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基于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的程序文件制定思路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03 09:35:00 | 浏览次数: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条件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给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控制工程质量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是公路工程检测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而实践证明用程序文件指导具体的检测活动能规避许多检测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文章从程序文件的基本要求出发,总结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机构的实际情况案例,分析机构程序文件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为各机构面向不同实施对象程序文件的制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路;检测;程序文件;因素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has complex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more uncontrollable factors,which bring challenges to quality inspection management work.How to control the accuracy and authenticity of engineering quality data is a problem that must be faced by all highway engineering inspectors;an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using the procedural files to guide specific testing activities can avoid many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testing process.Starting from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procedural document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detection results,then,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it analyzes the thoughts and methods for developing the organizations procedural files,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dural files for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objects.

Highway;Detection;Procedural file;Factor

0 引言

1959年,美國国防部向国防部供应局下属的军工企业提出了品质保证要求,要求承包商“应在实现合同要求的所有领域和过程中充分保证品质”,并对品质保证体系规定了两种统一的模式,这就是产品质量检测的雏形。现代的第三方产品品质认证制度早在1903年发源于英国,是由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BSI的前身)首创的。1971年,ISO成立了“认证委员会”(CERTICO),1985年,易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促进了各国产品品质认证制度的发展。

作为生产数据的企业——检验检测机构,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无疑就是企业的生命。检验检测机构是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第一责任人,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伪造数据不仅使自己的产品声誉扫地,还会给经济建设带来重大损失。

交通行业的检验检测机构是为公路工程所用材料、工程制品、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机构,是为保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关键数据的部门。而公路、水运工程面临点多、线长、面广,质量要求高,形成时间长,户外作业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交叉工序多等生产特点。如何保证公路、水运工程所用的材料、构件、工程制品、工程实体质量和技术指标在试验检测活动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影响公路行业检测数据的因素分析

1.1 环境条件对检测数据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是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得出的客观结果,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受试验条件的影响很大。例如测定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标准要求,车辙试验机须安装在有加热器、能自动控制温度、配置控制气流循环设施、能达到恒温要求的检测场所内,操作时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检测场所已达到(60±1) ℃的恒温环境中,保温时间≥5 h,不得>12 h,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 ℃。在1 h测试过程中,如果检测场所没有配备相关温控设施,试验期间无法监测恒温室温度记录,这样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偏离,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真实、准确、可靠。

1.2 检测样品抽取和制备对检测数据结果科学性的影响

抽样工作贯穿试验检测活动全过程。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查,而这种检查不可能是全数检查的,如果是破坏性检查更不可能进行全数检查。因此必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使检测数据能代表被检测实体的真实状态,再以取得的样本状态返回表征实体状态,以此满足检测数据的科学性。

例如《石灰取样方法》(JC/T 620-2009)中规定,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袋装取样法为:“从每批袋装的生石灰粉中随机抽取10袋,每袋取样量≥500 g,将取得的样品混合好后,采用四分法将其缩分到生石灰粉≥1 kg,缩分后的混合样均分后,一份为检验样品,一份为封存样。”如果在实际中一次性从1袋石灰中抽取≥500 g作为试验样品,或者从1袋石灰中取出部份作为样品,都是不符合抽样标准要求的。这会使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导致检验结果不能代表该批编号石灰的整体质量水平。

同时,样品制备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17)中明确规定水泥样品制备:采用“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分至约100 g后,应经过150 μm方孔筛进行筛分,达到除去杂物的目的,再将除去杂物的筛余物研磨后迅速使其通过孔径为150  μm的方孔筛,进行充分混匀,装入洁净、干燥的试样瓶中,密封、进一步混匀供测定用。如果试样制备过程中带入金属铁可能影响相关的化学特性的测定,应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的金属铁后,才能用作测试样品”。如果在进行水泥化学分析样品制备时,经研磨后的样品未全部通过150 μm孔径筛,或者在研磨过程中受潮、未拌合混匀以及未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的金属铁,会导致水泥化学分析(如三氧化二铁、氯离子、二氧化硅)等检测结果出现偏离概率大的情况,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对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检测工作的基础保障是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管理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设备或对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1]。设备管理员应按照《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指导手册》中对仪器设备计量溯源的要求,制订计量溯源总体计划,实施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工作,对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的测试结果及时确认。针对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在检测数据及相关记录中被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1]。对使用频次高的,使用环境恶劣的,对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移动使用的,漂移较大、稳定性较差的,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仪器设备,可采用传递测量法、多台套设备比对法、标准物质法、留样再测法、实物标件检查法、自带标样核查法、直接测量法、实验室间比对法等任一方法开展核查工作[4],确保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检验检测结果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

