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存在主义

发布时间:2022-05-10 18:20:04 | 浏览次数:

【摘要】伍迪·艾伦是电影界中的另类,脱离了好莱坞体制的伍迪式电影更多地包含了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存在主义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伍迪的思想中,他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清晰地反映在他的电影里并使他的电影独树一帜,成为突破传统模式的标志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哲学层面上的关注。通过对伍迪·艾伦极具代表性的影片的分析,更清晰地梳理和阐释出了伍迪·艾伦的存在主义人生哲学。

【关键词】伍迪·艾伦电影存在主义

伍迪-艾伦被誉为当代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卓别林之后最伟大的喜剧天才。伍迪·艾伦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本应恪守犹太教义的他却接受了美国现代文化的教育,在这两种相悖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伍迪-艾伦性格中兼具了两种民族特性,但是却无法找到植根于混合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而成为边缘人,伍迪逐渐被存在主义所吸引,在存在主义哲学中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在精神上的归宿,进而反映到他的诸多电影中,因而他也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的代表。他的电影作品在西方世界独树一帜,传达出的信息总是在颠覆传统,解构规则,诸如对好莱坞类型片的讽刺,对主流价值观的是反叛,对宗教信仰的不削,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质疑,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嘲弄等等。伍迪·艾伦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他的电影中充满了生命、死亡、宗教、性等主题,他认为世界是荒诞虚无的,人生是无意义的,存在是偶然的,生活无法按照理性的设计前行,而是各种偶然性的组合。本文主要选取伍迪·艾伦的三部电影《犯罪与不端》、《赛末点》、《怎样都行》为例,结合存在主义哲学理论来解读伍迪电影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一、令人叹息的现实——悲剧

1.伍迪·艾伦电影中的悲观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一重要主张就是悲剧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绝望世界中,人在世界上永远是异乡者,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只是毫无目的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最后归宿就是死亡。海德格尔说:“死,作为此在的终了,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它是无关涉的、确实的、本身又是不确定的、不可逃脱的。死,作为此在的终了,在这一在者向着它的终了的在中。”①他要告诉人们的是:死对人是如影随形的东西,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受着死亡的威胁。人无论怎样求生,不管是为个人眼前的利益庸庸碌碌,还是为集体和公共福利奋发有为,都免不了一死。人对万事万物耽心挂虑,归根到底是担忧自己的死亡。人们由于怕死才消散于社会人群中,归溺于他的日常琐事中,以冲淡对死亡的恐惧,在身心劳瘁中逃避死亡。这就是海德格尔给我们描述的悲观主义的人生画面。②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喜剧大师的伍迪·艾伦,骨子里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从他的大多数电影中我们都能发现他对世界的消极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悲观绝望。“伍迪·艾伦不光有了不起的才智和个人魅力,他是个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因此不难理解,就算是在好天气里他也带有强烈的悲观倾向。”③

电影《犯罪与不端>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悲剧性的一部电影。《犯罪与不端》由四个故事平行发展构成,故事之一是马丁·兰道饰演的名医裘达对他的外遇深感自责,打算离开情妇桃乐丝,但对方拒绝分手并扬言向他的妻子告发他们的奸情,揭露他挪用善款的罪行,于是他被迫请杀手将她干掉。故事之二是伍迪·艾伦饰演的制片人克里夫自认为是社会的好人,在郁郁不得志下答应为其妹夫莱斯特拍摄一部歌功颂德的纪录片,但这其实是莱斯特受姐姐的委托“恩赐”给克里夫的工作,而在工作过程中,他却跟助手哈莉产生了情愫。故事之三的主角是德国犹太存在主义哲学家路易斯·李维,克里夫把他的思想和人生拍成了纪录片,李维是纳粹反犹太运动的幸存者,但他的家人却没逃过那一劫,言语中似乎乐观的李维教授最后却自杀了。故事之四是本·拉比,克里夫的另一个妹夫,也是裘达的病人,本生性善良的他信仰上帝,知道了裘达的外遇后劝说他以诚相对,而他的眼睛却逐渐失明。

