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信息网络战新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6 10:04:21 |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战的发展趋势及作战形式成为军事界热门话题。新时期的信息网络战已经成为一种优先被考虑的,贯穿战争整个过程的,破坏性极大的“顶级”作战形式,它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存亡。文章通过对最近几年信息网络战经典案例研究,总结分析了其所呈现出的新趋势,并为军队适应信息网络战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战 网络战 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2-0043-03

1、引言

计算机网络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实验室,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围绕网络空间博弈的浪潮席卷全球,“赛博空间”作战、制信息权、制网权等成为军事界热门话题,而近年出现的“舒特”攻击、“震网”病毒、“维基揭秘”及中美黑客大战等事件的接踵而来,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最近,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十大致命武器》的文章,文中将我军“计算机网络作战行动”及“先进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列为第一位和第三位,该文一方面对我军在自身信息化建设及网络作战等领域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点明了作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战--网络战(信息战),已经成为一种优先被考虑的,贯穿战争整个过程的,破坏性极大的“顶级”作战形式,它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存亡。

2、信息网络战的兴起及案例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英阿马岛战争、以黎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等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信息和网络的作用日益凸显。90年代海湾战争之后,随着人们对新作战手段、作战方式,乃至战争形态认识的不断加深,信息化战争、信息战、网络中心战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相继提出,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掀起了新军事革命和信息战、网络战理论研究的高潮。

2007年9月,以色列空军非隐身战斗机突入叙利亚领空,对预定目标实施了精确轰炸,并从原路返回,整个过程完全没有被叙军方发现,全世界为之震惊。原来,此次空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以军使用了类似于美军“舒特”技术,成功侵入叙军防空雷达网,“接管”控制权,使其防空系统处于失效状态。

2008年8月,俄格爆发冲突,俄罗斯军队在越过格鲁吉亚边境的同时,对格鲁吉亚展开了全面的“蜂群”式网络阻瘫攻击,致使格方电视媒体、金融和交通等重要系统瘫痪,政府机构运作陷于混乱,机场、物流和通信等信息网络崩溃,急需的战争物资无法及时运达指定位置,战争潜力被严重削弱,直接影响了格鲁吉亚的社会秩序以及军队的作战指挥和调度。有意思的是,在网络攻击期间,俄罗斯网民可以从网站上下载黑客软件,安装之后点击“开始攻击”按钮即可参与作战行动,进行网络攻击,媒体评论:俄罗斯打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网络人民战争”。

2010年9月,伊朗政府宣布,该国布什尔核电站遭到“震网”病毒攻击,1/5的离心机报废并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伊朗政府指责美国和以色列是幕后主使,名为“震网”(Stuxnet)的蠕虫病毒,侵入了伊朗工厂企业网络甚至进入了不与外部连接, “物理隔离”的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并夺取了该站核心生产设备尤其是核电设备的关键控制权。整个攻击过程如同科幻电影:由于被病毒感染,监控录像被篡改。监控人员看到的是正常画面,而实际上离心机在失控情况下不断加速而最终损毁。

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被戏称为“一筐水果引发的革命”,其发展过程为:街头小贩自焚--维基揭秘揭露总统贪腐--社会舆论发酵--网络“社交平台”舆情扩散--民众走向街头--安全局势失控--向周边国家辐射--西方大国插手,剑指利比亚。由此可见,网络心理作战的目标已经从军队拓展到社会民众,一条信息都有可能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演变成轩然大波,最终导致战争,让不怀好意的国家达成政治目的。

2012年,俄罗斯爆发反普京抗议示威游行,这背后不难看到西方国家的身影,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乘机批评俄杜马选举不公正。而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美国资助的选举检查组织GOLOS网站,成为揭发选举舞弊的重要平台,也是激发示威的重要导火索,而很多俄罗斯民众被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鼓动,自发走上街头参与示威。

3、信息网络战所呈现出的新趋势

综合以上事件,新时期的网络战除了保留有以往常规作战形式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这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系统及网络已经成为战斗效能的倍增器并逐渐演变为优先被使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进攻方式和攻击利器,同时也成为优先被攻击、体系脆弱、影响巨大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对象。

当前国际环境下,军事斗争早已不再是准备大战、核战的惯性战略思维,取而代之的是为全球性局部战争(地区战争)及各种危机事件发生时所要采取的军事性或准军事性行动做准备。整个作战过程由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四个步骤循环组成,如何压缩这四个步骤的执行时间成了影响战斗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信息及网络系统在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大幅缩减了这四个步骤的执行时间,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整体作战效能。