1.4 检测人员对检测数据结果真实性的影响

检测工作的主体是从事检测的人员,检验检测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检测人员为中心来进行的,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素质过硬、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检测人员所出具的检测数据的质量往往高于一般检测人员。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不仅与检测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关,也与其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密不可分,这两者对提高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检测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重视检测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试验检测业务水平,使检测人员严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程序,能独立开展检测工作,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客观、公正,并对试验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2],确保所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

1.5 检测标准方法选择对检测数据结果有效性的影响

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对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它能规范检测工作,减少检测工作的随意性。例如在进行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时,《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1-1992)标准中规定:“把试样放在两压板的表面之间,并使試样中心线与两压板表面中心连线重合,确保试样端面与压板表面平行,调整试验机使压板表面恰好与试样端面接触,并把此时定为测定变形的零点”。如果检测人员在试验时,未能使试样中心线与两压板表面中心连线重合,未能调整试样端面与压板表面使其恰好接触,测定变形的零点就会不准确,那么检测结果试样的实际负荷和压缩应变会出现偏高或偏低现象,从而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程序文件制定的思路与方法

针对公路行业检测活动的诸多影响数据准确性、真实性的因素制定相应程序,以执行程序文件为纲要,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善监管制度、建立责任追溯制度、建立诚信机制等都是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真实性的有效方法。

2.1 检测环境程序文件制定

在环境条件方面建立《检验检测场所环境控制管理程序》系列程序文件,从环境条件的识别、环境相互影响要求、环境条件监控要求、进入使用检测区域的限制要求等方面对实验室环境条件提出监控方法与措施:

(1)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测人员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执行检测标准方法对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识别,并确定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重点关注温度、湿度、振动、噪声等因素。

(2)检测项目负责人根据确定的环境因素,提出监控手段、方法和配置相应的监控设备,并将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环境条件的要求编制《检测场所环境监控要求一览表》。

(3)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的环境条件要求,正确使用环境监控设施设备,确保试样状态调节、试件制备、测试过程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4)检测人员在检测前应根据检测项目参数和标准规范的规定要求,认真核对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当环境条件符合后方能开始检测,并及时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而措施无效时应停止检测并予以记录。

(5)检测场所规划应遵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组织协调顺畅的原则[3]。要求不同的检测作业、不同检测样品在同一贮存区域和不同消耗品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应采取隔离措施。对一些有特殊环境条件要求的场所(如标准养护室)除配置环境监控设备外,应制定出入库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好环境条件的监测。

环境条件符合性在检测过程环节为首要条件,例如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标准中规定,水泥室内环境条件要求“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50%;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90%”。在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时,如试验室温度及湿气养护箱温度、湿度均不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最终结果不是时间偏长就是时间偏短,这样检测出来的数据结果不是真实数据,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2 抽样控制程序制定

(1)制定抽样计划。抽样计划应以统计技术为基础,参照《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 10111-2008)和《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2829-2002),结合产品批量大小来制订抽样计划。抽样计划主要包括抽取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取样地点、数量、取样的方法要求等。抽样计划确定后,抽样执行人接到抽样任务后应明确抽样目标和抽样原则。

(2)抽样要求。抽样执行人应严格执行抽样计划,除非发现抽样计划有错误,否则任何人不得根据个人意愿随意更改已定好的抽样计划。整个抽样过程应遵循以下规则:①不能有意识地只抽取好的或差的;②当样品按平面排列时,抽取样品的行和列要相对均匀;③当样品分层排列时,应使样品在各层的分布相对均匀;④当样品由不同批次组成时,应按批次数量的比例抽取样品。

