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基督的历史还原

发布时间:2022-05-10 17:55:03 | 浏览次数:

摘要: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的《达·芬奇密码》作为一本世界性的畅销小说,其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小说界,在宗教界、历史界也均引起了巨大轰动。本文以《达·芬奇密码》中对基督教会、耶稣的描写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将文学中的基督与历史中真实的基督区分开来,并对其中涉及的欧洲宗教历史及其中一些秘密团体的历史加以阐述。

关键词:基督;教会;密码

一、 引言

丹·布朗,一位美国著名作家,他的畅销读物《达·芬奇密码》自问世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前列。而随着他2009年的最新力作《失落的秘符》上市,一股新的“丹·布朗热”在中国兴起。这位作家的作品在世界上如此风靡一时,必然有其内在因素。丹·布朗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常年文化的熏陶也是他作家之路的起点。但,作家的身世并不能成为作品畅销的依据,本文认为,恰恰正是《达·芬奇密码》本身蕴含的历史魅力与宗教文化谜团使得它在世界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书中宣扬的历史与现实中的正统历史到底哪个对基督耶稣的描述更为准确呢?本文将由坚实的、已知的历史出发,逐步地剖析这一谜题。

二、 基督在历史上的地位及梵蒂冈的描述

基督耶稣,在整个欧洲史上无疑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救世主。但关于他的生平,却是众说纷纭。这其中,耶稣的神性则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神学中,耶稣作为上帝之子,一位第二位格的完全神,是唯一既具有神性又具有人性的。耶稣受难这一事件,被教会描述成为以自己的肉身普度众生。而他死后三天复活,则是他作为一位神的身份的最好表证。梵蒂冈,即教皇国,也是世界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它的官方资料则无疑地表示,耶稣的神性是不可置疑的。而流传至今的几本著名的福音书中也有大量的显示基督神性的描述。例如:“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这是耶稣在预知了犹大的背叛后对众门徒所说,可见,他已经对将要出卖他的人的身份了然于胸,所以才能安如泰山地说出这般话语来给犹大最后的机会改邪归正。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这句话虽然是暗指,但也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有人背叛他的意思。这大约也是可以作为耶稣具有神性,超然于凡人之上的依据的。梵蒂冈作为基督教正宗,自然将所有宣扬耶稣神性光环的典籍福音奉为正统,于是耶稣的神性与高高在上的形象经过教士们长年累月的宣传,终于深入人心,让耶稣真正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神。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古老传说中,神往往是具有预知性、宽容性甚至牺牲性的。希腊神话中为人类而牺牲自由的普罗米修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诸多下凡仙人均为此例。而耶稣则是一个典型的天神下凡的形象。福音书所展示给今人的,无一不体现了耶稣的上述三种特性,而它们的组合叠加形成了现代人所了解熟知并为大多数人所深信不疑的耶稣的神性。梵蒂冈教廷作为正统的教会,在多少个世纪中一直坚持宣扬这种神性,并成功地将它普及到了世界的许多角落。可以说,这种对耶稣形象的神化成功塑造,是梵蒂冈教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影响的根源。