此片中最富悲剧色彩的人物就是李维教授和本,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人,本虽善良但却盲目信仰上帝,而李维教授对生活本质的观察却透晰澄澈。李维教授的存在主义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是盲目的,漠视公正和人类幸福,若想要在这无情荒漠中过值得过的生活,就需要倾注我们的爱。物理的世界是冷漠的,本质上反映的是我们对他人冷漠的天性,如果没有爱来建立一种关系,人类是无法独立生存下去的。李维积极地面对人生,可最后却自杀了,因为他薄弱的乐观主义还是无法构想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并依赖这样的世界生活,人类的想象力还不够足以使自己相信值得生存的意义。其实李维的死在片中早有暗示,他说: “我们要记得,自降生时起我们就需要大量的爱来让我们生活下去。有了这些爱,我们才得以维持。是宇宙相当冷漠,是我们把爱投注进去的。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觉得不再值得这样投入。”要是现实中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德,那么选择直面人生凭什么比拒绝活下去更有价值?个人对人生负责的方式并不一定是苟活,死亡也许是一种充满尊严的选择。而本是片中相对单纯的一个正面人物,从他的主治医生裘达的口中得知,他的视力几乎无药可救了。当本知道了裘达的外遇之事后,本建议裘达向妻子坦白以求宽恕,认为上帝之眼始终注视着我们,可裘达却坚信妻子不会原谅他。借此本认为他和裘达对世界的看法有本质区别: “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从根本上不一样。你认为世界残酷无情,毫无价值。而我,要是不能从心底里感觉到道德体系、真正的价值和宽恕,我就活不下去。还有,某种更高的力量是存在的。否则我们就无从得知该怎么活。我很了解你,我知道在你心里某个地方,这种念头偶尔也会闪现一下的。”他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真正的道德体系,人活着是具有真正的价值的,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可片中似乎他越相信上帝,眼疾就越严重,本并不觉得他信仰的真理和自己的实际遭遇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本真正失明之前,他似乎已经瞎了,他已经看不见世界的真相。伍迪·艾伦说: “即使并没真正理解生命的事实,本也是唯一挺过了一生的人。你可以说他比别人理解得更深刻。我自己并不是这么想的。我认为他理解得更少,所有我才把他写成一个盲人。我得他的信仰是盲目的。那个信仰可能有用,但前提是闭上眼睛不看现实。”④本对上帝的信念令他能够熬过困苦的一生,包括渐渐失明。但是如艾伦所说.盲目的信念等于真的失明:那是拒不理会现实,是对现实闭上双眼,是自欺。⑤由此可见,一方面李维教授深信存在无意义,宇宙漠然根本无爱,但人在道德的真空里需要真正的爱才能足够幸运地活下去;另一方面被爱紧紧包围的本却在道德社会里逐渐失去光明。两者都有自己的相信的真理,但最后的结局却都是悲剧,这就是伍迪·艾伦眼中的人生,即便相信世界需要爱来维系,即便人的本性再善良,人生也不会因此改变荒诞的本质,悲剧与生俱来,“不管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生活终归只是一件令人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⑥所以艾伦电影的信息不只是说我们需要分心移神,不去想痛苦事实,而是更进一步(悲观地)指出,我们(在人生的微观世界里)为了给自己一点意义和价值而去追求的个人事业、行动、关系,还有别的操心事,终归都是要失败的。这又恰恰是因为整个宇宙里不存在(因此在个人的生命里也不存在)永恒、价值和意义。因为万物无常,这些事务和关系终究不过是分心移神和自我欺骗,免得让我们直面存在的痛苦事实。⑦伍迪把悲剧意识融入到喜剧当中,使这一力量以对峙的方式成为解决片中矛盾的出口,从而引申出更多关于人性悲凉的启发,使电影超越了喜剧,完成伍迪·艾伦式悲剧的自我阐释。

