是私有的、权力是缺乏制约的、权力是被滥用的。因此,相对应的,个体是奴性的,全被塑造成了依附型人格,鲜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怎么会有创新精神,怎么会有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下,人们“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唯独不畏真理;在这种文化下,人们只有盲从心理,没有科学精神;在这种文化下,人们崇拜权力、崇拜金钱,唯独不崇拜知识。

毫无疑问,钱学森的成就鲜有人能望其项背。钱学森之所以成为学术大家,除了家庭的影响、个人的努力,还得益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交通大学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教育和熏陶,也得益于在美国的工作和研究经历。在钱学森看来,加州理工学院给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本科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钱老先生谆谆教诲晚辈立志学习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科学创新精神。

到这里,问题的答案想必大家已经知晓,那就是:教育的发展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杰出人才的培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氛围,尊重科学,勇于创新,要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钱学森之问”的实践

知道了问题的答案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实践。

钱老之问,源于杰出科技人才的培养。宽泛地说,科学和技术二者本质不同,科学属于人类认识自然的范畴,而技术则属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基本上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之后便出现了技术和科学相互融合促进的局面,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简称为“研究与开发”,即R&D)为核心,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过程,一般经过三个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与此相对应,钱学森把科学技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6]实际上,科技的概念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人才的培养也与此相对应。凡事要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诚如《科技导报》编审蔡德诚先生归纳的科学精神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想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及宽容的激励”,这应也是指导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宗旨。[7]

事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美国大学的辉煌成就是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取得的,美国人具有的珍视学术自由和勇于创新的理念也许正是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实践的深层次原因。[8]

最近,多方消息证实,教育部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悄然实施,这项试图破解中国人“大师”、“诺贝尔奖”心结的人才培养计划浮出水面。据了解,入选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11所名校,该项计划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开始试验,并且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9]截止到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为贯彻落实上述目标,教育部组织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它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国目前仍是应试教育模式。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将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只有拥有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一个民族才有前行的动力,一个国家才会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富有活力。钱老之问引人深思,如何培养杰出创新人才应作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和实践,而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钱学森之问”本质上是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反思,“美国的民主社会制度下思想自由、学术繁荣”乃是钱学森成功最根本的保证。[10]“绝知此事要躬行”,遵循教育规律发展教育并注重实践,如是乃教育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回应“钱学森之问”公开信:需要一步一步来[EB/OL].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71653160/5.html.

[2]宋圭武.“毛泽东之问”VS“钱学森之问”[EB/OL].http://blog.china.com.cn/sgwjjx/art/1713325.html.

[3]中国孩子创造力世界倒数第五,什么束缚了想象[EB/OL]. http://edu.sina.com.cn/l/2009-08-20/1617176286.shtml.

[4]回答钱学森之问到底有多难[EB/OL].http://contend.sinoth.com/Doc/article/2009/12/12/server/1000051867.htm.

[5]“钱学森之问”,袁贵仁回答不了[EB/OL].南海网,2009-11-17.

[6]那日苏.科学技术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张薇.论美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理念与实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htm.

[10]回顾《钱学森文集》的翻译:谈庆明在“《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出版座谈会”上的报告[R].2011.

(责任编辑:麻剑飞)

推荐访问: 高等教育 体制 现状 创新 我国
本文标题:基于“钱学森之问”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体制现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31/3857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于“钱学森之问”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体制现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