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设施蔬菜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3-28 10:05:29 | 浏览次数:

摘要:为确保蔬菜均衡供应,平抑物价,武汉市2013年新建成七万亩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基于武汉市新建七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设施蔬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地管理技术人员缺乏、用工难、投入成本较高、风险大、比较效益低、病虫害及自然灾害严重、技术推广不到位、区域化特色不明显、销售渠道不畅等,设施蔬菜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设施蔬菜;制约因素;对策建议;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S626;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5-2883-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5.021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balanced supply of vegetables and stabilize price,seventy thousand mu of multiple-block-joint protected vegetable base was newly built in Wuhan city. The survey results based on the newly-built seventy thousand mu of multiple-block-joint protected vegetable base showed that,presently,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protected vegetable rapid development mainly manifested in:the hysteresi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the shortage of base management technician,difficult employment,big manufacturing cost,high risk,low relatively efficiency,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the lack of technique popularization,inconspicu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poor sales channels, and so on. Aim to pt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cted vegetables,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agriculture authority department are still in need.

Key words: protected vegetable; constraints; countermeasures; Wuhan city

2013年武汉市新建成设施蔬菜基地面积4 666.67 hm2,共涉及16个乡(镇、街)、254个村、8 400户农户。2014年年初,笔者及所在团队对武汉市新建设施蔬菜基地逐一进行了走访调查,基本摸清了武汉市当前的基地建设、生产现状及制约发展的瓶颈,为今后武汉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1 调查方法和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历时1个月(2014年2月20日至3月20日),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田间地头考察,了解基地建设和生产状况;第二部分为访谈,详细了解业主基本情况、种植计划、生产经营方式、销售渠道、品牌建设、“三品一标”规划、生产技术水平、所需的技术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访谈对象为基地生产主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访问基地103家,规划面积4 666.67 hm2。其中东西湖区22家,规划面积1 000 hm2;新洲区12家,规划面积866.67 hm2;汉南区7家,规划面积300 hm2;江夏区17家,规划面积1 006.67 hm2;蔡甸区16家,规划面积822 hm2;黄陂区29家,规划面积709 hm2。

2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生产情况分析

武汉市各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生产安排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的6个区蔬菜基地面积实际累计达4 782.47 hm2,已安排蔬菜生产的面积为3 804.66 hm2,占实际总面积的79.6%,实地表现为许多新建大棚未覆盖、空置,或有安排未种满种足。少数基地由于种种原因正协调相关单位重新调整规划,暂时没有明确计划。

66.67 hm2以上的大型基地累计面积达3 134.34 hm2,占实际总面积的65.5%,其中新洲区大型基地面积最多,占87.7%;黄陂区基地数量最多,但多数为面积在13.33 hm2左右的小型基地。

3 设施蔬菜基地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基地配套设施跟进缓慢

按照规划,武汉市4 666.67 hm2设施配套建设水、电、路、沟渠、林网等基础设施,钢架大棚、育苗温室等生产设施,产地批发市场、冷库、农产品信息和检测室、废弃物处理设施、专家室、农资超市、管理用房以及農机(植保)合作社等服务设施。调研发现,基地虽然全面完成了大棚骨架的建设,但几乎所有基地的配套设施尚未及时跟上,尤其是基地水源、沟、渠、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超过50%以上的基地生产无法有效开展。同时,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达到一定规模,需要建设相应的管理用房、生产设备存放用房、投入品存放用房、采后净菜加工用房、包装储存用房等,但是目前建房缺乏配套的建设用地。有些业主希望政府继续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3.2 懂技术、有经验、擅管理的人员稀缺

调查结果表明,超过90%的业主认为基地缺乏懂技术、有经验、擅管理的人员。现有分布在区、乡镇、村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从事粮、棉、油生产技术指导,对发展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技术掌握不够。尽管近几年市武汉市农业局集中力量加强在各区开展技术培训,并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但由于近两年武汉市蔬菜产业发展速度快、面积大、品种新、技术新,技术管理型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完全满足广大种植户的需求。新建基地的业主许多是跨行业建基地或拓展经营领域,从事蔬菜生产和管理经验不足。有的业主在设施建成的第一年即盲目开始大规模种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如新洲区山村村首播7 hm2马铃薯和7 hm2薯尖,由于大棚保温措施及管理措施不当,发生大面积死苗和腐烂,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对此,新洲区绿湾新特公司对聘请的技术人员出台新招。公司基地面积共72 hm2,其中设施蔬菜20 hm2,对聘请的技术人员给予每月3 000元底薪,如果公司年纯收入达到300万元,个人奖励20万元,达到400万元,个人奖励25万元,达到500万元,个人奖励3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目前企业半年的收入已达100多万元,此方法可使企业和个人实现双赢,值得其他企业(基地)效仿借鉴。

3.3 用工难,用工成本高

用工难普遍表现在农忙时节工人难找、人工价格高,工人素质低、工效低。设施蔬菜生产用工量大,人工费用增长较快,2006年日工价仅20元,现在达到160元。从表2可以看出,各地用工有一定差异,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东西湖区离武汉市城区较近,季节性人力资源奇缺,日工价最高达160元,很多企业只好通过各种途径从外地引进劳力;新洲区、汉南区离武汉市城区较远,本地留守的中老年劳工尤其是老年妇女劳工较多,价格相对偏低,劳工效率较低。

