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结果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8 15:40:02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比较冠脉造影和心电图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用电图机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脉造影和心电图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40例患者前壁缺血、21例患者下壁缺血、29例侧壁缺血、20例心肌广泛缺血的LMCA、RCA、LCX、LAD病变率对比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病变运用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相符合,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指导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心电图;诊断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临床常见疾病[1],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恶性劳力性心绞痛以及初发心绞痛均属于不稳定性心绞痛范畴中[2]。该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痉挛或内膜损伤而导致,属于心肌缺血性疾病。本研究选取120例患者,对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该疾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男患者64例,女患者5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8±6.7)岁。72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43例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85例患者血脂异常。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并且均未行溶栓治疗以及介入手术治疗。120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心室率,抗血小板凝聚,稳定斑块[3]。用药期间,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和生冷刺激性食物,患者戒烟戒酒[4]。

1.3检查方法

1.3.1心电图检查方法 为患者运用12导联心电图实施检查,走纸速度设置为25mm/s,设置仪器振幅为10mm/mv,在患者心绞痛时实施检查,对异常心电图进行观察[5]。心电图异常表现包括:≥2个导联T波倒置,或ST段抬高,或ST段下斜型降低。其中,ST段抬高具体表现为:胸前导联抬高0.2mv以上,肢体导联抬高在0.1mv以上。ST段下斜型降低的下降幅度为0.05mv以上。根据异常发生导联,前壁缺血为V1~V4导联异常,侧壁缺血为I、avL、V5、V6异常者,下壁缺血为II、III、avF异常者,同时具备前壁缺血、侧壁缺血以及下壁缺血为心肌广泛缺血。

1.3.2冠脉造影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1w之内,运用股动脉穿刺或经桡动脉穿刺实施冠脉造影,观察投影体位为两个及以上,左回旋支(LCX)、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LMCA)为主要观察对象[6]。血管受累为血管狭窄高于50%以上,通过血管内部形态以及受累血管狭窄程度来确定导致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罪犯血管"。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前壁缺血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4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前壁缺血,表现为13例患者T波倒置,3例患者ST段抬高,24例患者ST段下降。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为:0例患者LMCA为罪犯血管,28例患者LAD为罪犯血管,12例患者LCX为罪犯血管,0例患者RAC为罪犯血管。病变率为:LMCA(0%)、RCA(0%)

2.2侧壁缺血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29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侧壁缺血,心电图全部为ST段下降。冠脉造影显示:0例LMCA为罪犯血管,7例LAD为罪犯血管,16例LCX为罪犯血管,6例RAC为罪犯血管。病变率为:LMCA(0%)

2.3壁缺血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21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下壁缺血,6例患者心电图显示ST段升高,15例患者ST段下降。冠脉造影显示为:LMCA为罪犯血管0例患者,LAD为罪犯血管4例患者,LCX为罪犯血管3例患者,RAC为罪犯血管14例。病变率为:LMCA(0%)

3.4心肌广泛缺血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2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心肌广泛缺血,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均为ST段下降。冠脉造影结果为:12例患者LMCA是罪犯血管,5例患者LAD是罪犯血管,3例患者LCX是罪犯血管,0例患者RCA是罪犯血管。病变率为:RCA(0%)

3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冠心病分型之中最为严重的一个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之间,属于临床症候群。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心前区闷痛不适,并且呈现阵发性特征,持续时间约为30 min左右,患者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心绞痛,并且患者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以后,症状不会完全缓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为心绞痛症状具有进行性增加特征,老年人群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多发人群,并且男性多发于女性。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病率约为1%,占据冠心病患者总体人数的60%以上,并且数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当前临床中,心电图是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最为常用的方法,心电图具有方便、操作简单的优势,并且检查费用低,检查结果立等可取,正因如此,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独特[7],因此,必须准确诊断和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存在前壁缺血患者、下壁缺血患者、侧壁缺血患者以及心肌广泛缺血患者,并且患者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

综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病变运用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和冠脉造影的结果相符合。再加上心电图具有费用低、操作方便、检查快速准确等优势,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戴伟川,郭桢力,曹国辉.无创性心电技术在心脏性猝死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5,10:1042-1046.

[2]刘国荣,郭东风,张晨君,等.缺血修饰蛋白对心源性胸痛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农垦医学,2015,02:103-106.

[3]唐桦.hs-CRP、Hcy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5,05:340-342.

[4]杨靓淇,吴清华,沈文,等.ST段压低后恢复时间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5,18:2975-2977.

[5]王金会,秦小娜,王晓艳.冠状动脉CTA与冠脉造影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4:9-10,12.

[6]陈玉清,唐化和.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04:506-507.

[7]彭建松.冠心病患者发作期心电图改变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175.

编辑/孙杰

推荐访问: 不稳定性 造影 心绞痛 心电图 冠心病
本文标题: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结果的比较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28/4966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结果的比较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