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左氧氟沙星滴注联合碘伏冲洗在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后感染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2-04-07 08:23:06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联合碘伏冲洗对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2月在我院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9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分为1组和2组,每组47例。1组术后给予甲硝唑,2组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并在切口处用碘伏冲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1组术后有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0.64%,2组术后有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切口愈合、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等均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注及碘伏冲洗切口可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左氧氟沙星;碘伏;甲硝唑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腹部疾病,对于基层医院开腹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与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更与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及手术操作规范与否有关[1]。术后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因延长住院时间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会因增加病痛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预防感染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的重点。我院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联合碘伏冲洗切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4例病例为我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将其分为1组和2组,每组47例。1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15~54岁,平均(31±2)岁;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2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6~56岁,平均(32±3)岁;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类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1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甲硝唑0.5g,2次/d,共治疗5d。2组缝合切口前采用碘伏溶液冲洗后缝合。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2次/d,同时伤口每日用碘伏溶液擦洗。疗程同于1组。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有无感染、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1.4相关指标判定标准

1.4.1感染参照卫生部医政司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拟定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2]中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即切口处出现红肿、压痛、局部皮温升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切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在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穿刺有脓液流出;拆线后切口裂开流脓,反复出现小浓点。

1.4.2切口愈合等级甲级: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欠佳,切口处有红肿、硬结、积液等炎性反应,但切口未化脓;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

1.5统计数据分析所有统计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率比较1组术后有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0.64%,2组术后有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比较1组切口愈合甲级40例,乙级4例,丙级3例,甲级率为85.11%;2组切口愈合甲级44例,乙级2例,丙级1例,甲级率为93.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1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2)d,术后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2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1)d,术后有2例出现轻度恶心、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阑尾炎虽然常表现为阑尾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侵袭所致的化脓性感染,但其发病机制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归纳起来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阑尾管腔的阻塞,此为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础,据统计坏疽性阑尾炎的病理中,约70~80%可发现阑尾腔有梗阻的因素存在。②粪石阻塞,此外引起成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这些粪石是阑尾腔内由粪便、细菌及分泌物混合、浓缩而成,当较大的粪石嵌顿于阑尾的狭窄部位时,即可发生梗阻。③盲肠和阑尾壁的病变,如阑尾管腔发生阻塞后,大量粘液在腔内潴留,使腔内压力逐渐上升,过高压力可压迫粘膜,使其出现坏死及溃疡,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④细菌感染,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会经阑尾粘膜面的溃疡侵入,从而引发病变。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导致急性阑尾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细菌感染[3]。

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开腹手术仍为常用术式。虽然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创伤,促进患者更快康复,但由于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且有严格的适应症。虽然我院已引进腹腔镜技术,但由于我县周边居民经济条件欠佳,选择开腹手术治疗的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开腹手术虽已是成熟的治疗手段,但在常规手术中很难避免腹腔渗液或发炎阑尾污染切口。加之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腹腔及切口污染,腹腔内脏器因存在炎症刺激或手术操作等刺激,易并发切口感染[4]。对于外科手术来说,手术切口感染率是衡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对于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充分认识到术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因此在术后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为探寻最近的预防措施,本研究中笔者进行了对比分析。1组中术后给予甲硝唑,该药是现代临床应用抑制厌氧菌的主要抗菌素,其为人工合成的硝基咪唑类化合物,能抑制多种厌氧菌。有研究证实,甲硝唑杀灭厌氧菌的有效率可达到95%以上[5]。而阑尾腔内的细菌为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甲硝唑只对厌氧菌发挥作用,因此无法彻底消灭导致感染的细菌群。同时该药还会出现一定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部不适。本研究中1组术后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0.64%,且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失眠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由此不难看出,术后采用甲硝唑控制切口感染仍不是十分理想。2组中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碘伏冲洗,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其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较强,对包括厌氧菌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群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肠炎菌属、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包括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在内的肠内细菌,以及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葡萄糖非发酵性革兰氏阴性菌群、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都显示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碘伏溶液由碘和载体络合而成,接触到皮肤后,溶液中的碘便释放出来,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改变其蛋白构造,继而破坏线粒体影响线粒体内的能量代谢,导致DNA复制和转录障碍,最终使细菌水肿、坏死[6]。同时还可降低菌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脂类和糖的合成,阻碍遗传信息的传递,使真菌真正彻底死亡。有学者通过碘伏与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发现用碘伏冲洗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患者。本研究中2组术后仅有1例发生感染,且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均优于1组(P<0.05)。通过对比分析,证实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联合碘伏冲洗切口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更佳,笔者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晓荣.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6):525-526.

[2]卫生部. 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S].2001.

[3]李荣球.急性阑尾炎病因之我见[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623.

[4]张二勇,张春军,黄海锋.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58-659.

[5]潘华锋,胡云.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预防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感染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9):131-133.

[6]南全明,王军宏.碘伏冲洗切口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9):28.

编辑/孙杰

推荐访问: 氧氟沙星 阑尾炎 切除 术后 冲洗
本文标题:左氧氟沙星滴注联合碘伏冲洗在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后感染的效果评价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7/4103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左氧氟沙星滴注联合碘伏冲洗在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后感染的效果评价》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