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6 18:25:03 |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占流域污染负荷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上升,并逐渐发展成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情况,从四个角度剖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组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的手段,旨在减少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太湖水质,为人们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太湖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农业面源污染是水环境污染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太湖流域尤为严重。2007年,江苏无锡出现过太湖蓝藻事件,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水质性缺水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已经日益尖锐。调查研究表明,过量排放氮磷到水体中是造成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而农业面源污染很大程度造成了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增加。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的不稳定性、分散性和随机性,使监管难度增大。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较为成熟的监管方式,治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概述

1.1污染概况

太湖流域横跨江苏、浙江和上海,整个太湖流域河道纵横交错,水网紧密分布,又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位置,因此,湖泊成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重要排放去向。近十年,太湖流域大力治理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在全流域污染中的比值呈现上升的态势,这也意味着其开始成为太湖治理的主要矛盾。

1.2农业面源污染的组成

1.2.1化肥引起的污染

施加化肥最开始是为了提升农业的产量,但是伴随着每年使用化肥量的增加,化肥的使用率明显下降,环境负外部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过量施用化肥使农田中氮磷含量明显增加,养分过于集中,并开始通过渗透的方式流入到太湖水中。20世纪80年代之后,太湖流域化肥施用量呈现上升态势,其也成为化肥施用量最高的区域,调查研究表明,太湖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0.4%,但是施加化肥的量却占全国施用量的1.3%。化肥利用率低和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的矛盾,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也造成了太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对原有土壤理化性质也造成较大影响,这也从另一方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1.2.2农药和农膜引起的污染

我国农药产量一直稳居在世界第一,品种繁多,高达500余种。发展到2013年年末,我国化学原药产量达到了319万t。而很多农村地区的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没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频繁出现农药违规使用情况,加剧了对流域内土壤、空气以及水体的污染。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农膜的使用能够保证粮食的高产稳产,在较短时间里被广泛使用,而农膜在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的同时,也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生产种植过程中,农膜的碎片易残留在土壤中,无法完全回收,这会削减土壤的透气性能,降低土壤的含水率,使作物养分吸收更加困难,最终导致减产。另一部分的农膜碎片会伴随着废料和畜禽饲料进行混合,被牲畜误食之后,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牲畜的死亡。

1.2.3农村生活造成的污染

农村生活引起的污染是造成太湖流域污染又一重要原因,具体包括了生活污水和垃圾。太湖流域建设了大量小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但部分地区因收水系统不完善,导致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尚不完善,部分垃圾被随意丢弃和堆放,长时间的堆积会造成垃圾渗出液随降水和径流等进入到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2.4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围网养殖会影响太湖中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在未经人为扰动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氮和磷,使水体中氮磷含量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水生生物的生长受到限制之后,原先的平衡被打破,就造成了水体中营养过剩的现象。太湖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东太湖,围网养殖面积曾高达东太湖总面积的21%,近年来太湖流域正在开展围网养殖整治工作,将有效减少对太湖水环境的影响。

2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手段

2.1 治理政策的建议

2.1.1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对太湖流域加强综合治理,要将政府的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太湖流域跨越了两省一市,治理过程中需要各地区的密切配合,需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综合监管,确定好整体目标,将不同地区的利益分配进行有效划分。

2.1.2建立面源污染监测系统

农业面源污染需要从源头上進行有效控制,种植以及养殖区域需要按照单位面积进行有效划分,控制单元的污染出口需要定期检测。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监测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要构建辐射整个流域的检测网点,还要对整体系统及数据做长期的维护与分析。健全的检测网络和充足的资金是监测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保证,因此,需要提前制定监测费用预算,务必保证项目的开展能够有着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监控到流域内的环境污染情况,并科学溯源,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案,从源头上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

2.2经济措施的建议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经济措施主要是从以下三个层面出发,即税费、补贴手段和排污权交易等。

发达国家较常使用的是税费手段,这要求国家的农业生产需要达到一定的商业化和规模化,主要是能够对排污量进行有效控制。税费手段包括对化肥进行增税,丹麦和挪威就尝试过,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还不是开展税费手段的最佳时期,如果单纯地依靠税费手段治理面源污染难度较大。

补贴手段可以减轻农户的生产强度,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不只是能够提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益,而且还能够提升市场收益。现今,我国的补贴手段主要是对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有机农产品补贴。化肥农药也可以采取直补的方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尽可能的采取生物农药。农村垃圾处理可以通过教育和补贴的方式开展,搭建垃圾处理站,手把手指导农民垃圾分类,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

排污权交易包括了点源一面源和面源一面源排污交易两类,我国点源污染主要是采取点源一面源的排污权交易进行治理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点源污染受技术和设备等因素的限制,达到一定量时,边际成本明显增加,但是面源污染没有划人到污染物的总量,也没有进行排污约束,这时就考虑借助市场实现点源一面源污染排污交易,进而控制污染物的总量。该技术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对此,可以学习国外的优秀案例,更好地提升我国污染的治理效果。

2.3技术措施的建议

2.3.1农田养分管理

为了有效解决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和农膜的过度使用的问题,可以在全流域中加强农田的养分管理。农田中氮磷含量的需求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找到规律,摸清土壤养分空间的变异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限定农田中种植作物的种类、施加肥料的类型以及施肥量,增加植物缓冲带,为农田养分管理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尽可能减少氮磷含量,提升农业收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2生态养殖方式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将种植业和水产、畜产品养殖等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一条产业链,实现农业生态平衡。畜禽养殖场的周围需要配备农田,保证环境安全的基础之上,农田里种植的作物可以吸收动物粪便,这样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之余,化肥的使用也大大减少。农田在冬季种植作物,可以吸收土壤中氮磷元素,避免其流失;建立起科学的轮作机制,深根系和绿肥作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轮作,循环利用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障经济收益的基础之上,也能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结束语

在对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时,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治理方式,也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污染治理的经验,需要在借鉴国外优秀的治理技术与管理手段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尝试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筹划并建立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示范基地。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不断探索新技术,找寻新机制,为生产和生活创设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芸芸,王永东,李廷轩,等.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解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 5,48(18):3654-3665.

[2]武升,张俊森,张东红,等.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環境污染与防治,2018,40(6):710-716.

作者简介:刘雪莲(1990-),女,江苏省靖江市,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

推荐访问: 太湖 流域 防控 污染 措施
本文标题: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6/5320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