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电机外风扇多结构特征下冷却性能及优化

发布时间:2022-04-28 13:15:01 | 浏览次数:

zoޛ)j首6۝#]58v_4MvS3}y@uN_4M:Or'^razj-ڝ()qZr+rw^؟}ޞ--jwmmhz+lr%xjܚcmƬw!ɨjZڱũh+{^v}~[ujW.^ujv7mvaz(jب_w)ښ'6l^r%xjܨ}؟}ޞ--}jv7w^jTz[l0yajaz)ޙڞknǟj|材料属性,将电机各部分热源损耗及边界条件施加到计算域的相应部分,经过有限体积元计算,得到电机在额定负载时的稳态温度场。其中电机机壳的整体温度分布如图3所示。

由图3及数值计算结果可知,机壳整体轴向温度分布中间较高,逐渐向两侧递减,原因是定子铜耗、定子铁耗及转子通过气隙传递过来的能量传递到定子铁心,而定子铁心与机壳是紧密接触的,所以机壳中部温度较高。而由于电机接线盒对风扇强制吹过空气的阻碍作用,空气冷却能力迅速下降,导致此处的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的地方出现在机壳端部靠近风扇侧散热翅的地方,是因为此处是外风扇吹动的空气最先经过的地方,空气温度最低,并且流动流畅,故该区域温度最低。

由于风扇端的空气经风扇作用强制吹过机壳,到达机壳传动端时温度有所升高,并且空气由风扇端到达另一端时,风量有所减弱,造成空气冷却能力下降,所以电机机壳传动端的温度比风扇端的温度高。

经过电机机壳空气的迹线图如图4所示,迹线图起点为外风扇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经风扇作用后沿着风扇后盘与风扇罩之间的空间吹入电机机壳,一部分空气受到端盖及散热翅的阻碍作用,导致空气经过端盖后速度下降,以较低的速度吹过散热翅风沟到达另一端,而另一部分则在风扇处形成扰流。

气流速度最低的地方出现在机壳中部,这是由于气流在机壳中部相邻散热翅风沟间做横向运动,相邻散热翅对气流的阻碍作用较大,导致此处的气流速度急剧下降。

电机顶部相对于电机侧面机壳来说,风量较小,气流速度较高,是因为此处的气流不在相邻散热翅间做横向运动,而是沿着散热翅风沟做轴向运动,散热翅对其阻碍作用最小所致。由于空气在机壳外表面沿轴向流动时,受到吊装部件、接线盒及基座筋的阻碍,这些位置附近空气流动出现绕流现象,对流换热能力差,因此机壳部分的最高温升出现在近接线盒位置。

2.2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

本文中的实验利用PT100对定子绕组及转子结构件进行温升测定,图5为传感器埋设位置示意图。

沿周向给定子绕组依次编号,靠近接线盒一侧的定子绕组编号为1,从定子绕组远离电机端部离心式风扇的一侧的远风端开始,取轴向位置“AF”点定子绕组截面进行分析。其中传感器埋设在1号槽底部,靠近远风端铁心位置30mm处,即“B”位置,则用“1B”表示;传感器位于2号槽槽底位置,轴向C点,即“2UC”,其中U代表靠近槽底绕组,D为靠近槽口绕组,其余位置可依次类推[10]。

为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将得到的实验温升值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可知:测温点当中最大及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6.70%和1.42%,由此可见,计算所得数据与实测得到數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计算的准确性。由此可见,此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3基于流热特性研究的电机外风扇结构特性优化分析

从离心式风扇的设计要点可以看出[11],根据电机实际结构确定外风扇外径D2、电机所需工作流量qVm及风扇额定工作时的压力p,则风扇内外径、扇叶宽度是唯一确定的,根据设计要点核算此原始结构风扇,各参数均在合理范围内,而通过对机壳温度分布及迹线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流经机壳中部及顶部的气流中高速气流所占比例不高,特别是机壳中部高速气流较少,而这两处是温升最高的部位,若能提高这两处的风速,则会进一步降低电机温升,提高风扇的冷却能力。那么尝试通过改变风扇的叶片形状或叶片入口角来提高流经机壳表面的风速,进一步降低电机温升及风磨损耗,提高外风扇的冷却能力。

3.1叶片形状的优化

原始风扇为梯形叶片,叶片切除角度为30°,如图6所示。

为了探究合适的风扇叶片形状,本文提出了I、II、III三种叶片,扇叶切除角度分别为10°、20°和35°,并在风罩中部做截面,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得到风罩截面的空气迹线图如图7所示。

对比图7不同形状叶片下风罩中的扰流情况,可以看出由于风扇的作用,空气在风罩内呈螺旋状运动,并且在风罩内壁处达到最高速度。各方案扇叶之间均存在扰流现象,但由于扇叶表面积的不同,导致风扇作用下的空气流动情况有所差异,因此扰流情况也有所不同。其中方案I风罩内扰流现象最为严重,方案III扰流现象最为轻微,原始风扇、方案II扰流情况类似,介于二者之间。可见对于梯形叶片,叶片形状同风罩内扰流情况有一定联系,增大扇叶切除角度可以减轻风罩内扰流现象。

