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7 12:00:03 | 浏览次数:

zoޛ)j馟iv文章编号:1009-055X(2017)06-0024-10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6.0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加上城乡资源、大中小城市资源呈等级分布,导致人口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聚集,使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聚落不断膨胀,乡村聚落不断萎缩。但城市化特别是过度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病”又反过来促发了“逆城市化”现象,周末、节假期离开城市第一居所走向乡村乡野第二居所,以及度假第三居所进行户外休闲游憩成为生活所需,于是环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特别是度假休闲游憩带逐渐形成。近年来,随着国家高铁高速交通路网建设的发展,旅游时空距离不断改变,自驾、骑行、徒步风潮兴起,环城市(群)休闲游憩带也在不断拓展延伸、逐渐成型,环大珠三角城市群休闲游憩带亦然。2017年,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更能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以及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居民的休闲游憩、休闲旅游系统的优化升级也被提上日程。

一、环城市(群)休闲游憩带概念及其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吴必虎提出环城市游憩带(ReBAM)理论,实际上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为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地,一起形成环大城市游憩活动的频发地带,简称“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1]333-335后来,鉴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使理论更具普适意义,将ReBAM修正为ReBAC(党宁,2007)[2],强调城市(city)的普遍意义,而不仅是大都市(metropolis)。

魏小安又于2001年提出“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理论,其中包括四个要素内涵(区位——环城市,市场——城市,产品——旅游度假,分布形式——非圈、非点,而是一个不连续的带),四个基本原则(交通的便利性、市场的层次性、产品的度假性、规模的经济性),三种聚集方式(交通聚集、资源聚集、环境聚集)。 [3]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就注意到城市郊区娱乐带,以及度假设施的发展; [1]333-335 日本学者Koike根据旅游形式、设施、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景观的明显差别,将城市由里向外划分为四个地带,即市区、半日游地带、一日游地带和隔夜游地带, 其中半日游地带是指1小时车程范围内,一日游地带是指 3小时车程范围内,隔夜游地带是指大于3小时车程以外的区域。[4]此外,张玲(2004)[5]在分析广州市度假旅游发展优势、劣势基础上,提出广州市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开发设想。

实际上,环城市休闲游憩带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日常户外休闲游憩,其次才是城市旅游者的非日常户外休闲游憩,其中既包括服务于“一日游”游客之户外休闲游憩带(城区第一居所或郊区第二居所+游憩),也包括服务于“过夜游”游客之度假休闲游憩带(度假旅居所第三居+游憩),是城市休闲游憩空间的自然延伸。环城市休闲游憩带的形成是对城市化的反动,乃对城市缺失的弥补和平衡,是旅游休闲经营者在考虑土地租金、追求资环吸引和旅游休闲消费者在考虑旅行成本、寻求资环差异基础上的一种平衡。环城市休闲游憩带模型在我国城市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中格外实用,因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城市居民出游能力普遍较低,出游半径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大中城市周边地区1~3或1~5小时汽车车程内,一般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休闲旅游,特别是日常周末和小黄金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周末)度假休闲游憩的高频地带。因此,这里既不会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由于城市发展的空心化而形成市民居住带,也不会像拉美国家那样由于失地进城农民的边缘化而形成贫民窟带。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依据大珠三角城市群特征,以及大珠三角城市群与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梯度特征,指出不仅在大珠三角各城市周边形成了环单个城市的休闲游憩带,而且形成了环大珠三角城市群的休闲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其中主要涉及城市郊区、北部山区、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刘少和、张伟强、乔纪纲,2007)[6],并基于地理梯度背景进一步展开了结构分析(刘少和、桂拉旦,2008)[7],这就是环城市群休闲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Urban Agglomeration),这对我国城市群周围地区旅游休闲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国内外对环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的研究主要从空间结构[8] 、游憩行为[9]、产业集聚[10]等角度展开,而对高铁高速等交通路网变化对环城市(群)休闲游憩带所产生的影响缺乏关注。

推荐访问: 游憩 城市群 结构 粤港澳 休闲
本文标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结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7/5339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结构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