2.伍迪·艾伦电影中的虚无主义

伍迪·艾伦的电影天赋与他常自编自导自演密不可分,最为重要的是他能在电影中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他的电影总是带有些许自传性质。他的电影中似乎总有一个看似是他但又是他无法成为的那个人:紧张的中产阶级犹太男人,来自布鲁克林区,有着过人的艺术天赋和一个主宰一切的母亲;彻头彻尾的都市人;热爱电影和爵士乐;怀疑宗教和精神分析;恐惧疾病、死亡、自然和加利福尼亚。所有这些特征都具有真实成分,虽然并非一成不变。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它们把伍迪·艾伦与其在整个职业生涯所扮演的角色连为一体。尽管显然不能跟真人画等号,艾伦的人物却能够提醒我们关注他的真实生活,以及顺理成章地关注他在自己出演的影片中的作者身份。⑧电影《怎样都行》中的鲍里斯被认为是伍迪·艾伦电影中最接近于他自己本人的一个角色,连伍迪本人也承认鲍里斯身上有诸多自己的影子。鲍里斯是典型的有点神经质的知识分子,他放弃了美丽的妻子和上流社会的生活,自诩天才并差点获得诺贝尔奖,无视上帝,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羞辱他人以显示自己的才气,在俯视别人的同时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夸赞和崇拜。看看鲍里斯在电影开始时对着镜头的“演讲”:“我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魅力从来不是我优先考虑的事情,所以你知道就好,这不是一部自我感觉良好的年度电影,如果你是其中一个需要感觉良好的白痴,那就去做个足底按摩吧。这一切都有什么意义?什么都没有,零,为零……我父亲因为早上的报纸令他沮丧而自杀,你能怪他吗?恐怖和腐败,愚昧和贫穷,种族灭绝和艾滋,全球变暖和恐怖主义,家庭珍视的低能儿,少年枪支犯。‘恐怖’,库尔特在《黑暗之心》末尾说‘恐怖’,幸运的是库尔特并没有把泰晤士的报纸送到丛林,不然在那里他会看到那些真正的恐怖,但是,你又能怎么做?”如果把这段话当作是伍迪悲观的内心自述,想必观众们也会觉得合乎情理。

不论鲍里斯是学识多渊博的一名知识分子,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空虚的感觉,这种空虚无法用学识或理性的思考来填补。鲍里斯常在夜晚从“死亡”的梦中惊醒,他无法接受每个人都必须死亡这一事实,也从不相信科学能够使人更清醒地看清世界,他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可耻、暴力、偏见、无知、性压抑、自以为是的,认为人类都是微生物,是蠕虫尺蠖,显而易见鲍里斯的人生正是虚无的产物,鲍里斯的婚姻失败,事业受挫,执着地相信洗手时必须唱两遍生日快乐歌才能清除细菌,认为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切的本源是他在逃避虚无。鲍里斯自认为是唯一能看到全部的人,常对着镜头向电影观众“自言自语”,所以他既不在自己的角色之中,也不在角色之外。鲍里斯被抛进了某种生活的可能性之中,由于自身的选择而失去了另外的可能性,因此他获得了虚无,他的虚无属于他对自己的可能性的自由存在,他选择两次自杀但都未遂,但他的人生却产生了更多那些另外的可能性。“怎样都行( WhateverWorks)”更准确地翻译应该是“怎么行怎么来”,这本身是一种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昭示,试图逃离绝对虚空的人面对现实生活必然是恐惧慌乱的,虚无已经成为鲍里斯人生的基础。正因为整个宇宙以及个人的生命里都不存在永恒价值和有意义的东西,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是非善恶,所以,鲍里斯说,“怎样都行,只要你不伤害别人即可,为了获得快乐,你可以在这个残酷、各顾各、毫无意义、毫无希望的混乱中用尽一切手段。”

