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2-05-02 19:35:02 | 浏览次数: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指理论工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教育、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演进实质上就是环境、内容、对象、目标和实践形式等多要素协同变迁的历史。教育环境的变迁集中体现为社会结构、技术政策、思想观念的变化;教育内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丰富和发展;教育对象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而逐渐丰富,学生、农民工成为重点对象;教育目标经历了“又红又专的青年”到“社会主义新人”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目标愈加具体,有针对性;教育实践形式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日趋丰富。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迁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多要素协同变迁;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D616;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5-0110-1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指理论工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教育、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关乎全局的、观念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整个社会又是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复杂的社会之中抽析出来,放置到改革开放至今这一历史区间中,考察其变迁。这有利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得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

目前,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做的历史性梳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侧重于依循文件的发布,绘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脉络图。坚持这一研究方向的原因在于研究者依据“历史就是国家的历史”这一基本主张,将文件当作历史的主要载体,单纯地将文件的内容、时间顺序当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者”。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迁史并不只是时间上的接合,而是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基础上的整体的、有机的、开放的系统。

第二,侧重于以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刻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狀态。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变化并不能循着团块状的思维方式,停留于粗线条的描绘,它需要使用分化思维,更加精细地勾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变化。

第三,偏重于关注国家领导人、理论工作者或者高校内的实践活动,但距离完整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轨迹,还存在一定距离。显然,当前的研究虽然大体上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脉络,但没能完整、清晰地体现出历史变迁的基本意义。

为了完整、清晰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迁史,本文从系统论视角切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实践活动,包含着环境、内容、对象、目标、实践等要素,兼具变与不变的特质,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契合时代的变迁。在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迁史中,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变的特质之上。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系统之中,变的特质不仅仅是体现在单一要素的变化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多要素的协同变化上。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实质上就是多要素协同变迁的过程。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分解为各个基本要素,追溯各个要素的发展变化,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迁的具体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变迁

社会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迁的背景性要素,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个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形式、对象、目标等要素的变迁,以致于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变迁。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环境不仅是要素,其本身还是系统性存在。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结构、技术政策、思想观念等。

(一)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层面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关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显著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整个社会经由总体性社会转变为转型社会。转型社会是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样态,它是分化社会以及逐渐朝向再整合社会的复合社会。在总体性社会时期,单位和人民公社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征为二元结构。具体而言,整个社会通过行政性的力量将全国层次的政治整合与地方层次的社会整合有效地链接起来,形成了稳固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方式,实现了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其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现代化席卷整个社会,总体性社会受到冲击并呈现解体的态势,并转变为分化社会。在分化社会中,在政治整合的统合下,社会整合的力量逐渐加强,社会自组织能力得到提升,冲击着全局性的政治整合,并逐渐分化出多元力量。在分化社会中,自上而下的教育策略逐渐失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到多元力量的冲击,其效果大打折扣。但是,最近几年,人们逐渐产生出对原子化的分化社会的孤寂感的排斥和厌恶,再整合社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期盼将碎片化、原子化的生活重新组织起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技术与政策的变化

首先,“时空压缩”下的技术革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创造了丰沛的物质文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的重新开放,技术革命及其产物蜂拥而至,刺激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在短短的40年中,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形式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其次,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具体表现为政策支持力度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表达了极大的关怀。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可见,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断提高的,这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个体与群体是统一的,群体以个体为存在前提,而诸多个体组成群体,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在这里,笔者重点考察群体的思想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整个社会发展成为分化社会,社会中的群体日益多元化。在总体性社会中,群体比较单一,主要以单位或公社的形式呈现出来,群体中个体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整个群体的思想观念较为稳定。而进入分化社会,单位和公社被打破,民间力量增强,分化出多元化的群体。在分化社会之中,多元群体相互影响,群体中个体的思想观念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由此影响到整个群体的思想观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些群体思想观念的变化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形式、目标等,给其取得实效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变迁

政治导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发展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直接指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成的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长期坚持和实践运用,则是在与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的国情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因而,在改革开放至今这一历史区间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表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变迁,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也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过程,而这一过程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历史分期的依据。

(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的15年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推行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和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邓小平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正如他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所言,全党同志要善于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并有意识地将之作为新时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可见,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

