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文化概念的具态与“剧态”:从舞剧《易·文》看传统文化的现代改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2-04-08 10:28:20 | 浏览次数:

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改编剧作井喷式问世,这些作品在“高热度、高流量、高话题”的背后存在部分隐患,尤其是剧作水平的良莠不齐、主题意蕴的浅表化、改编题材局限和角度雷同,这些问题在资本市场的催化下愈演愈烈,传统文化的现代阐发急需新的思路。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创作出品的舞剧《易·文》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大典《周易》,植根于《周易》文本中“生生之谓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立象以尽意”等文化概念,选取了《周易》中代表“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合序”的生命状态“元、亨、利、贞”创设了人物“元、亨、利、贞、元之影、利之影、贞之影”并以现代舞的形式演绎了一出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生命史诗。

一、传统文化题材改编作品的困与惑

以传统文化为文本改编、演绎而来的影视与戏剧数量巨大,内容纷繁复杂且备受瞩目。中国电影自诞生起就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电影实际是传统文化的新载体。1905年冬天,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完成,全片以单机位、固定镜头完成了谭鑫培戏曲影像的录制,《定军山》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选段。时至今日,《画皮》《赤壁》《花木兰》《柳如是》《三国之见龙卸甲》《赵氏孤儿》《西游新传》《战国》《关云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等影片不绝于耳。电视剧方面,《武松》《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隋唐英雄传》以及近几年广受好评的《琅琊榜》《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等剧作一经播出也都毫无例外地引起观剧热潮。近期,由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制作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剧因对北宋女眷生活礼俗的呈现而引起关注。

正因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沿革,又因其相较当代文化更为深厚的时代沉淀,传统文化题材改编的剧作才能收获国内受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因为传统文化题材的改编剧作常常能“未播先红”,占取大量市场份额,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改编剧作井喷式问世,仅从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电视剧改编便可见一斑:《红楼梦》有王扶林版、李少红版;《西游记》有杨洁版、张纪中版、程力栋版;《三国演义》有王扶林版、高希希版;《水浒传》有刘柳版、张绍林版、鞠觉亮版等。更无论《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浪子燕青》《红孩儿》《回到三国》等以四大名著为文本的衍生剧作,传统文化题材改编剧作实在犹如繁星,数不胜数。

传统文化题材改编作品体量之大,关注度之高令人有目共睹。但在这些传统文化改编的作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剧作上的良莠不齐和主题意蕴上的浅表化。以《红楼梦》为例,王扶林版的《红楼梦》诞生于改革开放十年后,虽然当时电视剧制作条件有很多限制,但是无论从选角、服装、化妆、道具以及对演员的培训上,制作组做足了功课。在对剧作结局的处理上,制作组大胆舍弃了高鹗所续的结局而采用了经红学家构想并考证的结局,这一点当时曾一度受到诟病,但由于前后情节处理的连贯,主题情感的还原,王扶林版的《红楼梦》最终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反观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因部分角色选用了戏曲的服装和化妆、大量使用昆曲配乐,在台词上几乎不加改动地使用原著对白,剪辑上又运用了技术感极强的人物影像漂移技术使受众在观剧时始终处于戏曲与现实、影像與文本错乱的审美体验之中,缺乏真实和共鸣,加之其对黛玉之死段落的较大改动,导致该剧在播出之后遭遇口碑的滑铁卢。

其次是传统文化改编题材局限、角度雷同。以上世纪末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清宫戏”热为例,“清宫戏”从早期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历史正剧演变为如今霸屏的“宫斗戏码”《还珠格格》《金枝欲孽》《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清宫戏”的编创大部分着力于以康乾盛世为时空背景的王亲贵族生活图景,尤其是其中的权欲纷争。这些剧作质量同样是良莠不齐,早期的历史正剧着力于对历史和人物的多维度呈现,如《康熙王朝》从朝政事业、亲情爱情等多角度建构了一个英明果决而又铁骨柔肠的封建君主。如今“霸屏”的“宫斗剧”则往往更着力于观照现实,影射职场,虚构宫廷争斗以纾解现代生活压力,被部分受众戏称为“爽剧”,传统文化的再现早已不是这些“清宫戏”的剧作宗旨。

二、走出困惑,文化概念的具态与“剧态”可能性

上文浅析传统文化题材改编作品的瓶颈与困惑,改编题材局限、改编角度雷同以及主题意蕴的浅表化是其主要问题,突破传统文化现代改编瓶颈,扩大改编题材领域和挖掘题材深度成为了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当务之急,“挖掘更为广泛的题材领域,充分发挥改编者的创造力,寻找新的闪光点是抢占市场份额一种有效途径。”[1]

综观目前较为知名的传统文化题材编创作品,常见于以传统故事为中心的改编,如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这类剧作以传统故事发展为线索,致力于全面展现传统故事事件关系之宏大、完整。其次是以古典人物为中心的改编演绎,如电视剧《戏说乾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电影《花木兰》《关云长》等,这类改编作品以人物性格的完形为主旨,致力于深度挖掘人物内心,展现人物自我矛盾与成长。

此次舞剧《易·文》对《周易》的改编则另辟蹊径而行之,既不是对传统故事的再现,也不是对古典人物的挖掘,而是对传统文化概念的“剧态”。“《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正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几千年来被推崇为群经之首,道家奉之为三玄之一。”[2]《四库全书》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韵学、算术、兵法、乐律、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典,但对《周易》的现代剧作呈现却并不多见。一方面是因为相比叙事类传统文学,《周易》并不是叙事类文体,而是以卦象为单位,揭示自然、人文现象规律的思想集合。其次,《周易》文本中几乎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及情节脉络,这更使得改编无从切入。