二、幻想的对立——运气

1.伍迪·艾伦电影中的无神论

无神论的存在主义由萨特提出并确立,否认神的存在和一切预设的规则,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超越一切,人在存在中永远在超越自身并存在于自身之外,即存在先于本质。若单从无神论出发看,伍迪·艾伦应该属于强无神论者,即他既不相信神的存在,也相信神不存在。如果伍迪只是不相信神的真实存在,那么他也无法证明神的存在是虚假的,只是认为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人类无法知道神是否存在。然而从多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伍迪不仅不相信神的存在,也经由自己的生活经验坚定地认为神不存在:“要是上帝能给我一点证明他存在的明确证据那该多好!比如说,给我在瑞士银行存上一大笔存款。”显然伍迪·艾伦深受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对宗教的怀疑、否定几乎是他的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主题。上帝是否存在?对现代人而言,这个问题如霍金时间简史里的黑洞,答案根本无从知晓,但如前文所述伍迪认为世间每一事物都会湮灭,人生根本无意义,因此对于上帝存在的问题,他无需直言就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既然对神的存在持否认态度,他自然也不会对神有任何信仰,也认为人信仰神是毫无用处的,生活不会因为祈祷而发生任何改变。在伍迪眼里信仰上帝就等于自欺欺人,因为“那里”根本没有“人”。在《犯罪与不端》里,裘达的父亲索尔虔诚地信仰上帝,认为“上帝的眼睛一直在看我们,没有一件事能逃过他的注视,他看见正义,也看见邪恶,正义之事将得到奖赏,而邪恶之事将永远遭到惩罚。”以此教育裘达为人要端正不阿,因为索尔相信一切罪行都逃不过上帝之眼,而且在事实与上帝之间,索尔永远选择上帝,这是多么大的讽刺,索尔对上帝的信仰已经缺乏任何逻辑,变得盲目不堪。但更讽刺的是,裘达在父亲这样的教育下还是犯了谋杀之罪,并且他逃过了上帝之眼,继续他的浮华生活,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对父亲的信仰的反讽,伍迪说对此结局说: “我只想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表明——世上并无上帝;我们独自生活在宇宙中;天上并没有什么人会惩罚你;绝不会有任何一种好莱坞的结局发生在你的生活中;你的道德观绝对只取决于你自己。”⑨另外在《怎样都行》中,梅乐迪的母亲来到鲍里斯家时感谢上帝的仁慈和指引,她相信是她真诚执着地向上帝祈祷才使她找到了梅乐迪,梅乐迪的父亲到来时却跪在门口为他所犯的错误请求上帝宽恕。在伍迪的代言人鲍里斯眼里,他们的言行是相当的可笑的,所以对他们每一句对上帝的信仰都进行了尖酸的反驳,他认为他们只是在欺骗自己,信仰上帝是一种盲目迷信。“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一切都将是容许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如是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所有的罪恶都显得理所当然——因为上帝不存在,地狱便成无稽之谈。伍迪据此坚持无神论,坚信没有上帝来决定人的命运,因为不公之事常有,犯了罪也能逃脱惩罚,信仰一个不存在的事物是荒谬的,它并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唯一能指导我们思想的就是我们自己,道德存在于个人心中且意义不同,道德观和价值观完全可以脱离神而独立存在,权衡标准仅在于我们的选择。

2.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偶然性

《赛末点》可以说是一个关于运气的故事,讲述一位来自爱尔兰的穷小子克里斯·威尔顿以网球教练的身份结识了富家公子汤姆,而汤姆的妹妹罗伊却对克里斯一见钟情,罗伊的父亲并没有嫌弃这个年轻人,反而帮助威尔顿打开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门路,以便他能更有资本与罗伊在一起。但威尔顿却爱上了与自己经历相似的美国女演员诺拉,而诺拉却是汤姆的女友。威尔顿为了权利和罗伊结婚了,诺拉却和汤姆分手了。一段时间后,威尔顿和诺拉偶遇,旧情复燃,两人恢复了情人关系。在罗伊想要个孩子却无法如愿时诺拉却意外怀孕了,诺拉拒绝堕胎并要求威尔顿向罗伊道出实情,威尔顿为了保住自己的优越生活选择杀了诺拉及其房东太太,而因为运气,威尔顿成功地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电影开篇就是一段旁白:“有人说‘我情愿做个幸运儿而不是优等生’,这才叫看透生活的本质。人们怯于直面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纯粹依赖运气的事情太多了,一想到那么多事情不能左右就叫人害怕。网球比赛有种情况叫‘擦网’,那一瞬间有可能过网,也有可能弹回,运气好,过网了你就赢,没过网你就输。”运气其实就是偶然性,存在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产物的集合。但这并不是说宇宙是杂乱无章的,也不是说科学规律是虚幻不可信的,只是说,无论对于人还是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预先设定好的东西。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没有理由的自然存在,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思想观念或权威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存在。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由此可以推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虚无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人或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这部看似结构老套的故事却因为伍迪的匠心独运改变了所有人“意料之中”的结果,威尔顿为了名利杀害了诺拉和房东之后,伪造出了一个因毒品抢劫杀人的犯罪现场,并把他从房东那里偷来的首饰全部扔人河里,但最关键的罪证——房东的一枚戒指却在扔出后触栏弹了回来,被一位吸毒者捡到,而这位吸毒者却在另一起抢劫贩毒案件中被杀,警方据此认为这个吸毒者就是杀害诺拉和房东的凶手,威尔顿因此杀人越货,回归他的上流生活。这个结局正照应了电影开始时的那一段话,如果那枚戒指没有弹回来,如果没有被吸毒者捡到,如果吸毒者没有被杀,这一切的结果就将彻底改变,那枚戒指就如那颗网球,不同的是,戒指虽然弹回来了,但运气胜利了,结果并不是像所有好莱坞电影一样充满正义,威尔顿无比幸运地逃脱了法网,上帝在此时瞎了眼,克里斯成了那个“幸运儿”。威尔顿在影片中说:“我觉得很多事都是运气在左右成败,勤奋是必要的,不过我认为大家都害怕承认运气的重要,比如说,许多科学家证实诸多真理靠的都是天赐良机,并非有意寻求,也没事先设计。”当然片中不是每个人都赞同这个观点,但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出这是伍迪·艾伦的观点,他相信运气可以决定命运,比一切都重要。人总是会在脑中幻想很多美好的事件,这些事件在幻想当中是一个必然事件,它可以完全按照幻想者的逻辑去发展,但是现实却是恰恰相反的,没有任何事情是注定的,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性。伍迪更相信一切存在皆偶然,生活并不是按照幻想的美好规划依次展现的,而是各种偶然性事件机缘巧合的组合,因为偶然性恰好是生活的真实情况。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探索——选择