为探究更改叶片形状对流经机壳气流的风速影响,将机壳外侧设置三条采样直线,长度从风扇出口到另一侧端盖的外表面,如图8所示,其中直线1位于接线盒上方,直线2位于机壳中部上方,直线3位于机壳下部。经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三条采样位置上的风速分布特征,如图9所示。

图9为在原始结构及三种方案下的三条采样直线风速对比图,气流自风扇流出后,随着轴向长度增加,散热翅顶部附近空气流动速度有升高的趋势,但由于气流受到接线盒和基座筋的阻碍作用及在散热翅风沟内的能量损失,风速均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机壳中部的风速总体上要高于机壳顶部及底部,这是因为同机壳顶部及底部不同,气流在机壳中部没有阻碍,气流可在机壳中部沿轴向散热翅风沟径直到达另一端。

由于叶片形状不同,风扇产生的压力有所差异,因此在机壳表面同一位置的风速也因此不同。从图9(a)可以看出,三种方案经过接线盒前的风速均比原始方案大,方案I和方案II的风速分布相似,方案III风速稍低些,但方案I的风速要高于其他方案。而从图9(b)可以看出,方案III的风速最高,原始方案稍低,方案II次之,方案I风速最低。从图9(c)可以看出,三种方案风速均比原始方案低,风速情况很类似,但方案III的风速稍高些。

由图9可以得出结论,适当减小扇叶切除角可以提高流经机壳顶端的风速。

由于在机壳周向上,较高温升出现在机壳顶端及中部,则通过比较采样直线1和2轴向温升情况来确定优化方案。图10为在原始结构及三种方案下的采样直线温度对比曲线图,可以看出机壳温升与机壳表面风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是因为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机壳,而机壳表面风速越高,电机表面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速度越快,电机冷却效果越好,电机表面温升越小。从图10(a)可以看出,采用方案III叶片的机壳顶部温升最高,方案I的机壳顶部温升最低,其他形式叶片下的机壳顶端温升基本相同;从图10(b)可以看出,三种方案下机壳中部的温升基本一致,均略低于原始方案。可见扇叶形状的改变可较小程度降低机壳顶部及中部的温升,减少机壳轴向温升梯度,其中采用方案I叶片的机壳轴向温升梯度最小,机壳承受热应力较小,机壳表面温度分布最均匀。

不同叶片形状下电机各部分最高温度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改变叶片形状对电机总体温升影响较小,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温升变化趋势一致,叶片形状对定子部分的温升影响比转子部分稍大,这是由于定子部分产生的热量被风扇作用的空气直接带走,而转子部分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传递到定子部分再通过机壳散发出去,此部分温升受外风扇的影响小。

由于电机外风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磨损耗转化为散发出风罩的内能,因此在耦合能量方程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元软件后处理求出的风罩出入口的内能差即为外风扇的风磨损耗。据此求出各方案下的外风扇的风磨损耗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改变风扇叶片形状可以降低风扇的风磨损耗,其中方案III风磨损耗最低,同外风扇原始结构相比下降了2%,这是由于电机风磨损耗由转子旋转引起的转子表面与冷却气体之间的摩擦损耗以及安装在电机转轴上或由电机本身转轴驱动的风扇所需功率组成[12],而风扇的功率与风扇工作时的压力和流量有关,叶片形状的差异导致风扇产生的压力有所不同,而改变叶片形状可以减少风扇消耗功率,从而减少风磨损耗。

3.2叶片入口角的优化

空气进入风扇时,叶片相对速度的方向与叶片入口角相吻合时,此时对叶片冲击最小,风扇损耗最小。为探究改变叶片入口角对风扇冷却性能的影响,将叶片入口角在20°~30°间变化,分别对四种叶片在不同入口角下进行数值计算,如图11为III型叶片在不同入口角下的风罩截面迹线分布,I型、II型叶片的迹线分布情况与此类似。

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种叶片在不同的入口角下风罩内扇叶间的扰流情况有较大差异,其中入口角为20度时扰流现象最为严重,入口角为30度时较为轻微,这是因为叶片入口角不同,空气在扇叶作用下形成的流体场分布也有所差异。可见适当的入口角可以减缓风罩内扰流现象。

由于空气流入风扇时的角度不同,导致在风罩内相应的流体场分布有所差异,气流在流出风扇时周向位置上的速度分布也因此不同。如图12所示为不同入口角下三处采样直线的风速对比图,在从图12(a)可以看出,随着入口角的增加,机壳顶端的风速也随之缓慢增加,增量比较小,但改变叶片入口角后的风速均比原始结构小;图12(b)可以看出,改变叶片入口角并不能提高在机壳中部的风速,风速在此处的最大值随着入口角的增大而减小;而从图12(c)可以看出,机壳底部的风速情况与叶片入口角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改变叶片入口角不能提高此处的风速。由此可见,改变扇叶入口角并不能有效提高流经机壳表面的风速。