信息时代武器装备的发展使用,已经形成了“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系统武器化”的理念。以往,武器系统是战斗力要素,而信息系统只是支援保障要素,但是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及网络系统将不再仅仅是扮演支援保障、辅助决策的角色--“信息系统和网络将与我们一起征战,因为它们是战争的一部分,必须将它作为武器系统来看待(美国国防部)。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如何发展、提升自己的信息作战、网络作战能力,以求战时能压制甚至瘫痪敌方的预警探测及指挥信息系统,破坏甚至控制敌方的武器系统及国家基础设施,美军“舒特”系统便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及网络系统武器化,推行网电一体战的例子。“舒特”系统是美军用来攻击敌方网络系统的机载网络攻击系统,它通过改进提升和综合集成美军现役RC-135电子战侦察飞机、EC-130H电子干扰飞机和F-16CJ战斗机(含电子战吊舱),实现电子战、网络战、硬摧毁等多种攻击手段的高度融合,目的是入侵敌方通信网络、雷达网络以及计算机系统尤其是那些与联合防空有关的系统。“舒特”攻击的成功案例也告诉我们,网络战武器已由实验室走向战场,实用和实战化程度越来越高,已对指挥控制网、侦察预警网、战场通信网、综合保障网等战场网络构成了实质性威胁。

信息系统和网络的高效性和易用性已使其在军事领域及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自身的脆弱性却使得其极易被攻击,受影响,而此类攻击一旦成功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的、致命的甚至使毁灭性的。正因为如此,信息系统和网络成了优先被打击、重点被打击的目标。

(2)新形势下的战争行动中,军、民两界围绕信息和网络攻防出现了互相穿插、互相配合的现象,信息作战行动呈现出“跨界”的趋势,信息战、网络战的战场范围更大,参战人员结构更复杂。

当前,信息战、网络战的战场已无边界可言,参战人员也不再仅限于各国的军队。美国新近出版的《战争2.0》一书中,明确强调信息网络战争不仅要打敌方的军事目标还要打敌方的舆论和民心,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就是这种斗争形态的完整体现,敌对势力有组织有计划的煽动目标国家民众情绪,制造目标国家不稳定形势甚至动乱,这将大幅削减目标国家的战斗力甚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今,只需要一台电脑,即使你不是军人也可以加入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来,或是直接协助本国军方攻击敌方要害目标,或是在社交网站上一不小心为敌方做了“间谍”,引导敌方成功确定并攻击己方某重要目标。参与“奥德赛黎明”行动的英国空军指挥官迈克·不拉肯表示,他们根据来自的黎波里地区的Twitter(美国的一个公共社交网站)用户发布的微博,来确定下一步的轰炸目标。当然,北约不可能只凭借Twitter上的信息就向一个目标发射导弹。预警机、侦察机、间谍飞机和卫星,都在协助北约确认和判定轰炸目标。对北约来说,Twitter上的信息具有战术情报价值。

2011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更是公布了“社交媒体战略交流”(SMISC)计划。该计划旨在研究一套系统以对社交媒体进行侦查、检测、分类、评估、追踪以及影响。这个计划说明了美军已经开始对社交媒体感兴趣,并准备将其军事化,DARPA预测SMISC在2016年左右能够研发完成。

以往我们总认为自成体系,不通过网络与外界联接的独立运行的系统是安全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只要有系统的地方就会有漏洞,不管你的系统有多独立,安全防护能力有多强,只要被不怀好意的人或国家盯上了就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震网”事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2001年延续至今的中美黑客对抗一直在挑战两国政府的神经。鉴于普通黑客制造的网络攻击同样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破坏性,且无边界无道德可言(黑客无需对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影响及后果负任何责任),美国五角大楼发布文件称,《武装冲突法》对普通网络攻击和传统战争具有同等适用性,如果网络攻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达到传统军事攻击的严重程度,就会被视为战争行为。这一说法为美国使用传统军事力量对付网络攻击打开了方便之门。而美国将“网络空间”认定为与陆地、空中、海上和太空并列的“第五空间”,更说明其网络备战是多方位一体化的。

4、适应信息网络战发展变化的几点建议

4.1 全面普及“信息化战争”相关知识

当前,我军在信息及网络新技术开发和利用方面推进力度较大,各类新系统新平台建设速度较快,而各级部队指战员对“信息化战争”认识还不到位,对未来战争作战方式不够了解,还停留在“高技术战争”甚至“机械化战争”时代,人员能力素质跟不上,对新武器、新系统了解、熟悉、掌握速度慢,影响了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速度。

