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浅谈中英建筑风格中的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2-05-14 08:25:02 | 浏览次数:

【摘要】中英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多视角探究中英建筑风格之中的文化异同,通过对比差异性进一步阐述中式建筑风格特点以及英国哥特建筑风格的文化特色。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实现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中英建筑风格文化差异

上个世纪以来,世界格局被打破,东西方之间在各个方面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东西往建筑文化发展表现出江湖交融与借鉴的特点。中西方建筑艺术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最终为促成建筑行业发展主流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促使中西建筑风格上表现出相互渗透,但是,始终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建筑风格仍然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中国重视道德与艺术,西方看重科学与宗教。中国的文化看重融合,而西方则产生多种流派,崇尚精神独立。

1.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文化传统上的差异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筑风格当中,则表现出来中西建筑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又可以被归结为几个方面:

(1)空、实差异性

雨果测井阐述过关于东西方建筑体系之中所具有的异同的情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分别是理念与幻想。理念之源诞生了欧洲艺术,幻想之源产生了东方艺术。换言之,西方人能够在造型方面具有优秀的工艺,可以是建筑具有雕刻化的艺术性,其特性就是能够在两度的平面以及三度立体上占到一种平衡点。中国建筑则表现出一种绘画美感,重在写意,促使建筑具有一种意境美,建筑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建筑,而是超出了建筑的涕零成为一种能够在平面以及空间赶上的群体效果。西方建筑中十分看重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情况,甚至包括了局部之间的关系比例,并从均衡等角度出发,展现的是形式美的具体原则。中国看重的空间感,十分重视人在建筑空间中的步移景异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欧洲建筑设计的理念看重的是实,东方建筑中尤其是以中国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建筑看重的是幻想性,这种幻想性体现的是一个“空”字。

(2)形、神之差

阿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艺术产生于模仿,而模仿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源头,艺术更加是模仿形成的产物。希腊建筑之中各种类型的柱式其实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性格的人体的一种分析。中国人十分看重对个人内心感受与外物之间联系的感受,从艺术性上体现的是一种领域力,因此艺术作品之中更多体现的是写意性的东西。中国人也比较看重逼真效果与论证,但是一定是在写意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中国古典建筑之中的飞檐翼角的设计方式,就非常具有写意性,更加体现的是艺术设计之中的激情与感染性。

(3)内、外之差

中国四合院以及硬币强等的设计体现的是人的内心的一种状态,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封闭的心态。部分研究者指出,中式封闭式的庭院代表的是中国人封闭的社会形态。西方建筑之中看重外部空间感,认为中心广场能够被成为是城市客厅,甚至是城市的起居室等。更有希望将室内转移到室外的意向。中国人则希望将自己的后花园设计为自然山水,希望用建筑以及围墙进行围合,其中能够有三五凉亭、假山错落有致。所有这些建筑设计的意图却充分展现的是人的内部需求或者取向。由此可以说,这些文化形态也是属于在建筑当中的集中表现。

(4)定、变之差

中国长期处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制度稳定,且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受到其影响,造成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被其传统思想影响十分明显。封建制度之中长期对自然科学形式进行压迫,看重的是顺从与驯服。君臣思想十分严重。人们较少有意愿希望能够有所突破,甚至被指出应当受到皇权的统治。所有由于苦难原因进行的革命,最终又都会回归到皇权的统治之下,因此,根本无法真正意义上突破封建制度。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形式,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能够持续很久,甚至从时间历程中达到欧洲的两倍。中国传统建筑也从这种社会制度背景下不断发展,最终达到高潮,在世界建筑历史之中达到辉煌和顶峰。

2.中式建筑风格的文化特性

“总体来说,在中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可分两个时期: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为‘第一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为‘第二时期’。”早在 1944 年梁思成先生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即有“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一章对中国近代建筑简要论述。其后 1956 年又指导研究生刘先觉完成了硕士论文《中国近百年建筑》。1959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初稿编写完成,并在其基础上 1962 年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简史》。此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以 1986 年 10 月“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在北京的顺利召开为起步,以 1988 年中日合作开展中国近代建筑史调查为助推,才使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全国范围展开。在汪坦、张复合等近代建筑研究先驱的带领下,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至今已经超过了20 年的时间,形成了研究阵地,搭建了学术平台,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目前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从起步及资料积累阶段向更高、更深入阶段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地域辽阔,情况复杂,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中国范围内,除了一些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的比较研究外,还很少涉及与其他亚洲国家近代建筑的比较研究与思考。对外来影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区域性的研究,如东北地区受俄国及日本的影响、山东青岛等地受德国的影响、上海受英、法等国的影响、天津受英、意等国的影响、香港受英国的影响、澳门受葡萄牙的影响、台湾受日本的影响等。

(1)中国建筑最早产生与长江、黄河流域地区,受到此地区的巨大影响,建筑设计类型、材料使用、工艺以及营造语言,甚至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都表现出与此地区建筑的相似性,所有与这些有相似性的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建筑。

中国具有十分丰富且悠久的历史,更加创造了十分丰富的古代文明,在古建筑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中国古代出现过数量惊人的优秀建筑,也出现过大量的十分优秀的建筑,更加营造过数量巨大的宫殿、庙宇、园林以及民居等。中国古建筑历史十分悠久。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气候以及社会民俗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环境也明显不同,这也形成了中国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民居的形式尤其丰富,例如南方干阑式建筑,西北窑洞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毡包等。