三、 基督在小说中的形象

与其在正史中的形象不同,基督的人性一面在小说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表现。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基督虽然不作为主角被加以描述,但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基督形象灌输给读者。大体来说,本书中的耶稣,是一位导师,一位属于人范畴之内的导师。他的世俗生活,在小说中可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圣杯的故事,也是建立在耶稣的人性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小说更侧重于通过文字来表现基督平易近人的、现实的一面,以阐述耶稣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这一观点的方式吸引读者,这无疑也是丹·布朗的成功之处。作为圣杯同时小说中也是耶稣妻子的抹大拉的玛丽亚,为基督的人性形象填上了浓重的一笔。《达·芬奇密码》即是以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既以明线下的暗线所携带的悬念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又成功地把这条线渐渐地从晦暗复杂的事件中明朗化,并最终成为整个故事的主题而得以升华。基督在此中的形象,则是由一开始的不甚明朗,到中段由神到人的转化,再到小说最后谜底揭开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从高高的神座上走下,光环褪尽却显得不再那么不可接近。基督是人,他就在我们中间。这,就是小说中基督的形象:回归人类的半神。纵然小说中的基督不再是所谓的“完人”,但他所展现出来的更贴近真人的一面却远比圣经中的高高在上要可亲得多。可以说,正是对耶稣的多角度解读与大胆的构思创作成就了《达·芬奇密码》的成功,而这惊人成就的根源,却在于小说中对平日里不引人注意的耶稣人性的刻画。这种刻画不仅带来了宗教新觀点的潮流,更是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的基础与暗线。由此可以说,本书对基督形象的颠覆,既是吸引读者的卖点,又是基于一定事实的大胆猜测与文学创作,更是本书畅销的起点之一。

四、 欧洲历史上的基督教改革所导致的信仰变化

基督教历史悠久,在其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教会内部经历了复杂艰难的变化与改革,而因为这些变革大多数并不为人所知,所以千百年后的人们对其中的真相并不甚明了。实际上,“一般认为,兴起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社会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序曲,当属威克里夫对教会进行的理论批判。在威克里夫的理论中,攻击教会巨额财产的来源问题,主张教会独立,这些都是为当时保守的教会所不容的。这一点也在威克里夫的最终遭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在教会与政府结盟后遭到驱逐。但是,威克里夫播下的思想种子却并没有被抹杀,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初,欧洲宗教改革前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约翰·胡斯正是在威克里夫的基础上引导波希米亚人进行了著名的“胡斯改革运动”。欧洲教会的发展轨迹大致类似一条抛物线,公元一世纪,耶稣创立教会,那时基督教只能在政治阴影中生存,代表事件便是基督之死。中世纪,基督教会在欧洲的权势达到顶峰,它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欧洲王室的发展。该方面典型代表是“卡诺莎”事件。在教会的封建统治与压力下,权倾朝野的亨利四世也不得不向教皇格里高利四世下跪请罪。但随着教会规模的扩大与发展,西门主义在教会中的规模逐渐扩大。虽然教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不断通过各种理由摄取金钱的做法,却使教会的权威在欧洲各大王室中急剧下降,信徒数量从而下降。这种内部腐化倾向经过历代教皇及上层神职人员的培植发展,终于在全欧洲引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信仰危机,并最终导致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的问世。路德的话语回响至今:“只要我还不曾被《圣经》中的文字或清楚的理性驳倒的时候,我就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因为违背良心办事是难以做到的,也是危险的。”时至今日,教会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不可一世的威严与影响力,转而成为一个彻底的宗教组织。显然,现代教会的权力不可能达到像《达·芬奇密码》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雇佣杀手刺杀敌对势力首脑。但它对世界各地信徒的影响,却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宗教中心,梵蒂冈已经从中世纪的混乱中走出,逐渐重归平和与宁静。小说家言,有时确不可全信。从文艺复兴时期亚历山大六世教皇无以复加的权力及其对全意大利广泛的影响之中,我们不难想见教廷那时的高尚权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权威正在渐渐消散。近代,教廷与教皇几乎不参与国际政治事务,唯一的例外是庇护十二世二战后对加斯贝利的天民党的公开支持。但即使这样,教廷的支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天民党赢得了意大利大选。可见,虽然科技的高度发展促使人们破除了部分迷信,但是信仰的力量却并未完全消失。时至今日,基督教会虽然蜕变成单纯的宗教组织,但作为世界上信仰范围最广的宗教,它在关键时刻的影响力,尤其是对那些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的地区人们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

