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加快焉耆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07 11:35:02 | 浏览次数:

【摘要】 按照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要求,针对焉耆县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制定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体上升,粮食生产近两年持续增长。2009年,焉耆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种植业完成总产值8.44亿元,增长10.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9%,畜牧业完成总产值3.49亿元,增长5.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7%,林业完成总产值0.13亿元,增长32.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渔业完成总产值0.0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4%。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种养基地。焉耆县按照区域凸显优势、特色形成规模、产业聚集发展的思路。目前,已形成6万亩工业番茄、5万亩辣椒、4万亩甜菜、3万亩小茴香、3万亩打瓜为主的特色种植基地;以8万亩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基地;以1.6万头奶牛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基地,大力发展蛋鸡、肉鹅、生猪、养鸭和牛羊育肥业,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焉耆县大力扶持三宇乳业,目前,乳品厂生产能力为年生产奶粉6500吨,另有瑞缘、天山雪等乳业在焉耆县相继设立鲜奶收购点,为满足市场需要,2009年,该县已设立4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改扩建项目工程,4座挤奶大厅工程设备安装已投入使用,带动周围农户养奶牛,实现奶牛标准化养殖。

3.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焉耆县按照科技兴农、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推广先进种植技术、优质品种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单位面积收益,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亩均效益。已不断推广应用节水滴灌、“美焉1号”辣椒品种、工业番茄育苗移栽、测土配方、冻精冷配、“羊穿衣”等新品种和新技术。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工经济”再次显现出强大的增收能力。“农民最大的出路就是消灭农民”,劳务创收是农牧民增收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焉耆县坚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劳务派遣”的原则,不断加大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009年,外出劳动力达1.1万人,比上年同期1.04万人增加了6%,实现了劳务创收达6673万元,比上年同期的5194万元,增加1479万元,增长28%,实现人均增收26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4%。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稳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难以真正提高,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些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1)扩大种粮面积的空间和余地越来越小,粮食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全县耕地仅有45万亩,2009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共计44.0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97%以上,几乎占有了所有的有限耕地面积,且全县耕地30%为中低产田。近年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但是新开垦扩张的耕地少而又少,土地奇缺,通过新开垦荒地面积而达到粮食增产的难度加大。

(2)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和供给严重不足,导致亩产量提高的幅度不大,亩均效益不高,粮食总产量的增幅不大,2009年春小麦亩产量为420公斤,比上年每亩产量增加7~8公斤,冬小麦亩产量为469公斤,比上年每亩产量增加20公斤,但冬小麦种植面积小,仅有2000亩,今年种植面积又减少到1000亩,小麦总产量增幅越来越小,近3年小麦亩均效益虽然呈递增之势,但增幅越来越小,增幅呈递减之势。

(3)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状况依然存在,县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是上世纪70、80年代兴建的,每年需要300多万元维修。但由于县财政困难,每年投入维修费用不到100多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维修费用,导致农田水利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该县粮食安全。

(4)受天气、气候等自然灾害影响大。

(5)受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国际粮价等因素影响。

2.产业结构不合理,健全、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建立

(1)区域比较优势不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尚未形成。整个巴州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巴州乃致焉耆没有形成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带。

(2)优质特色农产品尚未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市场规 模。今年,提出了建设成为巴州最大的小特优经济作物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任务,由于小特优经济作物种植少,产量小,没有形成规模,满足不了需求量大的客户,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3)农产品的档次结构和质量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的档次结构不合理,产品低质多,优质少,知名品牌的产品少而又少;二是农产品的质量结构不合理,产品加工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含高科技附加值产品少,农产品大都以原料和半成品的方式出现在市场上,导致市场竞争力弱。

3.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工业化速度不快,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企业化和产业化水平低

(1)由于工业化进程缓慢,本地农业产业化企业虽然不少,但规模小,层次低,多数属于成长型企业,处于打基础、上台阶、壮实力、上水平的阶段。

(2)龙头企业不多,对农民增收带动力不强,还没有形成强势有力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没有形成紧密的企农利益连接机制。

(3)农业产业链过短,农产品下游产业链没有得到有效延伸,导致优势农产品就地转化率低,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没有完全形成,农产品加工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和加工费。

4.先进的科技措施应用推广步伐缓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1)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面不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焉耆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作物播、收的机械化程度分别只有80%和32%,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2)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长期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3)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农业新型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小,服务单一,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6.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由于农村经济实力不强,财力有限,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信息等基础建设欠账太多,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零星分散的村庄农居、简陋的农民住宅已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目前,焉耆县仅有29个村用上自来水,占全县59%,各乡镇基本通了公路,但部分没有通柏油路,有些村没有通班车。

7.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建设滞后。一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城镇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渣影响农业生产;二是人畜混住的家庭副业和前店后厂式家庭作坊,对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三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另外,还存在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巩固产粮大县的地位,继续为巴州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焉耆县作为自治区45个产粮大县,素有巴州粮仓之称,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库存量长期占巴州1/3,2009年粮食产量9.013万吨,其中,小麦播种14万亩,产量6.4万吨,本县实现粮食自给,每年需要生产1~2万吨粮食,只需要耕地5~6万亩,粮食60%以上供给巴州各地,为巴州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小麦在2005年曾播种17万亩,产量达到6.7万吨的最好历史记录,今年,根据县委安排,小麦播种面积在13万亩以上,确保粮食安全。

(2)在确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焉耆县通过科技创新引入小麦新产品,如七个星镇新春6号、新春17号、新春19号小麦品种,其出粉率、蛋白质、湿面筋的指标可以和全疆最优质的奇台县小麦比美,去年,冬小麦亩产量达到470公斤/亩,今年,还要进一步提高亩产量。