(2)中国建筑艺术形式发展源远流长,就如同一溪长流,静默而深沉。同时,我国建筑风格之中更多体现的是封建社会文化特征,重视建筑方面表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成组布局、层次差异以及节奏感强。第二是结构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出现竹结构吊脚楼以及土房子等形式。第三是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第四是装饰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第五是具有鲜明等级性,充分展现除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与道德伦理观念。

3.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文化特性

(1)从11世纪开始,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早开始在法国兴起,随后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哥特风格的建筑形式产生相对法国更晚一些,主要从12世纪开始流行,并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期。英国教堂区别是法国教堂那种伫立式的结构,不同于法国建筑的高大,希望可以控制整个城市,而是会选择在比较开阔的位置上,作为一种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之中的组成部分,英国建筑相对比较低矮,属于一种水平方向上的建筑风格。英国建筑不同于法国教堂那种十分看重结构性,但是表现出更多的装饰性特点。英国教堂工期通常都会兴建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改建与加建,因此,在英国很难看到相同的建筑。例如英国索尔慈泊里主教堂与法国的亚敏主教堂之间进行对比发现,两座教堂在兴建的年代上十分接近,中厅相对矮小,纵深较深,两侧位置上各自设置了一个侧厅,横翼突出位置较多,同时也会设计有后横翼。这个位置能够容纳更多的传教士,这也是英国建筑之中最常见的设计布局方式。教堂正面同样也是在西边,东侧位置主要是设计了方厅,建筑设计中不多使用环殿形式。索尔慈泊里主教堂尽管也涉及了飞扶壁,但是这种设计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位置上的尖塔通常较高,成为了构图的设计中心,西侧位置上的中塔则退居次要地位。索尔慈泊里主教堂中心尖塔的高度超过了120m,属于英国教堂类型建筑之中最高的建筑。这座教堂充满了英式建筑特点,但是在内部结构方面却表现出较多法国设计风格。后来教堂的建筑内部设计风格则更加偏向英国风格。例如约克教堂之中的西面窗花设计以及窗棂设计则体现出了英国式额增。艾克塞特教堂中的肋架像大树张开的枝干一样,十分有力量感,更加采用了众多圆柱设计。格罗斯特教堂之中的东侧位置上设计了十分宽大的窗户,采用了直棂的方式对窗进行分割,所有这些都是对英式建筑设计风格的运用。

(2)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之中的亨利七世礼拜堂的建筑设计之中增加了漏斗形花式,穷极工巧。这个时期肋架基本时期其功能,已经成为了建筑工匠展现技艺的一种形式。英国乡间教堂的建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亲切与质朴的感觉,同样是是采用一堂一塔的标配。更多使用精巧木屋架方式完成建筑,因此,也非常具有特色。英国建筑之中哥特时期建筑非常具有代表性,更加是英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哥特建筑流行的四个多世纪之中,英国封建主早期兴建的堡垒在功能性上非常具有防御性,逞强厚重,还设计了塔楼以及碉堡等。墙内也增加了核堡等。从15世纪之后,由于王权获得了巩固,城堡中外墙的位置上增加了窗户,为了提高舒适性,也在建筑过程中增加了装饰性设计。在英国居民半木结构形式的住宅中多采用了木柱以及木横档作为主要的结构,并在建筑之中增加了装饰性的团,包括了深色的木梁柱等要素。

(3)例如在园林建筑过程中彼此影响和借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五大要素分贝时叠山造景、理水造景、建筑造景、花木造景以及动物造景等。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则看重的对自然水体的一种设计与运用。营造瀑布属于英式建筑之中的理水建造方式,这种设计风格与意大利建筑风格相类似,其并不在设计出瀑布的震撼小姑,而是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表现艺术设计的自然与浑然天成。

又例如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式园林早驳岸设计过程中采用条石并形成自然式的结构,园林之中拥有大量的水面,但是水边并不会设计勃然,草坡非常自然。而应是建筑园林之中的庭院多属于开放性的。大片的漫坡草是整个园林之中的主体部分,能够一直延伸至主建筑。园林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内外之别。私人庄园能够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并没有高高的建筑或者是围墙。英国建筑表现出一种开放性与公共性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文化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十分看重人的主观性,西方建筑文化之中侧重事物客观属性。中国建筑文化之中更多蕴含的是道德理念与对艺术的价值选择。西方国家的建筑文化之中更多展现其宗教思想以及科学信仰,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看重能够与文化之间相互融合。西方建筑则从不同角度与不同流派方面出发,展现其建筑的独特性,所有这些特征上的不同,体现的是中西方建筑风格中的文化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王飞. “器”“道”有别,“新”“古”相谐——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与建筑风格的基本取向[J]. 城市规划,2009,12:9-15+47.

[2]翟文燕,张侃侃,常芳. 基于地域“景观基因”理念下的古城文化空间认知结构——以西安城市建筑风格为例[J]. 人文地理,2010,02:78-80+60.

[3]肖哲涛,郝丽君,和红星. 秦岭北麓沿线建筑风格探析——以西安院子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3,05:60-64.

[4]向发敏,杨永春,乔林凰. 兰州城市建筑文化风格与特色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04:63-68.

[5]刘贵文,彭瑶,吴博. 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6,12:49-51.

[6]徐敏. 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概述——中国近代建筑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产[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6:163-173.

[7]. 北海市城市建筑风格笔谈[J]. 建筑学报,1996,01:12-15.

[8]李小甘,夏媛. 延续历史 重整风貌——中英街沿街建筑改造设计简介[J]. 中外建筑,2005,05:5-6.

推荐访问: 文化差异 浅谈 中英 建筑风格
本文标题:浅谈中英建筑风格中的文化差异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4/5618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中英建筑风格中的文化差异》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