五、 《达·芬奇密码》中对教会的隐线批判

基督教会作为《达·芬奇密码》中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势力,在书中被赋予了急躁鲁莽,不甚明智的形象,这诚然是因为本书的主题与传统基督教教义格格不入。在《达·芬奇密码》中,教会被定位成反面角色,而与教会决裂的天主事工会的领袖阿林加洛沙主教则被设定成正面角色,并最终得到了好的结局。这一连串的对比与反衬,向读者表述的不仅仅是罗伯特·兰登的正义与伟大,同时也在故事主线之下的隐藏叙述线中表达了对当今教会的批判与讽刺。而这一批判,恰恰就是以对基督历史的还原写就的。从沉睡的历史中找出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真相,并用这最有力的武器攻击道貌岸然的教会,故事由复杂到明朗,而中间插叙的阿林加洛沙主教与梵蒂冈教会的谈判经过,很好地表现了原本神圣的教会在现代世俗的洪流中也变得不再庄严的事实。批判的言语在书中时隐时现,阿林加洛沙问神父:“尾巴什么时候开始摇狗了?”本句即为对教会的讽刺。一个没有信徒基础的教会相当于不存在,而《达·芬奇密码》想表达的,并不是简单地批判表面现象,更多的是对深层原因的追究:是什么让那些原本正直的主教和牧师们失却了高洁品格?是什么让原本坚定的教徒们纷纷离教会而去?这一切,却也只不过是教会作为历史的一分子向前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罢了。与现代先进的客观上可以观测的科技相比,宗教理论看上去带有相当强烈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味道。它所强调的事实,并不能被人们所感知观测。于是,科技的进步使中世纪狂热的宗教热潮逐步褪去。而教会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是促使教民们渐渐转向理性科学而非感性信仰的原因之一。

六、 郇山隐修会与其他秘密团体

《达·芬奇密码》中,最大的谜团无疑是郇山隐修会。作为一个历史上并不著名的团体,郇山隐修会在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欧洲历史上有许多秘密团体及组织,而它们大多是以宗教为出发点的。郇山隐修会在书中被描绘成一个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神圣组织,其创始人皮埃尔的姓普兰塔的也被写成是耶稣后代的姓氏。但是,真正的郇山隐修会的历史却并非如此显赫,甚至在19年前,正式的关于它的文献还没有现世。早在它被各类文学作品提及前的40余年前,这个团体便被列入了法国政府的休眠名单。此后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郇山隐修会在进行任何秘密活动,更不要说能够像小说中那样把会员渗入到法国各大关键部门中了。十五世纪初,另一个在欧洲创立的秘密团体:玫瑰十字会。该团体由罗森克鲁兹创立,(一说于公元46年即已存在)以“神即在人體内”的思想为主导,提出借“神秘智能”改造世界的主张。这也成了后世许多人猜想的依据,包括丹·布朗的另一本小说《失落的秘符》在内的许多以欧洲宗教秘密团会为题材的小说都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延伸。而《达·芬奇密码》,则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对郇山隐修会历史的扩展上。总而言之,世界历史上秘密团体迭出不穷,但并非都像小说中那样神奇。如果从小说的不着边际的描述中脱离出来,用真正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许多漏洞:隐修会如果是一个秘密团体,那么如果它的绝密信息被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峋山隐修会的秘密(如果有的话)还怎么能够保守下去?其他秘密团体的情况大抵也如此,所谓的“终极秘密”,不过是后人之言尔尔。基督的真正秘密,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曾有许多人发表过关于宗教秘密团体的介绍与揭秘的论述,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提供真正可信可靠的客观历史证据。而所谓“隐修会与圣杯”的故事,虽然有人相信,但“异乎寻常的声明需要极其坚强的证据做后盾”,而这恰恰是许多传闻与声明所缺少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钟志邦.《约翰福音注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

[2]刘新利,陈志强.《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人民出版社,2008.

[3](美)罗伦培登著.陆中石,古乐人译.《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译林出版社,1993.

[4]丹·布朗著.朱振武,吴晟,陈元晓译.《达·芬奇密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 基督 还原 历史
本文标题:基督的历史还原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0/5486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督的历史还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