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5 13:10:02 | 浏览次数: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尤其在炼油化工行业中,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炼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信息水平得到了提升和完善。然而,由于我国信息化进程开始较慢,各行业和公司的信息化设施不太完善且水平都较低,如何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炼油行业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就信息化模型的建设,对炼油化工厂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炼油化工;信息化;数据挖掘

前言

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时期,世界已经进入了高资源价格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并且决定了我国的工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走创新之路。在炼油化工产业当中构建信息化的发展平台是不断改善和提高的进程,统一了平台以后,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加强对资源和一些重要的管理和保护,同时能够推动信息化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益。

1 炼油化工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走势

1.1 工业化的建设

工业化是炼油化工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所占比例持续升高的一个过程,也是工业就业的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持续升高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世界各国工业企业对于工业化时代的起步认知都是蒸汽机的生产发明。对于工业化来说,最为明显的发展特点便是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工业化并不只代表着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型社会朝着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才是各行业领域中建设工业化产业完成实现的标准。世界各国企业单位实施工业化建设的时间有所不同,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国内的各大企业工业化建设正式开展[1]。

1.2 信息化的起步

中国于1956年将电子计算机、电子学和半导体等六项内容作为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项目,在这六项内容当中有四项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进程发展。这一规划提出国内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重点应当着重放在新技术方面,因为传统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只有新技术才是决定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核心关键。在1956年十二月,我国正式起步信息化的工程建设。

1.3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整合

现如今全球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形势正是由工业化转向信息化的重要阶段。由于国内在战略方面的资源较为稀缺,因此决不能走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石油需要在快速发展的势态中及时抓住机会,加快企业技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早日走向国家新型的工业化道路[3]。在信息化技术不断被发掘的过程当中,国内石油企业终于迎来了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发展进程。工业化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能够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物质型产品,而信息化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则是加强社会各界各个行业领域在生产服务于管理方面的成效。针对工业化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技术产业的有效整合既突破了傳统的理论性内容,又代表了国内炼油化工产业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这种融合全面地利用了多个经典的技术理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尽快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新的发展思路;同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整合还全面贯彻和落实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在原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拓展了新的技术研究方法。

2 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2.1 工业化建设阶段

工业化指的是在国民生产总值里第二产业即工业产值的投入比例不断攀升,工业行业的就业人数在我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到的比例逐渐增多的一系列过程。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个过程是工业化建设阶段完成的标志。虽然工业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工业发展,但不能将工业化狭隘的理解成工业发展。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业化建设开始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始[2]。

2.2 信息化进程阶段

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等六项作为未来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重点,其中有四项都和信息化紧密相关。规划中认为,决定一国国力国势强弱的不是传统技术而将会是新技术,所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不应放在重工业上而应该投入到新型技术、新型工艺的研发方面。所以,标志着我国工业迈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为20世纪50年代《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颁布。

2.3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阶段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推动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现阶段工业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有效加强社会各领域间的服务、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生产产品的多元化,通过有机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为社会提供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两化融合”的概念既是一次技术的革新,也是一种理论突破。技术的革新是指其全面认知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信息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而工业化又是承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基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发展开拓出了新的道路。针对该理论的突破主要是指将该理论有效应用到了二元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恶化论、后发理论优势等经典理论的思想,为我国在特定条件下快速实现工业的现代化提出了新思路[3]。

3 结束语

炼油化工产业中信息化技术平台的构建充分地展示出了炼油化工产业在这一工程建设实施到某一步骤时,通过对产业实际情况的深思熟虑,在原有技术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这一技术性的突破是炼油化工产业对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的重要结果,并展现了中国石油企业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期间所付出的汗水。提高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结合实践不断提升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方元龙.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4):175-176.

[2] 林森.浅议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师,2015,(03):56-57.

[3] 宋爱萍,高发谦,郭小安,等.2014年我国炼油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分析[J].中外能源,2015,(07):1-8.

推荐访问: 发展趋势 化工行业 信息化 研究
本文标题: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5/5258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