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关于少学时“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5-04 09:15:02 | 浏览次数:

摘要:高等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了“文科数学”课程,提高“文科数学”的教学效果,构建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是教师必须思考的实际问题。在分析“文科数学”课程对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工程学院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少学时“文科数学”(32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若干核心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和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文科数学;数学文化;多媒体课件;理性思维

作者简介:刘龙章(1959-),男,江西抚州人,宁波工程学院理学院,教授;毕道旺(1966-),男,浙江临海人,宁波工程学院理学院,副教授。(浙江 宁波 3152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分层递进,重点突破’课程建设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7-0106-02

在人类社会已跨入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我国高等学校文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学课程在培养各类人文专业高级人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已成共识,许多高校在文学、历史、外语、政治、法律等人文专业开设了“文科数学”课程,但由于受传统理工科数学教育观点的影响和束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不断探索。宁波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外国语学院和人文学院各专业开设了32课时的“文科数学”课程。近三年,我们对少学时“文科数学”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展开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

一、文科数学教学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高校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经管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取得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文学、历史、外语、政治、法律等文科类专业,开设“文科数学”课程的状况因校而异,差距很大。例如,南开大学早在1983年就开设了“文科数学”课程,[1]并作为必修课程,该校的“文科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数学教育对非数学类专业大学生的作用,许多学生和教师过去一般认为主要是“工具”方面的作用,掌握数学知识只是为本专业的学习服务。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2]明确指出数学教育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发挥作用。(1)掌握必要的数学工具,用来处理和解决本学科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2)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如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3)领会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质,使人终生受益;(4)培养全面的审美情操;(5)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做准备。

由此看来,数学教育对于一般大学生除了有“工具”方面的作用以外,还有“理性思维”、“数学文化”、“终身学习”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文学、历史、外语、政治、法律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数学教育在“理性思维”、“数学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对文科学生我们强调的将不仅是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及应用,更是对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思维方式的认识和传承,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文科数学,更需要发扬光大。

二、“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从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文科数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学生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大学数学历来以其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精确性而为人们所推崇。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泥潭,普通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和从初中就开始出现的文理偏科,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且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上的失衡,文科学生中的很多人视数学为猛兽。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被录取到新建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就读的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对他们来说学习大学数学课程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主讲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投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许多学生感到数学特难学,学习压力巨大,对学习数学产生畏难情绪。

2.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成败,教材建设至关重要,就目前教材而言,很难找到一本适合新建本科院校且只有32课时的文科数学课程教材。原因是目前许多文科数学的教材仅局限于理工科数学内容的删繁就简,基本上是理工科数学课程内容的压缩,教学内容相对单调,缺乏创新,以至于教材虽多,却“千人一面”。这样的教材会给新建本科学校文科专业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和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困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开设“文科数学”课程的初衷相背离。

3.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开设了“文科数学”课程,但由于师资相对比较紧张,能配置文科数学专任教师的院校不多,通常安排一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或根据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需求随机安排一些老教师担任“文科数学”主讲工作。虽然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把执教文科数学看成一项临时性工作,对文科数学的特点和教法缺乏深入研究,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一般。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老教师仍然固守理工科的传统教学方法,坚持教学“三中心论”,[3]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仅仅传授数学知识,较少涉及数学在发展过程中凝聚的人文精神和数学思想,这种忽视文科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文科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举措