从图13可以看出,改变叶片入口角不能降低机壳的轴向温升,这是因为改变叶片入口角不能有效提高流经机壳表面的风速,与之相对应的机壳表面也不能与周围空气有更快的热交换速率所致。从图13(a)可以看出,叶片入口角为25度时的机壳轴向温升梯度最高,20度次之,而其他入口角时的温度梯度轴向分布基本一致,比前两种情况温升梯度小;从图13(b)可以看出,原始结构风扇作用下機壳轴向温升梯度最大,其余入口角下的温升梯度均较低,其中叶片入口角为30度时梯度最小,入口角为20度的次之。由此可见,改变扇叶入口角并不能有效降低机壳表面的温升,但可以较小程度的的减小机壳表面的温升梯度,温度分布更均匀。

从表4可以看出,更改扇叶入口角对电机各部件温升影响不大,在相同叶片入口角下改变叶片形状时电机各部分温升变化趋势不一致。

通过表5可以看出,三种叶片下的风磨损耗均随着入口角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同种叶片而言,改变风扇叶片入口角也可以降低风扇的风磨损耗,这是由于空气进入风扇时,叶片入口角越接近叶片与空气相对速度的方向,空气对叶片冲击越小,风扇对应的风磨损耗就越小。

4结论

本文通过对TEFC电机不同结构特征风扇条件下的电机内流体场及温度场性能的分析研究,综合考虑了风扇的出风能力及产生损耗,明确了电机风扇设置的最优方案,具体得到如下结论:

1)减小扇叶面积或者采用合适的叶片入口角可以减轻风罩内的扰流现象,提高风扇的利用效率,更充分的发挥风扇的冷却能力;

2)改变扇叶切除角对电机总体温升影响较小,但会大幅减小风磨损耗,适当减少扇叶切除角可提高机壳顶部的风速;

3)单独改变扇叶入口角并不能有效提高流经机壳表面的风速,对降低电机各部件温升及风磨损耗作用很小;

4)调整扇叶切除角或叶片入口角均可以降低电机轴向温升梯度,叶片入口角为30度时轴向温升梯度最小,温度分布最均匀。

参 考 文 献:

[1]李贤明,刘文超,张永义.大功率高速电动机高效低噪声离心风扇的研究与设计[J].防爆电机,2005,40(1):9-12.

[2]汪书苹,赵争鸣,冯垚径.YKK355630 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风扇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9(1):9-12.

[3]魏书慈,李士菊.浅谈中小型电机风扇的设计[J] .电机技术,1996(2):29-35.

[4]罗次申.动力机械测试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王成.电机冷却风扇出口流量分配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6]刘立峰.大型电机冷却风扇的实验测量与模拟计算[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7]李光宇,袁立强,赵争鸣,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高效交流电机风扇优化[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33(11):24-25.

[8]温嘉斌,唐跃,何金泽,等.高压异步电机外风扇流场数值计算及优化[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17 (9):79-86.

[9]刘全忠,宫汝志,王洪杰,等.汽轮发电机冷却风扇的数值模拟及优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2 (3):442-445.

[10]王海涛.不同驱动条件下感应电机通风与传热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11]陈世坤.电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2]丁树业,孙兆琼,徐殿国,等.3MW双馈风力发电机传热特性数值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3):137-143.

[13]魏永田,孟大伟,温嘉斌.电机内热交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4]丁舜年.大型电机的发热与冷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5]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管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POTTER Wiggert.Mechanics of Fluid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7]STATON D A,CAVAGNINO A.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alculations Suitable for Electric Machines Thermal Mod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8,55(10):3509-3516.

[18]TRAXLERSAMEK G,ZICKERMANN R,SCHWERY A.Cooling Airflow, Losses,and Temperatures in Large Aircooled Synchronous Machin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0,57(1):172-180.

[19]LIU Y J,LEE Y,JUNG H K,et al.3D Thermal Stress Analysis of the Rotor of an Induction Mo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2000,36(1/4):1394-1397.

[20]XYPTERAS J,HATZIATHANASSIOU V.Thermal Analysis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ron Losses and the Deepbar Effect[J].IEEE Transaction on Energy Conversion,1999,14(4):996-1003.

[21]SUHAS V Patankar.Numerical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M].Minnesota University Minneapoli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9:130-156.

[22]HUANG Y,SRINATH V E.Detailed Heat Transfer Distributions in Twopass Square Channels with Rib Tabulators and Bleed Hol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1998,41(23):3781-3791.

(編辑:关毅)

推荐访问: 风扇 冷却 电机 特征 性能
本文标题:电机外风扇多结构特征下冷却性能及优化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28/4957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电机外风扇多结构特征下冷却性能及优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