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2-05-01 19:25:02 |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镇化进程在加速。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基础教育同样也不容忽视,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现状;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42-03

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要协调发展。城镇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迁移和职业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严峻。

据统计,从2007—2011年的五年间,河南全省城镇人口增加700万,中小学生增加72万,而城镇新增中小学仅有300所,个别地方城镇人口翻了一番,而中小学近十年没有增加一所。城镇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根据对个别县市的走访调查,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呈现一种“村空、乡弱、城拥挤”的现象,由此引发出诸如生源乡城流动、农村留守儿童增加、教学质量下滑等诸多问题。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30% ~70%之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至2010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40%,而“十二五”末期,城镇化率要超过50%。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必将伴随有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较快的城镇化进程也必然伴随着较快的教育发展过程。但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引发农村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一、快速城镇化使大批农村学龄子女涌入城市

河南省小学校数在逐年减小,而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从2005—2011年呈增加趋势。

学校数和学生数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两极分化姿态。2005—2011年,小学数量大幅减少,而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中学数量稳中有减,中学在校生数量逐年递减。造成乡村学校“人去楼空”,城市学校“人满为患”,城镇“大班”、“超大班”现象普遍存在,主要由以下原因:

1.撤点并校造成农村学生不得不到城镇就学

2001年,国务院制订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一项内容是“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拉开了全国撤点并校的大幕,随之,河南省各地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调整。

从上页表1数据可以看出,从2005—2011年,河南省小学数量从33 026所减少到27 800所,平均每年减少871所,而小学在校生从987万人增加到1 09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7.7万人;初中数量从5 269所减少到4 596所,平均每年减少112所,而初中在校生从570万人减少到468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7万人。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河南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校数逐年递减;而小学在校生逐年增加,初中在校生逐年减少,幅度都在17万人左右。撤并的学校几乎都在农村、乡镇,而小学增加的学生也大多涌向了城市。初中、小学在校生数量的不均衡变化,有计划生育的因素,也有随父母流向城镇的趋势,也不排除农村初中学生大面积缀学的可能。

撤点并校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但遗憾的是,部分地区农村初中阶段的辍学率不降反升,这与我们抽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造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辍学率反弹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撤点并校造成教育费用骤增,增加了很多上学开销,例如食宿费、交通费等,使得很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

2.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引发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引发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镇,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在大量流动人口中,包含着为数众多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学校“借读”。

表2     2005—2010年河南城乡人口数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单位:万人)。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5—2010年,河南省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50万,其中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91万,乡村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41万。

现在,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很多流入地放宽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政策,还不需要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这进一步鼓励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热情。《2011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生49.02万人,比上年增加10.02万人,其中小学阶段33.33万人,初中阶段15.69万人,农民工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3.14%。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趋严重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出现了众多的留守儿童。根据《河南省2011年教育公报》的数据:全省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317.11万人,比上年增加49.62万人,其中小学阶段220.2万人,初中阶段96.91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20.3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并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从心理上缺乏安全感,造成性格扭曲、心理失衡。

三、农村教育资金紧缺,办学条件普遍较差

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河南省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河南省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倾斜,河南省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发展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的教育条件与需求相比还差的较远,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前,农村教育还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校舍建设、教学仪器、器材设施方面和固定资产拥有量等方面。

在校舍建设方面的城乡不均衡首先表现在学校的校舍面积上。城镇学校的建筑面积一般较大,而农村的校舍则相对较小。根据《2011河南省教育统计提要》提供的数据计算,城镇小学平均校舍面积为4 262.2平方米,农村小学校舍面积为1 324.8平方米,仅占城镇小学的31.1%;城镇中学平均校舍面积为15 084.2平方米,而农村初中仅占城镇初中的40.4%,为6 094.4平方米。其次校舍建设方面的城乡不均衡还表现在校舍的质量上,即危房面积比率。农村的校舍较为破旧,且维护不善,危房面积比率相对较高。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基础教育要同步发展

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市场调节行为。河南省的人口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流动,逐步演变为群体、夫妻、家庭整体流动的形式。父母流向城镇,子女随迁入学,而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又对农村人口的流动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这就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城镇流动人口对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中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以儿童的户籍为依托就近入学。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并没有流入地的户口,必然造成接受教育的高成本和不稳定,因为孩子借读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要缴纳数目不菲的赞助费、借读费等歧视性收费。而现阶段中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流入地政府没有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专项资金预算。

2.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造成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市场经济要求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义务教育资源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在于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证各类群体更加合理的流动。

因此,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待遇。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带子女进城入学,取消借读费、选校费等不合理收费,取消高招、中招户籍所在地报名的规定,这样可以逐步减少农村适龄中小学留守儿童。

3.加大教育投入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大量进城,要求和城里孩子一样分享教育资源,接受义务教育,这就必然给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带来新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建设规划部门就要把城市中小学校区规划布局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相对于全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水平而言,河南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增长需要加大速度: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性总支出的比重,扩大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总量;二是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政府教育财政投入总量的比重;三是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城镇化进程给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相反也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少英,赵艳红.新形势下农村教育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7).

[2] 王世炎,赵起城,王书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显[J].调研世界,2011,(4).

[3] 刘振杰.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责任编辑吴高君]

推荐访问: 河南 基础教育 几个问题 城镇化 进程
本文标题: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1/5108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