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艺术设计

发布时间:2022-05-11 09:30:05 | 浏览次数:

摘 要:艺术设计在中国正以稳步上升的趋势不断的创新、进步。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艺术设计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在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也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和未知性。中国的艺术设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引领下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完全接受并模仿西方化到开始有符合中国国情的自己的艺术设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是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做的铺垫,同样的艺术设计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关键词:艺术设计;马克思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3-0220-02

什么是艺术设计?生活与设计密不可分,将实用功能与形式美感相结合使之融为一体这就是艺术设计。换言之,艺术是对于大自然进行模仿的再创造的一种行为;设计则是为了方便人类的生活活动方式,为人服务的一种行为。故艺术设计则是可以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的艺术手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方法。

1 实践是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类存在于世界的基本方式,人们想要存在于现实世界只能通过实践。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自然活动就是实践,实践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实践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人类生存下来的基础便是生产物质生活的本身,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活动。实践不仅仅是客观性的它也是人的感性活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动物和人都可以进行生产,但人却可以进行生产创造,所以动物的生产只能说是片面的。人不仅仅限制于物质的生产创造还可以进行精神的生产创造,人的生产创造不仅满足了人的生存需求同时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人的生产创造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人的实践下,自然界在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人类都是通过实践去认识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也正是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又影响了我们去改造世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纲中着重提到了实践及人类的能动性,费尔巴哈只强调唯物主义而忽视了实践也是马克思对其持批判态度的原因。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实践的内容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对于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进行强调。对于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自我改变与环境改变的对立等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给予问题的解决。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唯物主义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旧唯物主义只是在解释世界,而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目的则是改变世界。实践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践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思想,人们所有的思想及活动等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相互转化,在现实中真实的存在并发展[1]。

艺术设计具有时效性,它的发展和改变是迅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审美,情感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艺术设计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艺术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从中国古代的家具发展史来了解一下实践对艺术的影响,家具是我国工艺美术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古代的家具发展从装饰风格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从七个时期的家具装饰特点明显的看出当时人們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总结出实践对于艺术设计影响之深远[2-4]。

第一阶段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是人们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比较匮乏的时期,有很多自然现象等人们无法依靠知识或是经验来进行合理科学的解释,所以当时的人们信奉有“神”的存在,这也影响了当时人们对于家具的装饰。先秦时期的家具是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时期。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室内家具特点也是“随用随置”。商周时期因为当时出现的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创作了很多带有狰狞恐怖神秘的艺术风格既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纹饰,以饕餮纹为主,其次还有蝉纹,云雷纹,夔纹等。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步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但人们依旧保持着席地跪坐的生活习俗。青铜家具逐步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漆器家具。漆器家具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装饰艺术还产生了以重叠缠绕,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纹样。许多雕刻手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中。漆饰家具的纹样一般以黑为底,配以红、绿、黄、金、银等多种颜料。有些纹样带有神话色彩,也说明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于神存在意识的肯定,有些纹样也来源于生活中,譬如一些神兽或是小动物等。

第二阶段是秦汉三国时期,至今为止并未发现秦朝遗留下来的家具,但是从发现的兵马俑,秦长城以及“阿房宫”可以投射出秦代家具所具有的雄浑气魄与质朴之风。汉代的家具在数量和品种还有工艺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汉代时期的漆器家具非常流行,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高峰,在技法上既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彩绘外,还有在战国秦代漆器刀刻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锥画技法。彩绘的漆器家具色彩比较艳丽,在黑色红色两种颜色的基础上加上了金银箔贴花与镶嵌工艺,这也映射出了汉代的兴旺发达。东汉后期中国的家具开始以高型家具为主,这是由于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文化开始进入中原,这同时也给中国传统的起居方式带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在一部分人中垂足而坐的现象开始出现,家具的制作也因此开始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三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身置战乱之中,饱受战争的折磨,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崇尚淡泊清心寡欲,自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开始逐步兴盛,置身于苦难的芸芸众生看到了些许希望。另外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开始加剧,印度的僧人和西域的工匠来到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手工艺的发展,这一时期新的家具特点开始出现,在此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步开始转变原来跪坐的礼仪习俗,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转变。同时汉代的家具也几乎没有遗留下来,但是可以从敦煌、龙门等石窟的壁画中发现一种新型的家具就是高型家具。在这一时期,佛家僧侣和皇家贵族等开始使用高型家具,逐渐改变原来跪坐的习俗开始垂足而坐。东汉末年,一些高型家具如椅子、方凳、圆凳等开始流行起来,此外胡床也逐渐被老百姓普遍使用,床榻出现了一种封闭式的形式。家具装饰工艺上出现了与佛有关的装饰纹样,如墩上的莲花瓣、飞天缠枝花以及火焰、卷草纹、璎珞、狮子、金翅鸟等纹饰大量被使用。

