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30 19:30:02 | 浏览次数:

[摘 要]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ISR)的危

险因素,为防治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术后ISR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8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在我院确诊的

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55例,对其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及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CDI)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随访结果并进行回顾性

分析。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结果 55例患者有65处椎基底动脉狭窄,共置入支架65枚,术中1例出现后

循环急性梗死,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技术成功率98.18%(54/55),血管术前狭窄(74.24

±12.90)%降至术后(2.69±5.30)%(P<0.05),术后残余狭窄≤20%。平均随访时

间为(24.16±13.94)个月(3个月~4年),CDI随访25例,CTA随访23例,DSA随访7例。共1

2例患者13处支架(13/65,20%)出现血管直径缩短≥50%的ISR。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

示2型糖尿病、病变血管成角扭曲致ISR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7.59,6.70。

结论 2型糖尿病、病变血管成角扭曲是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后ISR的

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再狭窄;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

(2014)01_0038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1.15

缺血性脑卒中约25%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狭窄是脑底动脉环的后循环系缺血

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2]。目前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

手术治疗、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存在血栓形成、脑

出血、ISR以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尤其是支架成形术后有着较高的再狭窄率,而再狭窄同样

可以影响脑血流动力学[3~7]。故了解ISR的相关因素,从而预测、预防支架术后

再狭

窄的发生相当重要。本文回顾性研究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后CDI、CTA、DSA常规随访结

果,比较ISR组与非支架内再狭窄(Non_in_stent restenosis,NISR)组的临床、病变特征

,探讨可能预测ISR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在我院行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55例

患者,男44例,女11例,年龄39~77岁(65.94±9.41岁)。术前因椎基底动脉狭窄导致的

后循环脑梗死41例,TIA 5例,后循环缺血(仅表现为头晕)9例。调查及记录比较患者各项

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总胆固醇、总甘油三脂

、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及随访时间等。这些指标均根据高血压、糖

尿

病既往病史及行支架成形术住院时最后诊断确定;术前总甘油三脂(TG)>150.00mg/dl、术

前总

胆固醇(TC)>220.00mg/dl、术前低密度脂蛋白(LDL_C)>100.00mg/dl、高同型半胱氨酸

为异常,术前

高密度脂蛋白(HDL_C)>75.00mg/dl为有利因素。长期吸烟史定义为平均抽烟10支/d以上,

连续5年以上。长期饮酒史定义为平均每天饮白酒2两以上,连续5年以上。

脑血管造影重点观察:病变血管成角扭曲、病变位于椎动脉开口处、病变血管长度、病变血

管术前狭窄、病变血管术后残余狭窄、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等。

设备及支架:通用Innova 4100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欧洲公司),冠状动

脉支架系统(INVASTENT VOLO)(意大利INVATEC公司),冠状动脉钴铬支架系统(Skylor CO_C

R)(意大利INVATEC公司),支架系统(PALMAZ GENESIS on OPTA PRO)(Cordis Europa N.V.

),颅内动脉支架系统(Apollo)(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2 治疗:术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指标,常规行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

以判断脑组织结构并排除颅内其他疾病。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变血管的结构以及侧

支循环的状况。所有患者在术前3~5d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次/日。术前30

分钟,苯巴比妥针0.1g肌注。所有支架术后患者均4h后拔除动脉鞘。且服用阿托伐他汀片2

0mg 1次/晚,维持终身,并连续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天,氯吡格雷75mg/天共3个月,3

个月后选用拜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两者中任何一种长期口服。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随访时间为

3、6、12个月,以后每年1次。或因脑血管病再发来院复诊。临床随访方式包括门诊随访、

电话随访。随访的复查中包括CDI、CTA和DSA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

首先对全部19个临床观察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

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其中有显著差异的因素,再进

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

2 结果

2.1 椎基底动脉支架术后结果:本组共55例患者有65处椎基底动脉狭窄,共置入65枚金属

裸支架,其中基底动脉共3处狭窄病变,植入3枚;椎动脉62处狭窄病变,共植入62枚;共5

例患者为椎动脉串联狭窄病变,其中1例椎动脉串联病变后循环缺血患者术中出现头晕加重

、言语含糊、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术后即刻头颅CT未见明显出血、梗死病灶。术后第三天头

颅CT显示后循环系区域中多发脑梗死灶,经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未留有后遗症。技术成功

率98.18%,术后残余狭窄均≤20%,血管术前狭窄(74.24±12.90)%降至术后(2.69±5.

