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31 10:02:45 | 浏览次数:

摘 要: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的勘察是施工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地下水活动对岩土工程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要准确查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水文地理条件过于复杂,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对水文地质勘察有具体的勘察内容,并详细查明地下水的情况。

一、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

(一)地下水位上升的危害。自然情况下地下水动水压是保持在平衡状态的,此时不会给地面上的岩土工程带来任何的问题。但是一旦地下水动水压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岩土工程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地下水位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的结构、总体的岩性产状等)、水文气象条件(气温、降雨量等)和人为因素(施工、灌溉等)的影响。受到地壳变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旦地下水压突然增大,地下水的应力可能超过上层岩土体的强度,在上层岩土体不稳定的情况下,极有可能给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包括:土壤盐渍化或者沼泽化,增强地下水及岩土体对建筑的腐蚀性;河岸、斜坡等岩土体发生崩塌、滑移等地质不良现象;部分岩土体结构的特殊性被破坏、软化、强度降低;粉土及粉细砂饱和液化诱发管涌、流砂等现象;地下洞室充水过度引起基础上浮和建筑失稳。而这些灾害的发生对于岩土体上的岩土建筑来说基本上是毁灭性的,因此在设计勘察和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地下水水压的变化,确保岩土工程的稳定性。

(二)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地下水位下降多由人为原因造成,比如过度开采地下水、采矿工程中矿床的疏干及上游建坝、修水库造成下游地下水补给不足等。地下水下降幅度过大常引发地下水枯竭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甚至引发地面沉降、塌陷及地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给人类居住环境及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极大威胁。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会使得上层岩土体得不到足够的支撑,如果岩土体的强度不够,土质较为疏松,岩土体上的建筑工程就会出现下沉、塌陷的现象,带来了安全隐患。而如果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岩土体在水的浸泡下可能会发生软化、崩解、胀缩等现象,水位上升过快时还会导致流沙或者管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在设计岩土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地下水位可能发生的变化,尽量选择岩土体更为稳定的区域施工,从而避免地下水位上升或者下降对岩土工程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地下水频繁升降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会引起岩土体产生不均匀性涨缩变形,而频繁的水位升降不仅造成岩土体涨缩变形的反复,还会使涨缩幅度越来越大,继而造成地裂,对建筑特别是轻型建筑构的破坏尤甚。另外,地下水位变化区间内因地下水交替频繁,土层中胶结的铝、铁等成分大量流失,该土层的土质变疏松、含水量的孔隙比變大,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降低,极不利于岩土工程的基础选择和处理。

二、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中在对水文地质问题勘察时,应先收集、整理拟施工区域的基础性水文地质数据与资料,将其与施工方案中所采用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施工风险区和隐患区详细勘察,采用取样试验等方法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勘察与评估,进而掌握详细、可靠的地下水变化幅度及规律,与周围岩土的性质结合后综合分析、评估突涌、流砂及管涌等情况发生的几率,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考虑采用对地下水截留并外排或者补充地下水等针对性措施,以保障岩土体的稳定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二)加强水理性质分析。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下水变动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意味着地下水对于上层岩体的作用规律是可以探究的。所以,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要加强对水理性质的分析,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地质环境特征,明确岩土的胀缩性、崩解性、软化性、给水性及透水性等性质,把握好地下水位的变动规律。有条件的还可以直接查询地下水位变动的记录资料,没有相应条件则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岩土工程施工设计工作,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地下水污染治理。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加剧所导致的地下水平衡被打破是地下水文地质变动的主要原因,可见,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治理地下水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工业生产废水的排放,所有的工业生产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在农业种植中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因为化学农药会随着降雨渗透进土壤,同样会对水文地质造成改变。另外,还要不断探索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尽快恢复生态内的地下水平衡。

(四)地下水腐蚀防治。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腐蚀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控制水泥的品质和水灰比的用量来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可根据腐蚀环境中腐蚀物的类型对混凝土的成分予以改进,增强对混凝土外层的保护。一般在腐蚀性较强的地段可以用抗硫酸盐水泥或者矿渣水泥来建造地基,这些水泥的抗腐蚀性能较好且性质稳定。对于盐碱地等腐蚀性较强的环境,必须在桩基础表面涂刷沥青或树脂涂膜,以隔绝外界环境对桩基础的侵蚀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采取场地排水或者换土等措施。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每年都会新增大量的建筑面积,但是岩土工程开展之前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却大多流于形式,这就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所以,为了延长岩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在施工之前对地下的水文地质情况做深入了解,分析地下水文地质情况可能对岩土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要积极制定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敏,崔静光,谢兆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

推荐访问: 水文地质 地下水 勘察 应对措施 分析
本文标题: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31/3867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