(二)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的2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要求逐渐提升,这也促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重视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经验的教育。江泽民抓住重点,强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键在于学习、貫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提出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这些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全面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胡锦涛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逐渐变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迎难而上,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习近平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指出,针对不同领域的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要求、内容是存在差异的,但其共同点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中,最为典型的内容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变迁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变迁

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涉及的对象无非是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界定方式是比较笼统的。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属于社会阶层的一部分,社会中的任何人都具备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的可能性,这就需要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问题。实质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变迁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

(一)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阶层分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得到了第一次丰富

在改革开放前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主要存在“两大阶级、一大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主要包含这三类群体。1978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人阶级分化为更为精细的、专门性工作领域;农民阶级日趋缩小;知识分子阶层则进入各个领域并重组为各类专业化的阶层。

(二)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阶层分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随着社会分化进程的深度推进,社会阶层分化仍在继续,出现更为“小而微”的变化。比如,在农业劳动者阶层内部,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逐渐减少;在产业工人阶层内部,部分工人由于国企改革,逐渐流向非公有制的私营企业;在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私营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但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在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内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依然影响国人的就业观,大量青年流向“体制内”。阶层内部的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分化程度愈加深刻。

(三)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阶层分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对全新的对象

尽管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方式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但是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问题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新形势下,学生群体、农民工群体缺乏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因而非常容易受到极端、消极思潮的诱导,更需要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填充。因此,这两大群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点关注的群体。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随着社会阶层分化而日趋多元化,而学生与农民工等群体则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在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意义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意义;而狭义上的意义主要指培养成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公民,简言之,就是“培育什么样的人”。在这里,笔者重点关注后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变迁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历届国家领导人将“培养什么样的人”聚焦于青年学生身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变迁的一大特点。

(一)从“又红又专的青年”到“社会主义新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上,毛泽东强调培养“又红又专”的人的重要性。起初,毛泽东要求干部具备“又红又专”的素质,他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但是,随着“又红又专”的广泛运用并被频繁运用于青年身上,加之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分析了红与专的关系,将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即“四有”公民。至此,“社会主义新人”得到了诠释。

(二)从“社会主义新人”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新人”论,在培育“四有”公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即“我们必须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具体化为国家战略,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进入了新的阶段,成为国家战略性目标。

(三)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相比,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党和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显示出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会议讲话内容的语词表述及要求,可以发现,党和国家愈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要求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忠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综上所述,从“又红又专的青年”到“社会主义新人”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愈加具体化和有针对性。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观念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形式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迁,可以清晰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变迁,并使教育的环境、内容、对象、目标等要素的变迁可以在实践要素的变迁上得到体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而言,其变迁的过程是纵向发展与横向的变化相统一的过程。

(一)全面拨乱反正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

“文革”结束后,全面拨乱反正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是高校最为明显。这也使得一大批知识分子得到平反,并参与到全面拨乱反正之中,站到了改革开放大潮的“一线”。借着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春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全社会中得以开展,为破除“两个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思想贡献了理论力量,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供了精神力量。与此同时,理论工作者们积极传扬社会正能量,在全社会范围内传布“四项基本原则”,奉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与实践方法论,为在全国范围内拨乱反正、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

经过全面拨乱反正,我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整个社会开始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围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而展开的,实质上,是针对党的建设、社会发展等问题所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时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一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以整风精神開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三是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四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五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明显收缩,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偏重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而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活动则偏重于面向党员干部。2014年,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践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2016年2月,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并要求“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形式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日趋丰富。其中,实践形式的变化逐渐围绕党员干部的情况而发生变化。

六、结语

改革开放40年来,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环境、内容、对象、目标与实践等要素的变迁,可以清晰地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多要素协同变迁的过程。而所谓的多要素协同变迁,实质上就是不同要素在各自的变迁轨迹上发展变化,同时也映射出其他要素变化发展的影子,不同要素在变迁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整合,共同铸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变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多要素协同变迁史上,可以清晰地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根本坚持的地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不断发展变化的地方,即契合时代变迁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变与不变之间实现相互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变迁之中保持理论本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适应时代要求。

推荐访问: 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 教育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2/5152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