1.更新教育概念,明确教学目标

“文科数学”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每个主讲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若没有解决好此问题,则我们的教学就迷失方向和目标。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文科专业开设数学课程的目标应着眼于数学素养教育,注重培养文科生的理性思维和提高数学文化修养。因此,应当把这门课从理工数学课程的传统教材和教法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应当把文科学生从解题、应试的习惯中解脱出来,应当把传授数学知识、传承数学文化和培养理性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事实上,文科学生参加工作以后,他们对具体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几乎用不上,记住的数学定理和公式也很少,能够让他们终生受益的是他们在学习文科数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养成从数学角度看问题并把实际问题简化和量化的习惯,形成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结合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文科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教好文科数学并非易事,近几年,我们对“文科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我校对文科数学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一层次是面向全校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的“文科数学(Ⅰ)”(基础篇),它是一门带有“科普”性质的通识课程,开设一学期(32课时,2学分),教学内容是一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在授课内容中,注重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数学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一些经典数学问题及其解决,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质等,使学生对数学的概貌有一个基本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层次是开设“文科数学(Ⅱ)”(提高篇,32课时)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是一些打算在本科毕业后改考经济类、管理类等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外语、文学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科数学(Ⅰ)”(基础篇)之后,再选修一学期“文科数学(Ⅱ)”公共选修课,以帮助他们准备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针对较难找到一本适合新建本科院校且只有32学时的文科数学教材的情况,我们课程组教师合作编写教学电子教案,把“文科数学(Ⅰ)”(基础篇)课程分成15讲(每讲2学时),每讲都设定了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其中一元函数极限与连续3讲、一元函数微分学3讲、一元函积分学3讲、线性代数简介3讲、概率统计初步3讲。

(2)改进教学方法。当前文科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的现象,部分教师以课时少为由,就数学讲数学,很少介绍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教法见仁见智。我们认为,给文科学生讲数学,需要做到把数学成果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揭示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文科学生的特点,扬其形象思维之长,补其逻辑思维之短;扬其阅读能力之长,补其运算能力之短,课程教学目标不在于他们能解多少数学题,而在于他们了解多少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知识。具体措施一是尽可能地降低严格论证的要求,侧重于介绍已有的数学知识及其实际背景,并以知识为主要线索和载体,融入数学文化,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从中能领悟到深刻的数学本质和数学思想;二是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不要求他们理解和掌握(如数列极限的ε-N定义);三是适时穿插介绍中外著名数学家(牛顿、华罗庚、陈景润等)的事迹,并着重揭示其人文科学精神价值,激发文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优化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大学课堂。过去我们受到数学传统教法(板书加讲授)的束缚,认为数学概念抽象和逻辑性强,不宜适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经过近三年教学研究与探索,对我校“文科数学(Ⅰ)”(基础篇)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课程组教师研制了文科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在同样的时间里增加很多信息量,能保障教师有更多时间来融入并讲授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化、直观化和形象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演示,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和实用;利用文科数学课程网站,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网上提交作业,可以进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显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既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使师生沟通的渠道更加顺畅。

3.探索课程考核方式

“文科数学”课程是以提高数学素养为教学目标,该课程考核不能照搬理工科数学课程考试方式(闭卷),必须进行改革。我们采用对课程教学各主要教学环节考核,综合评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讨论、课堂纪律、平时作业、写学习心得、期末考试。文科数学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其目的是要让学生们知道该如何运用定理、公式、思想和方法来解答问题,而不需要他们死记硬背这些定理和公式,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注重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上课纪律考核,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使得认真听课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多了,而考前突击应付考试的学生少了;写学习心得则是文科学生的特长,在课程教学即将结束时,要求部分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学习心得,此项考核成绩只能起到加分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搞好“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根本在于教师。如果没有一支热爱文科数学教学工作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很多教学改革的设想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和成效。近几年,我校理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文科数学”已成为学院重点建设课程,由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组织课程组教师合作编撰文科数学电子教案,共同制作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创建课程教学网站,制定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细则,制定了文科数学主讲教师工作规范。对首次主讲“文科数学”的教师,课程负责人都对他们进行开课前的培训,课程结束时主讲教师需撰写课程教学总结。经过几年的努力,文科数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已形成一支由教授牵头,以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为主体的文科数学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对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促进了理工科高等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顾沛,戴瑛,温媛.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文科数学”课程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改革[J].大学数学,2010,(2):2-6.

[2]教育部高教司.高等理工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1.

[3]徐定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A].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9)[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7-82.

(责任编辑:苏宇嵬)

推荐访问: 学时 教学改革 实践 课程 数学
本文标题:关于少学时“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4/5201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关于少学时“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