1.《罪与罚》的借鉴与反讽

伍迪·艾伦似乎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情有独钟,《赛末点》大张旗鼓地搬演了陀翁名著《罪与罚》的情节,伍迪对陀翁的探索并不仅仅停留在情节上,因为那些大相径庭的桥段却与名著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启示。其实看过《罪与罚》的人就应该知道,伍迪钟情的片段只出现在其书的第一章,只是“罪”的这个部分,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闯进了那个开当铺的老女人公寓,用斧头把她杀了并抢了她的钱包,不巧的是房东妹妹突然回来,于是被迫也把她劈死了。前者是预谋,后者是偶然。《赛末点》的背景从19世纪的彼得堡转移到了21世纪的伦敦,男主角威尔顿虽也寄人篱下但并未穷愁潦倒,登徒子也难敌金钱的诱惑,他不愿放弃他已有的地位权势而选择杀了诺拉,凶器由斧子变成了后现代的暴力代表——枪。威尔顿借故走进诺拉隔壁女房东屋里,先把她杀了,并伪造出一个人室抢劫杀人现场,然后再把刚准备进门的诺拉一枪打死,造成一个偶然死亡的假象,伍迪的智慧在于把“预谋”变成了“偶然”,使原著中的“偶然”成为了“预谋”的一部分,为威尔顿脱身法律制造了条件。拉斯科尔尼科夫只是想杀了房东太太,而误杀的房东太太的妹妹完全是偶然的牺牲品,但是在《赛末点》中,看似偶然杀害的诺拉其实是威尔顿预谋的主要对象,房东太太却变成了无奈的“必然”。而在事件调查的紧要关头,陀翁小说中却让另外一个狂人来假认罪,使拉斯科尔尼科夫逍遥法外;而《赛末点》中,伍迪却让幸运代替上帝,让房东太太一枚戒指偶合扭转了威尔顿的命运,捡到戒指的吸毒者顺理成章地成了合情合理的代罪羊,威尔顿也摆脱了法律的制约。影片就此结束,而陀翁小说里故事才刚刚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本想以此证明自己是超人,但是内心的恐惧和良心的谴责却时时包裹着他,索尼娅月宗教情怀感召他的痛苦和纠结,最终让他向法律坦白,虔心信仰上帝,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而《赛末点》里威尔顿幸运而彻底逃脱于法律之外,也许影片他的最后一个眼神告诉了我们他的内心也将陷入永久的挣扎和不安,但是伍迪就让电影在此完结了,他想表达的绝不是陀翁的宗教救赎和理性制约,或是个人在上帝面前的屈服,幸运的哲学就是在告诉观众,无论威尔顿的内心将会多么煎熬,但他终究不用坐监了,因为他就是个幸运儿。“有罪不是负债(Verschuldung)所生的结果,恰恰相反,这种负债只有‘植根于’一种原始的有罪中才是可能的。”⑩伍迪想试图向我们解释说我们都是一个被宣扬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犯罪终会受到惩罚的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但是事实上坏人不一定总是能被捕,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犯罪其实并没有让你困扰,那么你的道德便默许你可以怀抱侥幸去作奸犯科。原始的良知并没有任何犯罪感,那么就没有任何负债让人们觉得犯罪是被禁止的,所以坏人是没有良知的,罪不一定会被罚,任何可能性都可以使罪责得以逃脱。没有上帝,也没有正义,世事不会总是倒向正义的一方,恶不一定有恶报,世界对我们在其中的所作所为毫不关心,在由机遇统治的世界里,只有我们自己和自己的良知,除此之外没有人会惩罚我们。