(3)加快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焉耆县2009年财政收入1.5亿元,人口有13万人,人均财力仅有1154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2009年、2010年,上级财政为每年为焉耆县拨款800万元,提高了种粮积极性。

(4)下大气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以塔河生态治理和第二分水枢纽工程建设为契机,全力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5年内,一是争取在全县实施高新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二是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和农民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以,重点对干、支渠进行防渗,完成100公里的干、支渠防渗;三是对于单井出水量小、土壤板结严重等不适合推广节水灌溉的区域,还应当进行斗、农渠防渗,完成50公里的斗渠防渗,提高灌区灌溉效益,确保粮食安全。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健全、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举全县之力发展葡萄产业,真正做成富民强焉的突破口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葡萄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红色产业指葡萄、工业番茄、辣椒、茴香、红柱石等为主生产加工业,其中葡萄产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产业,是“强县”的擎天支柱,经过科学测算,2008年~2015年葡萄酒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贡献率将由1.9%上升到24.8%,提升近23个百分点,而2008年~2015年石油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贡献率将由19.6%上下降到11.3%,下降9.3个百分点,将结束石油一业独大的“石油驱动型经济”,葡萄对财政贡献率在今后5年是其它农产品替代不了的,县委力争今年葡萄酒加工企业增加致3~5个,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2015年,葡萄酒加工企业增加致5~8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葡萄酒对财政贡献达8000万元~3亿元,最终形成20万亩葡萄种植规模。

(2)大力发展乳业和糖业为主的“白色”产业,在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新突破。加快三宇乳业和中粮屯河焉耆糖业集团的提能扩改项目,充分抓住乳制品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快中粮屯河焉耆糖业集团技术改造的进程,实现糖厂的再度振兴。

(3)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使以奶牛为主禽类养殖和牛羊育肥业为两翼的现代畜牧业真正成为带动该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3.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以项目对接和产业链对接为切入点,通过扶一批、靠一批、引一批,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按照建基地、带基地、占市场、兴产业的思路,集中精力,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档次,增加市场份额,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创新发展环境,构建诚信体系,营造更为宽松有利的创业氛围。焉耆县工业70%以上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新疆新型工业化探索了一条好的经验做法是:工业进园区,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城乡一体化。焉耆要坚决吸取以前“关门打狗”的经验教训,县政府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在土地划拨、基础设施、税收、户口办理、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极大的优惠。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使更多企业落户焉耆,这些企业能活下来、开起来、壮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3)加强农产品下游产业的研发力度,形成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销售完备的产业链。加快番茄籽炼油、膳食纤维、辣椒碱、天然色素、葡萄皮籽的综合利用等,加快发展小特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对小茴香、白瓜子、大白菜、红皮大蒜等精深加工,打造巴州小特优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4.进一步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农业

(1)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良田,推广酱制番茄、辣椒的钵盘育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多熟制农业、工厂化农业。

(2)建立示范基地,直观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要重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实验基地建立,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地接受农业先进技术。

(3)加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邀请专家、学者对现有的农技人员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学习培训,在此基础上,采取外出考察学习、选送到大专院校培训等方式,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服务“三农”的本领。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特别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如实用种植技术和实用养殖技术的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拓宽就业空间。

(4)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

(1)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一是出台更加优惠的税收、担保、贷款政策,增加对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项目投资;二是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合作组织开展农资采购、新品种引进、信息传播、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存等经营活动;三是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活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今年,县委已进行了奖励。

(2)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发展。一是建立保障机制,合作组织要建立章程,制定财务管理、民主管理、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通过对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明确双方的义务,规范各自的行为;二是建立利益保护机制。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合理让利、预付定金、赊销生产资料等有效方式,扶持农民发展。

(3)建立起“企业+公司+农户+基地”长效机制。帮助企业牢固树立“合作社是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抓经纪人队伍建设,目前全县有270多人组成的经济人队伍,鼓励农村经济能人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农产品流通,并引导经纪人之间、经纪人与农户、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

6.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加快以水、电、路、气、田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7.构筑牢固的生态屏障,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1)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搞好垃圾垃圾污水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抓好“一池三改”,逐步普及户用沼气,目前,包尔海乡标准养殖小区已完成沼气工程建设。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工业污柒向农村扩散。全县2009年拆除18台超标准排放锅炉,节约标准煤2万吨中粮屯河焉耆糖业集团废水废气处理及秦龙建材粉尘回收等治污工程已投入使用。

8.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有效地应对非传统挑战

(1)建设旅游景区。结合2010年县委确定的一号工程(开都河第二分水枢纽及南北岸干渠项目实施)和二号工程(葡萄基地),培育开都河民俗风情旅游带、万亩葡萄基地生态观光旅游区,启动七个星佛寺遗址保护利用项目。

(2)加大对传统餐饮和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挖掘,提升旅游农业的质量。一是弘扬焉耆的餐饮文化,培育更多名小吃、名菜;二是建立旅游纪念品展销中心,扩大现有旅游纪念品的知名度;三是扶持1~2家企业(业主),利用本县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四是引导民间手工艺者,挖掘传统的民间绣品、编织工艺,制做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3)加快发展以回民小吃、农家乐(风情园)、生态旅游为主的乡村游,力争再培养1~2家星级农家乐。

(4)整合精品旅游资源,形成旅游黄金线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原文[N].新疆日报.2008-10-20第一版

[3]《焉耆回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6):98~99

推荐访问: 农业发展 加快 思考 焉耆县
本文标题:加快焉耆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7/5338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加快焉耆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