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竞争论

发布时间:2022-05-11 19:40:06 | 浏览次数:

何谓国家竞争力?

没有哪一种说法能说清楚

何谓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有些人把国家竞争力看成是由汇率、利率、政府预算赤字等变量所引导的总体经济现象。但是有预算赤字问题的日本、意大利、韩国,面临货币升值压力的德国,以及实施高利率政策的意大利和韩国,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仍在快速提升。

有些人则主张,国家竞争力源自廉价而充沛的劳动力。然而如德国、瑞士或瑞典等国家,不但薪资高,而且劳动力短缺,它们的经济照样繁荣。此外,高薪似乎正是一个更合理的竞争目标。还有一派将竞争力的大小与国家资源丰富与否画上等号。不过,又该如何解释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和韩国这些资源有限、必须依赖进口原料的国家?

近年来,也有人将左右竞争力的源头指向政府政策:在政府的产业目标、保护政策、奖励出口和补贴等推波助澜下,日本与韩国的汽车、钢铁、造船、半导体产业纷纷登上世界主要舞台。但仔细考查就会发现,这类推论并没有扎实的资料佐证。在意大利,政府干预的效果奇差,但是意大利产业的出口成长率一度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德国政府很少直接干预出口产业。即使在日本与韩国,传真机、复印机、机器人、高级材料等重要产业中,政府的影响力也很薄弱;而一般认为是政府主导成功的日本缝纫机、钢铁、造船等产业,早已过时老去。

最后,还有一种蔚为风行的国家竞争力说法,认为这是由各国管理模式差异造成的。然而,这类解释也有它的问题,因为不同产业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意大利,小型、私人与松散的家族企业构成制鞋、纺织和珠宝等产业的骨干。这类产业的成功管理模式,如果被移植到德国汽车或化工、瑞士制药厂、美国飞机公司,结果可能是一场灾难。此外,也不可能找出管理劳资关系的通则。一般说法认为,工会强大会伤害竞争优势,但是在德国和瑞典,工会势力都非常强大,这却无碍于这两个国家发展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

显然,前面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更没有哪一种说法能清楚说明,在国际竞争中产业与国家的关系。它们似乎各自成理,但是竞争优势显然来自更广泛也更复杂的力量。

众说纷纭的观点也暴露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有竞争力”。一个“有竞争力”的国家,它的产业与企业是否也都是竞争高手?似乎没有哪个国家符合这个标准。

国家的“竞争力”,其实是个伪命题

我们不能只看整体经济表现

“有竞争力”的国家是否表示它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瑞士的贸易收支只能勉强平衡,意大利则经常出现贸易赤字,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国民所得都在上升。“有竞争力”的国家是否必须是低工资和低劳动成本?印度与墨西哥符合这个标准,但它们的产业模式似乎都缺乏吸引力。在国家层面上,有关竞争力的唯一有意义的概念就是“生产力”。国家的基本目标是为其人民提供高水准的生活,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运用劳动力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生产力是每单位劳动力与资本的产出价值,并且由产品的质量、性能(这两者决定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效率决定。人力资源的生产力决定员工薪资;资本的生产力则表现为投资回报的多寡。

国家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达到高生产力水平的能力,以及继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需要经济持续升级。企业必须培养出在生产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致的产业部门进行竞争的能力。

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给国家提升生产力的机会,但同时也威胁该国的生产力。由于国际贸易,一国得以专注于企业生产力较高的特定产业或产业区间,并且进口生产力不如外国竞争对手的产品与劳务。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所有产业中所向无敌,理想的状态是,有限的资源被运用在最有生产力的领域。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并非每家企业都有竞争力。当然,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也可能威胁生产力的发展。它们让国家的产业暴露在国际标准之下。与国外的竞争者相比,如果产业的生产力并未高到足以抵消国内的较高薪资,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在高生产力或者高薪资产业中竞争,它的国民生活水准便会受到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贸易盈余或贸易平衡并不代表一个国家有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以低工资和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同时又依赖进口精密高档产品,纵使创造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也可能损及国民生活水准。竞争力也并不等于创造就业机会。决定经济繁荣的因素,并非以低工资创造就业机会,而是工作的类别。

因此国家的“竞争力”,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不能只看整体经济表现,而必须先认识决定生产力的因素,以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接下来从细处着手,针对单个产业和产业部门的表现,了解生产力。我们必须知道,有商业价值的技能和技术是何时及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些问题只有在对特定产业进行全面观察后才能得到解答。

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制胜

创新者通常是来自产业外的人士

尽管成功的企业各有其独门兵法与特别的操作规矩,但是它们的特质与成功的轨迹,其实大同小异。企业通过创新形成竞争优势。许多创新是平凡观点的累积,靠的是些微的领先与洞察力累积,而非单一、重大的科技突破。创新的点子通常并不“新”随处可见却很少有人当真。

有些创新是察觉到一个受到忽略的全新市场机会,或为新的市场细分提供服务。当竞争者反应太慢时,这类创新就会带来竞争优势。以汽车和家电业为例,日本企业最早提出轻薄短小的产品形态,加上外国竞争者认为获利不高、不重要、缺乏吸引力而不当一回事,于是形成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中,引发竞争优势的创新是不分国界的。比方说,当今国际上越来越在意产品安全,瑞典的沃尔沃汽车、阿特拉斯·科普柯与AGA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它们提前预见到这个领域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本国市场所关心之事与状况并未与国际同步,这类创新只会减缓企业发展国际竞争力的速度。美国庞大国防市场的诱惑,就扭转了美国材料与机床业者对全球市场的注意力。

在改善与创新的过程中,信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信息可能是竞争对手无法取得,或是并未设法取得的事物。有时候,信息只是很单纯地从研究开发或市场研究中冒出来;更多时候,它来自努力、开放的态度,来自不受传统观点或盲目假设的影响、追求真相的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创新者通常是来自产业外的人士,或来自不同的国家。创新也可能来自新公司,因为它的老板可能非科班出身,或是在老字号大公司中怀才不遇。

当高级经理人是该产业的新人,他们更有可能察觉与追求机会,从而给现有公司带来创新。企业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引进新的资源、技能或对其他产业的观点时,也可能带来创新。还有,创新可能来自不同环境或不同竞争方式的国家。

新书速递

《爱与意志》

作者:[美] 罗洛·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8月

定价:45.00元

罗洛·梅是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爱与意志》是他的代表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全书用高屋建瓴的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与意志的科学规律。

《请勿在此丢弃尸体》

作者:[日]东川笃哉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8月30日定价:26.00元

作者东川笃哉26岁辞职,连续八年边打工边做专职作家。2002年以《密室的钥匙借给你》获得“Kappa-One”奖。2010年出版《推理要在晚餐后》狂销181万册,创下日本小说单本销量纪录,并获2011年日本书店大奖。

《全球经济12大趋势》

作者:丹尼尔·阿尔特曼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7月定价:36.00元

作者丹尼尔·阿尔特曼是偏重非常规思考的学者,他探究了全球变动的深层驱动力,揭示了当今各国政策造成的意外后果—关于中国、全球贸易、全球产业、气候变化等等问题。

推荐访问: 竞争
本文标题:竞争论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1/5533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竞争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