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22-05-05 09:25:02 | 浏览次数:

摘要:为进一步做好《电路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改善教学效果,我们不断探索研究,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再到考核方式的创新,使《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局面,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技能培养

《电路基础》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电子专业技术课的基石。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为学生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作好必要的理论准备。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较大,教师也难教,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方法与高职学生实际不相适应;二是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研究,力求找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

一、整合教学内容,增大课堂信息量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加,要保证电子类专业对《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就必须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起点,增大课堂信息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目标。

1.根据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根据《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时,精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即“三基”内容应作为主要讲授内容,同时适当介绍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和学科前沿发展的趋势,并融入一些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实例。

2.外理好课程学科的“系统性”与“服务性”的关系。电路基础理论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它应为各专业的学科方向服务。高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以本专业后续课程必需、够用为度,不应过于强调电路基础课程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可删去部分过深的内容,如在教学中,像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及所有加“*”号的小节内容等。

3.合理安排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式。课程的讲授方式应由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对重要的概念、定律、定理及分析计算方法必须精讲,但应简化繁琐的数学验算和推理过程,可以少讲或者不讲,仅介绍推导思路,避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或产生畏难情绪,重点放在对结论的理解和应用上。对课程中应用到的数学知识,凡是“高数”课程中已学过的,不应重复讲述,可安排学生课前复习,像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对其结论或公式可直接加以引用。这样既节省了教学课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对一些具有对偶性的定律、定理和分析计算方法,如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等,可直接利用对偶原理得出结论。而在讲授不同类型的电路及各种不同的分析计算方法时,则应在指明其共同点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其特殊之处。

二、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不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教得很辛苦,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原因是课堂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未能体现。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探索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应贯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应用知识解题方面,一般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如对含受控源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学生普遍感到不易掌握,教学时应通过典型例题着重于讲清概念和分析思路,讲透求解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发散思维活动,教师应教其不知,答其所疑,师生之间应不断进行情感交流,保持心灵上的沟通,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情舒畅、思维活跃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维。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启迪学生去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讲课中应注意体现本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工程上典型的应用实例,如在讲述功率因数提高的内容时,可结合介绍工业企业供电设计中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运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分析能力。在教学进行了一到几个单元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作业中出现的概念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地提出疑问。并通过精选的典型例题,指点解题技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达到一题多解,最后由教师讲评。通过课堂讨论既可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培养自学能力,教学与自学相结合。为解决课堂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尝试根据学生的基础,有选择地将少量的章节内容安排学生自学,为确保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事先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后每人完成一篇读书报告,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效的。

5.加强实验实训力度,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代社会对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因此,在教学中,把技能性、实验性的章节放到实验实训上,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按照教学大纲总体要求,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我们可将电工基础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三大教学模块。(1)基础型实验。此模块以电路基本理论应用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精选部分验证性实验,删除一些在实用中缺乏指导性的纯理论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基本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常规仪器仪表的使用与调试、实验过程中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与测量误差的分析方法。指导教师在实验前应重点介绍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不必详细讲解实验原理、任务和步骤,以促使学生事先主动地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能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实验中由于器件、接线等原因,常常会出现故障。对一般性故障,教师也不必亲自动手,而应指导学生自行练习排除,这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2)综合设计型实验。此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具体项目的设计、安装测试、书写总结报告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一般由教师给出实验课题、目的及性能指标要求,例如,万用表的制作与校验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完成该实验的电路或系统的功能、原理及性能指标,由于大一学生尚未学习专业课程,所以应由教师给出设计的步骤,并启发式地说明设计思路及参数计算方法、元器件的选择依据。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或系统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查找参考资料和设计手册,确定设计电路的总体方案并进行电路的焊接与实验调试,最终完成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指点迷津,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此类实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空间,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为后续课程的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3)计算机仿真型实验。例如,在电路基础实验中可开设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等,也可以用于前述的综合设计型实验中。可以在实验室配置学生容易学习掌握的电路分析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由于采用了现代先进的设计手段,可将仪器、仪表、电路器件等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灵活地改变电路结构和参数,清楚地观察实验结果并动态显示电路的相关波形。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初步应用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和进行电路功能的仿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6.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目前已成为改善高校教育条件,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增强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创造条件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部分章节(或全部)属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研制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课件(如正弦电路的谐振、二阶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等),形成图、文、声并茂的,可进行视、听、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彻底改变“语言+黑板+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可以采用面向学生的电工基础计算机测试系统,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的信息,也可以帮助教师客观科学地考核学生,改进教学工作。

三、加强考核,改革考试方式

传统考核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倾向。深化教学改革,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考核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不应停留在“应知”的层面上,在考核内容上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作为考核的依据,而应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减少纯记忆性内容,增加技能性内容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注重对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2.考核形式

面对目前生源状况,迫使我们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抽象的阐述、严密的理论推导,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做中学,先会然后懂原理,即教学过程行动化。传统考试形式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表述能力、记忆能力,改革后的考核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全面考核学生能力为核心,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教学阶段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多样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要能体现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体现考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杜绝和减少作弊现象,并具可操作性。同时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技能的掌握没有捷径可走,单靠运气和侥幸是难以过关的,促使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传统闭卷考试,为兼顾知识点的全面性,会出许多死记硬背的考题,对学生查阅公式能力、测量能力无从考核。如果改为开卷考试,又会造成学生忽视对基本概念和术语定义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阶段性测试开卷、期中考试闭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对理论的推导和运用能力。用开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查找资料,调查、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对测量技能则以现场问答、实际操作形式进行,以达到考核教与学效果的双重目的。

改变考核成绩的构成,加大学习过程、到课率、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得分率,适当体现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等。

理论课程综合成绩评定,一般期末考核成绩占60%左右、平时成绩占20%左右、单元考核或期中考核成绩占20%左右;平时成绩包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到课率、作业、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成绩。在成绩评定时,要对学生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以较大的权重。课程平时成绩为零分者,不得参加课程成绩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以零分记。

改革课程实践成绩评定体系。按《电路实验情况记录表》(见附表),将实验成绩量化。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60%)+实验考试(40%)二部分构成,使学生既重视过程考核,又重视结果考核。

考试内容

总之,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来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身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进一步促进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荐访问: 高职 课程改革 电路 探索 基础
本文标题: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5/5244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