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3-09 08:18:55 | 浏览次数:

熵与耗散结构理论源于热力学,但应用范围却非常广泛,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甚至哲学、历史和经济等等,都可以应用它的研究成果。经济学家们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经济过程以及各种经济系统的非平衡现象和规律。在管理科学领域,不少学者运用熵增加原理,建立解决管理科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框架。

一、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原理

(一)熵。熵是分子随机热运动状态的几率大小的量度,即分子热运动的混乱度或者是说无序度。熵是描述不确定性大小的量,熵越大,不确定性越大。由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对熵定律做出理解,即物理学上的熵、分子运动论上的熵和信息论中的熵三种情况,它们分别是指物理学中的无效状态、分子运动论中的无序状态和信息论中的不确定状态。

(二)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的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能自动地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当外部条件继续改变时还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结构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二、熵与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的概念结合

(一)熵概念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定义了“管理熵”不同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管理熵是管理的信息与概念系统在管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传递效率与阻力损失的度量,就是对管理系统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转化成管理的功能的转化率的度量。也有学者认为管理熵是指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总呈现出有效能量逐渐减少,而无效能量不断增加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二)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企业管理学中,我们得到“管理耗散”和“管理耗散结构”的概念。所谓管理耗散是指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企业组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负熵增加,使组织有序度的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产生新的能量的过程。而管理耗散结构就是管理耗散过程中形成的自组织和自适应企业组织系统。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一个负熵的过程。任何企业管理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内部的控制都要以与环境的输入输出为条件,必须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表现为人才、物质、资金、设备、产品等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只有当这个交流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保持其管理结构的不断改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负熵值的持续增加,否则系统将不能运行,致使系统的内部人力、物力、财力调配发生困难,系统熵值增加。

三、企业的熵流分析

在企业这一耗散结构中,存在有三种熵流,即总熵流、正熵流与负熵流;其中正熵流与负熵流为独立流,而总熵流则等于正熵流与负熵流的代数和。

(一)正熵的产生。企业中的正熵流生成于企业的内部矛盾之中,这些矛盾冲突不断地产生正熵,并促成正熵的持续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益的降低。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生成正熵的因素有:(1)拉帮结派,形成不利于企业管理的非正式组织;(2)组织松散,企业处于无管理或半无管理状态;(3)管理者患意行使管理权,或凌驾于制度与被管理者之上,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巨大鸿沟,企业内部不是协作而是抵制;(4)企业员工之间相互猜疑、彼此提防、互不沟通;(5)各谋私利,只顾个人,不要集体;(6)工作拖拉、刻意误工,等等。

(二)负熵的产生。在一个实践的企业之中,正熵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发性与主动性特征,但企业负熵的产生却并不如此。企业要想生成用于抵消正熵并以此来强化企业管理的、有序度的负熵,则必须依赖于人为因素的强制作用,借助于适当的管理制度与强有力的制度执行的保障体系。在企业之中,有助于生成负熵的因素有:(1)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全员负责制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职责与权限,禁止越权与争权;(2)提倡积极协同的非正式组织。引导与帮助员工形成与企业整体有相同利益要求、共同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关注并协助企业完成管理目标的非正式组织;(3)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要求各层次的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沟通方法、合适的沟通渠道定期与员工进行情感沟通、政策沟通、目标与计划沟通等,以提高员工对企业关注的程度与积极性,融洽员工与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4)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将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这股凝聚力会增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从而减少内耗,减少正熵的增加,继续维持企业的存在与稳定。

四、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应用建议

基于系统科学的熵、耗散结构理论,通过构建“内控熵”、“内控耗散”的概念,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演进的机理,为我们进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再造和有效的管理等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笔者初步提出如下建议:

(一)企业应扎实练好内功。增加内控系统中的治理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其他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联动的有效性,阻止或延缓内控熵增加的速度。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以使公司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其次,提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能力,提高对内控监督的能力,促进内控缺陷的修正;最后,引入先进的内部控制监督技术,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以延缓内控熵增加的速度。

(二)企业应积极与外部环境相融合。提高内控系统与宏观、中观经济环境、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外部审计师、投资者等)融合的有效性,吸收外来的负熵。相关监管机构要及时更新内控政策,加强外部审计师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要及时披露并修正内部控制缺陷,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并发挥债权人的制约作用,加大负熵的引入力度。

(三)企业应建立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保证企业各种契约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本身就是各种利益主体充分竞争的结果。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又是在竞争的前提下相互协调的结果,是企业全员共同参与、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过程。因此,企业不仅应在延缓“内控熵增”速度及加大负熵引入力度方面入手,积极建立内部的竞争与协同机制,形成内控系统的序参量,促使内控系统形成自组织过程,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结论及启示

根据熵增原理,任何企业组织管理的政策、体制、文化等因素在运营过程中,都会伴随有效能量的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该原理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为什么需要管理。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企业应该建立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组织系统上,将产生负熵的各种因素引入系统中,如新知识的获取、新技术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制度的执行等,该理论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管理的实质和该如何进行管理。

从宏观上将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从熵与负熵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管理原理,这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有益的。但如何将其理论在管理科学中具体化、系统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舒伟,曹健,左锐.内部控制有效性机理研究——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解释[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4.28.2.

[2]季学林,方金.基于组织结构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研究[J].企业活力,2011.6.

[3]刘艳梅,姜振寰.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3.1.

推荐访问: 耗散 理论 结构 企业管理
本文标题: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9/2921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