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14 19:15:02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背景,探讨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专业建设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几项工作。

关键词:高职高专 机械制造 专业建设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东南沿海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自1998年以来江苏的制造业,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长,江苏将由制造业的大省变为制造业的强省,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中心,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机械制造技术上看,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为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制造业中已广泛使用数控加工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控设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与维修服务人员,但这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就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操作工就缺60多万,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因此,主动掌握市场信息,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机械制造业设计、制造、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系列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

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时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使专业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着力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努力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机电产品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加工岗位;二是数控装置的开发,程序的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维修与保养岗位;三是机械产品机械制造生产现场的组织与管理岗位;四是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开发岗位;五是机电产品的营销、安装、调试与售后服务岗位。

二、专业建设的重点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贯彻党的方针、培养人才的依据。

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以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针对高职高专教育学生来源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状况的培养方案。

2、教学大纲编写

高职高专各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服从于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而不能局限于某本教材或某一时期的特定体例;对新开发的课程,原则上应先制订教学大纲,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以及必要说明等部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编写要充分考虑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定位,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的比例,并且要偏重于实践教学。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突出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把传统的实践大段教学变革为小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体系中,使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

3、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深入企业,兄弟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本专业的技术经济领域与岗位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确定了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下,应坚持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坚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下,按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需要,合理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构建原则:以“应用”为主旨,基础理论适度,知识面完善,综合素质高,内容上要系列化与模块化。比如,机械制图包含原有的机械制图内容,同时增加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内容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公差部分内容融入该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以适应岗位(群)工作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4、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质量、适合高职高专培养模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保证。

在教材建设中,应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特点与课程建设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自编或参编各类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高职高专的教材、规划教材、精品教材,这些教材大多数无非是从本科教材、专科教材和中专教材演变而来,其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与高职高专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教材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立足点,严格按照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顺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潮流。

5、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指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由职业院校单独举办或与企业联办的实验实习场所。它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在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主要的关键点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上。突出这一点,与市场接轨,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办好高职高专教育的关键所在。

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训环境上训中心可按照专业大类设置,请企业参与设计和建设,确保实训的仿真模拟性;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根据地区和行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尽可能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6、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专业建设的人才保障。要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可采取以下做法:

(1)大力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年骨干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与年龄结构。

(2)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3)建立定期轮训制度,通过“内培”、“外派”,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岗位职业证书等多种方式,加速“双师型”教师培养。

(4)规范进修制度,鼓励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学历水平。

(5)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一定数量来自企业的专家,行业权威为兼职教师。

(6)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界限实现一专多能。

(7)引进激励机制,重奖在教学及产学研合作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总之,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必须贯彻就业导向与职业导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使专业教学能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发展需要,按照行业、企业及其他各类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孙燕华.《机械制造》 专业建设的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03□

推荐访问: 机械制造 高职高专 自动化 思考 建设
本文标题: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4/56573.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思考》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