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2-04-29 17:40:02 |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防化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内涵、目标、主体、客体和政策框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有共识,也有分歧,对中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 系统性风险 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072-03

近年来,“宏观审慎监管缺失是金融危机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日益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学术界的共识。与传统只针对单个银行机构稳健经营的微观审慎监管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强调从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角度进行监管。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对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有所启示。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1.国外研究综述。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河合正弘和迈克尔·波默里诺(2008)从金融监管缺陷,货币政策在控制金融不平衡方面存在失误和脆弱的全球金融架构三个方面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间接地说明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Lo(2009),认为,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依赖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因为微观审慎监管将经济波动视为外生风险,忽视了金融机构行为本身的系统性内涵,因此,应当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Stephen Morris和Hyun Song Shin(2009)通过建立系统性风险传递模型,论证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不同,他认为,单个金融机构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相反还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故提高某个机构偿付能力的微观审慎监管目标与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之间根本不相容,有必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2.国内研究综述。成家军(2009)指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传统的银行微观审慎监管政策提出了挑战,即使单个金融机构本身是稳健的,仍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的自动实现。夏洪涛(2009)通过对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需要和宏观层面的逆周期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一致性的论证,说明了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是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需要,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的需要。苗用旺,王亮亮(2010)认为,金融过度创新加大了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同质性加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顺周期性的扩张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了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这些都是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有必要进行宏观监管。王刚、李虹(2010)认为,监管者过分强调基于单个金融机构安全性的微观审慎监管,会忽视金融机构行为的系统性内涵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宋家生(2010)研究发现,金融体系的高杠杆率已使金融危机体现出新的特征,宏观审慎架构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张华(2010)则从道德风险、资本充足性问题、风险传染和利益冲突等四个方面说明了综合经营可能引致系统性风险的隐患以及当前的监管体制难以形成对综合经营的监管合力这两个角度说明了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巴曙松、王璟怡、杜婧(2010)认为,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存在“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缺失”和“对顺周期的无能为力”两大盲点,而宏观审慎监管则能有效的弥补这些盲点。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及内涵

1.国外研究综述。国际清算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就首次提出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机构的风险,容易失去对金融稳定的监管,进而提出应从金融体系的整体来构建金融监管的框架。Crockett(2000)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是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为了减少金融动荡产生的经济成本、确保金融稳定而将金融体系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国际清算银行(2001)将宏观审慎监管定义为微观审慎监管方法的有益补充,不仅考虑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同时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角度出发对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监测,进而实现金融稳定。

2.国内研究综述。项莉(2010)研究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指的是系统性或系统层面的监管框架及其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横向层面即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二是纵向层面即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

三、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

1.国外研究综述。Borio(2007)从监管目标与最后目标两个层面比较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特点。在监管目标上,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防化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是关注单家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经营。在最终目标上,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产出下降,防止实体经济下滑,而微观审慎则是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维多利亚·萨博塔(2010)指出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则是确保整体金融体系能够自我修复,并以此确保经济周期中金融中介服务的稳定供给。

2.国内研究综述。高志勇(2010)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应该是以控制系统性风险为中心,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健康。项莉(2010)将宏观金融监管目标划分为风险目标、收益目标和社会目标。其中风险目标是首选目标,以减少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损失,保证整个金融体系安全为根本任务。在宏观金融监管层面,首要保证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也要兼顾收益目标以及其他社会目标的完成。

四、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

1.国外研究综述。英国《改革金融市场》(2009)提出成立由财政部长为主席的金融稳定理事会,成员包括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及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主要职责为分析和调查英国经济金融稳定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并做出反应。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2010)也提出成立由财政部长为主席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成员包括财政部、美联储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识别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强化市场纪律和应对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新风险因素。而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2009)提出成立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为主席的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成员包括欧洲央行及欧盟各国央行、监管机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监控和评估宏观经济发展和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2.国内研究综述。梁敏(2010)建议,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在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由人民银行承担系统性监管职能是最佳选择。同时她列举了三大理由,一是人民银行能借助于为制定货币政策进行的经济和货币形势分析对中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审慎分析;二是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的三大职能之一;三是中央银行有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朱小川(2010)认为在机构上,宏观审慎监管者应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业监管者,但又应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宋家生(2010)判断中国现阶段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审慎监管的机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有各自的专长和信息优势,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应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并承担责任。张华(2010)分析,当前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模式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等要素,在保留现有分业监管体制下,建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财政部之间正式的监管协调制度,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

五、宏观审慎监管的客体

1.国外研究综述。美国财政部报告(2009)综合考虑规模、杠杆和相互关联等因素,将倒闭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机构定义为一类金融控股公司,认为一类金融控股公司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需要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便是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或财务困境。这些金融机构普遍具有资产规模庞大,业务复杂,杠杆化程度高,其倒闭和失败将直接威胁到金融稳定,并在金融体系的支付、结算环节中占据关键角色,与其他金融机构联系紧密等特点。

2.国内研究综述。尹久(2010)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应该从其本质入手关注系统重要性的机构、系统重要性的行为及系统重要性的产品。成家军(2010)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体系整体,也可以说是把整个金融体系当做是一个投资组合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对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重新进行评估,关注能够对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机构,并在监管资源配置方式适当进行倾斜。

