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2-04-09 10:17:25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6名,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成绩、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教学成绩优良率77.36%(41/53)高于对照组56.60%(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表达能力、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理学教学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教学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生理学教学;教学成绩;教学效果

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学习后续医学课程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生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认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束缚学生思维发展,未能充分培养学生學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能有效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及创造性,全面培养医学逻辑思维方式及推理判断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选取我校临床医学学生106名,分组后对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学生106名,依照教学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男27名,女26名,年龄18~21岁,平均(19.89±1.08)岁;对照组男28名,女25名,年龄18~22岁,平均(20.03±1.03)岁。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二)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基本理论、实验操作内容,学生被动接受。

2.观察组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前准备:选取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基本情况的案例。案例要求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可通过增加图片、视频等,最大程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案例应以短篇幅为主,上课前一周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指导其查阅相关材料,搜集信息,初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课堂教学实施: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课上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先讲解教学目标,然后提出案例,并紧扣教学大纲设置关键性或重要性的问题,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有能力回答。同时注意变化提问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各小组代表陈述对案例的分析及解决意见,同时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点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学生的观点,提出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既要激励学生发表观点,又要注重培养发散思维;指导学生撰写书面报告,深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对已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学习的连贯性、系统性。课后评价:教师点评问题分析是否准确、知识需要完善的部分及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回顾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总结在课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及对延伸问题的讨论。

(三)观察指标

1.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行综合考试,题库与自命题相结合,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包含生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概念的理解、病例分析、基本操作等,共100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79分为可,<60分为差。优良率=(良+优)/总例数x100%。

2.两组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习兴趣、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技能等,每项10分,评分越高提示教学质量越高。

(四)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教学效果)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教学成绩、教学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教学成绩

观察组教学成绩优良率77.36%(41/53)高于对照组56.60%(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教学效果

观察组表达能力、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生理学课程中专业名词较多,理论抽象,生命活动规律及生命现象形成原理复杂,理解难度较大。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时以教师讲解为主,难以体现生理学的学科特点,甚至致使其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降低教学效果,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选取典型案例,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独立思考,师生共同完成授课内容,既能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又能有效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其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启发性。学者宝东艳等研究指出,案例教学组考核结果中得分>90分者高达34.0%,高于常规教学组,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改善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教学前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基本情况精心选取案例,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案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于课后实施教师自评及学生自评。结果显示,观察组教学成绩优良率、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成绩。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教师结合生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提出针对性案例,学生分组讨论,从多角度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能有效促使学生对生理学现象进行思考及判断,感受整个生理现象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拓展思维,培养其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同时,课后教师与学生均进行自我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案的改进,且对学生强化并巩固已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可知,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推荐访问: 生理学 教学方法 案例 效果 基础
本文标题: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9/4197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