(3)封样管理。样本抽好后,应按照标准、规范或文件合同有关规定对样本进行标识、封样,并及时编制抽样单。抽样单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产品等级标注执行标准、抽样数量、抽样基数、批量抽样日期、样本量及封存地点、封样状态、抽样方案和取样方法等,最后须经抽样人签字。

检测从业人员必须坚持随机原则,即在抽样检验产品质量时,只有坚持随机原则才能确保抽取出来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一致性且其概率与检验批相同。同时可将抽样误差控制在最低标准要求,继而保证抽样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现场压实度检测中,桩号选取时若不采用随机抽取,带着检测人员个人主观因素任意选取,就不能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17)实测项目检验规定的要求:“对检查项目按规定的检查方法和频率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并计算合格率”,就不能真实反映需要检测路段的真实有效的压实密度,数据结果就不具有代表性、科学性。

2.3 检测人员检测活动程序文件

针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活动制定了人员管理、培训控制程序,人员监督程序,检测过程控制程序,现场检测程序,不符合工作程序,检测记录、报告控制程序等一系列程序[1]。针对检测人员从能力培训到人员监督,再具体到室内外的检测活动,使其检测数据的记录报告的编写都以程序文件的方式固化成文件,要求每个检测人员严格执行。

现场检测程序中规定:“检测项目负责人在确认检测条件已满足检测要求后,即可实施检测工作。”“检测人员按照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及检测方案要求开展检测工作,认真记录检测过程及检测数据。”“在检测中,检测人员应注意观察设备工作状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正常后方可继续检测。”“在檢测中,检测人员应随时监控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填写《检验检测工作场所环境控制记录表》,当环境监测显示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条件要求时,检测人员应停止检测,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直至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再继续检测;对不能间断的检测活动采集的检测数据应宣布无效。”“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确保检测结果数据的有效性。如经过努力,环境条件还是达不到检测要求,项目负责人应与委托方协商是否继续检测或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变化。”

检测记录要求:“各部门根据程序文件的规定,认真、及时地做好本部门有关的记录。记录信息的内容应包含整个过程的全部信息,力求完整,以保证必要时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下进行复现。”“记录应在工作中形成,不得补记、追记、重抄。”“记录宜使用蓝或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填写,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时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记录需真实、齐全、及时、清晰、明了,并附有校核人员、检验检测人员或制样人员的签字等识别。”“各个过程产生的记录的格式随同程序文件一起报公司审批。”如实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对记录格式的适用性,应定期评审,如各部门在准备管理评审汇报内容时进行。需要时,可随时进行评审。”

从环境设施到仪器设备,从机构管理到检测记录表格,程序作为行动的依据和准绳,带来了丰硕成果: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广西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D合同段,被广西建筑业联合会评为“2017年广西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2018年5月被广西建筑业联合会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将程序文件作为执行、验证和评审质量活动的依据,可为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提供保证。

3 结语

检测数据是检测企业的唯一产品,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东西,它能显示检测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能体现检测人员的素质。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模式,不断采用新思路、新方法管理好检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才能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才能保证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可靠、科学、真实、准确。要求检测人员在日常的检测活动中严格执行制定的相关程序文件,辅以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机构数据管理办法。同时,不断改善机构的设施与环境,是检测工作的重要基础;检测标准方法是机构实施检测工作的依据和资源,应及时更新标准,选择合适的标准方法;按规定检定或校准计量器具是保证检验仪器设备处于受控状态的一种技术措施;正确地进行样品的抽取与制备是检测工作中重要的一步。只有牢牢抓住这些关键环节,才能不断提升检测水平,从而确保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S].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0号[Z].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厅质监字〔2012〕200号)[Z].

推荐访问: 思路 准确性 制定 因素 检测
本文标题:基于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的程序文件制定思路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3/3963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于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的程序文件制定思路与方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