3.4 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

据调查,武汉市2010年9种蔬菜每666.67 m2平均生产成本为2 206.15元,比2006年上涨了36%。其中土地成本上涨264%,人工成本上涨43%。与露地蔬菜相比,大棚蔬菜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用工数量都要高很多。特别是大棚茄果类,比露地人工成本和用工数量分别高293.27元/666.67 m2和13.67个工/666.67 m2。

蔬菜设施种植的高风险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市场风险,表现为蔬菜价格不稳、收益难以预计,农民担心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卖不出好价钱;二是自然风险,表现为近年来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给种植户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三是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种植户缺乏安全感。

3.5 比较效益相对较低

与外出务工相比,种植大棚蔬菜效益没有比较优势。武汉市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民既可以取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获得原土地应得的各类农业补贴,并能外出务工,收益远远超过大棚蔬菜的收入。新洲区山村村一干部反映,农户承包大棚蔬菜投入成本太高,担心种不好、管不好、销路不好,每年每666.67 m2收入也就1万~2万元,现在在城里当建筑工,多的一个月就能挣8 000~10 000元,少的也能挣5 000~6 000元,一年下来远比种植大棚蔬菜强,还不用操太多心。

3.6 病蟲害、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

与露地生态系统相比,设施环境具有温差大、高湿和弱光等特点,病虫害易于发生。武汉市各区常年发生的重要设施蔬菜病虫害多达几十种,而造成严重危害的约10余种,产量损失超过25%。如新洲区凤凰镇东方神龙公司松花椰菜苗期根蛆、成苗期霜霉病等成为大规模发展高品质蔬菜的重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武汉市大雪、暴雨、连阴雨、高温、干旱、雾霾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种植户失去信心,也成为设施蔬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3.7 成熟技术推广到位率较低

围绕设施蔬菜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尽管武汉市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市农科院组成的七万亩设施蔬菜专家团队,部分区、乡(镇、场)也成立了蔬菜科技推广服务部门,但尚未形成与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之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培训、技术推广难度大,现有成熟技术到位率不高。许多设施蔬菜生产较为成熟的技术,如穴盘育苗、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植物生长补光灯、黄板诱杀、嫁接、防虫网、遮阳网、生物农药、CO2气肥、生物菌肥、绿色防控等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3.8 规模化种植、区域化特色不明显

调查发现,大型基地几乎都是采取公司经营其中一部分,大部分以反包倒租的方式给外来承包户。承包户根据自己的种植经验安排蔬菜生产,总体表现为蔬菜种类、品种为小而全。规模化种植、区域化特色不明显,各地主推品种、栽培模式不明晰,难以凸显大型基地的规模效应。调查人员认为在目前相关配套设施、经营管理能力及市场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基地暂时采取这种方式是可行的。随着配套设施的跟上、基地运作成熟、销售市场稳定后,再逐步引导实施“五统一分”(统一种植品种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品牌、个人或家庭承包分散种植)方式较为妥当。

3.9 销售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和拓展

调查发现,部分业主感到销售渠道问题很大。目前武汉市各地相继建立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超市对新建设施蔬菜基地的辐射作用有限,其市场功能尚不健全,运作机制也不尽合理,市场导向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新建基地的市场销售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和拓展。也有一部分企业,尽管缺乏蔬菜生产技术,却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如广地、天立藏慧园、东方神农、绿洲源、玉如意、欣沛园、天下先、绿发源、风正顺、汇春等企业,按照“以销促产”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流通优势,已与国内外200多家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建立了通联关系,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蔬菜营销网络。

4 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基地硬件建设

首先要完善基地必要的水、电、路、渠等生产和生活设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其次要加强综合体等配套设施。一个一定规模的设施基地,需要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综合体,确保基地培训、检测、加工、冷链仓储及生活用房;此外,有条件,有意从事休闲旅游功能开发的,要合理规划配套建设蔬菜休闲功能设施设备,提升基地生产功能和游乐功能[1]。

4.2 科学谋划基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发展规模化设施蔬菜要有自己的定位,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及种植模式。要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在上市季节、上市品种及市场销售上走差异化发展。有效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提高主导产业的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抓住效益稳定的快生菜在茬口上狠下功夫,确保本地市场快生菜的周年供应,兼顾调剂全国蔬菜大市场的需求[2]。同时,大力发展“蔬菜品种板块”,通过对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区域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开创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区一业”的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再成方连方地发展数村数乡,逐步形成“板块”厚实的优势产业带,有效解决 “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提高主导产业的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3]。

