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用“矛盾分析法”开启初中思想政治教改之门

发布时间:2022-04-10 12:14:33 | 浏览次数:

摘 要: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一些社会历史现象,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矛盾分析法 思想政治 教学改革

唯物辩证法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逻辑辩证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常识在整个初中政治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席位,是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入门课程。对此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时,有意识地运用矛盾分析法对社会发展史进行客观分析,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有效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

矛盾分析法是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矛盾存在“运行”的基础上对世界做出正确而有效的作用方法。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多种矛盾分析法对课堂教学无疑是创新改革、锦上添花。

一、“全面看问题方法”的运用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综合体,因此,在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时,必须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考虑矛盾双方,用辩证法全面透析矛盾体。在讲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时,一方面要在学生面前明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潜移默化”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更新”。另一方面要明确:适应“当值”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微妙“色变”必然会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手推磨和蒸汽磨、奴隶制生产关系和封建制生产关系代表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其生产力的代表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在讲授相关知识时,必须让学生明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时存在、互为矛盾的,在研究相应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时,必须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研究,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脱离“地气”,使研究结论“悬浮”。历史告诉我们,当权者要想治理好国家,使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客观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过分强调或片面推崇任何一个,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出现社会大倒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的产物就是社会发展的“舍利子”,我们只有研究这个“球球”,才能把握问题的整体,从而辩证看待问题。

二、普遍原理,基本问题,基本分析

任何矛盾体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共性,即与其他矛盾相同的本质特征;个性,即与其他矛盾相区别的“己有”特性。在讲授相关知识时,要让学生对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呈顺序性,首先要把握事物的共性,在共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中剥离出其个性特点,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基理论。如学习奴隶社会的相关知识时,有些学生对奴隶社会的残暴、野蛮嗤之以鼻,觉得这有悖人伦,从而得出原始社会比奴隶社会好的结论。这是学生对奴隶社会情感上的主观臆断,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或利益,尽管设置了很多惨绝人寰的刑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因此,评价奴隶社会时不可“窥一斑而见全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是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统一中可窥见对立,对立中包含统一。因此,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坚持对立和统一相持把握。在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内容时,首先要把握统一,其次要求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基本按序产生、发展和消亡,这是事物发展变迁的统一性。然而,事实上,社会发展过程往往比理论观点要复杂,在一些地区或民族,由于历史特殊原因,社会形态发展有时呈跳跃式前进,这个地区或民族的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是特殊的。如日耳曼人的铁蹄踏破了古罗马帝国封建社会的殿堂,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强大的封建王朝,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直接跳跃,完全不知道奴隶社会为“何味”,这就是“统中有异”。

四、洞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产物,内因即内部矛盾,外因即外部矛盾,其中内因是主因,外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作为必要条件,不可或缺,很多时候,外因“机器”往往是通过内因的变化而发动起来的。在初中政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论题就是: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行不通?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必须从内因和外因着手分析。一方面,重点分析当时中国国情,生产力低下,上层经济缺乏活力呈病态,封建实力虽“风烛残年”,“仍老当益壮”,实力不可小觑,何况还有帝国主义裹挟扶助。民族资产阶级又不能担负革命重任,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因。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将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只得不断“秒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幼芽,这是外因。中国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后,为什么要采取“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又要以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类似问题都可以采用“先内因后外因,再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大胆实施矛盾分析法教学,是初中思想政治教改的一大创举,这是“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的大胆实践。通过长时间推行,课堂教学效果大幅增强,师生共鸣、教学相长的意境在升腾,学生逻辑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明显,素质教育在矛盾分析法的强力拉动下熠熠生辉,让人可点可赞。

参考文献:

[1]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03).

[2]胡培培,杨绍安.浅谈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2).

[3]路长亮.关于提高乡村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0(47).

[4]谢建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策略初探[J].教师,2010(27).

[5]张荣琴.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0(10).

[6]李晓霞.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0(38).

推荐访问: 教改 思想政治 之门 分析法 开启
本文标题:用“矛盾分析法”开启初中思想政治教改之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10/4235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用“矛盾分析法”开启初中思想政治教改之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