我们应该大力开展网络相关知识普及,将网络战题材引入各类训练、演习、演练中,在官兵中普及漏洞、病毒、木马、黑客等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了解网络战基本理论,提高官兵网络安全素养。

4.2 加强相关的训练及作战应用

虽然我们每年都有各种类型的演习、演练,但在贴近网络战实战方面做得还不够,无法真实准确检验和掌握通信网络到底有多健壮;各类武器、系统、平台到底有多可靠,指挥领导班子到底有多强,参战各类人员能力素质到底有多高。因此,我们应在各类演习中增加战场网络威胁背景,力争把对手设像、把环境设真、把情况设活,查找并弥补己方战场网络的漏洞和弱点,提高部队在战场网络受到攻击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战场网络的稳定、可靠、安全、保密。

我们还应该大力开展网络防护训练,建立健全各类网络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突出抓好各类网络操作人员的技能训练,确实把网络防护基本技能训细、训实、训精。

4.3 建立专业化网络作战部队

早在2002年,美国就组建了美军历史第一支网络作战部队,2009年,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下令组建网络战司令部。目前,美国陆海空三军都有网络部队,至少约有3000—5000名网络战专家,涉足网络战的军人多达5万,甚至有7万之众。

由此看出,建立一支专业化网络作战部队对我们来说是迫在眉睫,而这支专门的部队除了要担负战场网络攻防任务外还应该具备快速捕捉社交网络上出现的各类敏感信息,然后确定谁在发布这些消息,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偶然发生还是敌对国家、敌对团体有目的的行为,最终梳理出社交网络上那些有利或不利于我军的信息,并做处理。

另外,我们还应该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来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创造性的利用网络而不是飞机、坦克来实现各种政治目的,同时还要负责各类网络事件发生时的军地合作、协同及联动,在技术上加强对各类网络运行的监控,在法制上完善对各类网络行为的约束。

4.4 加强基础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战场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挑战就是要解决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增强信息系统防御能力和网络的快速修复能力,对于保护网络的可用性及可靠性非常重要。网络战的基础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网络,而这个基础的基础则是一个健壮的、抗毁性强的、多手段的、可靠的通信基础网。通信基础网建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战能否展开。经验表明:在通信网络主要技术系统失效后要维持作战能力是十分困难的。

梅卡夫定律指明:网络的威力与网络中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而系统的复杂性与节点数量的立方成正比,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网络复杂性的挑战,建立完整的软硬件标准体系,并依次建立一个适应性很强的网络体系和相关支持结构。

4.5 尽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

网络建军离不开核心技术,网络战各元素包括进攻和防御技术、扫描技术、欺骗技术、恢复技术等,而这些技术的实施离不开一套完整的硬、软件体系。基于此,我们应该在技术上要逐步自主,要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上下功夫,不能再让Intel、Windows、Oracle等占据我们的核心网络了。

5、结语

今天,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已经成为战争中一个重要的战场,已经成为信息大国兵不血刃,不耗费一枪一弹从而达到搞垮敌对国家的重要平台和途径;网络事件的波及范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网络世界的版图中,不断上演着与现实世界一样的硝烟战事,只不过这些战事可能很隐蔽,让人难以擦觉,难以防范,但是一旦发生造成的后果却难以估量。

21世纪的国家安全已经超越了传统安全领域,成为一个包括国防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公共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家安全体系,而这众多安全领域无不涉及网络安全的范畴。未来,围绕网络进行的战争将愈演愈烈,网络战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来面对这种新的战争形式,以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戴志平,许同和,赵国林.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中心战[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

[2]孙义明.网络中心战支持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3]姚红星,温柏华,李健等.美军网络战研究:从系统工程学角度探讨美军网络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4]许抗,胡德峰,顾敬明.电子战先锋—美军“舒特”攻击系统[J].国防,2010,(08):76-78.

[5]高燕.论网络中心战理论对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启示[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06)69-71.

[6]韩彬,吴建坤.美军网络中心战信息系统构建规划及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0年10月刊:123-124.

[7]石荣,李剑,黄鹏滔,李昊,贺珉钰.对信息战中赛博空间与赛博战的解析[J].航天电子对抗,2010,(4):44-46.

推荐访问: 信息网络 新趋势 研究
本文标题:信息网络战新趋势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6/40987.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信息网络战新趋势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