4.3 不断加强设施蔬菜集成技术的研究

与露地蔬菜相比,设施蔬菜由于经常被一层棚膜“隔绝”外界,其小气候发生变化,长期的高温高湿及不见雨水,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连作障碍、营养失衡、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集中連片规模大的设施基地尤其严重。解决办法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土地成本和用工成本大幅增加是导致蔬菜比较效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4]。随着人工成本的刚性增加,要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必须改革耕作制度,实现综合利用增效。推广良种及配套栽培新技术,实现高产增效;推广集约化育苗、膜下滴灌、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实现节本增效;推行机械化生产和轻简栽培技术,实现省工增效;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实现优质增效;综合防治病害,实现减灾增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实现持续高产增效;推行采后商品化处理,实现增值增效[5]。

4.4 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要选择性推广应用适用于设施大棚内从耕整、播种、栽苗、施肥到收获全程机械化,解决劳力成本过高的问题[6]。

4.5 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多功能开发

配套建设具有一定休闲功能的设施,将蔬菜基地与休闲采摘相结合。优化蔬菜基地种植结构,可实行瓜果间作套种,轮作换茬,还可以实行种养结合,确保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摘、四季有游[7]。现代蔬菜示范园区要搞好园区内各基地之间的有机融合,把设施蔬菜基地建成一个既是高标准的蔬菜供应基地,更是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4.6 不断研究市场,疏通销售网络渠道

要随时关注市场信息,了解蔬菜生产加工及供求变化,尽量适应市场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对现有的蔬菜销售网络进行重新审视,综合分析武汉市蔬菜生产的自然条件和交通设施等因素,通过实际调查,科学定点布局,在具有较大区域影响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推荐部分有基础、有优势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申报建设项目;完善以集散中心为主体、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及其连锁店为覆盖的蔬菜分销网络体系[8]。一是大力发展社区蔬菜便民店;二是扶持有关蔬菜产地批发市场、蔬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基地蔬菜冷库建设;三是适时举办设施蔬菜产销对接活动,促进设施蔬菜基地的销售[9]。

4.7 建立设施蔬菜田间学校工作站和“理实一体化”教室

设施蔬菜是高新技术产业,一味地强调规模化发展并不能有效地推动武汉市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只有让业主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增强产业的软实力,才能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

建议依托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武汉市农业信息中心以及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推广、信息和科技资源优势,围绕武汉市设施蔬菜建设和蔬菜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设施蔬菜田间学校工作站,在田间地头为企业(基地)培育软实力。

建议由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牵头成立团队,在6个新城区设立工作站,依托条件较好的企业,政府支持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作为工作站田间学校。工作站具备三大功能:一是信息发布。建立蔬菜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各种蔬菜种植规模、上市期、上市量、需求信息、批发价、市场分析、病虫测报等信息;二是技术展示、示范。建立设施蔬菜展示、示范园区,展示新品种、新装备、示范新技术、新模式。三是培训。邀请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蔬菜技术能手、营销能手配合工作站人员,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种植农户、农民职业经纪人等进行业务培训。各园区政府投资新建“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室配备网络、电脑、投影、视频会议等设备。具备产销信息发布、查询、技术咨询、现场技术培训、远程技术指导等功能[10],由各区蔬菜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协调管理。

4.8 建立设施蔬菜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区

建议在6个新城区各选择1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建设标准化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园区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模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栽培模式,让种植户能够看得见、学得到,从而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减少了种植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将设施标准化园区建设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推广技术人员创新和科研的阵地,辐射带动周边,加快新技术的开发、普及,更好地为设施蔬菜产业服务[11]。

4.9 建立生产和政策激励机制

让基地设施快速发挥生产效益,让已建大棚快速种满种足还需要创新机制、探索模式。建议对基地生产实施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对于种足种好的基地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一是在后续项目支持上给予优先考虑。二是给予政策性奖励。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蔬菜提档升级。重点支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搞得好的基地,提升其生产功能。二是基地冷链建设。重点支持基地冷库建设及配送企业冷链建设。三是水肥一体化建设。重点支持有条件的设施基地开展水肥一体化建设。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四是物联网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物联网建设,不断促进现代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五是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重点支持利用大棚设施开展集约化育苗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12]。

致谢:在武汉市设施蔬菜的调研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农科院、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黄陂区农业局、东西湖区农业局、蔡甸区农业局、江夏区农业局、汉南区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张真和,李建伟.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1):4-8.

[2] 朱林耀,姜正军.设施蔬菜实用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张真和.我国设施蔬菜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09(1):1-3.

[4] 张真和,陈青云,高丽红,等.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蔬菜,2010(6):1-3.

[5] 高中强.山东省设施蔬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蔬菜,2010(2):12-15.

[6] 张振刚,白文斌,张俊珍.山西省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1(7):761-763.

[7] 方 伟,张 青,惠成章,等.沈阳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1(1):18-20.

[8] 葛晓光.我国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技术创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1):1-3.

[9] 李 敏,李占军.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1(3):137-138.

[10] 张学斌,邱仲华.甘肃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的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1(6):26-28.

[11] 张海新,及 华.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133-135.

[12] 喻春桂,罗九玲,王国栋,等.浅谈黄冈市设施蔬菜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3):5892-5894.

推荐访问: 对策 蔬菜 制约因素 设施 建议
本文标题:设施蔬菜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28/3781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设施蔬菜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