30)%(P<0.05),术后3个月后选用拜阿司匹林片长期口服的患者34例(占61.82%)

,选用氯吡格雷21例(占38.18%),所有患者均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mg 1次/晚。平均

随访时间为(24.16±13.94)个月(3个月~4年),CDI随访25例,CTA随访23例,其中共12

例患者13处支架(13/65,20%)出现≥50%的ISR。

2.2 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2.1 临床特征分析结果:见表1。临床特征各变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其中ISR组2型糖

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NISR组(83.33%、44.19%,P<0.05),其他指标在ISR组与NISR组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ISR可致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时可致脑梗死。Antoniou等[4]报道对1099个病人

,共1117条椎动脉实行了椎动脉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97%。Taylor等[5]经DSA检

查随访44个病人(48处椎动脉开口病灶,共植入48个支架)平均7.7个月,发现48%(23/48

)处ISR。Hatano等[6]DSA随访104例,6个月ISR率为9.6%(10/104)。本文研究

中55例患者有65处椎基底动脉狭窄,共置入支架65枚,平均随访时间为(24.16±13.94)

个月(3个月~4年),得出病变血管成角扭曲是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后ISR的危险因素(R

R 6.70,P<0.05)。Zhou等[7]DSA随访61例行椎动脉开口处支架成形术的病

人(共

植入63枚支架)平均12.5个月,发现27%(17/63)处ISR,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V1段扭

曲(危险比3.54,P<0.05)和支架直径较小(危险比3.80,P<0.05)是独立的

预测系统。血管扭曲可以预测支架内再狭窄与本文研究结果

一样。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种情况分析考虑,成角扭曲的病变的血管与直的血管经支架成形术

治疗不同点

在于:扭曲成角血管经支架成形术治疗后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病变血管被拉直;另一种是

病变远端形成新的扭曲(图1)。两种结果均有一个特点,即相同条件(血管直径、病变血

管狭窄度、支架直径、释放压力)下,成角扭曲处血管内膜与支架之间的局部压强均高于直

的血管,而压强大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或者持续高压力刺激血管内膜。从上述分析中可以

了解到支架容易刺激或损伤成角扭曲病变的血管内膜,导致支架内再狭窄。

本文研究中还发现2型糖尿病与支架内再狭窄成正相关(RR 7.59,P<0.05),2型糖

尿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脑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患心脑血管疾

病风险,而国内外糖尿病相关脑血管支架术后再狭窄预测因子报道较少。在冠脉支架扩张成

形术领域,2型糖尿病是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子已得到众多研究的支持[8,9]。

于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2型糖尿病导致椎基底动脉成形术ISR的可能是胰岛素对平

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和病变血管成角扭曲是椎基底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加大随

访频率,避免发生脑梗死等并发症。同时期待将来能设计出专门针对成角扭曲血管柔韧性及

支撑性均衡的支架,早日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2):

862-868.

[2]刘新峰,主编.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9-252.

[3]Caplan LR, Wityk RJ, Glass TA, et al.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J]. Ann Neurol,2004,56(3):389-98.

[4]Antoniou GA, Murray D, Georgiadis GS,et a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

oplasty and stenting in patients with proxim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J]. V

ascular Surgery,2012,55(4):1167-77.

[5]Taylor RA, Siddiq F, Suri MF,et al. Risk factors for in_stent restenosis a

fter vertebral ostium stenting[J]. Eudovascular Therapy,2008,15(2):203-212.

[6]Hatano T, Tsukahara T, Miyakoshi A,et al. Stent placement for atherosclero

tic stenosi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ostium: angiographic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117 consecutive patients[J]. Neurosurgery,2011,68(1):108-116.

[7]Zhou Z, Yin Q, Xu G, et al. Influence of vessel size and tortuosity on in_s

tent restenosi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vertebral artery ostium[J]. Ca

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1,34(3):481-487.

[8]Berta B, Ruzsa Z, Barczi G, et al. Long_term clinical follow_up after dru

g_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for bare metal in_stent restenosis[J]. Inter Card

io,2013,26(3):271-277.

[9]Nishio K, Fukui T, Tsunoda F,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s a predictor for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J]. Inter Cardio,2005,103(2):128-134.

推荐访问: 支架 基底 术后 成形 动脉
本文标题: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30/5066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