第四阶段是隋唐五代时期,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为当时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南方与北方的经济与物产的交流与发展。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达,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思想意识与文化艺术比较开放和繁荣。当时的唐朝成为封建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峰,这种唐朝的国风同时深深地影响了当时家具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材料上的选择,装饰的纹样等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与突破。唐代家具装饰纹样富贵华丽,造型浑圆丰满,如月牙凳,腰鼓墩的造型等。装饰纹样生活化,以自然界的花卉植物为主,如牡丹花、卷草、宝相花等。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及大自然的热爱。在装饰的方法上,常用镂雕、螺钿、金银绘及木画等。当时的对外贸易较为频繁,经济发达,所以在家具制作材料上,唐代时期也较为繁多,如紫檀、黄杨木、沉香木、花梨木、樟木、桑木、桐木及柿木等。五代十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割据纷乱的一个历史时期,此时的高型家具与矮型家具并存,但高型家具更为普及,并逐渐形成了新式高足家具的组合形式,圈椅开始出现。此时的家具装饰纹样风格较为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雕饰。在造型上,一改唐代浑圆厚重的风格,不做大的弧度弯曲,而采用直线条的处理方式。装饰风格朴实无华,以素雅为主,不追求过多的花饰。这一时期家具装饰纹样的特点同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特点。

第五阶段是宋(辽、金)元时期,此时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生活方式。两宋时期,北方常年受到辽、金的侵略,战争频繁,但两宋时期的经济、手工业,文化及国际贸易较为发达。宋代遗留下来的家具很少,但我们依旧可以从当时的绘画中了解当时的家具,家具的腿型等大多是圓形或方形,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一种新的连接形式即榫卯结合。一些体型较大的家具平面采用“攒边”的方式。此时的家具在室内的布置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们对于家具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使用的阶段,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家具款式等有了多种选择,制作工艺精益求精,造型优美,注重人们的使用体验故重视其尺寸等是否符合人体的关系。在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燕几”。元代时期是蒙古族统治着的时期,其游牧的生活习惯与中原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故此时元代家具的体型较为厚重,尺寸较大,装饰纹样较为繁杂常用云头、转珠、倭角等。

第六阶段是明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其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很多用于打造家具的名贵木材如花梨木、鸡翅木、乌木及红木等进口到我国。这一时期较为重视文化的发展,故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影响,明式家具在风格与装饰造型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明代时期,家具的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线条简单明了清新明快,没有繁杂的装饰。选料秉承木材天然的美感不做过多的雕饰,纹理清晰,色泽自然。家具的结构简单严谨合理,连接之处非常牢固且没有多余浪费的木材,多采用榫卯连接。明代家具更加注重家具与人的关系,制造家具的依据与现代人体工程学基本相一致。

第七阶段是清时期,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清时期的家具在造型上逐渐趋向于繁杂厚重华丽,雕饰也逐渐增多,装饰手法上多采用木雕、漆饰、镶嵌等进行创造加工,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此时的家具更像是为了凸显主人地位之高、身份之尊贵及财力之富贵,故尺度非常之大形体也极为厚重有华丽之感。

3 结语

纵观我国家具的发展变化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背景及生活方式下,家具装饰的风格造型特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崇尚自然、有的富丽堂皇、有的精巧优美、还有的精良考究。这也反映不同时期人们实践的不同在艺术设计上的影响也不同,充分表明了实践对于艺术设计影响之深远。同样艺术设计在发展中也有力地推动了实践,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实践能力,有了极大的飞跃,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进步,创造了无数不可能,新的材料工艺及技术的出现也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无数地可能。艺术设计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

[3]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朱铭,荆雷.设计史[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 马克思主义 浅谈 中国 艺术设计 实践
本文标题: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艺术设计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1/54984.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艺术设计》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