2.伍迪·艾伦式选择的意义

《赛末点》中,伍迪对陀翁小说的借鉴并非丝毫不差,《罪与罚》里拉斯科尔尼科夫虽与威尔顿一样的选择犯罪,但陀翁小说的内涵在于拉斯科尔尼科夫最后选择了自首,灵魂炼狱让他无法正视生活,而最后拯救他的是上帝,在宗教里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威尔顿拒不承认自己的罪孽,幸运让他的阴谋得逞,他是否会陷入痛苦的思想轮回我们不得而知,但威尔顿选择的动机却是出于彻底的自私。他和罗伊的爱是经不起分析的,因为那早就名存实亡了。威尔顿始终选择罗伊,因为他明白如何选择会让他的处境变得更好。威尔顿选择了犯罪,在名利和情欲面前,他选择了前者。威尔顿来自爱尔兰小镇,凭借一点网球的本事顺利跻身上层社会并获得富家女的爱慕和帮助,事业爱情双丰收对于一个穷小子来说其分量可想而知。可诺拉的威胁有可能让这一切化为浮云,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自私的本性迫使他做出违背良知的选择,但是如果他抉择时放弃了现已拥有的全部,事实上是有违人的本性的。并非所有人都有道德良知,并非所有人都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趋利的选择才是理性主义所承认的真理。伍迪的电影就是在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而非好莱坞的正义世界,现实中没有正义禀赋的英雄拯救世界,没有全知公平的上帝挽救良知,任何选择都是自私的产物,绝对的自私保证绝对的自由,选择就是为了存在的自由。存在主义强调个人有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过着独一无二的自己选择的生活,可以说选择是存在的需要,使“自我”苏醒,让存在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克尔凯郭尔认为选择是一种绝对的意志,是一种神秘的、突然的、超理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行动。[11]个人的存在方式由自己选择决定,这样的自由选择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换句话说你的选择将决定你的人生。正因为选择是自由的,它才会变得可怖,人越感到恐惧,就越有力量驱使人去做出选择,然而由自由生发出的动机就会变得极端狭隘和自私,这是选择的自由必然要承担的后果。自私是虽天性而来的,是灵魂的肆意狂欢和肉体强制力的体现,人在自我存在之前是没有恐怖和自私行为的,也不会选择做出可耻的事,但选择被赋予了自由,人从无意识状态中醒悟,就有了为存在方式而选择的自私。

【注释】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303

②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12.

③[美]马克.T.科纳尔,伊恩.J.斯考伯,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李宏宇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9

④[美]马克.T-科纳尔伊恩.J.斯考伯.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李宏宇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32

⑤[美]马克.T.科纳尔,伊恩.J.斯考伯,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李宏宇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32-33

⑥[美]理查德-席克尔伍迪·艾伦——电影人生[M].伍芳林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9

⑦[美]理查德·席克尔伍迪·艾伦——电影人生[M].伍芳林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

⑧[美]赛西莉亚·萨义德作为傻瓜的作者:巴赫金、巴特和伍迪·艾伦与让一吕克·戈达尔的银幕表演[J].吉小倩译.世界电影.2012(3)

⑨[美]理查德·席克尔伍迪-艾伦~—电影人生[M]伍芳林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 25

⑩[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329

[11]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6

作者简介:朱婧文,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推荐访问: 存在主义 艾伦 电影 论伍迪
本文标题: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存在主义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0/54877.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存在主义》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