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发布时间:2022-04-29 10:15:01 | 浏览次数:

【摘要】 近些年来,抗生素种类的快速增多和抗生素应用的急剧发展,抗生素已成为医疗机构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相继由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的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感染人数的扩增问题也日见突出。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临床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重点,为此提出了很多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方案,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一系列的临床不良反应仍屡见不鲜。抗生素的滥用,极大地浪费了医疗卫生资源,同时也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对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抗生素; 临床; 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抑制和杀灭病原的作用,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方面地位较高,是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传染病的主力军[1-5]。抗生素作为医疗机构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其滥用导致了严重的耐药菌群及感染人数的增加,进而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患者经济负担的日益增重,因此,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为此提出了很多合理使用的方案。本文对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抗生素的滥用

医疗机构作为众多疾病的汇聚地,人员流动性大,医护人员工作忙碌,特别是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急诊科,患者的复杂性和值班制度的特点,是抗生素滥用最为严重的地方。目前临床上对抗生素的滥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盲目使用。患者一旦被定义为感染,且病因不详,医师即凭经验和主观立刻给予抗生素,忽视了一些常规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肿瘤等也能引起发热感染这一疾病特点,缺乏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正确性。(2)忽视抗生素使用的时间要求。很多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及时使用抗生素,导致病情的延误及加重,造成菌群的大量繁殖[6-9]。(3)使用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的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医护人员看到体温下不能控制病情就急于更换抗生素,产生了不良的治愈效果。盲目地更换抗生素,容易引发二次感染。

2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1 正确选择抗生素 抗生素对病因明确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是极为有效的,且均能找到作用效果最佳的有针对性地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明确病因是十分重要的,不应该把患者一发热就定义为细菌感染,缺乏抗生素使用的正确性,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检查,如取得病原学标本以明确感染的类型,再给予对症治疗。抗生素具体的应用原则为:病毒性感染或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不使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且不能确定是细菌感染的患者不使用抗生素;病情严重尚不能排除非细菌感染者可以选用抗生素,一旦确认为非细菌感染者应立即停用。此外,再明确感染类型后给予抗生素治疗时,应考虑抗生素的使用疗效。抗生素的有效作用表现在敏感菌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如青霉素可用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感染,如扁桃腺炎、心内膜炎、大叶性肺炎、流脑等,而对一些其他的感染无效[10-17]。

2.2 选择合理时间使用抗生素 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中要求“轻度感染的患者”要在诊断后4 h内使用抗生素;“重度感染的患者”要在诊断后1 h内使用抗生素,以上为选择临床合理用药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及发挥最大的药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控制感染后,抗生素的给药原则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而定,以使药物迅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为治疗原则。如按照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时间、间隔时间,它们之间呈正相关性,即药物半衰期长的药物,给药时间间隔长,反之则短。众所周知,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如1株大肠杆菌8 h后可繁殖到200万株以上,10 h可超过10亿株,24 h后,其数据很难用数字表达,因此,如果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不合理,则治疗效果欠佳,甚至会延误病情危重患者的治疗,使体内菌体大量繁殖[18-20]。

2.3 注意联合用药 在患者就诊初期,由于病原检查的片面性,对“抗生素能够覆盖”的病原体检查缺少片面性,因此,联合应用抗生素或使用光谱抗生素是十分合理的。联合用药指2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以达到协同作用或累加作用,在联合应用时可减少个别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进而降低毒副作用。此外,药物半衰期相差较大的药物尽量不合用,一旦合用,会使半衰期短的药物血药浓度急剧下降,半衰期长的药物血药浓度下降慢,很难发挥协同作用,即使必须在一起使用应注意调整剂量。另外,在联合应用中,不能频繁更换药物种类,明确抗生素的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未在规定起效时间内就急于更换药物,会引起感染的二次发作。所有联合应用药物的合用,停药时间为感染好转后的3~4 d。

2.4 明确各类抗生素的应用范围 抗生素主要分为以下五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及多肽类。每一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对疾病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喹诺酮类是通过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菌的繁殖进而发挥抗菌作用的,因此,多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且是肺部感染的重要药物;大环内酯类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的,因此,在抗过敏、抗炎上疗效突出,如代表药物红霉素,对顽固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较好;β-内酰胺类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合成肽缺陷,进而使菌丝破裂而死亡,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的杀伤效果较好,且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

2.5 加强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了各级医疗机构对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及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对耳鼻喉科、外科、妇科及皮肤科使用的抗生素也加以明确规定,避免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发生,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各基层医院应参照此规范进行使用抗生素,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与细菌耐药性地发展。同时,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监督与指导,对一些滥用抗生素的科室,应给予批评指导,并对检查与督导结果进行定期公布,科学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

2.6 关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毒副作用均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抗生素在众多药物中是毒副作用较大的一类药物,如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红霉素或某些磺胺类药物大剂量长期应用时可造成肝肿大,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导致肝毒性;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甚至造成耳聋或肾损害;氯霉素、新生霉素、抗肿瘤抗生素等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应严格按照适应证正确使用抗生素[21]。

2.7 重视抗生素的预防应用管理 抗生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特别是在预防外科手术感染方面,但必须严格执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原则,根据手术有无感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22]。

3 结论

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有段之一,其合理使用情况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重要性的认识迫在眉睫,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笔者所指的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不光体现在少用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强调合理规范地应用抗生素,使药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特别是在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上,应本着能不用即不用的原则,切忌在明确病因后再给予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本文对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是能在真正意义上使抗生素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全国抗生素的滥用情况非常明显,且处于发展之中,据调查,有30%的农村患者在家滥用抗生素,可见,提高全民的药物应用知识也是防止抗生素滥用的关键工作之一,特别是对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患者,由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应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是普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重要对象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冠军,王春彩.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7):162-163.

[2] 闫卫东,尚鉄跃.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13):186.

[3] 楼艳胜,余旭飞.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现代康复,2000,4(10):1595.

[4] 隋凤.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50.

[5] 王仲.抗生素合理使用不只是少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2):1057.

[6] 熊海英,潘富林,聂梅,等.274例手足口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32-33.

[7] 陆权.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下部分)[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79.

[8] 缪玉秀,高焕新,廖友芝.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2):77-79.

[9] 邱咏梅.我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222-223.

[10]徐剑春.胆道系统抗感染治疗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168-169.

[11]王天群.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J]. 海峡药学,2012,24(3):232-233.

[12] 刘丽萍,殷安宁.门诊抗生素合理使用调查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7,39(6):429-431.

[13] 焦慧君,徐立,沈梅.产科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现状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1):30-31.

[14] 孙淑珍.妇产科抗生素合理使用调查分析[J].首都医药,2008,15(10):28.

[15] 罗秋红,唐军,伍金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抗生素合理使用305例患儿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7):1299-1301.

[16] 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等.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 (1):57-59.

[17] 李跃荣,肖明朝,赵庆华,等.术室护士术前抗生素应用执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32-634.

[18] 金杰,郝燕,何建勇,等.BP神经网络在抗生素效价测定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27(1):567-569.

[19] 李俊,杨敏,沈轶,等.降钙素原指导下的抗生素应用与标准抗生素应用对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预后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645-1647.

[20] 李志刚,庞华,李昌军,等.4521例围手术期患者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情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1,51(26):70-71.

[21]赵倩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30-31.

[22] 张第,曹锋,李非,等.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Meta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6):466-470.

(收稿日期:2012-11-09) (本文编辑:连胜利)

推荐访问: 抗生素 临床
本文标题: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29/4989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