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30 19:00:03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研究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及对应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行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案例122例, 通过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影响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血脂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吸烟、情绪激动、缺少活动共计10项是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高危相关因素。结论 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高危因素比较多样, 可以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对症护理方法, 以减少心脏事件,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术;心脏事件;高危因素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搭桥术等心血管介入手术是当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介入性手术多具有创伤性, 围术期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再梗死等心脏事件, 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作者在此对河南省洛阳新区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进行回顾分析, 总结影响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主要因素, 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护理举措, 以为临床预防心脏事件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03月~2013年06月期间本院行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122例, 其中男60例, 女62例, 年龄38~81岁, 平均(52.3±6.9)岁。冠状动脉造影56例,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36例, 心脏搭桥术30例。心脏事件为:心源性休克31例、急性心力衰竭30例、恶性心律失常35例、再梗死26例。

1. 2 研究方法 总结行心血管介入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以具有共性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吸烟(有长期吸烟史)、血脂水平异常(甘油三酯>1.7 mmol/L, 男性和女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0.9 mmol/L、1.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均>3.36 mmol/L)、情绪激动(恐惧、焦虑、紧张、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缺少活动(缺少日常体力活动)及心血管疾病史(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等因素为研究变量, 以心脏事件的有无为因变量。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 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心梗、脑血管意外、血脂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共计7项病史和吸烟、情绪激动、缺少活动3项生活和行为习惯是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介入术患者住院期间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脏事件。单因素分析通常不能控制一些复杂因素的干扰, 通过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有效剔除复杂因素, 能更加准确的衡量各种因素对心脏事件的影响和危害程度。本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明确了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情绪激动等共计10项因素是导致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 应当在临床上引起重视。作者针对这10项高危因素, 结合临床护理实际, 将部分因素的对症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3. 1 高血压 高血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对合并高血压患者, 应当注意进行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宣教, 指导患者自主测量和控制血压, 进行科学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注意避免劳累、紧张、感染等易诱发高血压的因素。血压持续升高或有恶心、头晕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3. 2 糖尿病 受糖尿病的病理影响,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概率普遍要高, 因此一定要注意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进行胰岛素治疗, 进行健康宣教, 教会患者自测尿糖、血糖, 以方便患者随时了解病况, 从而有效控制疾病。

3. 3 血脂异常 有研究表明, 总胆固醇水平>6.4 mmol/L, 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血糖水平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要告知患者科学饮食、学会自主心理调节、保持开朗乐观心境、自觉控制体重对控制血脂水平的重要性。

3. 4 吸烟 有吸烟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是无吸烟史者的5倍左右[2], 吸烟程度与心脏事件发生率呈正比。要对吸烟患者讲解明白吸烟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传授患者的戒烟方法, 如多吃水果蔬菜、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等, 嘱咐家属监督患者戒烟。

3. 5 情绪激动 心血管介入术前后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这些心理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预后效果, 因此有必要告知患者消极情绪对手术的影响, 给予患者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支持, 可采用音乐和放松疗法, 改善患者的激动情绪。

3. 6 缺少活动 常态的体力活动能够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松弛患者紧张情绪, 从而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3]。因此对缺少活动的患者要讲解适当活动的重要性, 根据患者病况及年龄, 教会患者慢跑、气功、太极等运动疗法。

综上所述, 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样且复杂, 应当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和预防方法, 以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邱梅.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11, 9(08):360.

[2]刘鹏.冠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医学临床研究, 2010, 12(03):128.

[3]王玲玲.氟伐他汀对首次成功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以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国外医学, 2012, 10(05):88.

推荐访问: 诊疗 心血管 介入 患者 心脏
本文标题: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30/5064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