六、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

1.国外研究综述。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2009)指出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拨备、流动性和杠杆率等监管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为各国开展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四种方法(包括网络模型、关联风险模型、困境相关矩阵模型和违约强度模型)测量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度。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2009)提出宏观审慎监管分析应重点监测以下五个方面的风险。一是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信贷定价、借款人的杠杆程度的影响;二是期限转化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三是资产价格与其均衡水平的偏离问题;四是金融系统的杠杆率水平;五是影子银行(比如对冲基金)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美国财政部报告(2009)指出可从两个方面监测系统性风险的聚集程度。一方面,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通过信贷供给和资产价格两个渠道的相互作用而成生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比如违约相关性和金融传染)对系统性风险的放大和传播。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2009)调查显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最显著的特征是逆经济周期性,即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和金融风险开始聚集时,加大监管力度;当经济处于下降周期和信贷萎缩影响金融稳定时,适当放松监管标准。维多利亚·萨博塔(2010)认为,宏观审慎监管需要一定的相机抉择,但必须对其施加相应的约束以保障政策的透明度、责任性和前瞻性,建议制定完备的责任约束机制,从而形成“有约束的相机抉择”的宏观审慎机制,并且一国宏观审慎制度需要得到国际合作与配合才能充分地发挥效力。

2.国内研究综述。李宗怡、冀勇鹏(2003)指出中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途径,一是监控银行体系的隐性风险头寸,二是建立问题银行的市场出售机制。成家军(2009)认为,逆周期的银行审慎监管政策、宏观政策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与预警机制是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的主要组成内容。郭田勇(2010)认为,建立一个全面且成熟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两方面理由:一是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审查机构和一个更加完善的监管约束机制,二是微观审慎监管不仅要从个体金融机构角度出发,而且要在宏观上得到适当把握与监督,否则极易扩大系统性风险,且难以保证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朱小川(2010)建议,在监管内容上,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国内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实际效果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并充分注意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在手段上,多维度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将提供更为有效的监管分析;在配套设施上,中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金融交易的会计制度和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闫海(2010)分析指出,宏观审慎监管需要监管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创新逆周期监管工具及改革最后贷款人制度等,中国应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以代替金融稳定,完善系统性风险治理的监管工具。李健全(2010)强调,在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应充分吸取西方国家教训,从宏观审慎角度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构建全面的金融业宏、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何德旭、吴伯磊、谢晨(2010)建议中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监管的相关制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0)介绍了压力测试、逆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措施、防范金融跨市场跨领域发展潜藏的系统性风险等三种宏观审慎监管的方法和手段。苗永旺、王亮亮(2010)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的三种手段:压力测试、建立宏观审慎指标和构建早期预警指标。

七、结论

综合上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可以发现,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内涵、目标、主体、客体和政策框架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共识,也有分歧。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方面,各方普遍认为是为了弥补当前微观审慎监管的不足;在内涵方面,绝大部分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是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为了减少金融动荡产生的经济成本、确保金融稳定而将金融体系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是微观审慎监管的有益补充;在目标上,各方普遍是通过与微观审慎监管对比,提出直接和最终目标;在监管主体上,有的认为需要成立新的机构来统筹宏观审慎监管,也有的认为应发挥央行的主导作用,还有的认为加强各监管机构协调沟通就足矣;在监管客体上,各方都认为有必要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作为监管对象;在监管政策框架上,各方主要集中在逆周期政策的运用、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等方面。具体到现阶段中国的研究成果,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深度和广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可喜的是,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在内的各有关金融监管机构都已将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相信随着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水平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The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Macroprudential instruments and frameworks:a stocktaking of issues and experience

[R].BIS Working paper,2010.

[2]Bank of England.The role of macroprudential policy[R].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 Paper,2009.

[3]Borio.Towards a macroprudenti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J].CESifo Economic Studies,2003.

[4]Borio and Shim.What can(macro-)prudential policy do to support monetary policy?[R].BIS Working Papers,2007.

[5]Crockett.Marrying the micro- and macro-prudential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stability[R].BIS Speeches,2000.

[6]巴曙松,王璟怡,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5).

[7]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

[8]朱小川.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0,(3).

[9]何德旭,吴伯磊,谢晨.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理论框架及相关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6).

[10]李健全.系统性风险新认识与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探索[J].金融与经济,2010,(7).

[11]苗永旺,王亮亮.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8).

[12]夏洪涛.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9,(10).

[13]张华.对当前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模式的思考[J].西南金融,2010,(8).

[14]李宗怡,冀勇鹏.对中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探讨[J].当代财经,2003,(7).

[15]梁敏.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10,(10).

[16]成家军.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特点与政策框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7).

[17]尹久.宏观审慎监管:中央银行行使的依据、目标和工具[J].武汉金融,2010,(8).

[18]王刚,李虹.宏观审慎监管的边界及其实现[J].新金融,2010,(11).

[19]高志勇.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0,(5).

[20]维多利亚·萨博塔.宏观审慎政策的角色[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21]闫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创新[J].财经科学,2010,(10).[责任编辑 刘娇娇]

推荐访问: 审慎 综述 监管 文献 国内外
本文标题: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29/5016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