为了突破对《周易》改编的壁垒,从文化概念过渡为舞台剧作,需要从《周易》文本中具象勾画出人物形象、故事梗概等叙事要素。首先,舞剧《易·文》大胆将《周易》的文化概念人物形象化。《周易·乾·文言》中记载:“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文中的元亨利贞几乎与生命发展的时序周期一致,同时,乾卦卦象纯阳,利天地万物,元亨利贞寓意美德和吉利,代表着华夏子民对世间美好的祝愿。《易·文》即以《周易》中“元、亨、利、贞”的卦象概念创设了人物“元、亨、利、贞、元之影、利之影、贞之影”,无形的文化概念寓于有形的剧作人物之中,为《周易》的剧作改编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同时,舞剧《易·文》以人物为文化符号,元象征生命的起始与基础,亨象征生命的过程与生长,利象征生命的创造与收获,贞象征生命的趋正与能量。以剧作人物表征传统文化概念和审美意趣的表达形式准确阐释了《周易》以卦象为文化符号表征天地万物及其规律的哲学观念。

其次,舞剧《易·文》除了对《周易》进行人物形象的突破性创设,在情节脉络上,《易·文》也以《周易》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意趣为基础构建了“文察时变、品物流行、妙赞化育、大明始终”等五个叙事段落,以生命初始的混沌为序幕,循序渐进地讲述从原始到壮大的整个生命周期,还原了《周易》“生生之谓易”的生命美学思想。“《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的源头之一,就包含着我国古代先民特有的,以‘生生为易’为内涵的诗性思维,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态审美智慧,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形态。”[3]

三、从舞剧《易·文》看文化概念“剧态”化的现代改编和国际传播

舞剧《易·文》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青年创作团队和捷克青年舞蹈家、音乐家合作完成,因此也赋予了该剧更为年轻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改编视角。该剧在审美意趣上碰撞而包容、传统而现代,既展示民族文化又突破国际文化“次元壁”。

(一)《易·文》视听语言的现代与传统“碰撞而包容”,构筑《周易》多层次表达。

在视听语言上,舞剧《易·文》大胆选用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表征上反差较大的现代呈现方式。首先是强调光调的对比度和碰撞感,以第一幕“文察时变”和第二幕“品物流形”为例,主创团队在光调上大量选用了视觉冲突较强的反差色,如暖光和冷光交错于同一时空,用边缘线条明晰地硬光将舞台切割成方块,运用侧光或顶光突显轮廓和动作。其次是强化影子的表意功能。舞剧《易·文》英文名为Folding Shadow,在创作之初导演就将影子的表意功能贯穿于整场舞剧,人物创设上也加入了“元之影、利之影、贞之影”三个以影发声的角色。在舞剧《易·文》的视听语言上,也数度强化影子的叙事功能,以光影打造极富视觉重心的圆形画框,将放大的影子置于画框的中心,用以强调生命之初的柔韧、生命壮大的豪情、生生不息的绵延等情感体验。《易·文》对影子的刻画与强调,契合了《周易》中乾卦与坤卦的相辅相成,元、亨、利、贞代表乾卦,乾卦至阳;元之影、利之影、贞之影则代表坤卦,坤卦至阴。如此阴阳相生,《易·文》对《周易》的文化意蕴再现更为饱满、更具层次。其三是以和谐贯通全剧,突出《周易》的哲学思想。在《易·文》第三幕“妙赞化育”和第四幕“大明始终”两个段落的光调使用上,主创团队选择了更为饱满和谐的暖光调,以此烘托天地万物的和谐包容,生命轮回的循序有秩,从主题意蕴上还原《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生命哲学。

(二) 传统文化概念的“剧态”化传播,助力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破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也早已进入了全球化的融合发展,但这并不证明不同文化之间的“次元壁”已经不存在。事实上不同的文化语境往往导致表意的误读,尤其是文化脉络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仅成为东方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也成为大量“文化误读”的滋生地。近年来,国际资本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电影等文化产品中嵌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约翰·卡兰执导的电影《面纱》中将中国广西设置为暴乱下的无政府状态,亟待美国人的救援,中国没落贵族也被物化为一种宠物式的可观之物。此外,大量好莱坞商业电影中浅表化的华人形象也正加深着国际受众对中华民族的刻板印象。助力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的“破壁”,舞剧《易·文》成功探索的文化概念“剧态”化传播之路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国际发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传统文化概念的“剧态”化传播优势在于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直接挖掘和直观展示。事实上,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民间传说,起承转合的故事内容都是为了延续特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念,这几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通过现代舞这种国际性较强的艺术呈现手段,結合中西方主创团队对《周易》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文化概念的现代剧作改编,相比于传统故事文本的改编,在思想挖掘上更为直接,在剧作创新上也少一些限制,表达上不容易出现“文不切题”的尴尬。

四、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国内外文化产业关注与青睐的同时,要避免传统文化题材改编剧作浅表化、雷同化发展,就需要创新改编路径,探索新的改编可能。舞剧《易·文》跳脱传统故事改编的局限,创新性的对《周易》进行文化概念的改编,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改编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因文化概念改编剧作的直观性,减少了该作品在国际传播中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读。

参考文献:

[1]刘桃:《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第38页。

[2]徐海涛:《<周易>象数美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6年,第1页。

[3]曾繁仁:《试论<周易>生生为易之生态审美智慧》,《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第33页。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推荐访问: 舞剧 传统文化 改编 路径 概念
本文标题:文化概念的具态与“剧态”:从舞剧《易·文》看传统文化的现代改编新路径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8/41733.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文化概念的具态与“剧态”:从舞剧《易·文》看传统文化的现代改编新路径》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